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課件_第1頁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課件_第2頁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課件_第3頁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課件_第4頁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1編輯ppt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與護理1編輯ppt【學習目標】掌握: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的典型臨床表現。熟悉:兒童少年期常見精神障礙的種類與治療原則。了解: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緒障礙的病因。運用:能運用護理程序為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患者實施整體護理。2編輯ppt【學習目標】掌握: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內容】41235第二節兒童孤獨癥與護理第三節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護理

第四節品行障礙與護理

第五節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與護理

第一節精神發育遲滯與護理

6第六節抽動障礙與護理3編輯ppt【學習內容】41235第二節兒童孤獨癥與護理第三節在分析與處理兒童和青少年患者

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注意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2.要注意癥狀的特異性3.要注意橫向與縱向對比4.要注意癥狀的特點5.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兒童對應激因素的敏感性不同6.要核對病史的真實性7.要注意檢查技巧4編輯ppt在分析與處理兒童和青少年患者

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精神發育遲滯與護理第一節5編輯ppt精神發育遲滯與護理第一節5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是一組由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所致的精神發育不全或受阻,臨床特征為智力發育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起病于大腦發育成熟(18歲)以前。本癥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伴有其他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二)流行病學精神發育遲滯的患病率各地報道差異很大,可能由于診斷標準、調查方法、調查對象、調查目的以及各地的經濟水平、衛生條件等不一有關,大多在1%~10%之間。6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6編輯ppt一、概述(三)病因

凡在18歲以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各種因素都可成為致病原因,但約30%-40%的精神發育遲滯患者其病因難以確定。世界衛生組織將造成此癥的病因分為10類:①感染和中毒;②外傷和物理因素;③代謝障礙或營養不良;④大腦疾病(出生后的);⑤由于不明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⑥染色體異常;⑦未成熟兒;⑧重型精神障礙;⑨心理社會剝奪;⑩其他和非特異性的原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1.染色體異常2.遺傳性代謝性疾病1.妊娠期和圍生期的影響2.新生兒和嬰兒期的有害影響7編輯ppt一、概述(三)病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1.染色體異常1.妊(四)臨床表現(2)中度發育遲滯(1)輕度發育遲滯智商在50~69之間,心理年齡約9~12歲。①自理能力:能在成人監督和幫助下,部分獨立處理生活中的變化、挑戰或應激事件;②教育水平:患兒能達到4~6年級的閱讀能力,也可能掌握職業訓練;③社交技能:在精心設置的環境中,患兒可以學會并應用社交技巧;④精神運動技能:患兒具備一般甚至較高的能力,但是可能有輕微的協調障礙;⑤生活環境:患兒必須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或居住在團體住所;⑥經濟狀況:如果嚴密監管,成年后可從事工作,并可在指導下進行預算和管理財務。智商在35~49之間,心理年齡約6~9歲。①自理能力:患兒需要嚴密監視尤其在單獨活動時;②教育水平:患兒能達到2年級的水平并且可以通過技能訓練在庇護工作坊工作;③社交技能:有一些患兒言語受限并在遵從社會常規方面有困難;④精神運動技能:患兒在總的運動技能上困難且就業機會受限;⑤生活環境:患兒必須住在庇護所;⑥經濟狀況:患兒能學會處理小額錢財以及如何兌換零錢。1.智能減退:

WHO根據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IQ)的不同,將精神發育遲滯分為以下四個等級:8編輯ppt(四)臨床表現(2)中度發育遲滯(1)輕度發育遲滯智商在50(四)臨床表現(續)(4)極重度發育遲滯(3)重度發育遲滯智商在20~34之間,心理年齡約3~6歲。①自理能力:需要全方位照顧,但是具備簡單衛生技能,如刷牙和洗手;②教育水平:患兒很少參加學業訓練但能學習簡單技能;③社交技能:語言技能受限并試圖用非語言的行為或表演來交流;④精神運動技能:患兒的精神運動技能很差,即使在直接監視下也很難完成簡單任務;⑤生活環境:患兒必須生活在精心設置且有密切監視的環境中;⑥經濟狀況:患兒可被教會如何使用零錢和購物。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齡約在3歲以下。①自理能力:患兒需要持久的幫助和監視;②教育水平:學業訓練對他們是無用的,但是他們能掌握一些簡單的自理技能;③社交技能:有很少的言語發育,較少有或根本沒有社交技巧;④精神運動技能:患兒缺少精細和大體的運動技能,需要連續的照顧和監視;⑤生活環境:患兒必須生活在有精心設置且密切監視的環境中;⑥經濟狀況:必須依賴他人管理財物。1.智能減退:WHO根據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IQ)的不同,將精神發育遲滯分為以下四個等級:9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4)極重度發育遲滯(3)重度發育遲滯智2.適應能力不良

患兒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適應能力的缺陷或損害,常見人際交流、自理能力、家庭生活、社交技能、社區設施的使用、自我取向、學業能力、工作、休閑、衛生和安全。3.情緒障礙

常見抑郁、易激惹、情緒不穩、無快樂感、焦慮、恐懼、激越。4.行為障礙

常見幼稚、孤獨、退縮、動作減少、刻板動作、自傷、攻擊、破壞行為、工作學習表現差等。5.軀體癥狀常見食欲減退或貪食、便秘、失眠或嗜睡、體重下降等。(四)臨床表現(續)10編輯ppt2.適應能力不良(四)臨床表現(續)10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原則

精神發育遲滯的治療原則是以教育訓練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治療的重點在于滿足患兒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只有在合并精神障礙時,才會少劑量、短療程應用藥物對癥治療。2.治療方式

精神發育遲滯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住院治療或門診治療、以學校為基礎的治療、以社區為基礎,社團組織參與的治療。11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原則11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續)3.心理治療:主要有心理支持治療、暗示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精神分析法等。4.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教育患兒正確認識自己行為和動作的缺陷,主動地自我矯正。系統脫敏治療:有助于消除患兒的恐懼和緊張,脫敏刺激要逐步加重。暗示矯正法:通過調動患兒的潛意識參與缺陷行為和動作的矯正。試錯法和培養習慣法:讓患兒在活動過程中逐步認識和區別正確行為與錯誤行為,并堅持和培養正確行為模式,改正不正確的行為模式。獎勵法:對錯誤行為糾正,給予及時肯定和獎勵。12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續)3.心理治療:主要有心理支持治療、暗示(五)治療與預后(續)5.治療性特殊照顧和特殊教育

不僅涉及家屬和醫療部門,還涉及社會福利部門。通過特殊教育和訓練,要使患兒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如使輕度和中度患兒承擔大部分家務,學會一定的知識、技能,成年后能參加簡單的勞動;使中度或重度患兒能承擔極簡單的家務,或生活能自理、半自理。對6歲以下(最好是3歲以下)患兒采取早期干預,主要目的在于使這部分患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補償教育,在于補償患兒的教育不足,如培智學校、輔讀班、隨班就讀等。職業訓練,范圍很廣,如生活自理、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生產勞動等,適用于輕度、中度的患兒。6.飲食護理

