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燃燒與火災基礎知識2012年12月1燃燒的本質與條件燃燒的類型燃燒過程燃燒產物影響火災發展變化的因素防火與滅火的基本原理主要內容2了解和掌握燃燒與火災的基本知識,更深入地理解防火與滅火的基本方法。學習的主要目的3鏈鎖反應游離基/自由基/自由原子均相燃燒與非均相燃燒蒸發燃燒表面燃燒關鍵詞4燃燒的本質與條件一、燃燒的定義燃燒火災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5燃燒不僅在氧存在時能夠發生,在其他氧化劑中也能發生,甚至燃燒的更加激烈。例如,氫氣與氯氣混合見光即爆炸。6二、燃燒的特征1、是氧化還原反應據物質燃燒的化學反應式得知,任何物質的燃燒,都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而該反應一定是一種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7如: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從木炭和氫氣的燃燒反應可以看出,氧化還原化學反應是這個反應的本質。82、伴有火焰凡是燃燒反應都有熱量生成,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且常常伴有火焰。3、發光和(或)發煙大部分燃燒現象都伴有光和煙的現象,但也有少數燃燒只發煙而無光產生。9三、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可燃物。102、氧化劑指處于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與可燃物質相結合能夠導致燃燒的物質。11常見的氧化劑氧氣、空氣、氯氣、氟氯酸鉀:分解后產生氧氣低氮硝化纖維、硝酸纖維的賽璐珞:受熱后可自動釋放氧氣燃燒,不需要外部助燃劑。123、引火源使物質發生燃燒的外部熱源。常見的引火源明火、高溫物體、化學熱能、電熱能、機械熱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133、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溫度氧化劑一定濃度一定濃度一定的點火能量相互作用14燃燒的本質燃燒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化學反應;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生的物理現象。15四、影響燃燒的因素1、可燃物與氧化劑的配比濃度可燃物與氧化劑的配比濃度越接近于化學當量比,燃速越快,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也越大。162、溫度溫度升高會使可燃物與氧化劑分子的活性增強,碰撞幾率增大,反應速度變快,燃燒范圍變寬。如丙酮的爆炸濃度范圍,當溫度在0℃時為4.2~8.0%,50℃時為4.0~9.8%,當溫度達100℃時為3.2~10.0%。173、壓力壓力增高會使燃燒反應變快,爆炸上限升高,燃燒范圍變寬,引燃溫度和閃點降低。184、惰性介質惰性介質增加會使燃燒范圍變小,且至一定值時燃燒便不能發生。其特點是,對爆炸上限的影響較為顯著。這是因為氣體混合物中惰性介質的增加,表示氧的濃度相對減小,而爆炸上限時的氧濃度本來就很小,故惰性介質的濃度稍微增加一點,就會使爆炸上限顯著下降。195、含氧量混合物中的氧含量增加會使可燃的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升高,燃燒范圍變寬,使平時不燃或難燃的物質變的可燃或易燃起來。當空氣中氧含量增加到23%(體積)時,在空氣中著火可自熄的許多材料也變得能迅速傳播火勢。最低氧含量:物質能夠發生燃燒的最低含氧濃度,也叫氧指數。206、容器的尺寸和材質容器的直徑:直徑變小,則燃燒范圍變窄,至一定程度時火焰即不能通過(臨界直徑)。容器的材質:容器的催化作用越強,導熱性越差、透光性越好,則引燃溫度越低,燃燒范圍越寬21例如:乙醚的自燃點,在鐵管中是533℃,在石英管中是549℃,在玻璃燒瓶中是188℃,在鋼杯中是193℃。如氫氣和氟氣在玻璃容器中混合,甚至在液態空氣的溫度下于黑暗中也會發生爆炸,但若在銀制容器中,在常溫下才能發生反應。227、引火源的溫度、能量和熱表面積引火源的溫度、能量和熱表面積的大小,與可燃物接觸時間的長短等,都對燃燒條件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引火源的溫度、能量越高,與可燃物接觸的面積越大、時間越長,那么,引火源釋放給可燃物的能量也就越多,則可燃物的燃燒范圍就越寬,也就越易被引燃;反之亦然。23幾種引火源的溫度引火源名稱引火源溫度引火源名稱引火源溫度火柴焰500-650氣燈火焰 1600-2100
煙頭中心700-800酒精燈焰 1180
煙頭表面250 煤油燈焰 780-1030
