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樣試題庫_第1頁
土壤采樣試題庫_第2頁
土壤采樣試題庫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壤采樣試題庫(定稿)(共16頁)--本頁僅作為文檔封面,使用時請直接刪除即可----內頁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合適字體及大小--PAGEPAGE19持證上崗理論考核土壤底質采樣題庫一、單項選擇題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適宜的野外點是: 。()A.坡腳、洼地等具有從屬景觀特征地點B.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地點C.城鎮、住宅、道路及溝渠附近D.水土流失嚴重地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背景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m以上。()A.50B.100 C.200D.300答案: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建設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樣的柱狀樣采樣深度一般為 cm。()A.20 B.60 C.100 D.120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測試項目需要新鮮土壤樣品時,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裝,并且 保存。()‘室溫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D.常答案:C對土壤的監測應以事故地點為中心,按一定間隔的 采樣,并根據污染物品。()網格法布點 B.圓形布點 C.扇形布點 D.線性布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各點(層)取kg 土樣裝入樣品袋,有腐蝕性或要測定揮發性化合物,改用廣口裝樣。含易分解有機物的待測定樣品,采集后置于低溫(冰箱)中,直至運送、移交到分析室。()A. B.1 C. D.2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土壤混合樣是在農田耕作層采集若干點的等量耕作層土壤并經混合均勻后的土壤樣品,組成混合樣的分點數不少于 個。()答案: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樣品,一般須研磨到全部過孔徑為 目的篩。()答案: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常規監測項目監測(),3 ,3 ,5 答案:C《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589-2010)規定,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個背景對照點,各點(層)取1kg土樣裝入樣品袋,有腐蝕性或要測定揮發性化合物,改用 裝樣。()2~3,細口瓶B2~3C.3~5,細口瓶 D.3~5,廣口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農田土壤混合分點約個左右。()A.5 B.10 C.15 D.20答案:C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kg。()A.1~2 B.4~5 C.8 D.10答案:Al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分析土壤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時,采集的樣品應儲存在 ,且樣品樣品瓶。()透明玻璃瓶,裝滿 B.棕色玻璃瓶,不裝滿C.透明玻璃瓶,不裝滿 D.棕色玻璃瓶,裝答案: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一般農田土壤環境監測采樣時,采集耕作層土樣,種植果林類農作物的采cm土樣。()A.0~20 B.5~20 C.0~60 D.20~60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監測誤差可分為采樣誤差(SE)、制樣誤差(PE)和分析誤差(AE)三類,通常情況下, 。( )A.SE>PE<AE B.SE<PE>AECSE>PE>AE D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建設項目土壤環境100公頃占地應設置不少于個的采樣點。()A.3 B.4 C.5 D.6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城市土壤采樣時,監測點以網距m的網格布設為主,每個網格布設一個采樣點。()A.1000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城市土壤采樣時,一般分 層采樣。()A.兩B.三C.四D、五答案:A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灌溉水污染監測單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帶狀布點,采樣點自納污口起布設。()A.由密漸疏 B.均勻C.由疏漸密 D.隨機布答案:Ag,縮分后的樣品應經風干干燥或冷凍干燥后全部粗磨。()A.300 B.400 C.500 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污染事故監測土壤的采樣,如果是固體污染物拋灑污染型,等打掃后采集表層cm土樣。()A.5 B.10 C.15 D.20答案:A2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樣品制作過程中,用于細磨的樣品再用四分法分成兩份,一份研磨到全部過孔徑 篩,用于土農藥、有機質或全氮量等項目分析。()A.40目B.60目 C.80目 D.100目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土壤樣品保存時,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樣品一般保留年。()B.1 C. D.2答案:A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的規定,土壤監測中常規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監測頻次,但不得低于 年一次。()A.2 B.3 C.4 D.5答案: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土壤環境監測布點時,一般要求每個監測單元最少設個采樣點。()A.2 B.3 C.4 D.5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一般采集表層樣,采樣深度為cm。()A.0~10 B.10~20 C.0~20 D.0~60答案: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對草甸土區域進行土A5~20cmB層cm、C2100~120cm處采樣。()A.30 B.50 C.60 D.80答案: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則應先采剖面的 樣品。()上層 B.中層 C.底層 D.三分之一處答案: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廢物特征土壤的清理作業結束后,對清理界面的土壤進行布點采樣。根據界的特征和大小將其分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地塊,單塊面積不應超過 。