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1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定義職業暴露的定義:醫務人員從事診療、實驗、護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定義職業暴露的定義:醫務人員從事診療、實驗2醫務人員最危險的職業暴露是針刺傷。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高危職業群體。80%的護士有被針尖刺傷的經歷,醫生、檢驗人員也有針刺傷的危險。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傷受感染率達18%,針刺傷時只需0.004ml帶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傷受感染率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傷或接觸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為6%~30%。醫務人員最危險的職業暴露是針刺傷。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經血3以下因素會增加感染風險1、深度針刺傷(尤其是空心針)2、暴露量大(體內病毒載量高)3、污染器械直接刺破皮膚以下因素會增加感染風險1、深度針刺傷(尤其是空心針)4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5職業暴露分級1、一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污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時間較短。2、二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污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時間較長;或者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皮膚或者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輕,為表皮擦傷或者針刺傷。3、三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重,為深部傷口或者割傷物有明顯可見的血液。職業暴露分級1、一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6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處理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2、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3、受傷部位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4、立即向科主任、護士長及感染科報告。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處理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75、如果患者為乙肝、丙肝、HIV陽性患者,或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感染科應當立即給發生職業暴露的醫護人員開具乙肝、丙肝、HIV檢查單。
6、如患者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患者主管醫師應當立即給患者進行乙肝、丙肝、HIV檢測。7、如為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應注意保密。感染科應立即向分管院長及疾控中心報告,由疾控中心進行調查與治療指導。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8判斷暴露源性質1、抗-HIV陽性→請專家評估傷口暴露級別→決定是否用藥→若需用藥,盡量在4小時內服用最遲不超過24小時,進行連續4個周的預防性治療→填寫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表→報所在地區疾病控制部門。2、被HBV陽性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高效球蛋白200-400IU,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20μg,并于1、6個月注射乙肝疫苗20μg。判斷暴露源性質1、抗-HIV陽性→請專家評估傷口暴露級別→決93、職業暴露HCV后進行隨訪觀察的建議:(1)對暴露源要進行抗HCV的檢測。(2)對于暴露者,檢測HCV和ALT水平;如果暴露者抗HCV陰性,需進行血清學追蹤,于暴露后4-6月內復查抗HCV和ALT水平。由于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檢測到HCVRNA,假如期望盡早確診HCV感染,可以在4~6周時檢測HCVRNA。3、職業暴露HCV后進行隨訪觀察的建議:(1)對暴露源要進行10暴露后的追蹤:HBV(乙肝):3月、6月后檢測HBsAb(乙肝表面抗體)。HCV(丙肝):暴露后4--6月內復查抗HCV(丙肝)和ALT(轉氨酶)。HIV(艾滋病):暴露后4周、8周、3個月、6個月查HIV(艾滋病)抗體。暴露后的追蹤:HBV(乙肝):3月、6月后檢測HBsAb(乙11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未接種乙肝疫苗HbsAb(-)HbsAg(-)①肌注HBIG200u(24h內)②強化肌注乙肝疫苗一次接種后無抗體產生HbsAb(-)HbsAg(-)HbsAb(+)或定量>10iu/ml或HbsAg(+)①肌注HBIG200u(24h內)②同時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消毒醫務人員暴露于乙肝污染血后不需進一步處理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沖洗HbsAg定量<10/iu/ml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報告抽血本底調查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
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12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醫務人員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目前尚無統一預防用藥標準預防用藥定期追蹤肝功能、丙肝抗體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沖洗消毒報告報告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4—6月內復查HCV抗體和轉氨酶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醫務人員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目13H
I
V
職
業
暴
露
處
理
流
程
圖暴露級別風險評估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沖洗消毒報告報告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時間、地點、污染物、名稱、傷口部位、病種暴露源級別一級暴露評估預防用藥方案一級暴露暴露源輕度不使用預防性用藥使用基本用藥方案強化用藥方案一般采用二聯(4h內)AZT(齊多夫定)200mg/次,tid,連用28天3TC(拉米氟啶)150mg/次,tid,連用28天在基本用藥方案上,加用茚地那韋800mg,tid,連用28天檢測HIV抗體(即刻、4、8、12周及6個月)二級暴露三級暴露暴露源輕度暴露源重度暴露源不明一級暴露暴露源重度二級暴露暴露源輕度三級暴露暴露源重度暴露級別不明暴露源級別不明H
I
V
職
業
暴
露
處
理
流
程
圖暴露級別風險評14職業防護
護理職業防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針對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護士免受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損傷,或將損傷度降至最低程度。職業防護