機械火星1200 植物油燈焰500-700煤爐火星1000 蠟燭焰 640-940煙囪火星600 焊割焰2000-300石灰與水反應600-700汽車廢氣火星600-80024燃燒的類型一、燃燒按可燃物質著火方式分著火自燃閃燃爆炸轟然251、自燃指可燃物質在沒有外界著火源作用的條件下,靠物質本身內部的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而發生的自動燃燒現象。261)自燃的主要形式氧化發熱自燃,如浸油脂物質、黃磷;分解放熱自燃,如硝化棉、賽璐珞;聚合放熱自燃,如低分子單體聚合;吸附放熱自燃,如活性炭、還原鎳;發酵放熱自燃,如潮濕的麥秸、棉花;活性物質遇濕自燃,如堿金屬遇水、酸;可燃物遇強氧化劑自燃,如丙三醇遇高錳酸鉀。27黃磷自燃案例282)影響自燃的因素氣體液體如前所述,固體物質因素如下:揮發物的數量;固體顆粒度;受熱時間;組成物的含氧量(浸油物中油脂含量小于3%時則不易發生自燃)。29常見固體的自燃點/℃名稱自燃點名稱自燃點名稱自燃點名稱自燃點樟腦70布匹200賽璐珞100麥草200紙張130硫磺207棉花150無煙煤280-500漆布165滌綸纖維390蠟燭190302、閃燃指在液體表面上產生的足夠的可燃蒸氣,遇火能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象。閃燃是液體燃燒特有的一種燃燒現象,但是少數低熔點可燃固體在燃燒時也有這種現象。閃燃是著火的前兆,當液體達到閃燃溫度時,就說明火災已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必須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否則就有著火的危險。311)閃點閃點是指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液體表面上能產生閃燃的最低溫度。閃點是評價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液體閃點的高低將可燃液體分為:甲類:閃點<28℃的液體;乙類:閃點≥28℃~<60℃的液體;丙類:閃點≥60℃的液體為。322)一些可燃液體的閃點333、爆炸指由于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生溫度、壓力升高或兩者同時增加的現象。1)氣體的爆炸爆炸濃度極限:可燃氣體、蒸氣、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引燃源產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稱為爆炸濃度下限或爆炸濃度上限。34氣體的燃燒范圍:可燃氣體、蒸氣的爆炸極限通常用可燃氣體、蒸氣與空氣的體積百分比來表示。能發生爆炸的最高濃度叫做爆炸上限;能發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叫做爆炸下限。爆炸上限與爆炸下限的濃度區間為燃燒范圍。35例如,乙炔(C2H2)氣體的爆炸極限為2.1%~80%,氫氣(H2)的爆炸極限為4%~74%,這就是說與空氣混合后的比例,乙炔只有在2.1%~80%,氫氣只有在4%~74%這個濃度范圍內時遇火源才能發生爆炸,乙炔低于2.1%和高于80%,氫氣低于4%或高于74%的任何濃度都不會發生爆炸或著火。362)粉塵的爆炸粉塵爆炸的特點易發生多次爆炸;所需的最小點火能量較高(較氣體、蒸氣);爆炸壓力上升慢、持續時間長、釋放能量大、破壞能力強。37粉塵爆炸的條件粉塵本身必須可燃;粉塵本身必須具有相當大的體表面積;粉塵必須懸浮于空氣中,并與空氣混合在爆炸極限范圍之內;有足夠的點火能量。38影響粉塵爆炸的因素粉塵顆粒的尺寸;粉塵的濃度;空氣的含水量;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394、著火可燃物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開始產生有火焰的燃燒,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續并不斷擴大的燃燒現象。燃點或著火點: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應用外部熱源使物質起火并持續燃燒一定時間所需的最低溫度。一切可燃物的燃點都高于閃點。40控制可燃物的溫度在其燃點一下,就可以防止火災的發生。41著火閃燃著火點持續的燃燒閃點一閃即滅酒精的著火點是696K(423℃)閃點是286K(13℃)42爆炸爆炸極限1.物理爆炸2.化學爆炸3.核爆炸4.粉塵爆炸粉塵的可燃性粉塵有足夠大的比表面積懸浮于空氣中,并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濃度極限范圍有足夠的點火能量43燃燒的過程及特點一、固體物質的燃燒形式表面燃燒陰燃分解燃燒蒸發燃燒44二、液體物質的燃燒形式蒸發燃燒動力燃燒沸溢燃燒噴濺燃燒45沸溢燃燒噴濺燃燒形成了含有油品的氣泡形成的水蒸氣壓力將上層油品抬起46沸溢燃燒噴濺燃燒罐壁發生劇烈抖動、伴有強烈的噪音、煙霧減少、火焰更加發亮、火舌尺寸變大47三、氣體物質的燃燒形式擴散燃燒混合燃燒48燃燒產物及危害一、燃燒產物的涵義和分類1、燃燒產物的涵義物質燃燒或熱解后產生的氣體、固體、煙霧和熱量等全部物質492、燃燒產物的分類完全燃燒產物不完全燃燒產物50如果在燃燒過程中生成的產物不能再燃燒了,那么這種燃燒叫做完全燃燒,其產物稱為完全燃燒產物,如CO2;如果在燃燒過程中生成的產物還能繼續燃燒,那么這種燃燒叫做不完全燃燒,其產物為不完全燃燒產物,如空氣不足或者溫度較低,燃燒易產生CO。