對某些疾病(如苯丙酮尿癥)的患兒,要提供特殊膳食。13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續)5.治療性特殊照顧和特殊教育13編輯p二、精神發育遲滯患者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14編輯ppt二、精神發育遲滯患者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社會功能方面5.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環境的適應能力家庭養育方式、對疾病的認知、家庭矛盾和危機等。詢問患兒既往的健康狀況,是否較常人容易罹患某些軀體疾病。各項軀體發育指標是否達標;有無軀體畸形;有無飲食障礙;有無營養失調及睡眠障礙等。感知覺、思維、情感、認知功能、意志和行為15編輯ppt(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

易受傷害/與患兒智能水平低下,長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顧有關。營養失調/與智能水平低下所致貪食、食欲減退及消化不良等有關。

焦慮/恐懼與精神癥狀/與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個人角色困難/與智力水平低下,長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顧有關。個人應對無效/與患兒智能水平低下有關。.生活自理缺陷/與患兒智能水平低下有關。。言語溝通障礙/與智力低下及神經發育遲滯有關社交障礙/與智力低下、喪失語言能力及缺乏社會行為能力等有關。家庭角色改變/與智力水平低下、需要照顧增多有關。父母角色沖突/與智力水平低下、需要照顧增多有關。(二)護理診斷

1.生理功能方面

2.心理功能方面

3.社會功能方面16編輯ppt易受傷害/與患兒智能水平低下,長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顧有關(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患兒不發生受傷現象?;純耗芫S持正常營養狀態,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純旱膫€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2.心理功能方面患兒語言能力逐步改善?;純旱纳缃荒芰?、學習能力逐步改善。3.社會功能方面患兒的家庭功能改善?;純焊改傅慕巧珱_突減輕或消除。17編輯ppt(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17編輯ppt(四)護理措施教育訓練及護理對精神發育遲滯的患兒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這項工作不僅涉及家庭和醫療部門,還涉及到教育及社會福利部門。應設立專門的機構或學校,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患者進行專門訓練。許多國家有對3歲前的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早期干預計劃,獨自生活和工作技能訓練應開始于成年早期(取決于精神發育遲滯的程度)。許多輕度精神發育遲滯的患兒能學到獨自生活或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中度到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的患兒則需要有人照料的團體生活。18編輯ppt(四)護理措施教育訓練及護理對精神發育遲滯的患兒具有很大的實1.安全與生理方面的護理

(1)提供安全的環境:患兒居住的環境應簡單實用,隨時排查有危險隱患的物品和設施,如銳器、火柴、藥品、電源插座等。房間窗戶應有相應的安全措施,禁止患兒從事爬攀、打鬧等危險活動。(2)保證營養供給和充足睡眠:合理喂養,對某些遺傳性代謝性疾病,可通過嚴格飲食控制防止或減輕癥狀。如苯丙酮酸尿癥的患兒采用低苯丙氨酸飲食(如大米、玉米、淀粉、蔬菜、水果等)限制含豐富苯丙酸飲食攝入(如小麥、蛋類、肉、魚、蝦、乳品等)。協助或提供日常生活護理,根據病情程度,對患兒采取督促指導、協助或代理的方式進行日常護理,合理安排日常活動。例如,可在清晨和晚間協助患兒按時起床、梳洗和睡覺;根據具體情況,協助或代替患兒料理個人衛生、飲食等。(3)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敏銳識別患兒的精神癥狀和軀體不適主訴,防止延誤診治。19編輯ppt1.安全與生理方面的護理(1)提供安全的環境:患兒居住的2.心理功能方面(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以極大的愛心和耐心對待患兒,博得患兒的信任和對治療的配合。(2)掌握病情,保證治療護理順利實施:護理人員要熟悉患兒病情,了解家長對患兒的態度、教育方式和訓練情況并給予合理指導。如教給患兒自然正常的感受和情感;指導患兒釋放能量來減輕行為異常。與家長密切配合,以保證治療方案的順利實施。進行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時,談話內容要簡單明了,內容具體,方案要可操作性強,好讓患兒理解并反復復習。(3)精神癥狀護理:了解患兒的情緒特點和個人喜好。當患兒出現焦慮、恐懼、憤怒或沖動等不良情緒和行為時,護理人員應盡量保持鎮靜,尋找并去除可能的產生原因或采取其他措施,如帶患兒離開原環境,用溫和的話語輕聲安慰,轉移患兒注意力,主動與患兒做游戲等。對智力損害程度較輕的患兒,可以幫其分析心情不好的原因,學會自己控制情緒。20編輯ppt2.心理功能方面(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以極大的3.社會功能護理包括基本能力與個性素質訓練,其目的是使患者能夠掌握與其智力水平相當的文化知識、日常生活和社會適應技能。這類訓練常需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協助配合。訓練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提高,方法要形象、生動、直觀;每次選擇的內容要少而精,同一內容要多次反復,反復強化,應結合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的方法進行訓練?;旧罴寄苡柧殻赫Z言功能訓練:簡單勞動技能和職業技能訓練: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教育:21編輯ppt3.社會功能護理包括基本能力與個性素質訓練,其目的是使患者能(1)基本生活技能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大小便自理、飲食、穿衣、個人衛生如洗澡、睡覺以及安全等方面。例如,安全訓練方面,告知患兒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隨意食用或玩弄藥品等;教患兒正確放置和使用電器,不要隨意玩弄電閘、銳器等;學會自我保護,例如,不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如何躲避危險,如何求助;與異性交往時注意保護自己避免與性有關的傷害等。教患兒學習交通安全知識以及簡單的救護常識等。22編輯ppt(1)基本生活技能訓練:22編輯ppt(2)語言功能訓練語言功能訓練:語言障礙和缺陷常常成為患兒思維和智力發展的桎梏,因此,重視對語言障礙和缺陷進行矯正。通過反復的教、模仿并配合實物與動作,使患兒盡可能多的掌握一些詞匯,從而能使用語言進行社會交往和交流。監測患兒的發育水平并創建支持性干預措施如演講、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訓練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協同進行。23編輯ppt(2)語言功能訓練語言功能訓練:語言障礙和缺陷常常成為患兒思(3)簡單勞動技能和職業技能訓練:鑒于輕、中、重度患兒能力的差異,訓練時應區別對待,勞動技能教育必須適合患兒的智力水平和動作發展水平,注重現實性和適應性。演示并且幫助患兒聯系自理能力,可從自我生活服務勞動培養開始如洗臉、穿衣、吃飯、掃地等,逐漸進入社會生活服務勞動技術的培養。隨著年齡的增長,應根據患兒的特點和能力,按照未來實際的工作要求,進行定向職業技能培訓。24編輯ppt(3)簡單勞動技能和職業技能訓練:鑒于輕、中、重度患兒能力的(4)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教育: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教育:可以貫穿于任何其他訓練中進行。由于患兒認識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應變能力差,往往會出現一些不自覺或不符合社會要求和規范的行為,甚至犯罪行為。因此,要提高患兒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患兒遵紀守法、勤勞善良、有禮貌、愛學習的品質。訓練患兒合理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控制情緒,給患兒一定的獨立性,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心。25編輯ppt(4)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教育: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教育:可以貫4.健康教育重點是針對家長和老師,使他們正確認識疾病特征和可能的預后。從患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出發,對患兒的發展前景寄予恰當的希望。告訴他們應鼓勵患兒多與外界接觸、多練習,及時表揚和強化。宣傳疾病的預防知識,如產前診斷、圍產期保健措施等。26編輯ppt4.健康教育26編輯ppt(五)護理評價

