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骨髓炎醫院項目高模板支撐架安全管理方案_第1頁
杭州富陽骨髓炎醫院項目高模板支撐架安全管理方案_第2頁
杭州富陽骨髓炎醫院項目高模板支撐架安全管理方案_第3頁
杭州富陽骨髓炎醫院項目高模板支撐架安全管理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杭州富陽中醫骨髓炎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一期)1#綜合樓門診大廳及2#

后勤樓消防通道梁板結構。安全管理專方案。安全管理專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浙江大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第一章編制依據1、本工程1#、2#樓建筑、結構等有關設計施工圖紙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3、住建部3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4、建辦質[2018]31號文件: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6、《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規范》DB33/1116-2015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11)9、《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1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12、品茗安全計算軟件13、《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的通知》{杭建工發(2015)55號}14、關于轉發杭州市城鄉建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富建設(2015)93號第二章工程概況一、建設概況:建設單位:杭州富陽中醫骨髓炎醫院設計單位:浙江華洲國際設計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浙江大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質安監單位:杭州市富陽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富陽區北環路與文教北路西北角,一期1#綜合樓及2#后勤樓總建筑面積為25704.58平米,局部地下一層建筑面積718.61平米,地上最高12層,建筑高度(構架頂)55.1m,其余門診裙樓及2#綜合樓為四層結構,建筑高度18.3m。工程1#綜合樓主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級一級,建筑屋面防水等級一級。本工程1#綜合樓超高部分為裙樓門診大廳區域及2#后勤樓消防通道區域(詳見支撐架搭設區域示意圖),位置在9-14軸/B-D軸區域(1#綜合樓門診大廳)及2#后勤樓消防通道1-2軸/A-D軸。其中1#綜合門診大廳支撐架搭設于一層標高約-0.3m厚度為150mm的C15墊層之上,墊層之下另鋪設200mm碎石層加強,支模架頂板結構標高13.2m,板厚120mm,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C30,該區域支架搭設總體高度為17.5m,搭設區面積約400平米。2#后勤樓消防通道區域支模架搭設區域支撐架搭設于一層標高-0.3m處,支撐面下基層采用合格塘渣按要求壓實并澆筑150mm厚C20墊層作為支撐面基層,支模架頂板結構標高17.7m,板厚120mm,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C35,該區域支架搭設總體高度約18m,搭設區面積約350m0三、選用承插型輪扣式腳手架優缺點:其立桿軸心線與橫桿軸心線的垂直度交叉精度高,受力性質合理,承載能力是扣件腳手架的4倍,是碗扣腳手架的2倍。主要優點如下:1、具有可靠的雙向自鎖能力;2、無任何活動零件;3、運輸、儲存、搭設、拆除方便快捷;4、受力性能合理;5、可以自由調節;6、產品標準化包裝;7、組裝合理,它的安全性、穩定性好于碗扣式、優于門式腳手架。缺點:不宜搭設在基層不硬實,地面不平整和不進行混凝土硬化的地面上;2、不宜直接在土質差的軟土層、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設;3、不能做懸挑腳手架使用。第三章支模架設計范圍及特點第一節、超高,超重、超長支模架范圍根據相關規定,結構樓層支模架單層高度超過8m,搭設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15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20KN/m及以上的梁板結構模板搭拆屬于超高、超重、超長支模板施工。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專家論證認可后方可進行實施。第二節、支模架的特點梁支架按最大截面350*1200進行驗算,其余小截面梁支架參照驗算參數搭設,梁承重架的步架高度取1.2米(除頂部),梁兩側立柱間距600mm,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不大于900mm,梁驗算搭設跨度13m,驗算搭設高度18m。板支架按板120mm厚度驗算,立桿步架高度取1.2米(除頂部),縱橫立桿間距不大于600X600mm進行設置,板驗算搭設高度18m。各種主次梁板的承重架相互連接,掃地桿、縱橫連接桿、剪刀撐、斜撐組成一個承重體系,共同承受高大承重架的上部荷載。第三節方案選擇一、模板及支架方案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結合本工程結構的不同高度、跨度、荷載和工藝,綜合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以下模板及支架方案:1、現澆板:板底采用方木次梁、鋼管主梁為支撐,承重架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由立桿、橫桿,水平及豎向剪刀撐組成。2、框架梁:梁底、側面板采用15mm膠合面板現場拼制,梁底采用方木次梁、鋼管主梁為支撐。承重架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由立桿、橫桿、水平及豎向剪刀撐、托座組成。二、材料使用說明本工程采用15厚九夾膠合板模板,模板的承重架部分采用中48X3.6鋼管及60X80nlm方木橫楞組成的支撐體系,梁、柱采用對拉螺桿、步步緊和鋼管柱箍形式。第四節材料選用及管理一、材質要求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的構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碳素結構鋼》(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的規定,各類支架主要構配件材質應符合表321的規定。表321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主要構配件材質立桿水平桿直插頭頭連接套管可調底座、可調托座可調螺母連接盤、插銷Q235BQ235BZG27O-5OOZG27O-5OO或20號無縫鋼管Q235BQ235BZG270-500鋼管外徑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2的規定,鋼管壁厚允許偏差±O.Imm。表3.2.2鋼管外徑允許偏差 (mm)外徑D外徑允許偏差33、38、42、48+0.2-0.160+0.3-0.1連接盤、扣接頭、插銷以及可調螺母的調節手柄采用碳素鑄鋼制造時,其材料機械性能不得低于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牌號為ZG230-450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的要求。鑄鋼制作的連接盤的厚度不得小于8mm,鋼板沖壓制作的連接盤厚度不得小于10mm,允許尺寸偏差±0.5mm。二、制作質量要求桿件焊接制作應在專用工裝上進行,各焊接部位應牢固可靠。焊絲宜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8110)中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的要求,有效焊縫高度不應小于3.5mm。楔形插銷的斜度應滿足楔入連接盤后能自鎖,厚度不應小于8mm,尺寸允許偏差±0.1mm。立桿連接套管有鑄鋼套管和無縫鋼管套管兩種形式。對于鑄鋼套管形式,立桿連接套長度不應小于90mm,外伸長度不應小于75mm;對于無縫鋼管套管形式,立桿連接套長度不應小于160mm,外伸長度不應小于110mm。套管內徑與立桿鋼管外徑間隙不應大于2mm。立桿與立桿連接套管應設置固定立桿連接件的防拔出銷孔,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銷孔為014mm,立桿連接件直徑宜為012mm,允許尺寸偏差±0.1mm。