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最愛自己的人_第1頁
成為最愛自己的人_第2頁
成為最愛自己的人_第3頁
成為最愛自己的人_第4頁
成為最愛自己的人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成為最愛自己的人

殷音

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的寶物、全家的焦點,同時也被寄予厚望。但我們往往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心,反而簡單被他們的言行傷害,這讓我們不禁開始懷疑,他們真的愛我們嗎?

小萌的狀況并非個例,在我們身邊也會有一類人總是身處是非之中,他們疲于應付各類人際關系,卻不被身邊人珍視愛護,但他們貌似又并不想從中脫身,反而一次次原諒那些傷害過他們的人。這看似難以理解,其實可能是“低自尊〞的表現。

小萌的父母學歷不高,教育方式傳統粗暴,而且十分強調家長權威,每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時,就對其拳腳相向,因此小萌和哥哥都難以跟父母親近。

撫養者是我們長期接觸的人,也是最親近的人,對我們來說他們十分重要,他們的評價是我們形成自我評價的基礎。長期接收到父母尖酸的言語以及經常性的批評,我們可能會把這些信息內化,漸漸認同這類言語,認為自己是失敗的、一無是處的,這種想法會要挾到我們的自我價值感。為了讓“低自尊〞合理化,我們會不自覺地用各種表現把它包裝起來。

由于過于在意外界的評價,畏懼暴露自己的缺陷,我們會為自己難以完成任務找各種借口和理由。小萌早在半年以前就遇到過一次較為嚴重的網絡暴力,但在咨詢過程中,她拒絕向身邊的成年人求助和改變人際交往模式,“沒必要〞“過段時間就好了〞“他們不是有意的〞……她為自己找了各種原因拖延處理問題的時間。

為了裝作不在意他人的評價,我們會刻意藐視權威或通過違反紀律來激怒對方。難以在家中獲得關注和支持、感到“缺愛〞的小萌漸漸將情感投入身邊的同學中。為了融入群體,小萌跟著“朋友〞們瘋狂網購,通宵打游戲,請病假出去玩,成了父母最不能接受的“壞學生〞。

面對問題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無力解決,寄希望于他人的幫助或通過自我可憐來拒絕改變。小萌的哥哥成績優異,而小萌的成績一般,父母關注的重心漸漸向哥哥偏移。小萌更加覺得自己是家里的透明人,這讓她對自己僅剩的“友情〞更加依靠,即便被人際關系傷害,也不愿與所謂的朋友們斷絕來往。

“低自尊〞使我們在面臨困難時缺乏直面問題的勇氣,相像的窘境一遍遍重復,更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可能造成個體的“低自尊〞,我們會形成“我不值得被愛〞的非理性觀念,但內心又一直在渴望和尋覓愛。為了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有些人選擇通過壓抑自己的需求、不停讓步和隱忍來滿足對方,進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但是討好真的能改善人際關系嗎?

小萌的“討好〞心態在與同齡人相處時表現得十明顯顯。面對網絡上同學的辱罵,她不敢告訴學校,怕影響同學關系;朋友將她的機要大肆傳播,她不敢當面質問對方,怕朋友跟自己絕交;被鄰校男生表白,她雖然委婉拒絕了,但當對方送花過來,她還是會接受,怕拒絕讓對方難堪,影響友情……

不僅如此,“討好型人格〞的人在學習、工作中也不敢說明自己的真實需求,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請求。這往往會導致任務積攢過多,不堪重負,工作也完成得不盡如人意,反而給他人留下大包大攬、能力不足的印象。

由于不認可自己的價值而覺得必需努力取悅他人才能贏得喜歡——這種想法讓我們留戀一些消耗型關系,卻錯過了與他人真誠相處的機遇。其實自身的價值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和建立,即使是“缺愛〞的孩子,也可以做一個愛自己的人。

原生家庭總有不完美之處,但我們可以不再讓過去影響未來。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要敢于直面“缺愛〞問題,尋求自愈的方法,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我們往往過于在意他人的評價,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被壓抑的負面情緒沒有消失不見,它們會堆積得越來越多,漸漸占據我們的腦海。在尋覓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學習關注身體和情緒的變化,體會當下感受,重拾可以給自己帶來療愈的事情,譬如閱讀、做手賬、打羽毛球……體會行動中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逐漸找回被忽略的自己。

當一件事情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時,我們可能會習慣性地自我責怪,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甩鍋〞給他人而拒絕承認錯誤,這實際上都是回避問題的表現。隨著成長,我們有了客觀分析事情的能力,要意識到自己不是“無限責任公司〞,對自己該負責的部分要勇于承受,同時不需要為他人的錯誤買單,更不必為此讓自己擔負沉重的負擔。

他人的批評指責會讓你覺得不被關愛和接納,但可能我們并不是真的“缺愛〞,而是沒有認出“愛〞。譬如好多時候父母不是不愛我們,而是不知如何表達他們的關心,帶著愛意說出了傷害我們的話。這份用“刺〞包裹的愛,需要我們用理性和聰慧剝開其表面,將其還原。相比盲目尋求“被愛〞的感覺,培養識別“愛〞的能力更能讓人感受到力量。

我們尋常從他人的愛與認可中加強自信,但也別忘掉自身的力量。自信的來源有好多,可以通過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等來建立自信。在這個過程中,認可自己的成功,培養自信心的內核,及時改正自卑的非理性信念。

當我們陷入思維的泥潭中時,需要朋友拉我們一把,因此選擇適合的伙伴十分重要。隨著手機使用日益頻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互聯網上,但這種交流掩蓋了說話的語氣、表情和肢體動作,讓我們難以把握對方的情感信息,反而簡單滋生誤會。將注意力從網絡轉移到現實,嘗試發現身邊讓你信任的人,大膽地去接觸和溝通,讓他人了解真正的你,主動創造和維護你現實中的朋友圈。當你能夠與朋友彼此理解和支持時,也就擁有了一段良性關系。假如你覺得難以向身邊的人傾訴,還可以與心理老師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