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地質災害中國的氣候及氣象災害基礎知識:二、中國的地勢1.中國的地勢特征:西部海拔高,東部海拔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基礎知識:二、中國的地勢2.近海的大陸架:自第三級階梯向東是廣闊的近海大陸架,這里水深一般不足200米,島嶼星羅棋布。渤海、黃海的海底全部、東海海底大部和南海海底大部位于淺海大陸架,是開發海洋資源(如近海石油開采)的主要區域基礎知識:二、中國的地勢3.中國陸地海拔極點:(1)最高點在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海拔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2)最低點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A知識:二、中國的地勢4.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1)影響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項目影響氣候降水西高東低、面向海洋的地勢,有利于來自海洋的夏季風深入內地,帶來豐沛的降水,使我國東部季風區面積擴大氣候差異西高東低、階梯狀的地勢,增大了同一氣候帶內的氣候差異,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大氣環流高大的青藏高原,不僅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而且阻礙印度洋暖濕氣流深入西北內陸,并且影響大氣環流,對東亞氣候和世界氣候都有著重要影響河流流向地勢特征決定了我國的河流多自西向東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溝通了東西之間的海陸交通落差階梯之間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社會經濟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地勢高,氣候寒冷,自然條件獨特,經濟活動也具有特色(河谷農業)第二階梯地勢起伏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脈,交通條件不如東部,但卻有利于農業的多種經營,是我國重要的農牧業區第三階梯地勢低平,人口稠密,農業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特大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級階梯基礎知識:二、中國的地勢4.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2)影響水能分布:河流水能資源蘊藏量取決于河流的水量和落差。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流速較快,則水能資源豐富。我國的大型水電站基本上都位于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附近。這些地方山高谷深,地勢高低懸殊,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蘊藏的水能資源非常豐富?;A知識:二、中國的地勢4.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3)不利影響:地表起伏大,地質災害多發;西高東低的地勢及多樣的地形增加了交通設施的建設難度,制約了經濟的均衡發展;獨特的地形地勢特征影響我國人口與城市的分布,造成東西部發展的不均衡?;A知識:三、地質災害1.地質災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成因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引起一定范圍內的地面震動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山區暴發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塊的特殊洪流危害建筑物發生破壞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破壞或掩埋農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分布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山區、坡陡谷深、巖石破碎、植被稀少、暴雨驟降或冰雪融水匯集處;多與地震帶分布一致多發原因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巖層活動頻繁自然因素:多高原、山地,地勢起伏大,多地震,暴雨集中;人為因素:對植被破壞嚴重,不當的工程建設基本特點分布廣泛,危害巨大,傷亡嚴重,突發性強防御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實施一些預防措施;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基礎知識:三、地質災害2.中國的地質災害:(1)地震:我國地跨兩大地震帶,地震災害發生范圍廣頻度高、強度大,臺灣、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多發,災情東重西輕(原因:東部人口、城市密集,經濟發達)。(2)滑坡、泥石流:我國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廣泛,發生頻繁。從太行山到秦嶺,經鄂西、四川、云南到藏東一帶多發。基礎知識:三、地質災害3.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分析:思維導圖:中國的地形一、中國的氣溫分布與溫度帶1.冬季氣溫南暖北寒:
(1)特點:南暖北寒,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溫差可達50多度,最低氣溫處在漠河。0℃等溫線大致經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至秦嶺一淮河一線。(2)成因:北方太陽高度小于南方,白晝時間比南方短,日照時間少,獲得的太陽熱量少;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受冬季風影響,加劇了北方嚴寒;在南方,冬季風受山嶺重重阻擋,勢力大大減弱。一、中國的氣溫分布與溫度帶2.夏季全國普遍高溫:
(2)成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雖然小于南方,但白晝時間比南方長,日照時間長,得到的太陽光熱并不比南方少;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南方雨季長,陰雨天氣多,日照時間短,北方晴天多,氣溫回升快。一、中國的氣溫分布與溫度帶3.中國冬夏氣溫極值:
(1)我國冬季氣溫最低值在漠河,因為該地緯度高;氣溫最高值在海南,因為該地緯度低。(2)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值在吐魯番盆地,因為該地深居內陸,地勢低,周圍高山環繞,不易散熱;氣溫最低值在青藏高原,因為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一、中國的氣溫分布與溫度帶