構配件外觀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1鋼管應無裂紋、凹陷、銹蝕,不得采用接長鋼管;2鋼管應平直,直線度允許偏差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3鑄件表面應光整,不得有砂眼、縮孔、裂紋、澆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應清除干凈;4沖壓件不得有毛刺、裂紋、氧化皮等缺陷;5各焊縫有效焊縫高度應符合本規程第3.2.4條的規定,且焊縫應飽滿,焊藥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夾砂、咬肉、裂紋等缺陷;6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的螺牙宜采用梯形牙,A型管宜配置048絲桿和調節手柄、B型管宜配置038絲桿和調節手柄,絲桿直徑不得小于36mm。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的表面應鍍鋅,鍍鋅表面應光滑,在連接處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結塊;7架體桿件及構配件表面應鍍鋅或涂刷防銹漆,涂層應均勻、牢固;8主要構配件上的生產廠標識應清晰。三、材料管理采購、租賃的承插型輪扣式鋼管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法定檢測單位的檢測檢驗報告,生產廠家必須具有技術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做到“三證”齊全才能使用。沒有質量證明或質量證明材料不齊全的承插型輪扣式鋼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搭設模板支架用的承插型輪扣式鋼管,使用前必須進行抽樣檢測,抽檢數量按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經檢驗合格的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施工現場應建立承插型輪扣式鋼管使用臺帳,詳細記錄承插型輪扣式鋼管的來源、數量和質量檢驗等情。第四章施工部署第一節管理體系及項目部組成一、施工程序 開始現場、技術、設備質量計劃為施工方案質量驗評二、施工管理體系及人員職責1、公司級施工管理體系根據我公司質量體系和管理程序,建立公司f項目部二級施工管理網絡,組建高效的施工管理體系。公司每一季度進行質量、安全、進度、環境等綜合大檢查,項目部每周進行實地監督檢查,項目經理部每天進行實時跟蹤檢查。2、安全保證體系

1.IJI1.II俘;HR11但;工小1的攵Ik安全技提下,吏用的人員技火設備齊1證安全措施和/1理安排各類機械4素質。全有效。i施方面項安全[產計全運2控制加?.消除火經費。案。kJ)加點。災$急患。2衛生部負責安2組織施2.監督機3提供必組織現f負責衛技術交I安全技樹操作人勞保用%消防隊L.和環境措施的;持證遵用品,向m常消f【護工解決施施檢作業。證質方工作。f預防過程中,發現3.配合各■;療職業不安全院患及時次機械的4h術問if除。口護設的手工隊K、?4員、仇蛆長?不蛆Im4查查J11HM~f什4查卜由氣爐城查t:查3、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圖4、環境保護體系環境監督環保管理法規指導、教育制定制度監督教育、田貝徹執行自我控制、落實措施項目部例行檢查上級部門市環衛部門監督管理層次作業班環保教育獎罰制度管理手段環保法規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第二節、材料、設備、勞動力組織一、主要材料、設備計劃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方木60X80X2000mm根23002模板1800X915X15mm張13003脫模劑kg50水性劑5LG-1200048X3.6X1000根1500立桿6LG-1800①48X3.6X1500根1600立桿7LG-2100048X3.6X2000根1600立桿8LG-2400①48X3.6X2500根1800立桿9LG-3000①48X3.6X3000根1500立桿10HG-300048X3.0X240根1000水平桿11HG-600①48X3.0X540根1800水平桿12HG-900048X3.0X840根2500水平桿14十字扣件、對接扣件只20001548*3.6鋼管①48X3.6X5000根1000豎向及水平剪刀撐16KDG038X600只2800可調托座17KTZ038X600只2800可調底座18經緯儀DT-2、DT102C臺119水準儀S3、DSZ3120塔尺5M把121水平尺1000mm把122碎試模150X150X15Qnn組323坍落度筒4)100-d)200X30Qnii只124多功能檢測器JZC-D套125垂直儀DZJ2臺126扭距扳手(0-300)N?S把127電焊機BX-300臺129平刨機MB206臺24KW30圓盤鋸MJ10423KW31壓刨機MB104臺12.2KW32插入式振動機HZ-50臺41.5KW二、勞動力組織勞動力需要計劃表序號工種班組人數備注1木工252鋼筋工203砂工154水電安裝工105測量員26架子工207安全員2第三節、?臨時用電布置高支模區域內設置二個220V照明分配電箱供夜間施工照明使用和4個采用220/380V三相四線制分動力電箱供碎澆搗時振動機,木工加固使用的切割機等機械使用。第四節、施工進度計劃按施工組織設計總進度計劃及月進度計劃要求進行執行。第五節、混凝土澆搗施工部署一、混凝土澆筑方式和順序框架柱、梁板分開澆筑,先施工框架柱,待柱碎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后澆筑樓面梁板混凝土。框架柱與梁分開澆搗,框架柱每次先澆到梁底50mm左右位置。商品混凝土由汽車泵泵送到澆筑地點,由泥工把握輸送軟管方向,及時將混凝土均勻平攤鋪開,以免單位樓面結構受荷超載。結構層的碎澆筑次序,結構構件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用一臺汽車泵泵送運送至澆筑地點。混凝土澆筑采用從中間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澆筑時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應立即停止澆筑,查清原因并及時處理后再施工。二、混凝土澆搗設備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擬采用一臺汽車泵,分別從中間往兩邊澆筑。混凝土澆搗時,現場準備4臺振動機,其中2臺主要對柱端或梁部位振搗,另2臺對平板振搗。三、混凝土澆搗注意事項1、在澆搗高支模樓面砂過程中要安排專職安全員進行跟班,并在澆搗之前對所有參加澆搗的施工人員作澆搗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在澆筑過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員隨時觀察模板體系變形情況,并用水準儀每30分鐘觀測一次,大梁沉降值按梁、板凈跨值的千分之二控制(監測點布置圖附后),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特別是檢查鋼管有無局部彎曲而造成失穩以及木防撓度過大等異常情況。如有異常,施工員立即指揮樓面工作人員撤離,經確認在安全威脅解除后方可進行正常施工。2、澆搗混凝土時,應控制板面的堆載,及時將泵送砂予以平整,以免增加不必要施工荷載。第五章支模架形式選定及設計根據本工程實際,考慮施工安全、施工方便以及經濟因素等,結合同類工程施工經驗,本工程超高支模架搭設采用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形式。支架搭設基本參數如下:1、350*1200框架梁搭設參數: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350x1200模板支架高度H(m) 18梁側樓板厚度(mm)120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桿縱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桿間距la(mm)600梁底兩側W桿橫向間距lb(mm)600支撐架中間層水平桿最大豎向步距h(mm)1200支撐架頂層水平桿步距h<mm)600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a(mm)5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桿間距fa(mm)、l'b(mm)900、900梁側加固方式2道對拉螺桿雙鋼管固定@450梁底支撐主梁最大懸挑長度(mm)200每跨距內梁底支撐橫主梁間距(mm)3003、120mm厚模板支撐體系設計新澆混凝上樓板名稱B2?標局17.7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20模板支架高度H(m)18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m)23模板支架橫向長度B(m)13支架外側模板高度Hm(mm)700結構重要性系數丫0L1腳手架安全等級I級主梁布置方向垂直立桿縱向方向立桿縱向間距600立桿橫向間距lb(mm)600水平拉桿步距h(mm)1200頂層水平桿步距h'(mm)600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的距離a(mm)500小梁間距l(mm)200小梁最大懸挑長度ll(mm)500生梁最大懸挑長度300一、計算項目:1、水平主次楞強度及變形計算(包括模板面板、板底方木、受力主楞等);2、立桿穩定性計算;3、可調托座承載力計算;4、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驗算支撐層樓板承載力);5、架體抗傾覆驗算第六章支模架的構造要求及措施一、模板支架1、模板支架應根據施工方案計算得出的立桿排架尺寸選用定長的水平桿,并應根據支撐高度組合套插的立桿段、可調托座和可調底座。2、當搭設高度超過8m的滿堂模板支架時,豎向斜桿應滿布設置,水平桿的步距不得大于1.2m,沿高度每隔4?6個節段立桿應設置扣件鋼管大剪刀撐(圖6.1.3-1),并應與周邊結構形成可靠拉結。對長條狀的獨立高支模架,架體總高度與架體的寬度之比H/B不應大于3(圖6.1.3-2)。

