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河南省中考2017年歷史真題試卷(解析版)一、選擇題1、(2017·河南)下列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國化

B、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C、文化傳播者的堅韌

D、雕塑藝術的古樸與精湛2、(2017·河南)英法從廣州向北推進至北京,俄國從北方邊界向南推進,它們除強調經濟特權外,也強調取得領土。南北兩股勢力像一把鉗子,緊緊掐住清王朝。這描述的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2017·河南)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自覺接受了太平天國反清的正面影響,并吸取其爭取奪利導致分裂的反面教訓。這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A、推動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發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國內反清的高潮4、(2017·河南)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治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這說明戊戌變法()A、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學說深入人心

C、創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D、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5、(2017·河南)上海的這次會議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騷擾外,在當時的社會上并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個新的革命火種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國大地上點燃起來了。這次會議()A、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B、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C、提出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

D、推動了北伐戰爭的勝利6、(2017·河南)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用28年的斗爭歷程證明了這一重要結論。下面屬于這一歷程的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

B、南昌起義

C、臺兒莊戰役

D、西藏和平解放7、(2017·河南)劉鄧大軍以銳不可當之勢,先后跨越重重障礙,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斗,完成了一次無后方依托,以長驅直入插進敵人戰略縱深為特點的特殊形式的進攻行動。這一“行動”()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是抗戰中發動的最大規模戰役

C、揭開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

D、標志著解放戰爭取得徹底勝利8、(2017·河南)如圖是“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實施的150項重點工程項目比例分布示意圖。這表明當時我國()A、工業項目的均衡發展

B、大力發展重工業項目

C、建立了完整工業體系

D、完成向工業化的轉變9、(2017·河南)1979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還只是在個別地方嘗試,比重僅占全國總農戶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是由于它()A、是農民自己的發明創造

B、使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

C、使農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適應了農民的生產需求10、(2017·河南)這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它明確提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這次大會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11、(2017·河南)近年來,華為、中興、航天科工、中芯國際等一批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領跑“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加速轉變,使中國向“品牌大國”穩步邁進。這主要是由于我國()A、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B、高等教育迅速發展

C、努力維護周邊地區安全

D、鼓勵發展對外貿易12、(2017·河南)哥倫布到達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傳入非洲和亞洲,土豆傳入西歐,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國;而其它地區的動植物,如小麥、牛、綿羊、豬等,也傳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開辟()A、促進了洲際間交通的發展

B、促進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際間物種的交流

D、破壞了美洲的生態平衡13、(2017·河南)“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是指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自然法”等式當時思想家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詞匯。啟蒙思想家熱衷“理性”一詞是由于()A、自然科學的發展

B、新航路的開辟

C、人文主義的出現

D、資本主義興起14、(2017·河南)恩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這里強調了拿破侖()A、受到了德國人民的歡迎

B、損害了德國的利益

C、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

D、有利于德國的統一15、(2017·河南)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所需的時間由12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據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

B、新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

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

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16、(2017·河南)如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幅海報(海報譯文:這些婦女也在盡微薄之力,學習制造軍火),反映了婦女們走進工廠,代替男人們維持戰爭工業。這表明()A、婦女地位顯著提高

B、戰爭減少就業機會

C、戰爭波及更多民眾

D、民用工業受到影響17、(2017·河南)沒有別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樣對現代世界產生如此決定性的影響,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關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過去一樣了,這種不一樣主要表現在()A、馬克思主義開始指導國際工人運動

B、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C、打破了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封鎖

D、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8、(2017·河南)英國學者保羅?肯迪尼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指出:日本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得多(大約比美國培養的多50%),它還擁有近70萬名研發人員,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材料反映了日本()A、實行非軍事化政策

B、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

C、引進最新科技成就

D、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19、(2017·河南)表格是1992年統計的部分跨國公司和國家經濟實力對比表,據此可知,跨國公司()公司名稱全球年銷售額(單位:10億美元)通用汽車公司132.4艾克森石油公司115.7殼牌公司96.6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單位:10億美元)丹麥123.5挪威112.9波蘭83.8A、是壟斷國際貿易的主要經濟體

B、是國際資本輸出的主要來源

C、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D、阻礙了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20、(2017·河南)他是一位英國“戲劇全才”,不論是寫喜劇還是悲劇,都能深刻理解人類的精神狀態。下面屬于其作品的是()A、《威尼斯商人》

