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_第1頁
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_第2頁
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_第3頁
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_第4頁
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20-2035年)2020年10月目錄TOC\o"2-2"\h\z\t"標題1,1"12307前言 111266一、規劃基礎 29266(一)發展現狀 227228(二)形勢要求 229600二、總體思路 419639(一)指導思想 42619(二)基本原則 416651(三)規劃目標 512661三、布局方案 614546(一)等級分類 64952(二)功能配置 6673(三)服務區平均間距 61575(四)用地規模 723972(五)布局方案 828269(六)布局效果 832264四、實施安排 912869(一)近期(2020-2025年) 912688(二)中遠期(2026-2035年) 1120508五、環境影響評價 113555六、保障措施 1231802(一)加強組織協調,確保規劃實施 127777(二)保障用地落實、完善配套設施 12979(三)完善投資機制,保障資金供給 1330076(四)重視地域文化融合,凸顯地方特色展示 13附件:高速公路服務區用地規模測算附表:1.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功能配置表2.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規劃布局表3.廣東省高速公路特色服務區近期建設表附圖:1.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現狀分布圖2.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規劃布局圖3.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時序圖前言高速公路服務區是體現廣東交通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傳播嶺南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平臺,是服務過往車輛和司乘人員的重要場所。對滿足司乘人員休息、餐飲、購物等需求,預防疲勞駕駛,并為車輛提供必要的加油、維修服務,消除行車安全隱患等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的重要內容。根據《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至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規模將達到1.5萬公里。為同步建設好服務設施,滿足日益增長的休憩和車輛服務需求,構建現代交通運輸服務體系,特制訂本規劃。本規劃堅持系統性、前瞻性、戰略性原則,并保持適度開放性,是指導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發展的依據文件,規劃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展望到2050年。一、規劃基礎(一)發展現狀1.規模總量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務區154對、停車區59對。服務區和停車區平均間距為42.3公里、密度為2.4對/百公里,其中服務區平均間距為58.5公里、密度為1.7對/百公里。服務區平均占地面積83畝,平均建設面積6649平方米。2.功能設施日趨完善。衛生間和超市配備率為100%,加油站和餐飲設施配備率分別達到85%和80%,車輛維修場所配備率達到一半以上,基本滿足司乘人員休憩需求以及車輛維修需要。部分服務區還配備了住宿、母嬰室、第三衛生間、充電樁、信息查詢機、無線網絡等便民設施,服務區功能設施日趨完善。3.服務水平日益提高。自2016年國家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質量等級評定和廁所衛生整治提升工作以來,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水平日益提高,衛生間“臟、亂、差”狀況明顯改善,停車引導更加科學有序。(二)形勢要求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時期,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公眾不僅要求滿足基本通行需求,更加重視服務的獲得感,更加重視多層次、多樣性的個性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要求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提供高速公路司乘人員休憩和車輛維修的場所,需要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助力“交通強國”建設。2.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要求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我省圍繞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目標要求,將率先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率先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率先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為司乘人員提供出行服務的重要窗口,地方形象的展示窗口,需要在建設管理、服務質量等方面也率先走在全國前列。3.高速公路建設不斷推進,要求服務區規劃布局同步更新。規劃至2035年,我省將建成約1.5萬公里的高速公路網絡。現有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已無法滿足高速公路的發展需求,需要進行同步更新和升級改造。4.以服務升級引導消費升級,要求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功能,提升服務區經營效益。