圖6.1.3-1滿堂架高度大于8m水平斜桿設置立面圖 圖6,1.3-2條狀支模架的高寬比1一立桿;2一水平桿;3—斜桿;4一水平層斜桿或大剪刀撐3、當模板支架搭設成獨立方塔架時,每個側面每步距均應設豎向斜桿。當有防扭轉要求時,可在頂層及每隔3?4步增設水平層斜桿或鋼管水平剪刀撐(圖6.1.4)。圖6.1.4獨立支模塔架1一立桿;2—水平桿;3—斜桿;4—水平層斜桿4、模板支架立桿可調托座的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圖6.1.5)嚴禁超過650mm,可調托座插入立桿長度不得小于150mm;架體最頂層的水平桿步距應比標準步距縮小一個輪扣間距。11圖6.1.5立桿帶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1一可調托座;2—立桿懸臂端:3—頂層水平桿5、模板支架應設置掃地水平桿,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離地高度不得大于300mm,作為掃地桿的水平桿離地高度應小于550mm。當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離地高度不大于200mm時,第一層步距可按照標準步距設置,且應設置豎向斜桿,并可間隔抽除第一層水平桿形成施工人員進入通道,與通道正交的兩側立桿間應設置豎向斜桿。6、模板支架應與周圍已建成的結構進行可靠連接。7、剪刀撐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得小于6m,剪刀撐與地面傾角宜45-60度之間。傾角45度時,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不應超過7根,傾角60度,則不應超過5根;.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得橫向水平桿伸出端或者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至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0mm;.模板支架四周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支架四周滿布豎向剪刀撐,中間每隔四排立桿設置一道縱橫向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二、周邊拉結1、豎向結構(柱)與水平結構分開澆筑,以便利用其與支撐架體連接,形成可靠整體。2、用抱柱的方式(如連墻件),以提高整體穩定性和提高抵抗側向變形的能力。3、高支架區與周邊主體結構支模架應形成有效拉結,且拉結至少伸進高支架區不少于兩立桿跨距。第七章支模架的搭設及拆除一、模板及支撐系統搭設(-)準備工作1、模板拼裝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模板后要求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準定位工作(1)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或者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每條軸線,并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各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2)標高測量利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實際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的安裝位置。(3)豎向模板的支設應根據模板支設圖。(4)已經破損或者不符合模板設計圖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5)支模前對前一道工序的標高、尺寸預留孔等位置按設計圖紙做好技術復核工作。(二)、模板的搭設1、柱模板(1)工藝流程:柱模板流程:清理柱內雜物一彈邊線一鋼筋綁扎一自檢、互檢及隱蔽驗收后工序交接手續一安裝柱側模一調整固定一自檢、互檢一驗收一移交碎工種。(2)主要方法:1)樓面上彈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并做好檢查復核工作。2)柱根部清理干凈。3)立好四周定型木模,外加60X80通長方木骨檔。每側不少于三根且骨檔間距不大于300mm。4)柱、梁接槎部位加墊海棉。柱子陽角接縫處必須加墊海棉條,5)較正垂直度,應根據邊線垂直兩個方向進行校正。6)群體柱箍加固。7)將柱模內清理干凈,封閉清理口,辦理柱模預檢。2、梁板模板安裝:(1)梁板模施工工藝:彈線一內架搭設一調整標高、柱接頭模板安裝一安裝梁底模一安裝梁側模一安裝板底龍骨一鋪底板模堵縫、清理一綁梁鋼筋一綁板底筋、水電管線安裝一綁板板面筋、預埋件、插筋、封邊模一自檢、互檢合格后驗收,辦交接手續,移交碎工種。(2)主要方法:1)、事先在樓面上彈好軸線,在支模滿堂架上測好水平線;2)、用三角架支撐固定梁側模。龍骨間距應由模板設計規定,一般情況下宜為750mm,梁模板上口用方木斜撐固定。當梁高超過600mm時,結構梁全部加穿①14梁對拉螺栓進行加固,確保梁在碎澆筑過程中的幾何尺寸正確性。3)、安裝后校正梁中線、標高、斷面尺寸。將梁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檢查合格后辦預檢。4)、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柱應垂直,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5)、從邊跨一側開始安裝,先安第一排龍骨和支柱,臨時固定;再安第二排龍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裝。支柱與龍骨間距應根據模板設計規定。樓板支撐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作支模架,采用60X80X2000的方木楞作內檔,間距為300mln。6)、調整支柱高度,將大龍骨找平。7)、膠合板,拼縫處可用窄尺寸的膠合板,但均應拼縫嚴密。8)、平板鋪完后,用水平儀測量模板標高,進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9)、標高校完后,支柱之間應加水平拉桿。根據支柱高度決定水平拉桿設幾道,模板支架應設置掃地水平桿,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離地高度不得大于300mm,作為掃地桿的水平桿離地高度應小于550mm。當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離地高度不大于200mm時,第一層步距可按照標準步距設置,且應設置豎向斜桿,并可間隔抽除第一層水平桿形成施工人員進入通道,與通道正交的兩側立桿間應設置豎向斜桿。10)、模板支架應與周圍已建成的結構進行可靠連接。>當模板支架體內設置人行通道時,應在通道上部架設支撐橫梁,橫梁截面大小應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載確定。通道兩側支撐梁的立桿間距應根據計算結果設置,通道周圍的模板支架應連成整體。洞口頂部應鋪設封閉的防護板,兩側應設置安全網。通行機動車的洞口,必須設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設施。圖6.1.8模板支架人行通道設置圖1一支撐橫梁;2一立桿加密12)、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辦預檢。(三)、模板支架搭設與拆除1、模板支架立桿搭設位置應按專項施工方案放線確定,不得任意搭設2、模板支架水平方向搭設,首先應根據立桿位置的要求布置可調底座,接著插入四根立桿,將水平桿、斜桿通過扣接頭上的楔形插銷扣接在立桿的連接盤上形成基本的架體單元,并以此向外擴展搭設成整體支撐體系。垂直方向應搭完一層以后再搭設次層,以此類推。3、可調底座和墊板應準確地放置在定位線上,并保持水平,墊板應平整、無翹曲,不得采用已開裂墊板。4、立桿應通過立桿連接套管連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內相鄰立桿連接套管接頭的位置應錯開;水平桿扣接頭與連接盤通過插銷連接,應采用榔頭擊緊插銷,保證水平桿與立桿連接可靠。5、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應及時校正水平桿步距,立桿的縱、橫距,立桿的垂直偏差與水平桿的水平偏差。控制立桿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H/500,且不得大于50mm。6、模板支架搭設應與模板施工相配合,可利用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調整底模標高。7、建筑樓板多層連續施工時,應保證上下層支撐立桿在同一軸線上。8、支架搭設完成后混凝土澆筑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后方可澆筑混凝土。9、架體拆除時應按施工方案設計的拆除順序進行。拆除作業必須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從頂層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拆除時的構配件應成捆吊運或人工傳遞至地面,嚴禁拋擲。10、分段、分立面拆除時,應確定分界處的技術處理方案,保證分段后臨時結構的穩定。11、拆模前,作業班組必須申請拆模令,經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報監理單位后方可拆除。12、拆模條件鋼筋混凝土結構強度條件(通過同條件試塊試驗來確定)。見下表。底模拆除試時混凝土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機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冊)板W2250>2,W8275>82100梁《8275