患者的個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改善?;颊叩臓I養狀況是否改善。患者的語言能力是否改善?;颊呱鐣δ埽ㄉ缃荒芰ΑW習能力和勞動能力是否改善?;颊甙榘l的精神癥狀,包括異常情緒和行為、精神病性癥狀等是否改善。家庭功能是否改善,如家庭對疾病的認知、對患者的態度、對病態行為的應對方法、家庭養育態度和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是否改善?;颊呤欠裼惺軅那闆r發生。27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者的個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改善。27編輯pp兒童孤獨癥與護理第二節28編輯ppt兒童孤獨癥與護理第二節28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廣泛性發育障礙(PDD)指一組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主要為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異常,如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重復。癥狀常在5歲以內已很明顯,以后可有緩慢的改善。兒童孤獨癥(childhoodautism)屬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類型,男性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3/4的患兒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29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29編輯ppt(二)流行病學國內未見孤獨癥以及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的流行病學資料的報告。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孤獨癥的發病率為10~12/10000,男孩的發病率為女孩的5倍。30編輯ppt(二)流行病學30編輯ppt(三)病因此病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圍產期各種并發癥,免疫系統異常,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有關。大腦掃描顯示孤獨癥的孩子大腦形狀和結構與常人不同。其他一些導致孤獨癥的可能原因有軀體障礙和遺傳傾向,有孤獨癥孩子的父母大約有7%的可能再生一個這樣的孩子。研究者也提出孤獨癥可能與環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嬰兒期注射疫苗、代謝紊亂以及暴露于環境中的化學物質。31編輯ppt(三)病因此病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圍產期各種并發癥,免(四)臨床表現6.非特異癥狀

多數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動癥狀,部分出現癲癇發作等。1.社交障礙

社交缺陷是孤獨癥的主要癥狀,患兒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2.語言障礙很少或完全不會使用語言進行正常的人際交流,語言單調平淡,講話內容缺乏情境聯系,不會使用提問和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體態語言明顯少,模仿語言或刻板重復語言較常見。3.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

對某些物件或活動有特別的迷戀,固執地要求保持日?;顒映绦虿蛔儯捎兄貜涂贪鍎幼?。4.智能障礙

約半數患兒智商低于50,智力的各方面發展不平衡。兒童孤獨癥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語言障礙和興趣范圍狹窄以及刻板行為模式,稱為“Kanner三聯征”,是孤獨癥的基本臨床特征,具有診斷意義。5.感知覺異常32編輯ppt(四)臨床表現6.非特異癥狀多數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動癥狀,(五)治療與預后教育訓練心理治療家庭咨詢藥物治療2431目標是促進患兒語言發育,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主要目的是強化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對影響社會交往和危害自身的異常行為予以矯正。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理解患兒的癥狀,找出應對的策略和有助于患兒的行為改變,并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藥物對癥治療,有利于教育訓練、心理治療的實施及維護患兒或他人的安全。藥物治療應遵從小劑量、短療程的原則??傮w來講,長期預后不佳,約2/3的患兒有明顯社會適應不良,難以獨立生活。33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教育心理家庭藥物2431目標是促進患兒語言發二、兒童孤獨癥患兒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34編輯ppt二、兒童孤獨癥患兒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社會功能方面社會交往、學習方面:語言交流與非語言交流方面:生活自理能力:詢問患兒既往的健康狀況,是否較常人容易罹患某些軀體疾病。各項軀體發育指標是否達標;有無軀體畸形和功能障礙;運動功能是否受限,運動的協調性如何。感覺方面、精神癥狀、行為方面、智能和認知方面35編輯ppt(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易受傷害/與患兒異常的行為模式有關。營養失調/與智能水平低下所致進食紊亂有關。

憤怒/恐懼與精神癥狀/與疾病所致非特異性障礙有關。個人角色困難/與患兒社交障礙和言語障礙等癥狀有關。個人應對無效/與患兒社交障礙和言語障礙等癥狀有關。生活自理缺陷/與患兒的刻板行為和智能水平低下有關。言語溝通障礙/與患兒社交缺陷和言語障礙等癥狀有關。社交障礙/與社交障礙、言語障礙有關。.父母角色沖突/與患兒社交障礙和言語障礙需要照顧增多有關。(二)護理診斷

1.生理功能方面

2.心理功能方面

3.社會功能方面36編輯ppt易受傷害/與患兒異常的行為模式有關。憤怒/恐懼與精神癥狀/(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患兒能維持正常營養狀態,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純旱膫€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純何窗l生受傷和傷害別人的現象。2.心理功能方面患兒語言能力逐步改善?;純旱纳缃荒芰ΑW習能力逐步改善。3.社會功能方面患兒的家庭功能改善。患兒父母的角色沖突減輕或消除。37編輯ppt(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37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及心理護理

參閱精神發育遲滯章節的相關部分。2.社會功能訓練

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和愛心的漫長過程,指導患兒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操之過急,不要輕易放棄。對取得的成績應及時給予鼓勵和強化。3.健康教育