B、《老人與海》

C、《美國的悲劇》

D、《等待戈多》二、非選擇題21、(2017·河南)材料一

材料二(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兩種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說明造成這種不同的主要因素。(2)綜上所述,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出的主要特征。面對不同文明,我們應該持怎樣的態度?22、(2017?河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戰爭前,中國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轎子、馬車和帆船等。鴉片戰爭后,輪船、火車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漸傳入。

材料二1865年,英商在北京鋪設了半公里的窄軌鐵路,并試行小火車。這一舉動引起京城市民的驚詫和猜疑,視其為怪物。窄軌鐵路很快被清政府責令拆除。甲午戰爭后,清政府修筑了蘆漢、滬寧、津浦鐵路,形成近代中國第一個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國鐵路總長9292千米。(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動力在鴉片戰爭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2)據材料二,對于火車的引入,近代中國人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轉變的原因。(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交通工具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23、(2017·河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時間歷史事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7年底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2年9月中日建交材料二

進入新時期,中國更加積極地活躍在國際舞臺上。1981年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到2011年,中國已同171個國家建交。到2012年,中國已在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0多所孔子學院。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將對21世紀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1)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通過設計示意圖的形式將其關系展示出來,并說明設計理由。(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3)綜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關于國家發展對外關系的認識?24、(2017·河南)19世紀60年代,俄國和美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它們卻以不同的姿態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60年的美國,人口只有俄國的40%,其城市人口卻比俄國多一倍;年產鐵83萬噸(俄國年產35萬噸);消耗現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國的15倍,鐵路長度是俄國的30倍。

材料二

1861年后,俄國外出謀生的農民數量逐漸增多。19世紀90年代末,俄國礦山和鐵路等部門的工人人數增加到279.2萬人。這些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材料三

美國南北戰爭開始時,南方人口900萬,其中黑奴占400萬。《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成為戰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等于把南方的數百萬黑人奴隸變成了北方的同盟軍。這場戰爭,不僅使黑奴成為自由人,而且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掃除了障礙。(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國和美國的近代化過程中存在哪些不同?(2)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60年代,俄國和美國推進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條件(3)綜上所述,依據俄美的近代化歷程,寫出你汲取到的關于社會發展的一條經驗。25、(2017·河南)請對比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兩幅圖片反映內容的比較).

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1、【答案】B

【考點】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對外友好往來,輝煌的隋唐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佛教的內容。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出現的佛教建筑物,洛陽龍門石窟是為了宣傳佛教開鑿的石窟,唐玄宗時期,鑒真應日本學問僧的邀請,去日本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歷盡艱辛,到達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熱烈歡迎,并主持設計了唐招提寺。因此,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展。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B。

【點評】本題考查佛教的內容。本題難度適中。2、【答案】B

【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開始于1856年,結束于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從廣州向北推進至北京,俄國從北方邊界向南推進,它們除強調經濟特權外,也強調取得領土。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3、【答案】C

【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運動,不是思想解放運動,故A錯誤;沒有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也會發生,故B錯誤;孫中山自覺接受了太平天國反清的正面影響,并吸取其爭取奪利導致分裂的反面教訓。這反映出太平天國運動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故C正確;題文材料不能體現太平天國運動激起了國內反清的高潮,故D錯誤;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難度較大。4、【答案】A

【考點】戊戌變法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1898年康有為等領導的成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傳播了西方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5、【答案】A

【考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有關知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由于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騷擾,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A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6、【答案】B

【考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血肉筑長城,新中國成立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戰役,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占領了南昌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本題難度適中。7、【答案】C

【考點】內戰烽火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過程。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此題選擇答案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過程。本題難度適中。8、【答案】B

【考點】工業化起步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一五計劃的相關史實。1953年,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故CD理解錯誤。圖表數據不能體現工業項目的均衡發展,故A不符合題意。圖表數據反映出重工業發展迅速,故B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一五計劃的相關史實。本題難度適中。9、【答案】D

【考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1979年農村實行改革,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了農民的生產需求,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得到迅速發展。因此,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10、【答案】D

【考點】十一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十四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D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考查中共十四大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11、【答案】A

【考點】863計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1986年3月,為了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制定了863計劃。由于我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所以出現了華為、中興、航天科工、中芯國際等一批創新型企業。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12、【答案】C