>82100懸挑梁—2100第八章支撐體系檢查和驗收要求支模架搭設完畢或分段搭設完畢后,使用前應由公司質安科和項目部組織對支模架工程質量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監理部,監理部組織總監及監理工程師對支模架工程質量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同意,方可投入使用。一、驗收人員組成公司質安科、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現場專職安全員、總監、監理工程師會同監理人員進行驗收。二、驗收主要內容A、對進入現場的鋼管支架構配件的檢查與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有鋼管支架產品標識及產品質量合格證;3應有鋼管支架產品主要技術參數及產品使用說明書;4進入現場的構配件應對管徑、構件壁厚等抽樣核查,還應進行外觀檢查,外觀質量應符合本規程第3.2.7條規定;5如有必要可對支架桿件進行質量抽檢和試驗。B、模板支架應按以下分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1基礎完工后及模板支架搭設前;2超過8m的高支模架搭設至一半高度后;3達到設計高度后應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4遇6級以上大風、大雨、大雪后特殊情況的檢查;5停工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C、模板支架應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模板支架設計及管理人員進行檢查,對模板支架應重點檢查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應按施工方案及本規程相應的基本構造要求設置斜桿;2可調托座及可調底座伸出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必須符合設計限定要求;3水平桿扣接頭應銷緊;4立桿基礎應符合要求,立桿與基礎間有無松動或懸空現象。D、模板支架驗收后應形成記錄,記錄表應符合附錄E的要求。附錄E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施工驗收記錄附錄E承插型輪扣式鋼管支架施工驗收記錄項目名稱搭設部位高度跨度最大荷載搭設班組班組長操作人員持證人數證并符合性專項方案編審程序符合性技術交底情況安全交底情況鋼管支架進場前質量驗收情況材質、規格與方案的符合性使用前質量檢測情況外觀質量檢查情況檢查內容允許偏差nun方案要求mm實際情況mm符合性立桿垂直度《WL/1000水平桿水平度士5可調托座垂直度±5插入立桿深度與100-5可調底座垂直度±5插入立桿深度2150-5立桿組合對角線長度±6立桿梁底縱、橫向間距板底縱、橫向間距豎向接長位置基礎承載力水平桿縱、橫向水平桿設置梁底縱、橫向步距板底縱、橫向步距插銷銷緊情況豎向斜桿最底層步距處設置情況最頂層步距處設置情況其它部位剪刀撐垂直縱、橫向設置水平向掃地桿設置與已建結構物拉結設置其它施工單位檢查結論結論: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檢查人員: 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目經理: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 驗收日期: 年 月 日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第九章、監測措施一、監測控制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垂直儀對支撐體系進行監測,主要監測體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二、監測點設置觀測點設置在梁的支座及跨中鋼管架上涂紅漆作為監測標記,并在梁中設一線垂,對準樓面的基準點。三、監測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應立即通知澆筑人員暫停作業,情況緊急時應采取迅速撤離人員的應急措施,并進行加固處理。四、儀器設備配置名稱規格數量精度電子經緯儀DT102C1/水準儀DSR9321±2"激光垂直儀DZJ21h/40000對講機/6/檢測板手/1/五、監測說明模板工程日常檢查重點部位:(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橫桿、立桿、橫豎剪刀撐、掃地桿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連墻件是否松動;(3)架體是否有不均勻沉降,垂直度偏差;(4)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現象;六、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時監測,監測頻率每30分鐘一次,終凝后的監測頻率為每天一次,連續觀察7天。(1)本工程立桿監測預警值為10mm,立桿垂直偏差在24mm以內。(2)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疏散人員,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第十章安全管理與維護措施一、安全管理1、高支模系統管理機構對本工程存在的實際問題做了充分的分析后,決定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方式建立高支模系統。2、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工作,應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支模完畢,經施工高支模管理機構有關人員組織驗收合格后,立即通知公司工程技術部和質保部到現場檢查、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鋼筋安裝。4、高支模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不得從支撐系統上爬上、爬下,應從施工便梯進入工作面。5、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期間,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員在現場監護。6、混凝土澆筑時,安全員專職負責監測模板及支撐系統的穩定性,發現異常應立即暫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員,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待排除險情并經現場安全責任人檢查同意后方可復工。二、維護措施1、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2、對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應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搭設在腳手架立桿底座下應鋪設墊板。4、模板支撐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5、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6、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或腳手架產生偏心、振動和沖擊。7、交叉支撐、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卸,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8、拆除模板腳手架時應采用可靠安全措施,嚴禁高空拋擲。第十一章 質量保證措施一、模板工程質量控制1、軸線偏位的預防措施精確彈線:每層都必須從同一基準點出發測出各條軸線,并按測量的要求進行復測,校核其精度是否達到要求,嚴禁用丈桿逐段引測軸線,且不進行校核的辦法。建筑物較長、軸線較多時,可在中間選擇一二點進行復核。成排的柱子宜彈出通線,并將柱子邊線兜方。梁的軸線,邊線宜先用墨斗在樓面上彈線,再引測到柱上,以作復核之用,防止發生梁模板位移。下層伸出的豎向鋼筋應無嚴重位移,如有極少數鋼筋偏移至邊線外時,應先采取校正措施。