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平臺,與高速公路沿線的旅游產業、物流產業、民俗文化相結合,打造一批特色服務區,以服務升級引導消費升級,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營效益、培育交通運輸行業新興經濟增長點。二、總體思路(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著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突出服務區的公益性服務屬性,以提升服務質量為主線,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處理好政府與市場、近期與遠期、存量與增量、公眾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通過完善規劃布局、加強升級改造、補齊服務短板,支撐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推動我省加快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奮斗目標。(二)基本原則——統籌協調、適度超前。依托高速公路網規劃,統籌不同線路、不同區域、不同功能服務區的布局。適度超前規劃高速公路服務區,做好規劃引導和用地等資源預留。——合理布局、優化配置。統籌考慮路線區位、技術標準、交通情況及服務設施的使用特性,合理確定服務區間距、等級規模和功能配置。——分類指導、體現特色。根據服務區地理區位、資源優勢、營運需求等因素,對服務區進行分類,因地制宜拓展服務功能,打造特色服務區,支撐沿線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強化監管、科學發展。健全管理體系,加強營運監管,提升服務區建設及營運管理水平,實現服務區健康、可持續發展。(三)規劃目標總體目標:規劃至2035年,我省將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特色鮮明、環境和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系統。近期(2020-2025年):至2025年,現有高速公路服務區間距偏大、規模不足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在建和新建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實現與高速公路主體工程同步建設,同步開通營運。已建和規劃建設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充電設施全覆蓋。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特色功能服務區和優質品質服務區,完成若干個特色優質示范服務區建設。推動智慧服務區建設。中遠期(2026-2035年):至2035年,完成規劃新建服務區建設,形成與高速公路網絡相匹配的服務區體系。完成現有服務區的升級改造,優化服務區設施配置,提升服務區服務功能。完成規劃的特色拓展功能服務區建設,滿足司乘人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打造成為地方歷史文化和產業特色的展示窗口。大力推進優質品質服務區建設,服務區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滿足人民群眾出行服務品質化需求。全面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信息化建設,打造現代智慧服務區。三、布局方案(一)等級分類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根據功能分為I類服務區、II類服務區和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1.I類服務區提供全功能服務。一般設置停車、如廁、加油、餐飲、住宿、醫療救助、車輛保養維修等設施。根據服務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路段情況,可建設旅游休閑(含房車營地)、商務會議、物流倉儲、商業綜合體等設施。2.II類服務區提供多功能服務。一般設置停車、如廁、加油、餐飲、便利店等設施。3.Ⅲ類服務區(含停車區)提供基礎功能服務。一般設置在I類、II類服務區之間,主要設置停車、如廁、便利店等服務設施,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加油設施。(二)功能配置服務區基本功能設施主要包括停車場、加油站、公共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室內外休息區、餐廳、商品零售點、便利店、超市、充電樁、加氣站、汽車維修點、住宿區、醫療救護站等。拓展功能設施主要包括旅游、物流、商貿、娛樂休閑、展覽展銷中心等。(三)服務區平均間距根據交通量差異,全省以I類、II類服務區平均間距不超45公里,I類、II類、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平均間距不超25公里展開布局。(四)用地規模按照《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2011〕124號)》《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范》(JTGD80—2006)和《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設施設計和驗收指南》相關規定,服務區基本功能用地面積由基本設施面積和其他設施面積組成。其中,基本設施面積一般包含停車場、廁所、餐廳面積;其他設施面積以基本設施面積作為計算基礎,根據其與基本設施的關系確定。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基本功能用地面積推薦值服務區類型用地面積(畝/處)建筑面積(平方米)I類服務區120-3008000-46000II類服務區60-1204500-10000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15-601000-4500在用地條件緊張的情況下,應優先保障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基本服務功能用地,停車場、公共衛生間、餐廳、加油站等公共設施用地之和占服務區基本功能用地面積的比例應不低于85%。