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第14課2荷塘月色課件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第14課2荷塘月色課件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第14課2荷塘月色課件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第14課2荷塘月色課件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第14課2荷塘月色課件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荷

色文化傳承與理解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幽幽荷塘,無邊月色一位瑞士哲學家說過:“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種心情。”此正是王國維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確,通常文人都會用他們筆下的事物來寄托他們的心情。正如采菊的陶淵明采的是一份高標超逸;愛蓮的周敦頤愛的是那不染不妖;畫竹的鄭板橋畫的是一份亦剛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懷自憐自惜。朱自清筆下的荷塘也很美,可是他的這片風景寄托的又是怎樣的情懷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進行一次美的歷程吧……《一個畫荷的下午》席慕蓉我的一生本來可以有不同的遭逢如果在新雨的荷前你只是靜靜地走過在那個七月的午后如果如果你沒有回頭

文化傳承與理解1.文學常識(1)朱自清(1899—1948):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1948年8月12日,因不食美國送來的面粉,于貧病交加中病逝。毛澤東說:“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鄙⑽拇碜饔小侗秤啊贰逗商猎律贰洞骸贰洞掖摇贰稖刂莸嫩欅E》《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全集》中。(2)“蓮葉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樂府詩。(3)“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出自南朝樂府詩《西洲曲》。(4)《采蓮賦》是南朝梁代皇帝蕭繹的賦作。你的散文感情真摯,有口皆碑。《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卻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你對父親的感情之深讓讀者為之感動泣淚?!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贰逗商猎律返葘懢翱b密的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并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典范;又以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你詩人、學者、斗士的統一。構建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你功不可沒!2.寫作背景“超然”之中的掙扎《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這一年中國接連發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殺,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處于苦悶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憶佩弦》)。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薄逗商猎律肪驼亲髡咦约合搿俺弧倍植荒艿摹皰暝钡男嫩E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对伾饺穬ι紧耍ㄌ疲┥街杏辛魉?,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3.相關知識通感(1)什么是通感?通感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2)通感的修辭作用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比如:欣賞建筑的重復與變化的樣式會聯想到音樂的重復與變化的節奏;聞到酸的東西會聯想到尖銳的物體;聽到飄緲輕柔的音樂會聯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紗子。《荷塘月色》中的兩例,第一例用來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边@一句把本是通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而“歌聲”是人們通過聽覺獲得的,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無限的韻致,迷離精妙,令人情動神搖。第二例用來描寫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將光和影、明與暗的組合比喻成和諧的音樂,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將月下荷塘的和諧之美表現得恰到好處,淡淡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見仁見智,名家點評(1)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被稱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論文字,平穩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了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唐弢《晦庵書話朱自清》)(2)朱文的譬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且以溢美過盛的《荷塘月色》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個譬喻,對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說來,用喻不可謂之不密。細讀之余,當可發現這些譬喻大半浮泛,輕易,陰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學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隱喻,可是隱喻的手法畢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淺白,這也是一個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狀燈光的隱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3)與作品的意境、基調相一致,詩人運用了近三十個各種類型的疊詞,這些疊詞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產生了獨特的表情達意的效果。如描寫荷花荷葉,運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一粒?!薄翱|縷”“密密”“脈脈”等疊詞,準確而又傳神地描寫出傾注詩人主觀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從古典詩詞中選用的描寫香草美人的疊詞,大大濃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態和風韻,與作品的內在抒情取得了和諧的契合,使描寫語言有一種典雅的美,清麗的美。(吳周文《談〈荷塘月色〉》)語言建構與運用作業時間:20分鐘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煤屑__________

(2)踱步__________(3)彌望__________

(4)點綴__________(5)霎時__________

(6)酣眠__________(7)渺茫__________

(8)斑駁__________(9)倩影__________

(10)裊娜__________(11)斂裾__________

(12)梵婀玲__________(13)峭楞楞__________

(14)妖童媛女__________(15)蓊蓊郁郁__________················xièduómízhuìshàhānmiǎobānbóqiànnuójūfànqiàoyuànwěngmài脈搏mò脈脈xiān

纖細qiàn纖繩chàn

顫動zhàn顫栗fú仿佛fó佛教chǔ獨處chù妙處cān參與cēn參差qū曲折qǔ歌曲幽僻開辟癖好點綴輟學拾掇惦念掂量踮腳沒精打采五彩繽紛4.辨析詞義,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填寫在句中橫線上。(1)幽僻·幽靜①這是一條

