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_第1頁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_第2頁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_第3頁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_第4頁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純凈絢爛———玻璃工藝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頁一、玻璃定義二、玻璃歷史(總述)三、工藝玻璃發展與制作工藝

1、中國玻璃藝術發展史

2、西方玻璃藝術發展史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頁一個較為透明固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步增大并硬化而不結晶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一、玻璃定義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頁1、誕生:“相傳,最早玻璃是古代威尼斯商人無意中創造:有一次,他們商船在敘利亞一個河口靠岸,當船員們登上河岸準備燒飯時,岸邊找不到能夠支撐燒飯鍋石塊,無奈只好從船艙內搬出一些硝石搭成爐灶。最終,他們驚奇地發覺爐內熾熱火焰產生高溫把硝石及其周圍沙石一起熔化為晶瑩液體…….這就是玻璃。”2、發展:

約公元前37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初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年前,中國制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并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制望遠鏡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今后,伴隨玻璃生產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玻璃相繼問世。二、玻璃歷史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頁(1)中空玻璃(2)壓花玻璃(3)雕刻玻璃(4)鑲嵌玻璃(5)噴砂玻璃(6)琉璃玻璃3、分類:琉璃玻璃:將玻璃燒溶,加入各種顏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色彩鮮艷。裝飾效果強。別具一格造型,豐富亮麗圖案,靈活變幻紋路,亦或古老東方韻味,亦或西方浪漫情懷。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頁三、工藝玻璃發展及制作工藝1、中國玻璃藝術發展史2、西方玻璃藝術發展史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6頁1、中國玻璃藝術發展史:古代玻璃亦稱琉璃。琉璃是一個中國古法材料,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等級要求,所以民間極少見。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琉璃、金銀、玉翠、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

中國古代玻璃制造工藝始于西周時期,歷經延綿不絕兩千年,至清代發展到頂峰。造辦處玻璃廠按照皇帝諭旨為皇家制作各種玻璃器皿,宮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工藝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朝已經有單色玻璃、畫琺瑯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灑金玻璃等品種,雍正朝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7頁(1)單色玻璃:

單色玻璃是指用單一顏色玻璃吹制玻璃器皿。康熙朝單色玻璃是對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藝繼承與發展。這時期傳世品,過去僅知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數量最多、器型最豐富品種是單色玻璃,為當初主流產品。單色玻璃有“涅玻璃”與“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8頁透明玻璃水丞(康熙朝)高7厘米,口徑2.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水丞又稱水中丞,亦稱“硯滴”。我們通常多稱就是水盂。它是置于書案上貯水器,用于貯硯水,多屬扁圓形,有嘴叫“水注”,無嘴叫“水丞”。制作古樸雅致,為文房一主要器具。又稱文房第5寶。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9頁藍玻璃方花觚

高25cm,口徑13.5cm。花觚方形,撇口,長頸,平底。通體為透明藍色玻璃,底中心處陰線雙方框內陰刻楷書“乾隆年制”四字款。此花觚系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型制仿古青銅器。清代花觚大部分作為五供之一,也可單獨使用。該花觚器形挺拔大方,既存古雅之韻,又顯玻璃材質之明潔清新。現藏于故宮博物館。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0頁孔雀藍色玻璃長頸瓶孔雀藍色玻璃長頸瓶,高27.3cm,口徑8.6cm。瓶微撇口,長頸,圓腹,圈足。通體為不透明孔雀藍色玻璃,光素無紋飾。底中心處陰刻“乾隆年制”楷書款。此瓶系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屬皇家陳設品。該瓶器形端莊大方,線條流暢,色澤嬌艷,表面平滑光亮,是乾隆朝獨具風采工藝美術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館。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1頁清乾隆綠玻璃渣斗綠玻璃渣斗,高8.7cm,口徑7.7cm。清宮舊藏。渣斗口呈喇叭狀,鼓腹,平底。通體由透明綠色玻璃磨制而成,飾有連續六角形裝飾。渣斗即為吐盂,是宮中生活用具之一,其質地多為瓷器、銅器和琺瑯器,而玻璃制渣斗則十分少見。此渣斗玻璃質地純凈,透明度極佳,所磨制幾何紋樣近似于當代格調,有立體效果。此為清乾隆時期精品,乾隆朝之后,玻璃磨制工藝水平有所下降。