同一路段設置有多個服務區,應重點保證斷面交通量大、駛入率高、鄰近大中型城市或交通樞紐的服務設施的用地規模。服務區拓展功能用地可按照經營性用地出讓方式解決。(五)布局方案至2035年,全省規劃布局高速公路服務區618對,包含I類服務區139對、II類服務區213對、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266對。其中:保留現狀服務區124對,取消現狀服務區3對,改造或重建現狀服務區86對,規劃新增服務區408對。此外,結合《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中規劃的遠景展望線,遠景規劃新增服務區41對。(六)布局效果1.平均間距大幅縮短。至2035年,服務區平均間距為24.3公里,間距縮短近一倍;密度為4.1對/百公里,每百公里增加1.7對。其中,I類、II類服務區平均間距為44.8公里,縮短13.7公里;密度為2.2對/百公里,每百公里增加0.5對。實現所有服務區間距不超過25公里,所有I類、II類服務區間距不超過45公里。2.布局更加合理。主要通道、大中城市周邊、省界、旅游目的地、產業聚集地附近均設置了I類服務區。共規劃I類服務區139對,平均間距109公里。3.特色更加凸顯。結合區位環境,融合挖掘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設置具備旅游、休閑、商貿、物流、客運等拓展功能的特色服務區,打造廣東省宣傳地域文化、樹立良好形象的窗口。——旅游休閑型:全省A級旅游景區、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旅游風情小鎮附近可開發建設旅游休閑型服務區。根據旅游資源配置和服務區承擔的角色,可分為旅游資源配套型、旅游綜合體型、旅游目的地型等。——商貿服務型:城市或鄉鎮出入口、機場、火車場站、港口、大型制造企業或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附近可開發建設貿服務型服務區。根據服務區所在區位、貿易需求和產業特色,可分為商貿綜合體、主題購物中心、批發貿易市場、會議展示中心等。——地方特色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特色小鎮、46個全省農產品優勢區附近可開發建設地方特色型服務區。根據服務區沿線地區特色、資源優勢,可分為特色餐飲、特產展銷、地方宣傳展示等類型。——物流服務型:城市出入口附近可設置以城市配送服務為主的服務區,物資集散地附近可設置以物流中轉服務為主、配合物資集散的服務區。——客運服務型:靠近城市且周邊無客運場站的服務區可設置長途客運接駁站,建立開放式的新型客運樞紐。依據特色服務區規劃選址原則,結合實際建設需求,至2025年開發建設107對特色服務區。中遠期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組織論證特色服務區規劃建設。四、實施安排(一)近期(2020-2025年)——加快推進G15高速公路徐聞服務區等74對在建服務區建設,需投資約39.1億元,建設用地6971畝。其中67對服務區與主線新建工程一并建設,7對服務區需另行獨立建設。——規劃新建G15高速公路圣堂服務區等118對服務區。其中I類服務區33對、II類服務區40對、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45對,投資約81.4億元,新增用地匡算約10436畝。75對服務區與主線新建工程一并建設,實現與高速公路的同步建設、同步開通運營;41對服務區在已建高速公路上獨立建設,加密已有高速公路服務區密度。——升級改造G15高速公路陽江服務區等46對現有服務區。其中I類服務區24對、II類服務區19對、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3對,投資約44.6億元,新增用地匡算約3504畝。其中,13對服務區與主線新建工程一并建設,33對服務區需另行獨立建設。通過原地改造、原地擴建、遷址重建等方式,擴大服務區規模、增強服務能力,滿足司乘人員和車輛服務需求。——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全面覆蓋建設充電設施,規劃新建服務區預留充電設施用地。至2025年:服務區平均間距達到31.4公里,密度達到3.2對/百公里;其中I類和II類服務區平均間距達到42公里,I類和II類服務區平均間距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原有高速公路路段服務區服務能力短缺問題得到極大緩解,服務區基本服務供給充足。示范性特色優質服務區建設完成,成為全省服務區建設發展的示范和標桿。初步建成充電服務基本保障充分、充電補電及時高效、干線車輛暢行無憂的城際充電服務網絡體系。服務區功能設施完善,衛生設施達到廁所革命要求,為各類人群服務的設施齊全。(二)中遠期(2026-2035年)規劃新建服務區216對,其中I類服務區9對、II類服務區42對、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165對。改造服務區40對,其中改造I類服務區17對、II類服務區19對、III類服務區(含停車區)4對。與服務區同步建設充電設施,實現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打造現代智慧服務區,大幅提升服務區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出行服務品質化需求。至2035年:服務區平均間距為24.3公里,密度為4.1對/百公里,平均間距較目前縮短近一倍。其中,I類和II類服務區平均間距達到42.8公里,密度為2.3對/百公里。主要通道、大中城市周邊、省界、旅游目的地、產業聚集地附近均設置了I類服務區。結合區位環境,融合挖掘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設置具備旅游、休閑、商貿、物流等拓展功能的特色服務區,打造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展示廣東省地域文化及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五、環境影響評價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覆蓋全省區域,包括自然生態區、城鎮人口密集區、工業區等,生態系統類型豐富,環境影響類型的多樣化較為明顯。高速公路服務區規劃建設要踐行高效、綠色、安全等發展理念,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按規定做好項目環境評價,落實廢水、廢氣、噪聲等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