目的是幫助家長認識到疾病的性質,講解疾病的可能原因。減少家長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和對孩子生病的自責和內疚感。告訴孩子父母,不要相互埋怨和指責,應正視現實,冷靜而理智地接納孩子的病,樹立信心,積極與專業人員配合,一起訓練和教育孩子。38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及心理護理38編輯ppt(1)語言能力訓練:語言障礙將影響患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要盡力去訓練,在與孤獨癥患兒談話時應盡量使用簡單明確的言語。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把語言訓練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選擇孩子喜歡的事情作為切入點,盡量啟發他們多講話,幫他們把生活中的人和事與語言聯系起來,邊做邊說,強化對語言的理解,提供一個語音和語義相結合的環境。例如,給孩子削水果時,媽媽可以反復說:“媽媽給你削蘋果”,并與行動聯系起來,孩子就可能會逐步記住并理解這句話??傊?,要讓父母理解并做到“生活就是訓練”。在玩中學語言。通過與孩子一起玩游戲,或讓孩子反復模仿大人簡單的問話,訓練孩子記住并慢慢可以正確回答。(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練39編輯ppt(1)語言能力訓練:語言障礙將影響患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要(2)人際交往能力訓練教患兒注視別人的眼睛和臉,父母可以用手捧住患兒的頭,與他面對面,一邊追隨他的目光,一邊溫和地叫他的名字,直到他開始注視父母的眼睛或臉;也可以在患兒面前扮鬼臉或用新奇的物品,以吸引患兒的目光。訓練患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和用語言傳遞信息。可利用情景或利用患兒提出要求時進行,反復訓練使患兒能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愿望。也可讓患兒進行傳話訓練,傳話開始宜短,之后逐漸延長,如此訓練將使患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關系,改善交往。使患兒理解常見體態語言的含意,如點頭、搖頭等,還可以通過游戲逐步學習與他人交往,擴大交往范圍。(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練40編輯ppt(2)人際交往能力訓練(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3)行為矯正訓練:可以應用陽性、陰性強化法、系統脫敏、作業療法等方法。訓練時一定要有極強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步驟要由簡單到復雜,方法要形象、具體、直觀、生動。同時,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贊美。應針對不同行為,采用不同的矯正方法。具體措施有:刻板、強迫或不良習慣的矯正:不要一味遷就,不要在患兒尖叫或發脾氣時滿足他的要求,不配合患兒完成他的刻板行為。對患兒的日常生活規律有意識的作一些小的變動,使患兒在不知不覺的小變化中,慢慢習慣常規生活的變化。培養患兒正常合理的興趣,積極從事一些建設性的活動,如畫畫、寫字、做家務、玩游戲等有助于改善他們的刻板和強迫行為。孤獨行為矯正:父母應熟悉患兒的喜好和需要,盡量融入他們的生活,讓孩子能逐步接受大人的幫助,逐步接受外周的世界,同時配合語言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訓練,幫助患兒走出孤獨。怪異行為矯正:可以讓患兒幫忙用手提一些物品,或大人輕輕牽住他的手,或用簡短的語言予以制止,如此反復,讓患兒逐步認識到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練41編輯ppt(3)行為矯正訓練:(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練(3)行為矯正訓練(續):破壞性行為矯正:患兒出現破壞性行為時,語言說服往往無效,只有采取行動,如緊緊抱住、攔住患兒,或把患兒帶出房間等,同時陪他一起玩他喜歡的游戲,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讓患兒知道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發脾氣和尖叫行為的矯正:父母應盡快找出原因,帶患兒離開原環境,或采取不予理睬的態度,待患兒自己平息后,要立即給他關心和愛撫,對他自己停止發脾氣或尖叫大加表揚和稱贊。自傷、自殘行為矯正:應立即給予制止,如馬上抓住患兒的手,或給患兒帶上手套或帽子,也可要求患兒學習“把手放在桌子上”等行為,以減少自傷行為。此外,還應該分析自傷行為發生的原因:如果是父母關心不夠,則應給予更多的安慰和愛撫;如果是因為生活本身就很單調,無事可做而使傷害自己的行為增多,那么就應給患兒創造活動條件,讓患兒的生活豐富充實,減輕自傷行為。(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能訓練42編輯ppt(3)行為矯正訓練(續):(四)護理措施(續)——2.社會功(五)護理評價患兒的個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改善。患兒語言能力是否有改善。患兒社會功能是否改善社交、學習能力、勞動能力是否有改善;對外界的興趣是否擴大等。不良行為是否改善如刻板的日常生活習慣、不尋常的依戀行為、儀式化或強迫行為、自傷、自殘或怪異行為、沖動行為是否減少或消除;伴隨的精神癥狀是否消失等。家庭功能是否改善43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的個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改善。43編輯pp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護理第三節44編輯ppt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護理第三節44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edisorder,ADHD)又稱多動癥。主要特征是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沖動,常伴有學習困難或品行障礙。(二)流行病學國內調查此病的患病率為1.5%~10%,國外報道學齡兒童中患病率為3%~5%,近半數4歲以前起病,男性多于女性,性別比4:1~9:1.45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45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

本病的確切病因和發展機理不明,可能與遺傳、神經遞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功能異常、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異常、不良的家庭和教養方式及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一些研究者認為可能使兒童易患ADHD的危險因素有:1.母孕期用藥2.圍產期并發癥,如毒血癥、缺氧或顱腦損傷3.低出生體重4.先天的神經疾病,如腦癱或癲癇5.鉛中毒6.多發的應激事件7.兒童受虐46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46編輯ppt(四)臨床表現2、活動過多和沖動

1、注意障礙是本病的最主要和基本癥狀之一,表現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做事往往有始無終,或不斷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活動中不注意規矩和細節,交談時心不在焉,做事丟三落四,經常遺失隨身物品,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不能較長時間靜坐,過分多動或小動作多,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游戲。行動缺乏思考,行為不顧后果。話多,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情緒不穩,容易過度興奮,也易受挫而出現情緒低沉,或出現反抗和攻擊性行為??释磿r滿足,否則哭鬧、發脾氣。47編輯ppt(四)臨床表現2、活動過多和沖動1、注意障礙是本病的最主要(四)臨床表現(續)4、神經和精神發育異常

3、學習困難

因為注意缺陷和多動,致使學業成績差,其學業成績與患兒的智力水平不相稱?;純旱木殑幼?、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也困難。少數患兒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低下等問題。智力測驗顯示部分患兒的智商偏低。5、品行障礙約半數患兒合并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準則的行為。48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4、神經和精神發育異常3、學習困難因(五)治療與預后應根據患兒情況及其家庭特點,采用針對父母的教育和訓練、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相結合的綜合性治療方法。對于多動癥給患兒及其家庭所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則更多的依靠教育訓練、心理及行為治療。藥物治療能改善患者的注意力,但是對多動和沖動癥狀療效有限。常用藥物為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哌甲酯(哌醋甲酯、利他林、ritalin)或苯異妥因(pemolin),也可小劑量使用抗抑郁劑、α受體拮抗劑(如可樂定等)。多數患兒到少年期后癥狀會逐漸緩解,少數持續至成人。部分患兒成人后仍有人格障礙、反社會行為、物質成癮、伙伴關系不良、自尊心低下、注意力缺陷、容易沖動等。家庭不和、父母離婚等不良社會心理因素對預后影響很大。49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應根據患兒情況及其家庭特點,采用針對父母的教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50編輯ppt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社會功能方面5.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環境的適應能力家庭養育方式、對疾病的認知、家庭矛盾和危機、既定治療方案的等詢問患兒既往的健康狀況,是否較常人容易罹患某些軀體疾病。各項軀體發育指標是否達標;有無軀體畸形;有無飲食障礙;有無營養失調及睡眠障礙;有無受傷的危險有無容易感染等。情緒狀態認知功能行為活動51編輯ppt(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有暴力行為的危險/與患兒好沖動的行為有關。易受傷害/與患兒神經發育異常有關。個人角色困難/與患兒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多等癥狀有關。個人應對無效/與患兒學習困難和品行障礙等癥狀有關。生活自理缺陷/與患兒的注意障礙等有關。.社交障礙/與多動不寧、做事不顧對錯、破壞游戲規則有關。親子關系障礙/與患兒父母角色障礙伴焦慮和與父母溝通障礙有關。(二)護理診斷

1.生理功能方面

2.心理功能方面

3.社會功能方面52編輯ppt有暴力行為的危險/與患兒好沖動的行為有關。個人角色困難/與患(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患兒能維持正常營養狀態,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患兒未發生受傷現象。2.心理功能方面患兒的注意集中能力提高,主動注意維持時間延長。患兒的行為多動逐步改善?;純喊榘l的情緒癥狀消失。3.社會功能方面患兒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逐步改善?;純旱募彝スδ芨纳?。患兒父母的角色沖突減輕或消除。53編輯ppt(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53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與生理方面的護理