現藏于故宮博物館。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2頁磨花玻璃花卉紋杯磨花玻璃花卉紋杯,高3.4cm,口徑6cm。此杯敞口,腹部下收,平底。茶色透明玻璃,外壁飾山石花卉圖案。杯底粗方框內有“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杯系清宮造辦處玻璃廠燒造,器形小巧秀美,所飾圖案山石嶙峋,花草延展自然,蝴蝶翻飛,意趣盎然。磨出紋飾透過茶色玻璃壁愈顯出典雅清麗。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3頁(2)玻璃胎畫琺瑯

琺瑯是一個繪燒于金屬胎、瓷胎和玻璃胎上釉料,康熙年間從歐洲傳入我國。

玻璃胎畫琺瑯是以玻璃為胎體,以畫琺瑯工藝進行裝飾復合工藝,它是由銅胎畫琺瑯發展而來,技術要求極高。因為玻璃與琺瑯熔點非常靠近,在重復繪畫焙燒過程中,若溫度低了,琺瑯釉不能充分熔化,則呈色不佳;若溫度高了,胎體變形,即成廢品。所以,玻璃胎畫琺瑯僅適于制作小件器物,如小瓶、鼻煙壺等。表面繪畫題材豐富,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均可入畫。其細潤玻璃胎體與絢麗琺瑯彩相互映襯,清麗艷美,令人愛不釋手,雍正、乾隆兩位皇帝每獲成品都視若珍寶,將之加以精美包裝,束之高閣,絕少賜人。玻璃胎畫琺瑯是清代首創玻璃裝飾工藝,始于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畫琺瑯實物卻一直杳無蹤跡,無緣得見。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4頁玻璃胎畫琺瑯花鳥紋瓶直口,細頸,長腹,圈足,高8.5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2.2厘米瓶吹制而成。圓形口,細頸,鼓腹,圈足。腹部繪通景花鳥圖,月季花、石竹花、萱草等競相吐艷,綬帶鳥在枝頭上站立鳴叫,蝴蝶和蜜蜂在花草中飛舞,一派春意盎然景象。口邊環飾蕉葉紋一周。足底中心藍色雙方框,內書“乾隆年制”雙豎行楷書款。該瓶色彩豐富,描繪精美,構圖優雅,宛如工筆畫,是玻璃胎畫琺瑯中精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5頁(3)套玻璃:

康熙朝玻璃制作工藝另一創新是套玻璃燒制成功。所謂“套玻璃”是指由兩種以上顏色玻璃制成器物。其制作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玻璃胎上滿套與胎色不一樣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層玻璃上雕琢花紋;一是用經加熱半熔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紋。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藝與雕刻工藝相結合產物,是玻璃制作工藝史上主要創造。這兩種方法制作出器物均可見凸雕效果,現有玻璃質色美,又有紋飾凹凸立體美。

康熙時期已經有此工藝,但迄今還未發覺康熙套玻璃器實物。流傳至今最早、最多、也是最精美套玻璃器是乾隆時期作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6頁高24.7厘米口徑7.7至7.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器胎玻璃為豇豆紅色,通體呈扁八棱狀,口微撇,細頸,闊腹,平底。胎外套飾淺綠色花紋,頸部飾八瓣俯蕉葉紋;腹部紋飾為牡丹、荷花、山茶、梅花等四季花卉,花枝叢中并有蝴蝶、蜜蜂等;近足處飾花蕾紋一周。底部鐫刻[乾隆年制]款。此瓶由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燒造,料色鮮艷,紋飾精美,生動活潑;可謂乾隆時期套料玻璃器中精品。紅地套藍玻璃花蝶紋瓶