護理職業防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針對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15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醫務人員接觸上述物質時,必須采用預防措施。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16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2.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
3.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微粒隔離。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為:17口罩的正確佩戴法一、洗:首先,清洗雙手,以免不干凈的手污染口罩內面;二、掛:將口罩橫貼在臉部口鼻上,用雙手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三、拉:像下圖中所示,雙手同時向上下方向將口罩的皺褶拉開,使口罩能夠完全覆蓋住口鼻和下巴;四、壓:最后,用雙手的食指緊壓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能夠緊貼鼻梁。
口罩能阻止對人體有害的可見或不可見的物質吸入呼吸道,也能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或清潔物品。口罩的正確佩戴法一、洗:首先,清洗雙手,以免不干凈的手污染口18
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頻繁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脫下口罩后,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并及時清洗雙手;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
19洗手的指征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2、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3、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4、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6、穿脫隔離衣前后,脫手套之后。7、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8、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洗手的指征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20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后。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后。3、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21安全操作1、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
2、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雙手重新蓋帽,如需蓋帽只能用單手蓋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污染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3、手術中傳遞銳器建議使用傳遞容器,以免損傷醫務人員
4、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傷。
安全操作225、
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護理和實驗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進行手消毒。6、在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7、處理污物時嚴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將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壓擠廢物,以免被銳器刺傷。
8
、所有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廢棄物均焚燒處理。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23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細菌、病毒)1、細菌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腸桿菌等,廣泛存在于患者的各種分泌物、排泄物及用過的衣物和器具中,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皮膚等途徑感染護士。2、病毒護理工作中常見的病毒有肝炎病人、艾滋病,其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和血液傳播較為常見。護士因職業性損傷感染的疾病中,最常見、最危險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均由病毒引起。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細菌、病毒)24二、化學性因素(消毒劑、化療藥物、汞)1、常用消毒劑如甲醛、過氧乙酸及含氯消毒劑等,可刺激皮膚、眼及呼吸道,引起過敏、流淚、惡心、嘔吐及氣喘等癥狀。經常接觸還會引起結膜灼傷、上呼吸道炎癥、喉頭水腫和痙攣或肺炎等。長期接觸可以造成肝臟損害和肺纖維化,甚至還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記憶力減退。2、常用化療藥物如環磷酰胺、阿霉素、絲裂霉素、氟尿嘧啶、鉑類藥物及紫杉醇等。長期接觸的化療藥物,在防護不當的情況下可通過皮膚接觸、吸入等途徑給護士帶來一些潛在危害。長期小劑量接觸可因蓄積作用而產生遠期影響,不但引起白細胞下降和自然流產率增高,而且還有致癌、致畸、致突變及臟器損傷等危險。3、汞體溫計、血壓計等是常用的護理操作用品,其中的汞是醫院常見而又極易被忽視的有毒因素。漏出的汞如果處理不當,可對人體產生神經毒性和腎毒性作用。二、化學性因素(消毒劑、化療藥物、汞)25三、物理性因素(放射性損傷)放射性損傷在日常工作中,護士常接觸到紫外線、激光等放射性物質,如果防護不當,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皮膚、眼睛受損等不良反應。四、負重傷
負重傷是指護士由于職業關系經常需要搬動重物,當身體負重過大或用力不合理時,所導致的肌肉、骨骼或關節的損傷。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強度大和長期蓄積性損傷。三、物理性因素(放射性損傷)26防護措施一、提高護士的防護意識、增強身體素質二、制定嚴格的防護措施及管理制度三、裝備安全有效的防護設施防護措施一、提高護士的防護意識、增強身體素質27清潔:是指通過除去塵埃和一切污垢以去除和減少微生物數量的過程。常用于地面、墻壁、醫療護理用品等物體表面的處理。常用的清潔方法包括:水洗、清潔劑或去污劑去污等。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殺滅環境中和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過程。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者消除傳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芽孢。清潔:是指通過除去塵埃和一切污垢以去除和減少微生物數量的過程28紫外線燈管消毒時注意事項1、保持燈管清潔,每周用75%的酒精紗布或棉球擦拭燈管。2、消毒環境清潔干燥。3、紫外線的消毒時間須從燈亮5—7分鐘后開始計時。若使用時間超過1000小時,需更換燈管。4、加強防護。5、定期檢測滅菌效果。紫外線燈管消毒時注意事項1、保持燈管清潔,每周用75%的酒精29常用物品的消毒水銀體溫計的消毒:將使用后的體溫計放入盛有75%的酒精容器中浸泡5分鐘后取出,清水沖洗,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至35℃一下,再放入另一消毒容器中浸泡30分鐘取出,擦干后放入清潔干燥的容器中備用。