513、煙氣火災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剩余空氣和懸浮在大氣中可見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綜合。危害毒害性:CO、HCN、SO2減光性恐怖性52煙氣的毒害性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為完全燃燒產物,是一種無色不燃的氣體,溶于水,有弱酸味,密度1.52g/L。有窒息性,在空氣中其濃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見下表1所示。53CO2含量/%對人體的影響0.551~234567~1010~2020~256h內不會有任何癥狀;呼吸感到急促,引起不快感;呼吸中樞受到刺激,呼吸增加二倍,脈搏、血壓升高,容易疲勞;有頭痛、目花、耳鳴、心跳等癥狀;感覺遲鈍、耳鳴、血液循環加快,喘不過氣來,在30min內引起中毒;呼吸急促,感到困難;頭暈、呼吸困難,數分鐘內會失去知覺發生昏迷;呼吸處于停頓狀態、失去知覺;即可致人窒息死亡。表154一氧化碳(CO)
為不完全燃燒產物。無色、無味而有強烈毒性的可燃氣體,不易液化和固化,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苯。屬于易燃氣體,燃燒時火焰呈藍色,火焰溫度約為2095℃,自燃點610℃,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有爆炸危險,爆炸極限為12.5%-74.2%。一氧化碳有毒,空氣中的最大容許濃度為30mg/m3,狗的一次吸入全致死濃度為40mg/m3。55在火場煙霧彌漫的房間中,一氧化碳含量比較高時,對滅火人員的身體有一定的影響,必須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通常情況下,火場上一氧化碳含量如下表2所示。56火災地點和燃燒物質CO含量(%)地下室悶頂內樓層內濃煙賽璐珞火藥爆炸物質0.04~0.650.01~0.10.01~0.40.02~0.138.42.47~15.05~70.0火場上不同部位和物質燃燒的一氧化碳含量表257一氧化碳的毒性較大,由于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強(其結合力約為氧與血紅蛋白的240~300倍),而能將血液中的氧置換出來,吸入人體后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HbCO)造成人的肌體組織缺氧,出現窒息中毒狀態。一氧化碳在火場煙霧彌漫的房間中對人體影響的毒性如表3所示。58表3CO含量(%)對人體的影響0.010.050.10.51.0幾小時之內沒感覺1小時內影響不大1小時內頭疼、作嘔、不舒服2~3分鐘有死亡危險吸氣數次失去知覺,2~3分鐘死亡59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硫燃燒生成的產物。它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硫燃燒時的特殊氣味就是二氧化硫的氣味。二氧化硫有毒,是大氣污染中危害較大的一種氣體,它嚴重傷害植物,刺激人的呼吸道,腐蝕金屬等。大氣中SO2含量對人體的影響如表4所示。60表4SO2的含量對人體的影響%mg/L0.00050.001~0.0020.005~0.010.050.01460.029~0.0580.146~0.2931.46長時間作用無危險;氣管感到刺激,咳嗽;1小時內無直接的危險;短時間內有生命危險61氰化氫(HCN)
氰化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含氮高分子材料的燃燒產物;為無色氣體或液體性易燃,極毒。氰離子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完整的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它經口使人斃命的致死量為0.3mg/m3。氰化物能抑制細胞呼吸引起窒息。氰化氫在不同濃度下對人體的影響如表5所示。62表5HCN濃度/mg/m3對人體的影響5~2020~4050~60120~150150200300使人會感覺到頭痛頭暈接觸幾小時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輕度癥狀人只能耐受30~60min,會有后遺癥一般在1h內死亡吸入30min可致人死亡吸入10min可致人死亡會立即致人死亡63煙(Smoke)