清乾隆

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7頁白地套紅玻璃云龍紋瓶清乾隆高29.5厘米口徑9.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涅白色玻璃作胎,體呈圓形,喇叭狀口,細頸、闊腹、矮足、平底。胎外紋飾為紫紅色玻璃,瓶口飾弦紋一周,頸部飾蕉葉紋,肩部飾蔓草紋和如意云紋,瓶腹部為云龍戲珠圖案,近底處飾蓮瓣紋。瓶底鐫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瓶由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燒造,花紋繁縟,胎體厚重,是乾隆時期套料玻璃中較大件作品之一。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8頁灑金玻璃是康熙朝創新又一個玻璃品種。描金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描繪金色花紋,其制作方法應源于漆器工藝中描金漆做法。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19頁灑金玻璃鴨形水盂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0頁灑金玻璃香爐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1頁中國琉璃人物:王俠軍

楊惠姍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2頁王俠軍中國當代琉璃之父

王俠軍(1953年5月5日-)出生于印尼僑居地,是著名臺灣藝術家。畢業於世新大學電影科系,在34歲以前從事房地產廣告企劃,曾擔任玉卿嫂等多部電影美術設計,并擔任演員及導演等,在臺灣演藝圈頗有名氣。而後憑著一股對美執著與理想毅然放下電影圈工作,赴美國底特律創意設計學院研習玻璃創作。之後與張毅、楊惠姍共同創建臺灣第一個玻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陶瓷發展于是暫緩。1994年離開「琉璃工房」,在北投成立「福羊設計企業」,從事陶瓷、金屬(鐵)及家俱設計。1994年三月成立「琉園」,將臺灣玻璃藝術從創意技術突破、量產,率領至成為象徵國家榮耀國際級精品品牌。琉園經過多年努力,成為臺灣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上柜企業。完成階段性任務,同年九月再次燃起進行陶瓷創作熱情,將以前陶瓷設計圖稿作整理,研究陶瓷生產可能性。年11月第一次正式展出王俠軍瓷器創作,使人對於王俠軍從電影、家俱設計、玻璃藝術到瓷器等豐沛創作能量為之驚艷。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3頁盆栽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4頁真情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5頁中國·臺灣楊惠姍

臺灣金馬影后祖籍湖南長沙,生于臺灣。臺灣70年代家喻戶曉演員,晚期電影「小逃犯」和「我這么過了一生」,連續兩年取得臺灣電影演出最高必定-金馬獎最正確女主角,另外一部作品「玉卿嫂」,在亞太影展取得最正確女主角,使她成為當初臺灣電影界最主要演出藝術家。一九八七年,楊惠姍在顛峰狀態,離開電影,投身中國當代琉璃藝術,創建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琉璃脫臘鑄造法。十二年來,從探索,試驗,到真正作品,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個當代中國格調琉璃藝術創作團體深自期許,同時,楊惠姍也是中國當代琉璃藝術少數推進者之一。東方作品繼承性是顯著。看了臺灣琉璃藝術家楊惠姍這些作品你就會清楚感受到唐代詩人元稹《詠琉璃》中“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意境。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6頁千手千眼觀音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7頁大水月觀音看著、坐著、想著,海中石上,人間苦,人間難,盡在懷中。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8頁禪花不語眾妙法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29頁花開圓滿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0頁菩提花開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1頁花好月圓牡丹盛開不凋,明月圓滿不缺,人間美好不虞,心里向往,能不能是觸手可及瑰麗?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2頁今生相隨在生命里,畫兩條線,向東,一齊向東,向西,一齊向西,無須問從哪里開始,不想知道哪里結束。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3頁寶蓮之泉源源泉涌是覺悟之后剛毅對嬌弱漂亮對生滅虛幻我強韌地一葉一葉成長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4頁在水另一方漣漪不止竟是一個靜默紛紛波光瀲滟中澄明看見自己在水另一方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5頁澄明之悟在光里覺醒發覺周身透明清澈如夢如幻對色彩竟了無罣礙莫非是已然頓悟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6頁多情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7頁春之舞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8頁生生不息升起;是生命源源不絕活力,向上;是人生不容質疑意志,能夠生生不息,只因為堅定不移,一直如一。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39頁守得云開見月明看得見,不一定走得到,眼力好,不如腳力好,堅持走下去,就能云開見月明。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0頁大吉祥龍鳳天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1頁2、西方玻璃藝術史:

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出現了玻璃珠子和玻璃鑲嵌片。

公元前1世紀敘利亞人創造了吹制工藝,以后相繼出現了模具吹制法,這是批量玻璃器皿生產開始。那時,羅馬成為玻璃制造業中心。

5世紀以后羅馬玻璃工藝逐步衰退,到8世紀,除了教堂彩色玻璃鑲嵌之外,歐洲玻璃工藝幾乎滅絕。然而,這段時期中東地域玻璃工藝還在繼續發展。敘利亞藝人把銀鹽注入玻璃溶液,煉出了有金屬光澤玻璃。

12世紀,伴隨貿易發展,威尼斯成為世界玻璃制造業中心。當初政府為了壟斷玻璃制造技術,把玻璃藝人集中在與威尼斯隔海相望穆拉諾島上。威尼斯玻璃生產鼎盛時期是15世紀到16世紀,產品幾乎獨占歐洲市場。16世紀以后,開始有玻璃工匠逃離海島,分散到歐洲各地,玻璃制造技術也逐步傳輸開來。17世紀,歐洲玻璃工業發展快速,法國已經用鑄造法生產大面積玻璃鏡和平板玻璃。英國人創造了兩項最主要技術:一是鉛玻璃。二是熔化技術革新,燃料由木材變為煤炭,又使用了閉口坩堝。另外,瑞士人狄南還創造用攪拌法制造光學玻璃,為熔制高均勻度玻璃開創了新路徑。

公元三百年,羅馬網狀杯出現,標志著玻璃藝術走向它成長時期。18世紀,威尼斯超凡脫俗玻璃制品逐步勢微,取而代之是做工繁雜英國與愛爾蘭透明水晶。18世紀后期,產業革命對玻璃制造業發展起了極大推進作用,這一時期創造了路布蘭制堿法。19世紀又創造了氨堿制造純堿,使過去依靠天然堿和燒木制灰法狀態得到徹底改變。20世紀末,生于美國紐約北部哈維_利特頓發起了玻璃藝術史上含有劃時代意義運動——玻璃藝術工作室運動。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2頁羅馬網狀杯公元4世紀初羅馬網狀杯。制作時,先把杯外網狀花托以及上部拉丁文字切割成型,然后在它們形成杯狀空間里采取吹制方法而成。它誕生,標志著玻璃藝術走向它成長時期。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3頁哈維_利特頓二十世紀末葉以前,全世界玻璃制品,不論來自何方或是何種造型,無一不是為了市場需求而設計,極少有工藝家能以玻璃表示他們自己思想,1922年生于美國紐約北部哈維_利特頓開創性打破了這一局面。他發起了玻璃藝術史上含有劃時代意義運動——玻璃藝術工作室運動。運動早期。著重于怎樣學習吹制玻璃,這堅持了哈維_利特頓一直追求目標,即要讓工藝家們能夠直接接觸玻璃進行藝術創作。他希望自己和其它玻璃工藝家能夠不為迎合消費者與市場喜好,被迫制造大量生產實用性器具。而是在自由空間中,表示自己對美學觀點。這個運動催生了一大批玻璃藝術大師:捷克史丹尼史雷夫·李賓斯基和加柔史雷瓦·布勒赫瓦夫婦;意大利李維·瑟古索;美國戴爾·奇胡利等等。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4頁