柱腳處可用短鋼筋或扁鐵撐頭焊在柱鋼筋上,作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邊不少于兩根,注意電焊時不得燒傷柱鋼筋。2、垂直偏差的預防措施立柱模板時應用托線板或線錘嚴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兩端柱模,校正復核無誤后,頂部拉通麻線,再根據麻線立中間柱模。采用柱、梁同時立模的方法。此時,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頂部水平連桿的作用,同時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撐可以相互連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體穩定性。梁側模上口的通長圍楝必須用斜撐固定在立柱、頂撐上的橫桿上,其底部水平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頭將兩側模板固定,梁的傾斜側模應采用斜撐或楔形墊木加固,使其穩固。3、標高不正確的預防措施正確進行水準測量,嚴格控制柱、梁、樓板的模板標高。4、柱、梁模板脹模的預防措施柱模外應設圍楝和柱箍,柱箍間距應加密(間距不得大于40cm),同時柱箍與模板之間應采用對拔樣塞緊,以防凸肚或漏漿。柱邊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對兩邊應大致處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翹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剛度。柱上留設混凝土澆灌孔時,門子板應支撐牢固,必要時另加柱箍或斜撐。木模板側模下口必須有夾木釘緊在支柱的橫桿上。當梁側模板上的通長圍橡兼作樓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時,圍楝下應加設短柱或短撐木。澆搗混凝土時,不得用震動器強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撐或梁上口的拉桿。豎向構件應分層澆搗,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產生過大的側壓力。5、梁模下垂、失穩倒塌的預防措施立柱必須置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并有足夠的支承面積或鋪設墊板。鋼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大于4m時,安裝模板按跨度的3%。起拱,懸臂梁均按跨度的5%。起拱。對于跨度大于4m的板,支模時跨中按跨度的2.5%。起拱。6、漏漿的預防措施木模板拼縫處應平直刨光,拼板緊密;澆混凝土前要隔液澆水,使模板潤濕膨脹,將拼縫處擠緊。邊柱及外側模板下口應比內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夾緊下段混凝土,從而防止可能出現的漏漿現象。梁與柱相交,梁模與柱連接處應考慮木模板吸濕后長向膨脹的影響,下料尺寸可稍縮短些,使混凝土澆灌后梁模板頂端外口剛好與柱面貼平,從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墻混凝土內,但梁模板也不能縮短太多,否則膨脹后未能貼平柱、墻模板,又會發生漏漿現象。板底模板與梁接合處,也應用方木鑲接或用陰角模板;板底模板也應考慮澆水潤濕后膨脹因素,適當縮小模板尺寸,這樣既可防止漏漿,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墻、梁內,且便于拆模。7、拆模時出現缺陷的預防措施混凝土拆模強度應以不損壞混凝土表面,不出現掉棱缺角為準。一般非承重的側模拆模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以上方可拆模;承重模板應按規范要求決定拆模時間。大模板脫模后,應趁板面潮濕,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殘漿強度低,立即用長柄鏟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脫模劑以備使用。模板的構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順序與安裝模板的順序相反。拆模順利,則不易發生掉棱缺角等破壞構件混凝土的現象。9、模板支撐系統質量保證措施與控制程序(1)、原材料采購之前要做好市場調查,從中選擇生產管理好、質量可靠的廠家作為采購對象,建立供貨關系,并做好記錄。(2)、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個部位、分項、分部工程及單位工程的標識用質量檢查證和質量記錄來闡明。(3)、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IS09001系列標準,并根據本工程的施工合同要求,補

充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達100%,確保工程保質保量完成。(4)、細化驗收程序,分多層段驗收,發現質量問題及時整改,并落實整改責任人,嚴格執行整改復檢制度,真正做到一次驗收合格率在90%以上。(5)、建立質量評比和獎罰制度,施工時勤交底、多檢驗、創優質。(6)、過程控制程序: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管理人員和特種工作業人員要佩戴工作卡。2、建筑材料、構件、料具和建筑垃圾要按施工總平面圖指定的區域堆放,堆放要整齊,掛定型化的標牌進行標識。3、項目部要建立消防領導小組,制定安全消防措施,配備充足的滅火器和消防人員。4、施工現場要設置吸煙室,禁止隨地吸煙,春夏秋季節要搞好綠化。5、辦公室內懸掛項目部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6、樓層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閉的專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撒造成揚塵。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7、施工現場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規劃和設置,如采用臨時施工道路,基層要夯實,路面鋪墊焦渣、細石,并隨時灑水,減少道路揚塵。8、施工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在易產生揚塵的季節,施工場地采取灑水降塵。9、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10、施工現場要天天打掃,保持整潔衛生,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作到無積水,有排水措施。11、施工現場嚴禁大小便,發現有隨地大小便現象要對責任區負責人進行處罰。施工區、生活區有明確劃分,設置標志牌,標牌上注明姓名和管理范圍。第十三章應急預案-、危險源分析1、支模架搭設不規范或承載力不夠,導致支模架的坍塌。2、臨邊、臨口、安全通道維護措施不到位引起安全事故。3、防雷、接地措施防止觸電事故。二、應急領導小組及應急醫院1、由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施工員等成立應急小組。2、應急小組組員負責現場秩序,保證搶救道路暢通,保證足夠搶救空間。3.趙楨強及各班組組長負責組織人員搶救傷員與塌方等施救。4、項目經理靳艷軍;副組長:俞振新負責現場的調度。三、應急物資:1、應急物資預備:每3米高備巾48鋼管3—5米長1000根,扣件2000個;3米高備60X80X2000木材500根,散板若干,高支模部位設置足夠的照明。2、高支模部位澆搗混凝土規定上午進行,以方便施工安全監測,嚴禁其他時間施工。3、如發生不利于安全情況,必須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由各專業施工班組及時進入,對該部位進行加固,確保安全。4、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草袋、石塊、切割機等。四、應急措施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盧頁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2、發生支模坍塌應急救援(1)、施工項目在班組作業前必須要結合工作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保持出入口暢通。(2)、在施工危險區域懸掛對口警示標志,設專人監護。按規定設防護措施。保持出入口暢通,有計劃清理拆除下來的材料,嚴禁阻塞通道。(3)、當支模在拆除過程中發生大面積倒塌、坍塌,不要慌張,保持鎮靜,注意事態的發展情況、方向及受影響的位置,有序指揮員工疏散。(4)、在坍塌過程中不要盲目搶險,有危及用電安全的,應立刻切斷電源,確認未有繼續坍塌危險的情況下,組織搶救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工作,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再搶救集體財產。(5)、現場急救處理:a、挖掘被掩埋人員,并轉移到安全地方。b、保持呼吸道暢通,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嘔吐物等。C、簡易的包扎止血預防感染。