的山溝,白天都很少有人來,更別說是晚上了。②夕陽下,清風小橋流水去。余暉下的烏鎮格外

。幽僻幽靜解析:兩詞都有“靜”的意思,但“幽僻”強調幽靜偏僻?!坝撵o”強調幽雅清靜。①句中的語境是“很少有人來”,所以要用“幽僻”;而②句強調的是小橋流水的安靜幽雅,所以要用“幽靜”。(2)稀疏·稀少①雅典奧運會為何會出現現場觀眾

的現象?雅典市長多拉4日晚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做演講時做出了解釋。②轉過這座山,一片

的樹林就出現在我們面前。解析:兩詞都有“少”的意思,但“稀疏”強調的是寬松,不稠密;“稀少”適用范圍廣,指的是很少出現或發生的,或者稀疏的,人員組成很少的。稀少稀疏(3)約略·大概①

聽得窗外有細細屑屑的雨點聲,但也不一定是雨點,細聽去卻又沒有了。②你的書

什么時候能出來?你的那些粉絲都等急了。解析:

兩詞都有“揣測”的意思,但是“約略”意思更加豐富,除了有“大致,大體上”的意思外,還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輕微;不經意”等意思。①句就運用了“仿佛,依稀”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大致內容或情況”“表示對時間、數量的不很精確的估計”。約略大概(4)沒精打采·垂頭喪氣①他今天

的,是不是生病了?②韓全海見大勢已去,

,默不作聲。解析:兩詞都有“精神不振”的意思,但是“沒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不高興,不振作。而“垂頭喪氣”形容低著頭,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喪的樣子,或形容沒有生氣。沒精打采垂頭喪氣5.填空。(1)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

,又如剛出浴的美人。(2)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3)月光如流水一般,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4)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

。有裊娜地開著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5)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F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1923年發表長詩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

、

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遺著編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詩文選集》等。《毀滅》《背影》《荷塘月色》《歐游雜記》思維發展與提升一、文本理解1.作者在所描寫的四幅畫面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概括每幅畫面的特征。明確:畫面畫面意象畫面特征月下小徑小煤屑路、許多樹幽僻、寂靜月下荷塘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靜、淡雅荷塘月色月光、青霧、樹影朦朧、縹緲荷塘四面樹色、樹姿、遠山、蟬聲、蛙聲陰沉、模糊2.文章第五段寫月色、月影時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請結合相關語句,分析“瀉”“浮”“洗”“畫”的表達效果。明確:①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②浮。寫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③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④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頗不寧靜”?明確:朱自清寫此文的時候,是1927年7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社會一片混亂。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悶彷徨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作為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的逃避一法”,因為他既反感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懷疑懼,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個避難所,保持知識分子的相對獨立。在某種意義上,“荷塘月色”(寧靜的大自然)的“夢”也是知識分子的精神避難所。然而朱自清先生畢竟又是個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安心于這種“超然”。他“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邊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逗商猎律氛侵熳郧逑壬搿俺弧倍植荒艿摹皰暝钡男嫩E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一句話,朱自清既神往于個人的自由世界,又為此感到不安與自譴,這種內在矛盾構成了朱自清內心的“不寧靜”。二、疑難探究4.作者為什么繼荷塘美景的描寫之后,又專門安排了一段對江南采蓮習俗的描繪?明確:這部分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它的結構意義不可忽視。我們把對清華園荷塘的描畫和對江南采蓮的聯想并列起來,不難看出,前者是實,后者是虛,前者是現實,后者是夢幻,前者是信目極賞,后者是馳騁想象。作者有意識地把荷塘景與江南景比較,在對比過程中展示情感態度。二者在結構上彼此呼應,互為雙璧,使文章表現更豐厚,行文更有起伏,更具層次性,使結構避免了平淡和單一。5.文章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明確:觀點一:“我”是一個“文人”。作者雖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但是作為“斗士”,他對政治的敏感遠不及他對自然風光、人情世故來得細致傳神,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壞、政黨的是非,本文可以說是作者作為文人的寄情山水的詠懷之作。觀點二:“我”是一個中庸的“懦夫”。月下荷塘,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調和、適中、安逸,這正是作者從中和主義思想出發追求一種適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以此看出朱自清的思想是矛盾復雜的,他對現實不滿但又不敢抗爭,所以說他是那個時代的懦夫。觀點三:“我”是一個時代的“平民”。作者在課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謹的教師的形象,他心地溫厚,個性平和,處事謹慎,有所追求又“放不開”。散文中的情,既有作者個性、人格的印記,又有社會生活、時代風云留下的痕跡,既有獨特性,又有時代性。審美鑒賞與創造一、源頭活水,積累妙用(一)素材這樣積累1.在教材中提煉(1)散文泰斗您,既非天才,又無貴族之氣,卻用農民般的質樸和誠實,一次又一次地鑄就輝煌的作品,讓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靈,隨著您文章的節奏而跳動!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卻有動人心弦的力量。您,用自己的筆流淌父子離別之淚,用自己的筆綻放月色下的荷花,用自己的筆書寫光明的到來。您用寫景縝密的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您用至真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并茂的散文典范;您感悟人生的真諦和價值,領會情感的忠誠和自然,您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散文泰斗——朱自清。(2)朱自清不吃嗟來之食朱自清先生,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美援面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并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敝熳郧逡簧碇夭?,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讀書人貧賤不能移的骨氣。(3)獨處時能夠獲得心靈的片刻寧謐當“心里頗不寧靜”的朱自清選擇了月色下漫步荷塘時,他拋開了白天的煩惱與痛苦。與自我對語,看清了自己是一個喜歡熱鬧,也愛冷清的矛盾化的統一體。他從白天痛苦不堪的角色里抽身退出,投入了無邊的荷塘月色之中,盡情地享受溶溶月色之美,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沉醉在淡淡的暗香中,他疲憊的身心獲得了休憩,無限的煩惱也暫時拋到九霄云外。(4)心空沒有寬度,心靈沒有邊界當朱自清把月下荷塘當作屬于自己的天地時,他找到了一種絕對的心靈自由的感覺。這是心靈營造的自由王國。擁有自由的心態,就可以縱情馳騁,心騖八極。朱自清獨自漫步荷塘,思緒自由馳騁,由眼前的荷塘飛往六朝,賞采蓮盛況,進而念及家鄉。此時,作者徹底拋開了塵世生活的紛紛擾擾,遠離人群,與大地對話,與天空對話,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他的心靈空間沒有了邊際。2.在名句中選擇詠荷花名詩①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王昌齡《采蓮曲二首》②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獥钊f里《小池》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⑤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⑥一片秋云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芤逗苫ā罚ǘ┧夭倪@樣運用荷香月色,詩情畫意