保證充足睡眠,提供合理的營養。培養患兒良好的生活規律,從日常生活小事中培養患兒專心的習慣。限制患兒做有危險隱患的游戲,住所也應提供相應的安全措施。督促服藥對需要服藥者,應讓家長和患兒理解藥物治療的好處和可能的副作用,消除他們的顧慮,配合醫生治療;告知家長應經常與醫師保持聯系,定期接受咨詢。54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與生理方面的護理54編輯ppt行為治療注意力集中訓練認知行為治療護理人員首先要以耐心、關愛、包容的態度與患兒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與家屬建立治療聯盟,這是治療成敗的關鍵。2.心理護理

通過行為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對患兒的病態行為進行矯正,可采用個別治療和小組治療的形式。由于多動癥患兒通常缺乏恰當的社會交往技能,例如,不知怎樣去發起、維持和結束與別人的交流,同伴關系不良,對別人有攻擊性語言和行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故小組治療的環境對患兒學會適當的社交技能更為有效。(四)護理措施(續)55編輯ppt行為治療注意力集中訓練認知行為治療護理人員首先要以耐心、關愛(四)護理措施(續)

----2.心理護理

行為治療:對患兒的行為予以正性或負性強化,使患兒學會適當的社交技能,或用新的有效的行為來替代不適當的行為模式。例如,對一個上課坐不住時刻要站起的患兒,可先統計一天站立發生的次數,如減少幾次就給一面小紅旗予以獎勵,到周末總結,達到多少面紅旗就發給一個小獎品;如果一日中做了壞事,就減去一面已獲的小紅旗以示懲罰。注意力集中訓練:認知行為治療:56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2.心理護理行為治療:對患兒(四)護理措施(續)

----2.心理護理

行為治療注意力集中訓練:訓練患兒每做一件小事都要有始有終,訓練時間逐步延長。例如,訓練患兒按照提供的圖案裝配某件玩具,按部就班,耐心操作,每做一個動作,就大聲講出來,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學會自我控制。父母也可以依據孩子的情況制定時間表,并隨著其癥狀的改善做相應的調整。比如,孩子不到6歲,注意力最多能堅持5分鐘,父母不妨給他擬定一個“10分鐘計劃”,告訴孩子:無論是搭積木、畫畫還是看書,都必須堅持10分鐘。如果孩子看書寫字能堅持10分鐘,父母就給他定一個“15分鐘計劃”。設定的時間應比孩子能保持的“最高水平”長幾分鐘,使他稍稍努力就能達到。目標定的過高,會讓孩子看不到希望,對訓練不利。不要臨時延長時間,不讓孩子感到這一訓練有太大壓力。為了避免孩子不停地看表,父母可借助定時器:在上面設定好相應的時間長度,定時器一響,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動了。認知行為治療57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2.心理護理行為治療57編輯(四)護理措施(續)----2.心理護理

行為治療注意力集中訓練認知行為治療:對沖動性行為有效,要點包括:讓患兒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學會預先估計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克制自己的沖動行為;識別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選擇恰當的行為應對方式。58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2.心理護理行為治療58編輯p3.健康教育(1)對疾病認知的指導:改變家長和老師把患兒當成是不服管教的“壞孩子”這一錯誤認識,教育他們用“贊揚、鼓勵”的正性強化方式代替單純的懲罰教育。(2)干預措施指導:讓家長學會如何解決家庭問題,學會如何與患兒相處,如何共同制定明確的懲罰協定,如何使用陽性強化方式鼓勵患兒的良好行為,如何使用懲罰方式消除患兒的不良行為等。(3)學校教育:應使學校教師了解疾病的性質,學會觀察評估患兒的病態表現,了解針對這類患兒的教育訓練方法,避免歧視、體罰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方式提高患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通過語言或中斷活動等方式否定患兒的不良行為,課程安排要考慮到給予患兒充分的活動時間。(四)護理措施(續)----3.健康教育59編輯ppt3.健康教育(四)護理措施(續)----3.健康教育59編輯3.健康教育---(2)干預措施指導確定訓練目標:訓練目標要從患兒實際出發,簡單明了,循序漸進,不要拿他們與正常孩子比較,挫傷患兒的自尊心。增加交流溝通:家長應給患兒解釋的機會,讓患兒把不滿和意見都講出來,然后一起分析討論,對的加以肯定,錯的加以糾正,使孩子懂得事情可以通過溝通而獲得解決,使患兒體會到民主、平等、被重視的感覺,這樣有利于改善患兒與家長的關系,減少對立,配合治療。合理安排時間:多動癥兒童做事沒有頭緒,父母每天要幫助孩子安排游戲、活動和學習的內容,合理分配好時間,使孩子意識到每天該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患兒精力旺盛,可適當安排郊游、跑步、踢球等安全而又消耗體力的活動,給患兒過多的精力有一條發泄的渠道。培養學習興趣:對有學習困難者,要積極鼓勵、耐心輔導,消除其自卑情緒,培養學習興趣,切忌諷刺挖苦與歧視貶低,樹立患兒的自信心。對任何一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以求保持。注意言傳身教:家長要加強自身修養,“身教重于言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家長不要將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或老師和醫師的教育來對待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融洽相處,不要相互指責,為患兒提供一個有利于疾病康復的環境。建立家長、老師和醫護人員治療聯盟。互相溝通信息,共同商量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四)護理措施(續)----3.健康教育60編輯ppt3.健康教育---(2)干預措施指導(四)護理措施(續)--(五)護理評價患兒注意缺陷是否改善,聽課、做作業等時是否能集中注意力。患兒異?;顒铀绞欠窀纳?,行為多動是否明顯減少或消失。患兒社會功能是否改善,如社會交往、適應能力及同伴關系是否改善,攻擊沖動等不良行為是否改善?;純旱牟涣记榫w如焦慮、恐懼、發脾氣等是否減少或消失?;純杭彝スδ苁欠裨鰪?,家庭參與、配合訓練的程度是否提高,家庭養育態度和方式是否合理,家屬認識和處理疾病的能力是否增強。61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注意缺陷是否改善,聽課、做作業等時是否能集品行障礙與護理第四節62編輯ppt品行障礙與護理第四節62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品行障礙(conductdisorder)指兒童少年期反復出現的持久的反社會性行為、攻擊性行為和對立違抗性行為,這些異常行為嚴重違反了相應年齡的社會規范,較之兒童普通的調皮或少年的逆反行為更為嚴重。(二)流行病學

國內調查發現患病率為1.45%~7.35%,男女之比為9:1,患病高峰年齡為13歲。63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63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

1.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反社會行為傾向可能與遺傳有關。個體素質:在違法少年中,素質類型大致有:好交際、渴望刺激、冒險和情感易沖動的外向型個性特點;神經質、焦慮、不安、擔憂、易激惹等情緒反應;孤僻、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環境傾向。智能因素:智能落后者的分析、判斷、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均低,容易出現情緒不穩,為了滿足個人欲望可以發生離家、逃學、縱火等行為,并容易受人教唆而犯罪。2.家庭因素:3.社會因素64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64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

1.生物學因素2.家庭因素父母角色不良,缺乏權威意識和責任感。親子間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子女多自卑、退縮,適應社會能力差。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過分溺愛和遷就,或過分嚴格、虐待或粗暴。家庭成員道德水平低,缺乏良好的行為榜樣,如酗酒、性犯罪等。3.社會因素65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65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