美國戴爾.奇胡利是家喻戶曉吹制玻璃藝術家,作為第一位在威尼斯工作美國玻璃藝術家,奇胡利承襲了威尼斯傳統技術,也學習到了團體合作價值,因為吹制玻璃是要經過很多雙手來完成。奇胡利以螺旋方式將玻璃圈住器皿本身方式把他對海洋,對自然情感通通表現在玻璃這種材料上。他作品,從單一玻璃器皿到室內外復雜陳設藝術品,他吹制作品均以色彩和線條最正確組合而著稱。其作品種類繁多,小如為小環境而設計茶幾飾物,大則以雕塑群形式而出現;或者配合特定工程設施,而出現在大型室內外陳設中。戴爾.奇胡利—國際吹制玻璃領域工藝大師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5頁

從天棚直垂到地面花束全是由玻璃吹制而成,組合成這么一個花束有幾千件玻璃制品;采取東方元素睡蓮,在西方藝術家中還很罕見,湛藍水中漂浮睡蓮也可謂以假亂真,。曖昧色彩讓他們比真正睡蓮更有生命力。甚至美國不少著名大酒店樓頂吊燈都是他杰作,均是幾千個小零件組成,絕正確獨一無二。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6頁

切胡里還對植物情有獨鐘,這種情懷與他和家人緊密關系是分不開,他家人一直是他精神支柱,合作搭檔。他長久迷戀抽象花卉,也跟他媽媽在塔科馬茂盛花園有很大關系。作品充滿了依戀和懷舊氣息。這些作品創作更增強了這位藝術家對建筑藝術靈敏度及對自然光彩與玻璃相互作用把握,并不停激發其對透明和半透明效果興趣。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7頁藝術家把玻璃藝術品同大型植物放在一起,有機雕塑形式與漂亮植物形成了鮮明對比,與自然、藝術和環境光影效果組合在一起馬上形成了一個玻璃與植物間對話有趣互動。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8頁1999年是切胡里創作生涯中最主要一年,這一年切胡里在耶路撒冷舉行了一場作品展覽,展覽在TowerofDavid博物館舉行,上百萬觀眾參觀了這次展覽。這次著名展示又是一次切胡里作品與建筑完美結合表達。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49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0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1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2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3頁KyoheiFujita——藤田喬平被譽為日本當代玻璃工藝先驅者藤田喬平,以其驚人創造力和精美絕倫作品,向世人展示了含有日本傳統風采和西方當代情調相結合玻璃工藝巨大魅力。因為藤田作品飽含“日本之美”意匠性,因而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極高聲譽,形成了含有鮮明個性“藤田世界”。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4頁“五色之舞”,看似溫潤盒子,卻有著冰潔琉璃觸感,用當代琉璃藝術詮釋日式盒子中細致內斂,是藤田喬平贈予給琉璃中國博物館創辦人楊惠姍私人珍藏。全部人,第一眼看到藤田喬平琉璃盒子,立刻就能說出:日本。藤田喬平經過琉璃媒材,傳達出日本文化中一脈相承裝飾美學。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5頁龍田,日本奈良縣一處地名,以紛飛彩色落葉和古老能樂戲劇聞名。藤田喬平借此地名作為作品名稱,是藝術家利用琉璃材質,來訴說對日本傳統深深眷戀。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6頁其它作品純凈的絢爛玻璃工藝第57頁當代琉璃工房

當代中國琉璃問世,恢復了這門古老工藝。

琉璃工房作品,取材廣泛。

琉璃工房在服膺民族文化基礎上,打開了一個取汲不盡創作寶庫;也因為以文化深挖為先,全部創意作品,到展現時幾乎都內含著一個豐富文化故事,作品因而表現出巨大生命力和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