由燃燒或熱解作用所產生的懸浮在大氣中,可見的固體和(或)液體微粒。可根據煙的顏色和氣味來判斷什么物質在燃燒。例如:白磷燃燒時生成濃白色的煙,并且由于生成有三氧化二磷而帶有大蒜味。如果是這類物質在燃燒,一看一嗅就可以辨別出來。一些常見的可燃物燃燒時煙的特征見表8所示。64表6可燃物質煙的特征顏色嗅味木材石油產品磷鎂硫磺橡膠鉀棉和麻絲粘膠纖維聚氯乙烯纖維聚乙烯聚丙烯錦綸有機玻璃酚醛塑料(以木粉為填料)脲醛塑料灰黑色黑色白色同上—
棕黑色濃白色黑褐色—黑褐色黑色——白色
—黑煙—黑煙樹脂嗅石油嗅大蒜嗅—硫嗅同上—燒紙嗅燒毛皮嗅燒紙嗅鹽酸嗅石蠟嗅石油嗅酰胺類嗅芳香木頭、甲醛嗅甲醛嗅酸嗅稍有酸味同上—金屬味同上同上堿味稍有酸味堿味稍有酸味同上稍有酸味同上—稍有酸味同上—
有酸味65煙霧,是最直接的燃燒產物之一,自古以來,火災總是伴隨著濃煙滾滾,火光閃閃,產生著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煙、CO和CO2等。66據資料統計,在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中,被煙霧熏死的所占比例很大,一般它是被火燒死者的4~5倍,著火層以上死的人,絕大多數是被煙熏死的。據測試,煙的蔓延速度超過火的五倍。起火之后,失火房間內的煙不斷進入走廓,在走廓內以每秒0.3~0.8m的速度向外擴散,如果遇到樓梯間敞開的門(甚至門縫),則以每秒2~3m的速度在樓梯間往上竄直奔最上一層,而且樓越高,竄得越快。67例如30m高的大樓起火,煙從頂部流出去的速度,接近每秒22m,相當于九級大風。熾熱的濃煙不但使一般噴水裝置難于對付,而且在很遠的距離對人體就有強大威脅。如在美國發生的一次大樓火災中,濃煙上升,雖然火頭只燒到五層,但在21層上已經有人窒息喪命了。684、火焰火焰的顏色;大部分物質呈桔紅色;硫磺—藍色磷、鈉—黃色69火焰和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火焰越接近藍白色。乙炔:空氣中的燃燒溫度為2127攝氏度,火焰為橙紅色;純氧中的燃燒溫度為3250攝氏度,火焰呈藍白色。705、燃燒產物對消防安全的影響1)對燃燒過程的影響
完全燃燒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有阻止燃燒的作用。如果將房間所有孔洞封閉,隨著燃燒的進行,空氣中的氧會越來越少,燃燒強度便隨之降低,當產物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燃燒會自動熄滅。實驗證明,如果空氣中CO2的含量達到30%,一般可燃物就不能發生燃燒。故對已著火房間不輕易開門窗,地下室火災必要時采取封堵洞口。712)對人的視力的影響
煙有遮光作用,使人的能見度下降,會給撲救和疏散工作帶來困難。在火場上,煙會使人們不易辨別火勢的方向,也不易尋找起火地點,如果是樓房起火,走廊內大量的煙會使人看不見疏散方向,找不到樓梯和門,造成安全疏散的障礙。大量火場觀察證明,在著火后大約15min,煙的濃度最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能見距離一般只有30cm。723)對人體的影響
燃燒產生大量的煙和氣體,使空氣中氧氣含量急速降低,加上CO、HCl、HCN等有毒氣體的作用,使在場人員有窒息和中毒的危險。另外,燃燒產物中的煙氣,包括水蒸氣,溫度較高,載有大量的熱,人在這種高溫濕熱環境中極易被燙傷。734)易造成火勢蔓延
灼熱的燃燒產物,由于對流和熱輻射作用,都可能引起其他可燃物質的燃燒,成為新的起火點,造成火勢擴散蔓延。有些不完全燃燒產物還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發生爆炸。745)能提供早期的火災警報
人們可以根據煙霧的方位、規模、顏色和氣味,大致斷定著火的方位、火災的規模、燃燒物的種類等,從而選擇正確的方法實施撲救。75影響火災發展變化的主要因素一、熱傳播對火災發展變化的影響1、熱傳播的方式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影響火災發展變化的因素76熱傳導
熱量通過直接接觸的物體,從溫度較高部位傳遞到溫度較低部位。77熱輻射
熱量通過電磁波形式傳遞;不受氣流、風速、風向影響。影響的因素:熱源的溫度、熱源與受熱物體間的距離及兩者間的相對位置、受熱物體的顏色。78熱對流
熱量通過流動介質,有空間一處傳播至另一處。如:氣體對流、液體對流;強制對流、自然對流79火災及其分類一、火災的定義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消防基本術語》GB5907-86)。80二、火災的含義根據該定義,火災應當包括以下三層含義:必須造成災害,包括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等;該災害必須是由燃燒造成的;該燃燒必須是失去控制的燃燒。81比如人們在家里用煤氣做飯的燃燒就不能算火災,因為它是有控制的燃燒;再如,垃圾堆里的燃燒,雖然該燃燒是失去控制的燃燒,但該燃燒沒有造成災害,所以也不能算做火災。82防火與滅火的基本原理
消除燃燒條件中的任何一條,使燃燒不發生或不能持續。83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