——讀《荷塘月色》帶著淡淡的愁緒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見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上“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里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這還不是最美的,一縷“微風”讓這幅極美的荷花圖動了起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如歌,似有若無,花葉顫動,流波溢彩,葉、花、形、色、味渾然一體。人也在微風中全身心地沉醉在這荷塘美景之中了。而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葉下的流水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不能看見,而葉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卻在“靜靜地瀉”著,一個“瀉”字,化靜為動,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動感;“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個“浮”字又突出了霧的輕飄朦朧。葉子和花在薄霧籠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如夢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霧輕籠飄浮,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滿月而有淡淡的云霧,給人的感覺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卻是恰到好處。作者在這里無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悅。“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楊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葉上,作者偏偏用了一個“畫”字,仿佛是一位繪畫高手在潑墨揮毫精心描繪一般,使投在荷葉上的影子貼切自然、美麗逼真,富有情趣?!肮馀c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細膩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癡如醉!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都沒有”。作者還是無法擺脫那一縷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給幽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輕紗,清幽淡雅、安謐柔和、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讀著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徑上走著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綠的荷葉,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霧繚繞的荷塘便又展現在眼前。二、書聲瑯瑯——由此及彼,拓展視野拓展閱讀一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如今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逝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磕懵斆鞯?,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拓展閱讀二溫州的蹤跡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搖曳于輕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玲瓏有致。葉嫩綠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ㄕ㈤_,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別過臉來對著這一只,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么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只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來著?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舍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您該找著那卷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余。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于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且仓缓糜伤?。1924年2月1日,溫州作綠我第二次到仙巖①的時候,我驚詫②于梅雨潭的綠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于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③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④;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⑤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⑥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⑦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⑧,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⑨的水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⑩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著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2月8日,溫州作【注】

①仙巖:山名,位于浙江省溫州與瑞安兩市之間。②驚詫(chà):驚訝。③踞(jù):蹲。④綹(liǔ):量詞。⑤倏(shū):極快地,忽然。⑥離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閃一閃的,神奇莫測。⑦皺纈(xié):潭水泛起波紋,好像有花紋的綢緞(微微)褶皺著。纈,有花紋的絲織品。⑧塵滓(zǐ):物品提出精華后剩下的東西。⑨秦淮河:在江蘇省西南部,經南京市區西入長江。⑩挹(yì):舀,把液體盛出來。?明眸(móu)善睞(l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