()A. 50m22C.200m答案:B2D.500m2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物特征土壤的清理作業結束后,對清理界面的土壤進行布點采樣。可在每個地塊中均勻分布地采集 個表層土壤樣品制成混合樣(測定揮發性有機物項目的樣品除外)。( )A.3 B. 5 C.9 D.10答案: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治理修復過程中的監測點位或監頻率,應根據工程設計中規定的原位治理修復工藝技術要求確定,每個樣品代表的土壤體積應不超過 。( )A. 100m3 3C.500m3 D.1000m3答案:C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若對場地信息了解不足,難以合判斷采樣深度,可按 等間距設置采樣位置。()米 米 C. 米D.答案: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場地環境調查詳細采樣監測點的布設對于面積較小的場地,應不少于 個監測地塊。( )A.3 B.5 C.8 D.10答案:B二、多選題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根據土壤監測目的,土壤環境監測包括等主要類型。()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AB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下列哪些指標屬于土壤環境監測重點項目( )銅 B.陽離子交換量C.滴滴涕D.有機質答案:A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環境監測調查時,有哪幾種布點方法()簡單隨機B.分塊隨機C.抽簽隨機D.系統隨機答案:AB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樣品采集分為哪幾個階段( )預備采樣 B.前期采樣C.正式采樣 D.補充采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下列哪些情況可以直接采樣( )面積較小的土壤污染調查面積較大的土壤污染調查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答案:A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監測點位應符合下列哪些原則()采樣點選在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的地點城鎮、住宅、道路、溝渠、糞坑、墳墓附近等處不宜設采樣點200m以上答案:A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在進行土壤環境監測調查時,樣品標簽應注明哪些內容( )采樣時間 B.采樣地點C.監測項目 D.采樣深答案:AB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根據我國土壤質地分類標準,土壤質地分為( )。砂土B.礦土C.壤土D.粘土答案:A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農田土壤監測單元的點位布設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大氣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采用均勻布點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農用化學物質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答案:BD1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一般農田土壤環境監測采集耕作層土樣,采樣深度說法正確的是( )。A.種植一般農作物采0~20cm B.種植果林類農作物采0~60cmC.種植一般農作物采0~60cm D.種植果林類農作物采0~20cm答案:A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時,點位布設情況為( )。1個柱狀樣采樣點3個柱狀樣采樣點4個柱狀樣采樣點5AB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非機械干擾土,每個柱狀樣分層取土樣,正確的是( )表層樣(0~20cm)表層樣(5~20cm)C.中層樣(20~100cm)D.深層樣(60~100cm)答案:A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關于城市土壤的監測采樣,說法正確的是( )分兩層采樣分三層采樣2000m的網格布設為主答案:ACD1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固體污染物拋灑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監測,采樣點位需滿足()。5cm土樣20cm土樣3個5A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粗磨樣可直接用于土壤中項目的分析。( )pH值陽離子交換量元素有效態含量有機質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土壤細磨樣,全部過孔徑篩的可用于 項目的分析。( )有機質 B.農藥C.土壤全氮量 D.土壤元素全答案:AB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下列關于土壤樣品保存時限的說法,正確的是。(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樣品保留半年B.2年C.有爭議樣品保留5年 D.仲裁樣品永久保答案:ABD1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土壤樣品風干室,需滿足下列哪些要求( )A.方向朝南,確保陽光照射土壤 B.通風良好C.無易揮發性化學物質 D.整潔無塵污答案:B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測定項目的土壤樣品應裝滿裝實采樣瓶并密封。()氰化物 B.揮發性有機物C.半揮發性有機物D.硫化物答案:BC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可采用哪些方法( )內梅羅污染指數評價 B.超標率評價C.背景值及標準偏差評價 D.綜合污染指數評答案:ABCD2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農田土壤環境監測中,混合樣的采集方法主要有。( )A.對角線法 B.棋盤式法 C.蛇形法 D.梅花點答案:ABCD《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規定,新鮮土樣在<4℃的儲存環境條件下保存一周后還用于 項目的分析。( )汞 B.砷 C.六價鉻 D.氰化物答案:AB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土壤監測常規項目中的重金屬包括、鉻、汞、砷、、銅、鋅、鎳。( )鉈 B.烷基汞 C.鎘 D.鉛答案:CD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環境土壤監測的常規項目包括 。( )基本項目 B.有機項目C.重點項目 D.重金屬項答案:AC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深層土的采樣深度應考慮等素。( )污染物可能釋放和遷移的深度 B.污染物性質C. 土壤的質地和孔隙度 D.地下水位和回填答案:ABCD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監測常用的監點位布設方法包括 等。( )系統隨機布點法 系統布點法C.分區布點法 D.