消毒液應每日更換。血壓計的消毒:血壓計用75%的酒精擦拭,袖帶取下后用1:100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清洗后晾干備用。聽診器的消毒:用75%的酒精擦拭。常用物品的消毒水銀體溫計的消毒:將使用后的體溫計放入盛有7530在護理工作中時刻牢記,要護理好每一位病人,同時更要關心保護好自己!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31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32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33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定義職業暴露的定義:醫務人員從事診療、實驗、護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定義職業暴露的定義:醫務人員從事診療、實驗34醫務人員最危險的職業暴露是針刺傷。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高危職業群體。80%的護士有被針尖刺傷的經歷,醫生、檢驗人員也有針刺傷的危險。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傷受感染率達18%,針刺傷時只需0.004ml帶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傷受感染率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傷或接觸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為6%~30%。醫務人員最危險的職業暴露是針刺傷。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經血35以下因素會增加感染風險1、深度針刺傷(尤其是空心針)2、暴露量大(體內病毒載量高)3、污染器械直接刺破皮膚以下因素會增加感染風險1、深度針刺傷(尤其是空心針)36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37職業暴露分級1、一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污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時間較短。2、二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污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時間較長;或者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皮膚或者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輕,為表皮擦傷或者針刺傷。3、三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療器械、物品;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或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重,為深部傷口或者割傷物有明顯可見的血液。職業暴露分級1、一級暴露:指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38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處理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2、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3、受傷部位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4、立即向科主任、護士長及感染科報告。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的處理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395、如果患者為乙肝、丙肝、HIV陽性患者,或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感染科應當立即給發生職業暴露的醫護人員開具乙肝、丙肝、HIV檢查單。
6、如患者無乙肝、丙肝、HIV檢測結果,患者主管醫師應當立即給患者進行乙肝、丙肝、HIV檢測。7、如為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應注意保密。感染科應立即向分管院長及疾控中心報告,由疾控中心進行調查與治療指導。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40判斷暴露源性質1、抗-HIV陽性→請專家評估傷口暴露級別→決定是否用藥→若需用藥,盡量在4小時內服用最遲不超過24小時,進行連續4個周的預防性治療→填寫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表→報所在地區疾病控制部門。2、被HBV陽性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高效球蛋白200-400IU,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20μg,并于1、6個月注射乙肝疫苗20μg。判斷暴露源性質1、抗-HIV陽性→請專家評估傷口暴露級別→決413、職業暴露HCV后進行隨訪觀察的建議:(1)對暴露源要進行抗HCV的檢測。(2)對于暴露者,檢測HCV和ALT水平;如果暴露者抗HCV陰性,需進行血清學追蹤,于暴露后4-6月內復查抗HCV和ALT水平。由于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檢測到HCVRNA,假如期望盡早確診HCV感染,可以在4~6周時檢測HCVRNA。3、職業暴露HCV后進行隨訪觀察的建議:(1)對暴露源要進行42暴露后的追蹤:HBV(乙肝):3月、6月后檢測HBsAb(乙肝表面抗體)。HCV(丙肝):暴露后4--6月內復查抗HCV(丙肝)和ALT(轉氨酶)。HIV(艾滋病):暴露后4周、8周、3個月、6個月查HIV(艾滋病)抗體。暴露后的追蹤:HBV(乙肝):3月、6月后檢測HBsAb(乙43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未接種乙肝疫苗HbsAb(-)HbsAg(-)①肌注HBIG200u(24h內)②強化肌注乙肝疫苗一次接種后無抗體產生HbsAb(-)HbsAg(-)HbsAb(+)或定量>10iu/ml或HbsAg(+)①肌注HBIG200u(24h內)②同時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消毒醫務人員暴露于乙肝污染血后不需進一步處理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沖洗HbsAg定量<10/iu/ml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報告抽血本底調查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
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44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醫務人員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目前尚無統一預防用藥標準預防用藥定期追蹤肝功能、丙肝抗體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沖洗消毒報告報告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4—6月內復查HCV抗體和轉氨酶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圖醫務人員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目45H
I
V
職
業
暴
露
處
理
流
程