d、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與醫院取得聯系或撥打HO、119求救幫助。上報時須講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及本部門的電話號碼,并派人到路口接應。e、迅速轉往醫院。(6)、注意事項:人工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意的放棄,必須漸次到底。(7)、立刻設危險區域,并設警示標志,設專人監護,保護事故現場。(8)、按規定上報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救援。3、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當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盡快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3)、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4)、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6)、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及事故應急救援組組長,由救援組長指揮對傷員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現場。(7)、按照有關規定,立即報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及請求救援。3、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4、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5、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痰血塊等異物,立即把病人的頭側向一邊,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頒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3)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動三四厘米即可,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公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4、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措施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并馬上組織搶救傷者脫離危險現場,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以免再發生損傷。2、在移動昏迷的顱腦損傷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直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頸椎骨折,更應避免頭頸的擺動,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3、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受傷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并馬上組織搶救傷者脫離危險現場,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以免再發生損傷。2、在移動昏迷的顱腦損傷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直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頸椎骨折,更應避免頭頸的擺動,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3、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受傷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4、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5、防止傷口污染。在現場,相對清潔的傷口,可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切勿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6、在運送傷員到醫院就醫時,昏迷傷員應側臥位或仰臥偏頭,以防止嘔吐后誤吸。對煩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約束,以防傷及開放傷口。脊柱有骨折者應用硬板擔架運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顛簸使脊柱骨折或脫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4、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5、防止傷口污染。在現場,相對清潔的傷口,可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切勿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6、在運送傷員到醫院就醫時,昏迷傷員應側臥位或仰臥偏頭,以防止嘔吐后誤吸。對煩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約束,以防傷及開放傷口。脊柱有骨折者應用硬板擔架運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顛簸使脊柱骨折或脫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5、機械傷害應急措施1、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的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腳上1/3處,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2、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機械處于危險狀態,應立即采用措施進行穩定,防止事故擴大,避免更大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4、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切斷機構的電源。5、注意保護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6、事故發生后項目現場的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立即向公司領導、項目部報告。7、項目部得知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落實上述應急措施,注意檢查事故現場是否處于安全狀態,防止事故的擴大,并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第十四章、支撐架計算書梁模板(輪扣式,梁板立柱不共用)計算書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5、《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17、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14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350x1200模板支架高度H(m)18模板支架橫向長度B(m)13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m)24支架外側模板高度Hm(mm)1200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i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b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7施工荷載標準值Qik(kN/m)3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標準值Gjk(kN)1模板支拆環境是否考慮風荷載是風荷載參數:風荷載標準值3k(kN/m1)基本風壓2so(kN/m)省份浙江0.3(ok=u)ogzHst=0.031地區杭州市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也地面粗糙度C類(有密集建筑群市區)0.65模板支架頂部離建筑物地面高度(m)9風荷載體型系數內單根模板支架Us,0.157整體模板支架pstw1.74Wfk=ox)nzpstw=O.339支架外側模板內1.3(omk=W0PzMs=0.254三、模板體系設計