4.中國的溫度帶:(1)劃分依據:農業生產實際;把=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稱為活動積溫,它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2)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兩次的叫一年兩熟制,兩年內收獲三次的,叫兩年三熟制。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1.中國的降水基本特點:冬季雨水少,夏季雨水多,年降水量時間分布規律是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節,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地區遞減。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1.中國的降水基本特點:基本特點原因影響時間變化季節變化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的夏秋季節,多為鋒面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大陸的干燥空氣影響,降水少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得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得晚,南澇北旱年際變化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干旱地區最大夏季風進退異常所造成空間分布規律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東南沿海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陸受夏季風影響小,降水少東南部濕潤,愈向西北內陸愈干燥降水的南北差異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由夏季風形成的鋒面雨帶進退規律決定的北方多春旱、夏澇;南方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2.我國的雨季:(1)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2)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4.中國降水的極值:(1)降水最多:臺灣火燒寮(臨海;地處臺灣山脈東北部迎風坡,多地形雨),年均降水量6558毫米,有中國“雨極”之稱。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4.中國降水的極值:(2)降水最少:新疆托克遜(內陸盆地,高山環繞,遠離海洋),年均降水量僅5.9毫米,有中國“干極”之稱。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5.中國鋒面雨帶的移動規律: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6.華北的春旱:成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春季小麥返青,農業用水量大;雨帶未到,降水少。二、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7.長江流域的伏旱:成因:伏旱發生在江淮地區的梅雨之后,雨帶北移至華北和東北地區,長江流域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較少。臺風帶來的降水可緩解伏旱。三、中國的氣候特征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1)原因:我國跨緯度廣,海陸位置差異大,地形復雜多祥地勢高低懸殊增加了氣候的多樣性。三、中國的氣候特征2.季風氣候顯著:(1)現象: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顯著變化,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雨熱同期;冬季盛行偏北風。項目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一陰山山脈一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一岡底斯山脈降水降水量多,400毫米以上降水量少,400毫米以下干濕濕潤、半濕潤地區干旱、半干旱地區地形平原、丘陵為主高原、盆地、山地為主河流外流河,雨水補給為主大部分為內流河,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其他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5%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三、中國的氣候特征2.季風氣候顯著:(2)成因:我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風氣候區。(3)季風氣候不穩定,旱澇災害多發:我國的旱澇災害與夏季風強弱密切相關。夏季風強的年份容易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容易南澇北旱。另外,季風區主要為濕潤區和半濕潤區,是耕作業為主的地區;非季風區主要為半干旱區和干旱區,主要是荒漠和草原荒漠地帶。注意:與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我國冬溫偏低,夏溫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大陸性季風氣候)。回歸線沙漠帶指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南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干旱少雨,沙漠廣布,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而我國北回歸線穿過的東南部地區因夏季風帶來的水汽,降水豐沛,成為濕潤的魚米之鄉。三、中國的氣候特征3.中國的氣候特征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特征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利影響不利影響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強夏季全國普遍高溫,使需熱量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種植地區大大向北擴展;2水熱季節配合好,有利于樹木、牧草、農作物生長①降水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澇現象嚴重;降水的年際變化大,使水旱災害多發;③寒潮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臺風造成水災、風災等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世界上絕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有利于農業的多種經營高原、干旱氣候區不利于農業發展,制約農業經濟的均衡發展三、中國的氣候特征4.影響中國氣候的因素:(1)緯度位置:我國南北跨緯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陽光熱越來越少,氣溫越來越低。(2)海陸位置: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南部離印度洋較近,季風影響顯著。項目冬季風夏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太平洋、印度洋洋面風向東北季風、西北季風東南季風、西南季風性質寒冷干燥溫暖濕潤影響范圍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臺灣島和海南島外,全國其他地區都受影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東南部影響氣候加劇北方嚴寒,南北溫差增大帶來豐沛降水,影響降水時空分布三、中國的氣候特征4.影響中國氣候的因素:(3)地形:高大山地阻擋氣流,造成山地兩側氣候差異明顯。如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積廣,形成了廣大的高原山地氣候。四、中國的氣象災害1.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災害分布成因或特點臺風東南沿海,夏秋季節多發熱帶海洋上形成的強烈的熱帶氣旋,帶來狂風暴雨(可緩解“伏旱”)暴雨洪澇我國南方和東部地區的夏秋季節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降水強度大,時間短;夏季風強時南旱北澇,夏季風弱時南澇北旱干旱華北、西北,冬春季節多發長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空氣干燥,土壤缺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