【考點】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內容。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題文的“哥倫布到達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傳入非洲和亞洲,土豆傳入西歐,地瓜和王米流入中國;而其它地區的動植物,如小麥、牛、綿羊、豬等,也傳入了美洲。”反映出新航路開辟加速了洲際間物種的交流。ABD在題文材料中不能體現,故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內容。本題難度適中。13、【答案】C

【考點】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的識記。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廣為流行。啟蒙運動的核心“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受人文主義的影響。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的識記。14、【答案】C

【考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拿破侖的相關知識。題文史料主要對拿破侖作了充分的肯定,主要是因為拿破侖在位期間,頒布《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多次打敗反法同盟,在被征服地區摧毀封建勢力,傳播法國大革命思想,因此是革命的代表。C符合題意,啟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的是拿破侖的相關知識。15、【答案】B

【考點】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題文材料“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所需的時間由12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表明新技術能提升企業競爭力。ACD在題文材料中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6、【答案】C

【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題文材料“婦女們走進工廠,代替男人們維持戰爭工業”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波及更多民眾,廣大婦女也走進工廠。AB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17、【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1917年11月,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A是指《共產黨宣言》的發表;B是指巴黎公社;C和1917年無關。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D。

【點評】此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18、【答案】D

【考點】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的“日本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得多(大約比美國培養的多50%),它還擁有近70萬名研發人員,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說明日本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D符合題意,ABC在題文材料中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的是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19、【答案】C

【考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內容。依據已學知識可知,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是全球化的推動者。題文圖表數據表明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啟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內容。20、【答案】A

【考點】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的有關知識。英國“戲劇全才”指的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代表,《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老人與海》是海參威的作品,《美國的悲劇》是美國德萊塞的作品;《等待戈多》是貝克特的作品。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文藝復興的有關知識。二、非選擇題21、【答案】(1)材料一屬大河文明,以農業為主,材料二屬海洋文明,工商業發達;地理環境的不同。

(2)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多元化,文明有具有獨立性;面對不同文明,我們應該尊重不同地區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態度。

【考點】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西方文明之源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的認識。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鐵犁屬于中國古代的勞動工具,古代中國文明屬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代雅典和古希臘城邦,都屬于海洋為中心的海洋文明。古代中國文明是以農業為中心,海洋文明的工商業發達。造成這兩種不同文明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環境的不同。(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的認識。古代文明有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海洋文明。由此可見,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多元化,文明有具有各自的獨立性;面對不同文明,我們應該尊重不同地區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態度。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的認識。本題難度一般。22、【答案】(1)鴉片戰爭前:人力或風力;鴉片戰爭后:蒸汽機。

(2)不接納反對(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鐵路。原因:①西方先進交通工具的傳入;②近代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③近代化的推動;④西方思想的傳入。

(3)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方便人們的出行,推動近代社會進步。

【考點】鴉片戰爭,“蒸汽時代”的到來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分析材料一的“鴉片戰爭前,中國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轎子、馬車和帆船等。鴉片戰爭后,輪船、火車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漸傳入。”可以看出交通工具的動力在鴉片戰爭前是人力或風力;鴉片戰爭后是蒸汽機。(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分析材料二的“1865年,英商在北京鋪設了半公里的窄軌鐵路,并試行小火車。這一舉動弓}起京城市民的驚詫和猜疑,視其為怪物。窄軌鐵路很快被清政府責令拆除。”可以看出人們對火車的態度是不接納反對。分析材料二的“甲午戰爭后,清政府修筑了蘆漢、滬寧、津浦鐵路,形成近代中國第一個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國鐵路怠長9292千米。”可以看出人們對火車的態度是接受并修建鐵路。結合所學知識,產生這種轉變的原因是:西方先進交通工具的傳入;近代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③近代化的推動;④西方思想的傳入。(3)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交通工具的知識點。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可以總結出交通工具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交通工具促進了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方便人們的出行,推動近代社會進步和發展。

【點評】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本題難度適中。23、【答案】(1)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尼克松訪華(或者中日建交)。

理由: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70年代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如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推動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

(2)①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②推動地區和國家間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共同發展;③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

(3)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后盾,開放合作共贏。

【考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時,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合法席位,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3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了咤中美聯合公報1標志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材料二的“1981年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可以看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是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分析材料二的“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可以看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是:推動地區和國家間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共同發展。分析材料二的“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將對21世紀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可以看出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3)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在近代中國,中國落后,是屈辱的外交。新中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外交取得顯著的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