1.生物學因素2.家庭因素3.社會因素隨著社會變遷,價值觀念的改變,不良因素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著重要作用。沉重的學習負擔,長期緊張、單調的生活,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學業失敗、情緒沮喪、意志消沉,也影響心身發育和形成健全人格。過早失去學習機會必然影響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質的提高。青少年心理發育不成熟,缺乏約束能力,追求效仿不良刊物和媒體描述的暴力或色情場面,就會導致走向違法犯罪道路。66編輯ppt一、概述(續)(三)病因66編輯ppt(四)臨床表現2、攻擊性行為

1、反社會性行為

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準則的行為。表現為:偷竊財物;勒索或搶劫他人錢財;強迫與別人發生性關系,或有猥褻行為;對他人故意進行軀體虐待或傷害;故意縱火;經常撒謊、逃學、離家出走,不顧父母的禁令而經常在外過夜;參與社會上的犯罪團伙,從事犯罪行為等。表現為對他人或財產的攻擊,如經常挑起或參與斗毆,采用打罵、折磨、騷擾及長期威脅等手段欺負他人;虐待弱小、殘疾人和動物;故意破壞他人或公共財物等。主要為18歲以下兒童或少年反復出現違反社會道德準則或紀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較常見的有:67編輯ppt(四)臨床表現2、攻擊性行為1、反社會性行為指一些不符合(四)臨床表現(續)4、合并問題

3、對立違抗性行為

指對成人,尤其是對家長的要求或規定不服從、違抗。表現為不是為了逃避懲罰而經常說謊,暴怒或好發脾氣,喜歡怨恨和責怪他人、好記仇或心存報復,與成人爭吵、與父母或老師對抗,故意干擾別人,違反校規或集體紀律,不接受批評等。常合并多動、情緒抑郁或焦慮、情緒不穩或易激惹,也可伴有發育障礙,如語言表達和接受能力差、閱讀困難、運動不協調、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礙患兒一般自我中心,喜歡招人注意,好指責或支配別人,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自私,缺乏同情心。68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4、合并問題3、對立違抗性行為指對成(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主要方法是分別針對患兒及其家庭的心理與行為治療。尚無特殊藥物治療,對伴發的情緒及行為癥狀可以給予對癥處理。如對沖動、攻擊性行為嚴重者可用小劑量氯丙嗪、氟哌啶醇或卡馬西平治療。對活動過多者可選用哌醋甲酯等中樞興奮劑。對情緒焦慮、抑郁明顯者,可選用抗焦慮和抗抑郁藥物。2、預后少數患兒預后較好,多數預后不良。部分患兒的行為問題持續到成年期,致使成年期在就職、婚姻、人際關系等方面出現困難,其中約半數發展為成年期違法犯罪或人格障礙。與品行障礙的不良預后有關的因素有:發病年齡早,臨床表現形式多樣,發生頻率高,在家庭、學校和社交等多種場合出現,有反社會行為,合并多動癥、精神發育遲滯或其他神經精神疾病,不良的家庭因素和心理社會環境因素未得到改善,與有違法犯罪者結幫成伙等。69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69編輯ppt二、品行障礙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70編輯ppt二、品行障礙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7(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社會功能方面5.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環境的適應能力家庭養育方式、對疾病的認知、家庭矛盾和危機、既定治療方案的等。詢問患兒既往的健康狀況,是否較常人容易罹患某些軀體疾病。各項軀體發育指標是否達標;有無軀體畸形;有無飲食障礙;有無營養失調及睡眠障礙;有無受傷的危險有無容易感染等。情緒狀態認知功能行為活動71編輯ppt(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1.社會退縮行為/與伴有發育障礙及社會行為能力缺陷有關。2.攻擊行為/與患兒個體素質和自控能力下降有關。3.品行障礙/與患兒個體素質和自控能力下降有關。4.違法犯罪行為/與患兒個體素質和自控能力下降有關。(二)護理診斷72編輯ppt1.社會退縮行為/與伴有發育障礙及社會行為能力缺陷有關。(二(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患兒能維持正常營養狀態,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純何窗l生受傷現象。2.心理功能方面患兒伴發的情緒癥狀消失。患兒的異常行為逐步減輕或消失。3.社會功能方面患兒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人際關系逐步改善?;純旱募彝スδ芨纳?。73編輯ppt(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73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及生理功能方面保證睡眠。合理營養。培養良好的生活規律,從日常生活小事中培養患兒遵紀守法的習慣。限制患兒從事某些危險隱患的行為。2.心理功能方面

以耐心、關愛、同情、包容的態度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表達對患兒的接受,取得患兒的信任和合作。提供明確的行為準則,包括制造混亂和干涉他人行為的后果。講解疾病的性質,使患兒對自己的病態行為有正確的認識。努力幫助患兒承擔行為的責任,而不是責怪、防御和試圖報復他人。以支持、肯定和給予希望的語言與患兒交流,使患兒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74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安全及生理功能方面74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3.行為矯正訓練

主要有行為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兩種方式??刹捎脗€別治療和小組治療的形式,小組治療的環境對患兒學會適應的社交技能更為有效。

(1)學習避免辱罵:①識別辱罵性的語言,如威脅、諷刺、輕視。鼓勵患兒停止使用這些詞匯②指導患兒通過建設性的方法適當地表達憤怒,以釋放消極的情感和挫折;③運用角色扮演,使其能夠練習解除壓力的方法,獲得處理困難處境的方法和信(2)最好是家長、老師及醫護人員在一起討論,制定認識統一的治療方案。切忌在患兒面前表現出不同的意見和爭執。75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3.行為矯正訓練75編輯ppt(3)進行行為矯正技術應注意:①將精力集中在處理主要問題上;②行為指令要明確而不含糊,使患兒易于理解和執行;③父母、照料者和老師要統一規則;④獎懲結合。獎勵的東西最好不是錢物,而是患兒喜歡而又無害的活動。較常用的陽性強化方式是:周末推遲就寢時間,適當延長玩耍時間或給予一個選擇就餐的方式。典型的陰性強化是關在房子里或不準看電視。⑤對攻擊行為不明顯的患兒可以應用忽視技術,對患兒的病態行為不表現出情感反應,使患兒感覺得不到注意而減少負性強化。(4)認知行為治療主要針對沖動行為。包括:讓患兒學習如何正確解決問題;學會預先估計自己的行為將會帶來的后果,克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學會自我識別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學會選擇恰當的行為應付方式。76編輯ppt(3)進行行為矯正技術應注意:76編輯ppt4.督促服藥

讓家長和患兒理解藥物治療的好處和可能的副作用,消除他們的顧慮,配合醫生治療;告知家長應與醫師保持聯系,定期接受咨詢。5.健康教育

包括對父母的訓練和對老師的訓練,強化不導致品行障礙的保護因素,消除不利于品行障礙恢復的因素,如增強患兒的社交能力,減少患兒的應激,避免負性強化,限制看與暴力、物質濫用、性行為有關的電視和雜志等。(四)護理措施(續)77編輯ppt4.督促服藥(四)護理措施(續)77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的飲食、睡眠等生理狀況是否改善?;純喊殡S的病態癥狀是否控制,如異常的情緒、多動等。患兒不良行為是否改善,反社會行為、沖動行為、對立違拗行為是否減少或消除。患兒社會功能是否有改善,包括社會交往能力、學習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周圍環境的接觸、伙伴關系等。家庭功能是否改善,家庭參與、配合的程度是否提高,家庭態度和教養方式是否變的合理,家屬對疾病的性質是否有正確理解等。78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的飲食、睡眠等生理狀況是否改善。78編輯p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與護理第五節79編輯ppt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與護理第五節79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