結構重要性系數Y01.1腳手架安全等級I級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側無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桿縱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桿間距la(mm)600梁底兩側立桿橫向間距Ib(mm)600支撐架中間層水平桿最大豎向步距h(mm)1200支撐架頂層水平桿步距h'(mm)600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a(mm)500混凝土梁距梁底兩側立桿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側立桿距梁中心線距離(mm)300梁底增加立桿根數1梁底增加立桿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寬均分梁底增加立桿依次距梁底左側、7:桿距離(mm)300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20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3梁底支撐小梁間距175每縱距內附加梁底支撐主梁根數I梁底支撐主梁左側懸挑長度ai(mm)0梁底支撐主梁右側懸挑長度a2(mm)0設計簡圖如下:

平面圖本圖梁側支撐構造僅作示意,具體詳見梁側模板設計TnTn立面圖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RN/mn?)15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m(N/mirr)1.4面板彈性模量E(N/mm)1000()取單位寬度b=10(X)mm,按二等跨連續梁計算:W=bh2/6=1OOOx15x15/6=37500mm3,I=bh3/l2=1000x15x15x15/12=281250mm4Y()xmax[1.2(Gik+(G2k+G3k)xh)+1.4Qik1.35(Gik+(G2k+G3k)xh)+l.4\|/cQik]xb=1.1xmax[1.2x(0.1+(24+1.5)xl.2)+1.4x31.35x(0.!+(24+1.5)x1.2)+1.4x0.7x3]xl=48.824kN/mqi?=yox1.35x[Gik+(G2k+G3k)xh]xb=l.lxl,35x[0.1+(24+1.5)x1,2]x1=45.59kN/mqia=y()x1.4xO.7xQ|kxb=l.lxl.4x0.7x3x1=3.234kN/mq2=[1x(Gik+(G2k+G3k)xh)]xb=flx(0.1+(24+1.5)xl.2)]xl=30.7kN/m計算簡圖如下:48.824kN/m48.824kN/m48.824kN/m(2)1、強度驗算Mmax=0.125q1L?=0.125x48.824x0.1752=0.187kN-mo=Mmax/W=0.187x106/37500=4.984N/mm2<[f]=1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vmax=0.521q2L4/(100EI)=0.521x30.7x1754/(100x10000x281250)=O.O53mm<[v]=min[L/150,10]=min[175/150,10]=l.167mm滿足要求!3、支座反力計算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Ri=R3=0.375qi價L+0.437qi活L=0.375x45.59x0.175+0.437x3.234x0.175=3.239kNR2=1.25q,L=1.25x48.824x0.175=10.68kN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R]=R3=0.375q2L=0.375x30.7x0.175=2.015kNR2=1.25q2L=1.25x30.7x0.175=6.716kN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截面類型(mm)60x8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RN/mm?)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kKN/mm?)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6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56小梁計算方式簡支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梁底面板傳遞給左邊小梁線荷載:q1々=K/b=3.239/l=3.239kN/m梁底面板傳遞給中間小梁最大線荷載:qi4.=Max[R2]/b=Max[10.68]/l=10.68kN/m梁底面板傳遞給右邊小梁線荷載:q,{,=R3/b=3.239/l=3.239kN/m小梁自重:q2=1.1x1.35x(03-0.1)x0.35/2=0.052kN/m梁左側模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3左=Llxl.35x0.5xl.2=0.891kN/m梁右側模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3產1.1X1.35x0.5x1.2=0.891kN/m左側小梁荷載qt=qiA+q2+q31=3.239+0.052+0.891=4.182kN/m中間小梁荷載q中=qi.|.+q2=10.68+0.052=10.732kN/m右側小梁荷載q<;=qi/;+q2+q3八=3.239+0.052+0.891=4.182kN/m小梁最大荷載q=Max[q島q中,q^]=Max[4.182,10.732,4.182]=10.732kN/m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梁底面板傳遞給左邊小梁線荷載:qi」=R|7b=2.015/l=2.015kN/m梁底面板傳遞給中間小梁最大線荷載:qi+'=Max[R2']/b=Max[6.716]/1=6.716kN/m梁底面板傳遞給右邊小梁線荷載:q.<,'=R3'/b=2.015/l=2.015kN/m小梁自重:q2-lx(0.3-0.1)x035/2=0.035kN/m梁左側模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3左'=1x0.5xl.2=0.6kN/m梁右側模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3/=lx0.5xl.2=0.6kN/m左側小梁荷載q£'=qis'+q2'+q3左'=2.015+0.035+0.6=2.65kN/m中間小梁荷載q中'=qi中'+q2'=6.716+0.035=6.751kN/m右側小梁荷載q右'=qi右'+q2'+q31,-2.015+0.035+0.6=2.65kN/m小梁最大荷載q'=Max[q左',q中',q(,']=Max[2.65,6.751,2.65]=6.751kN/m為簡化計算,按簡支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10.732kN/m10.732kN/m2001、抗彎驗算Mmax=max[0.125ql,2,0.5ql22]=max[0.125xl0.732x0.32,0.5xl0.732x0.22]=0.215kN-mo=Mmax/W=0.215x106/64000=3.354N/mm2<[f]=15.44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Vmax=max[0.5qh,ql2]=max[0.5x10.732x0.3,10.732x0.2]=2.146kNTmax=3Vmax/(2bh0)=3x2.146x1000/(2x60x80)=0.671N/mm2<[x]=1.78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vi=5q'li4/(384EI)=5x6.751x3004/(384x9350x256x104)=0.03mm<[v]=min[l1/150,10]=min[300/150,10]=2mmv2=q'l24/(8EI)=6.751x20()4/(8x9350x256x104)=0.056mm<[v]=min⑵2八50,10]=min[400/150,10]=2.667mm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Rniax=max[qL,,0.5qLi+qL2]=max[l0.732x0.3,0.5x10.732x0.3+10.732x0.2]=3.756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464kN,R2=3.756kN,R3=1.464kN正常使用極限狀態Rmax'=max[q'Li,0.5qLi+q'L2]=max[6.751x0.3,0.5x6.751xO.3+6.751xO.2]=2.363kN同理可得:

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0.927kN,R2'=2.363kN,R3'=0.927kN六、主梁驗算1.4^4kN3.756kN1.464kN(1)(2)1、1.4^4kN3.756kN1.464kN(1)(2)1、抗彎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截面類型(mm)048x3.5主梁計算截面類型(mm)①48x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IfKN/mn?)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hKN/mn?)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J)4.49主梁彈性模量E(N/mm")206000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彎矩圖(kN-m)o=Mmax/W=0.076x106/4490=16.853N/mm2<[f]=205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0.863 0.8630.6010.601△2,48148630863主梁剪力圖(kN)Vinax=0.863kNTmax=2Vmax/A=2xO.863xlOOO/424=4.O69N/rnni2<[T]=12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0.011主梁變形圖(mm)vmax=0.011mm<[v]=min[L/150,10]=min[300/150,10]=2mm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支座反力依次為Ri=0.601kN,R2=5.481kN,R3=0.601kN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支座反力依次為Ri'=0.381kN,R2'=3.455kN,R3'=O.381kN七、2號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截面類型(mm)048x3.5主梁計算截面類型(mm)①48x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IfRN/mn?)205

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hKN/mn?)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慣性矩Kcm4)10.78主梁計算方式簡支梁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2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0.6主梁自重忽略不計,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0.6P=max[R,R2,R3]x0.6=Max[0.601,5.481,0.601]x0.6=3.289kN,P=max[R;,R2,R3]x0.6=Max[0,381,3.455,0.381]x0.6=2.073kN3.289kN 3.289kN 3.289kN1、抗彎驗算2號主梁彎矩圖(kN-m)o=Mmax/W=0.493xl06/4490=109.885N/mm2<[f]=205N/mm2滿足耍求!2、抗剪驗算-1.M4-1,G44-1.M4-1,G442號主梁剪力圖(kN)Vmax=1.645kNTmax=2Vmax/A=2x1.645x1000/424=7.757N/mm2<[x]=12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4422號主梁變形圖(mm)vmax=0.42mm<[v]=min(L/150,10)=min(600/150,10)=4mm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極限承載能力狀態支座反力依次為R=4.934kN,R2=4.934kN立桿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為Pi=0.542/0.6=0.903kN,P2=4.934/0.6=8.223kN,P3=0.542/0.6=0.903kN八、可調托座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式可調托座2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P”P2,P3]=8.223kN<[N]=30kN滿足要求!九、立桿驗算立桿鋼管截面類型(mm)①48x3.5立桿鋼管計算截面類型(mm)①48x3鋼材等級Q345立桿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W桿截面抵抗矩W(cm')4.49支架立桿計算長度修正系數n1.2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k0.7抗壓強度設計值[fRN/mnT)300支架自甫標準值q(kN/m)0.151、長細比驗算hmax=max(r]h,h,+2ka)=max(l.2x1200,600+2x0.7x500)=1440mmX=hmax/i=1440/15.9=90.566<[X]=150長細比滿足要求!查表得:(p=0.552、風荷載計算Mwd=Yoxq>cxYQxMa)k=Yox<pcxYQx(^2x(OkXlaxh2/10)= 1.1x0.6xl.4x(lx0.031x0.6x1.22/10)=0.002kN.m3、穩定性計算Pi=0.903kN,P2=8.223kN,P3=0.903kNNd=max[P|,P2,P3]+1.1x135x0.15x(18-1.2)=max[0.903,8.223,0.903]+3.742=11.965kNfd=Nd/((pA)+Mwd/W=11964.702/(0.55x424)+0.002x1()6/4490=51.752N/mm2<[f]=3OON/mm2滿足要求!十、高寬比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第832條:支撐腳手架獨立架體高寬比不應大于3.0H/B=18/13=1.385<3滿足要求!十一、架體抗傾覆驗算

(“戰荷領事體作用ooit#單元風a(“戰荷領事體作用ooit#單元風a我作用風荷牧件明東意圖支撐腳手架風線荷載標準值:qwk=l'aX(o我=0.9x0.339=0.305kN/m:風荷載作用在支架外側模板上產生的水平力標準值:Fwk=l'axHmx(omk=0.9x1.2x0.254=0.274kN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傾覆力矩標準值M°k:Mok=0.5H2qwk+HFwk=0.5x182x0.305+18x0.274=54.364kN.m參考《規范》GB51210-20I6第6.2.17條:B~l'a(gki+gk2)+2EGjkbj+3yoMokgki——均勻分布的架體面荷載自重標準值kN/m2gk2——均勻分布的架體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載自重標準值kN/n?Gjk-—■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標準值kNbj——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傾覆原點的水平距離mB」'a(gkl+ gk2)+2EGjkbj=B2ra[qH/(raxrb)+Gik]+2xGjkxB/2=132x0.9x[0.15x18/(0.9x0.9)+0.5]+2x1x13/2=596.05kN.m>3y()Mok=3x1.1x54.364=179.401kN.M滿足要求!十二、立桿地基基礎計算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kPa)140立桿墊木地基土承載力折減系數mf0.9墊板底面面積A(m2)0.15立桿底墊板的底面平均壓力p=N/(mfA)=11.965/(0.9x0.15)=88.627kPa<yufak=1.363x140=190.82kPa滿足要求!板模板(輪扣式)計算書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承插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31-2010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6、《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17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上樓板名稱B2,標高9.00m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20模板支架高度H(m)18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m)24模板支架橫向長度B(m)13支架外側模板高度Hm(mm)700二、荷載設計7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ik(kN/m)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0.5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1.1施工荷載標準值Qik(kN/m2)3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標準值Gjk(kN)1風荷載參數:風荷載標準值2u)k(kN/m)基本風壓o)0(kN/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