圖暴露級別風險評估擠壓傷口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沖洗消毒報告報告科室主任、護士長報告感染控制科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時間、地點、污染物、名稱、傷口部位、病種暴露源級別一級暴露評估預防用藥方案一級暴露暴露源輕度不使用預防性用藥使用基本用藥方案強化用藥方案一般采用二聯(4h內)AZT(齊多夫定)200mg/次,tid,連用28天3TC(拉米氟啶)150mg/次,tid,連用28天在基本用藥方案上,加用茚地那韋800mg,tid,連用28天檢測HIV抗體(即刻、4、8、12周及6個月)二級暴露三級暴露暴露源輕度暴露源重度暴露源不明一級暴露暴露源重度二級暴露暴露源輕度三級暴露暴露源重度暴露級別不明暴露源級別不明H
I
V
職
業
暴
露
處
理
流
程
圖暴露級別風險評46職業防護
護理職業防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針對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護士免受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損傷,或將損傷度降至最低程度。職業防護
護理職業防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針對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47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醫務人員接觸上述物質時,必須采用預防措施。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48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2.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
3.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微粒隔離。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為:49口罩的正確佩戴法一、洗:首先,清洗雙手,以免不干凈的手污染口罩內面;二、掛:將口罩橫貼在臉部口鼻上,用雙手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三、拉:像下圖中所示,雙手同時向上下方向將口罩的皺褶拉開,使口罩能夠完全覆蓋住口鼻和下巴;四、壓:最后,用雙手的食指緊壓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能夠緊貼鼻梁。
口罩能阻止對人體有害的可見或不可見的物質吸入呼吸道,也能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或清潔物品。口罩的正確佩戴法一、洗:首先,清洗雙手,以免不干凈的手污染口50
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頻繁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脫下口罩后,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并及時清洗雙手;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
51洗手的指征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2、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3、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4、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6、穿脫隔離衣前后,脫手套之后。7、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8、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洗手的指征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52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后。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后。3、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53安全操作1、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
2、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雙手重新蓋帽,如需蓋帽只能用單手蓋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污染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3、手術中傳遞銳器建議使用傳遞容器,以免損傷醫務人員
4、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傷。
安全操作545、
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護理和實驗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進行手消毒。6、在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7、處理污物時嚴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將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壓擠廢物,以免被銳器刺傷。
8
、所有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廢棄物均焚燒處理。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教材課件55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細菌、病毒)1、細菌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腸桿菌等,廣泛存在于患者的各種分泌物、排泄物及用過的衣物和器具中,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皮膚等途徑感染護士。2、病毒護理工作中常見的病毒有肝炎病人、艾滋病,其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和血液傳播較為常見。護士因職業性損傷感染的疾病中,最常見、最危險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均由病毒引起。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細菌、病毒)56二、化學性因素(消毒劑、化療藥物、汞)1、常用消毒劑如甲醛、過氧乙酸及含氯消毒劑等,可刺激皮膚、眼及呼吸道,引起過敏、流淚、惡心、嘔吐及氣喘等癥狀。經常接觸還會引起結膜灼傷、上呼吸道炎癥、喉頭水腫和痙攣或肺炎等。長期接觸可以造成肝臟損害和肺纖維化,甚至還會損害中樞神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衢州操場跑道施工方案
- K-12階段感恩教育的實施策略與效果評估
- 證券交易服務合同8篇
- 2025天貓店鋪轉讓合同8篇
- 標準版私人購房合同范本6篇
- 學校托管經營合同5篇
- 2025員工勞務派遣合同6篇
- 2025年合法的代理買賣合同9篇
- LOGO設計合同書(3篇)
- 購房貸款合同范本3
- 燃氣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建設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
-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PPT課件
- 鐵路建設項目施工企業信用評價辦法(鐵總建設〔2018〕124號)
- 誘導公式練習題-(中職)
- 2016年浦東新區公辦小學招生地段
- 鴿巢問題(例1、例2)[1]
- 01戴明十四條
- 完整版佛教葬禮儀式
- 【課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課件-高中通用技術蘇教版(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
- 鍋爐除氧器過程控制課程設計
- 統計法培訓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