兒童少年期的情緒障礙(emotionaldisorderofchildhoodandadolescence)分為兩類,一類與成人相同,如廣泛性焦慮、驚恐發作等;另一類僅特發于童年期,即本章所講述的內容。特發于兒童期的情緒障礙主要因社會心理因素所致,與兒童的發育和境遇有一定的關系,表現為焦慮、恐懼、強迫或害羞等異常情緒,患兒自身感到痛苦或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病程多短暫,與成人期神經癥無內在聯系或連續性。80編輯ppt一、概述(一)定義80編輯ppt一、概述(續)(二)流行病學

據國內調查,兒童少年期各類情緒問題的發生率為17.7%,女性較男性多,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三)病因

遺傳易感素質,幼兒期養成的膽怯、敏感或過分依賴的習慣,家庭教育方式不當,軀體疾病及精神刺激等均可能成為發病的原因。81編輯ppt一、概述(續)(二)流行病學81編輯ppt(四)臨床表現指兒童與他所依賴的對象分離時產生過度的焦慮情緒。

兒童對新環境、陌生人產生恐懼、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

表現為對日常生活中某些并不具有危險性的事物或情境產生過分害怕。

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兒童社交恐懼癥

兒童恐懼癥82編輯ppt(四)臨床表現指兒童與他所依賴的對象分離時產生過度的焦慮情緒(四)臨床表現(續)1、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指兒童與他所依賴的對象分離時產生過度的焦慮情緒,依戀對象多是母親,也可是祖父母、父親、其他撫養者或照管者。大多6歲以前起病。表現過分擔心依戀對象可能遇到傷害,或者會一去不復返;過分擔心當依戀對象不在身邊時自己會走失、或會出現其他不良后果;或因害怕分離而不想或拒絕上學,每次分離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軀體癥狀;也可表現為在分離時或分離后出現煩躁不安、發脾氣、哭喊、痛苦、淡漠或社會性退縮。平時沒有依戀對象陪同時不外出活動,夜間沒有依戀對象在旁邊時不愿上床就寢,或反復出現與分離有關的噩夢,以致多次驚醒。83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1、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separati(四)臨床表現(續)2、兒童恐懼癥(phobicdisorderofchildhood)

學齡前兒童多見,表現為對日常生活中某些并不具有危險性的事物或情境產生過分害怕,或對雖有一定危險性的事物或情境所表現的恐懼大大超過了客觀存在的危險程度。恐懼對象有兩大類:恐懼身體損傷,如怕死、怕出血等;恐懼自然對象,如怕黑暗、怕動物等。接近恐懼對象時,出現恐懼情緒和回避行為,影響正常生活。84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2、兒童恐懼癥(phobicdisor(四)臨床表現(續)3、兒童社交恐懼癥(socialphobiaofchildhood)

兒童對新環境、陌生人產生恐懼、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表現緊張不安,過分害羞、尷尬,對自己的行為過分關注,或感到痛苦和身體不適,或出現哭鬧、不語、退縮等行為。但與家人或熟悉者在一起時社交關系良好。85編輯ppt(四)臨床表現(續)3、兒童社交恐懼癥(socialpho(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心理治療為主,配合短期使用小劑量抗焦慮藥或抗抑郁劑。心理治療方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行為治療及游戲治療等。2.預后絕大多數患兒病程短暫,預后良好。86編輯ppt(五)治療與預后1.治療86編輯ppt二、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者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87編輯ppt二、兒童少年期情緒障礙者的護理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社會功能方面5.其他與同伴的交往學習能力和學業表現如何。家庭是否和睦,父母教養方式是否合理,環境是否安全等?;純菏欠癜橛卸鄤诱系K、品行障礙、發育障礙等問題。詢問患兒既往的健康狀況,是否較常人容易罹患某些軀體疾病。各項軀體發育指標是否達標;有無軀體畸形;有無飲食障礙;有無營養失調及睡眠障礙評估患兒的主要情緒特征,是焦慮、恐懼還是抑郁,程度如何。患兒的焦慮、恐懼是否屬于正常范圍,是否符合他們的年齡發展水平。88編輯ppt(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4.睡眠型態紊亂/與情緒障礙和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潛在的或現存的營養失調/與情緒障礙所致食欲減退及消化不良有關。疼痛或身體不適/與軀體不適及感知覺障礙有關。

.焦慮/與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謶?與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抑郁/與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個人應對無效/與患兒的發育水平低下和境遇有關。.自我保護能力改變/與患兒的發育水平低下和境遇有關。社交能力受損/與患兒的發育水平低下和社會行為能力缺陷有關。家庭功能受損/與患兒的發育水平低下、需要照顧增多有關。(二)護理診斷

1.生理功能方面

2.心理功能方面

3.社會功能方面89編輯ppt睡眠型態紊亂/與情緒障礙和疾病的演變過程有關。焦慮/與疾病的(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

患兒能維持正常營養狀態,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2.心理功能方面

患兒的異常情緒逐步減輕或消失。3.社會功能方面患兒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人際關系逐步改善。患兒的家庭功能改善。90編輯ppt(三)護理目標1.生理功能方面90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盡量消除環境中的不利因素,防止太多的環境變遷與刺激,對環境中有可能發生變化時提前告訴患兒。與學校聯系,了解患兒在學校的困難,如是否有學習困難、怕考試等,應取得校方的理解,盡可能解除患兒的精神壓力,促進患兒建立自尊心和恢復其自信心。2、心理護理

以耐心、關愛、同情及溫和的態度接觸患兒,取得患兒的信任,與患兒交朋友,使其愿意將自己的痛苦與煩惱傾訴。耐心傾聽患兒訴說自己的內心體驗,對患兒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指導患兒如何去適應環境,增強克服情緒障礙的信心。3、治療過程的護理

嚴格執行各項醫囑,督促服藥,協助醫生開展各項心理行為治療。91編輯ppt(四)護理措施1、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91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4、健康教育

家庭某個成員所出現心理問題,必然與其他家庭成員相關聯,是家庭成員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針對家庭結構和成員互動關系開展健康教育。(1)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①向患兒家長宣傳有關兒童精神衛生知識,不要以別離來要挾孩子,對待孩子懼怕上學不要打罵和責怪;②對孩子的微小進步要給予充分肯定;③鍛煉孩子的獨立社交能力,切忌過分地溺愛或恐嚇;(2)培養健全的人格:①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交流,從小送幼兒園,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②不要在他人面前訓斥孩子,以免增加逆反心理;③改變家庭成員的不良教養方式,如過分指責和過分的包容等;④盡量給予患兒更多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融洽家庭氣氛等,切忌將患兒獨自關閉在家中與社會隔絕。(3)教會家屬用藥知識,隨時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并確?;純旱某浞譅I養。92編輯ppt(四)護理措施(續)4、健康教育92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的飲食、睡眠及其他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患兒病態的情緒是否改善。焦慮、恐懼及抑郁癥狀是否消失,伴隨的異常行為是否改善?;純旱纳鐣δ苁欠裨鰪?。對外界的興趣范圍是否擴大,社會交往能力是否改善,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改善,與周圍環境的接觸是否恰當,伙伴關系是否改善等。家庭配合治療的程度是否提高,家庭不良的養育態度與方式是否糾正。93編輯ppt(五)護理評價患兒的飲食、睡眠及其他生理功能是否正常。93編抽動障礙的護理第六節94編輯ppt抽動障礙的護理第六節94編輯ppt抽動障礙是一組主要發病于兒童期,表現為運動肌肉和發聲肌肉抽動的疾病。根據發病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和是否伴有發聲抽動分為短暫性抽動障礙慢性抽動障礙抽動穢語綜合征95編輯ppt抽動障礙是一組主要發病于兒童期,表現為運動多數起病于學齡期,運動抽動常在7歲前發病,發聲抽動多在11歲以前發生?;疾÷剩?/p>

國外—學齡兒童抽動障礙12%~16%—學齡兒童中曾有短暫性抽動障礙病史占

5%~24%。

—慢性抽動障礙1%~2%—tourette綜合征終身患病率4/萬~5/萬。

國內—8~12歲人群中抽動障礙患病率2.42‰—男性學齡兒童患病危險性最高

—男女性患病比率3:1~4:1。流行病學96編輯ppt多數起病于學齡期,運動抽動常在7歲前發病,流行病學96編輯p

具體病因不清

Tourette綜合征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以生物學因素,特別是遺傳因素為主要病因。病因和發病機制97編輯ppt具體病因不清病因

短暫性抽動障礙可能以生物學因素或心理因素之一為主要發病原因,也可能兩者兼有。

若以生物學因素為主,則容易發展成慢性抽動障礙或Tourette綜合征。若以心理因素為主,則可能是暫時性應激或情緒反應,在短期內自然消失。98編輯ppt短暫性抽動障礙可能以生物學因素或心理因素之一為主要發病1.遺傳研究已證實遺傳因素與Tourette綜合征病因有關,但遺傳方式不清。

2.神經生化學

Tourette綜合征與多巴胺過度釋放或突觸后多巴胺D2受體的超敏、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功能亢進、內源性阿片肽、5-HT等有關。99編輯ppt1.遺傳99編輯ppt3.心理因素兒童在家、學校以及社會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因素,或者引起兒童緊張、焦慮情緒的原因都可能誘發抽動癥狀,或使抽動癥狀加重。4.其他部分患者有圍生期并發癥,少數有頭部外傷史。100編輯ppt3.心理因素100編輯ppt基本癥狀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抽動形式:簡單、復雜性抽動部位:單個、多個臨床表現101編輯ppt基本癥狀臨床表現101編輯ppt運動抽動的簡單形式:眨眼、聳鼻、歪嘴、聳肩、轉肩或斜肩等。運動抽動的復雜形式: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102編輯ppt運動抽動的簡單形式:102編輯ppt發聲抽動的簡單形式:清理喉嚨、吼叫聲、犬叫聲等。發聲抽動的復雜形式:重復語言、模仿語言、穢語等

103編輯ppt發聲抽動的簡單形式:103編輯ppt抽動癥狀的特點:

不隨意、突發、快速、重復和非節律性,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時間內暫時不發生,但確不能較長時間地控制自己不發生抽動癥狀。

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緒緊張、軀體疾病或其他應激情況下發作較頻繁,睡眠時癥狀減輕和消失。104編輯ppt抽動癥狀的特點:104編輯ppt(1)短暫性抽動障礙

(transientticdisorder)又稱抽動癥(tics),為最常見類型。

臨床類型105編輯ppt臨床類型105編輯ppt表現為簡單的運動抽動癥狀多首發于頭面部,如眨眼、聳鼻、皺額、張口、側視、搖頭、斜頸、聳肩等。少數表現為簡單的發聲抽動癥狀如清嗓、咳嗽、吼叫、犬叫或“啊”“呀”等單調的聲音。也可見多個部位的復雜運動抽動,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106編輯ppt表現為簡單的運動抽動癥狀106編輯ppt

部分患者的抽動始終固定于某一部位另一些患者的抽動部位則變化不定,從一種表現形式轉變為另一種。還有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多個部位的運動抽動癥狀。起病于學齡早期,4~7歲兒童最常見,男性為多。在一天內多次發生,至少持續2周,但不超過一年。107編輯ppt部分患者的抽動始終固定于某一部位107編輯ppt(2)慢性抽動障礙多數表現為簡單或復雜的運動抽動少數表現為簡單或復雜的發聲抽動

一般不會同時存在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

慢性抽動障礙病程持續,往往超過1年以上。其抽動癥狀類似于暫時性抽動障礙,不同的是:不但累及面肌、頸肌、肩部肌群,還有上下肢抽動,常表現為一側面部歪扭或眨眼,多年持續不變108編輯ppt(2)慢性抽動障礙108編輯ppt(3)Tourette綜合征

又稱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或抽動穢語綜合征。以進行性發展的多部位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為主要特征。①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復的肌肉抽動。②起始抽動癥狀為一過性,比較輕,以面部肌肉的抽動最多。逐漸加重累及頸、肩、上肢、下肢形成多部位抽動。③病程長者可形成復雜的、形態奇特的復合性運動抽動。如沖動性觸摸東西,踢腳、彎膝、旋轉等,自己不可控制。

109編輯ppt(3)Tourette綜合征109編輯ppt④發聲多為無音節的喊叫,各種動物叫、清嗓音、咳嗽或重復的穢語。⑤部分伴有重復語言和重復動作,模仿語言和模仿動作。⑥情緒不愉快、興奮、過度疲勞或疾病可使癥狀加重,睡眠時癥狀消失。⑦伴有情緒障礙、學習困難、行為問題、違法行為和適應障礙。⑧伴多動癥,表現活動過度、注意力渙散、任性沖動。⑨部分患兒可出現無法克制的、嚴重的、反復的自傷行為,如咬手指、咬舌頭、毀容等。110編輯ppt④發聲多為無音節的喊叫,各種動物叫、清嗓音、咳嗽或重復的穢語50%~60%EEG異常——β慢波和棘波增多,出現在額葉中部。有的在誘發實驗時異常。10%Tourette綜合征的CT有非特異性異常,PET示腦基底節部位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高。實驗室檢查111編輯ppt50%~60%EEG異?!侣ê图ㄔ龆啵霈F在額葉中短暫性抽動障礙預后良好癥狀在短期內逐漸減輕和消失。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癥狀遷延但對生活、學習和社會適應能力影響不大。病程與預后112編輯ppt短暫性抽動障礙病程與預后112編輯pptTourette氏綜合征預后差需要較長時間服藥才能控制癥狀。一旦停止治療,癥狀又會復現,再次用藥可以再度減輕癥狀。多數在少年后期逐漸好轉,少數持續到成年,甚至終身。113編輯pptTourette氏綜合征113編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