簡單隨機布點答案:AB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系統隨機布點法是將監測區域分面積相等的若干地塊,從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地塊,隨機數的獲得可以利用的方法。( )擲骰子B.抽簽 C.查隨機數表D.均勻分答案:AB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系統隨機布點法抽取的樣本數要據、及確定。( )場地面積 B.監測目的C.污染物性質 D.場地使用狀答案:ABD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對于 的場地,可根據場地形狀采用系統隨機布點法。( )污染物種類分布較均勻 B.污染程度較均勻C.拆遷性破壞 D.歷史變更性破答案:ABCD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深層土壤樣品的采集可采的方式進行。( )手工鉆 B.槽探C.鍬、鏟 D.機械答案:ABD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實驗室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質量控制樣一般包括 。( )平行樣 B.空白樣C.運輸樣 D.密碼答案:ABC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土壤的采樣,應采用無動式的采樣方法和工具。( )揮發性有機物污染 B.重金屬污染C.易分解有機物污染 D.惡臭污答案:ACD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監測采樣度應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層厚度,原則上建議 ,具體間隔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3m以內深層土壤的采樣間隔為 ~6m采樣間隔為1mC.6m至地下水采樣間隔為 D.6m至地下水采樣間隔為2m答案:ABD三、判斷題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采樣的布點方法有簡單隨機法、分塊隨機法和系統隨機法三種。()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采集區域環境背景土壤0~30cm的表層土。()答案:×正確答案為:應采集0~20cm的表層土。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樣品風干室應具備如下條件:朝南(以方便陽光直射土壤樣品),通風良好,整潔,無塵,無易揮發性化學物質。()答案:×-正確答案為:應嚴防陽光直射土壤樣品。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樣品的風干操作2~3cm動,揀出碎石、沙礫和植物殘體。()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除了特殊的污染糾紛調查或污染事故調查外,一般的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樣點應盡量避開污染源,特別是工業污染源的影響。()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樣品加工過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塊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結果更符合實際組成。()答案:×正確答案為:土壤樣品加工過程中,應挑除非土部分,使分析結果更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組成。7.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及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監測,還包括工業廢水排污河(溝)道的底部表層沉積物。()答案:×正確答案為:底質監測不包括工廠廢水沉積物及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監測,但包括工業廢水排污河(溝)道的底部表層沉積物。8.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點一致,并且通常位于水質采樣點垂線的正下方。()答案:√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料,接到舉報后應立即組織采樣。根據污染物及其對土壤的影響確定監測項目,尤其是污染事故的特征污染物是監測的重點,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顏色可采用門塞爾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顏色三角表進行描述。()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為防止空氣中氨、二氧化碳及酸堿性氣體的影響,土壤樣品應貯存在密閉玻璃瓶中。()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背景值是指很少受人類活動影響和不受或未明顯受現代工業污染與破壞時,土壤原來固有的化學組成的元素含量水平。()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層采樣:表層(0~20cm),中層(20~60cm),深層(60~100cm)。()正確答案為: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二層采樣:上層(0~30cm),另一層(30~60cm)。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時,采樣點應避開水土流失嚴重區域。()答案:√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對于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也需進行樣品的前期采集與現場調查,從而制定監測方案。()正確答案為:對于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要及時采樣,根據現場情況制定監測方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綜合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布點采用綜合放射狀、均勻、帶狀布點法。()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過程中,取小塊土壤,加水潮潤,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細條,彎曲成圓圈時容易斷裂的土壤稱為中壤土。()答案:×.正確答案為: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過程中,取小塊土壤,加水潮潤,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細條,彎曲成圓圈時容易斷裂的土壤稱為重壤土。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1~2公斤(濕度),若樣品不易采集或測定項目少,可予酌減。()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污染事故監測土壤采樣時,如果是液體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處流動的同時向深度方向滲透并向兩側橫向方向擴散,每個點分層采樣,事故發生點樣品點較密,采樣深度較5個。()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一般采集土壤的剖面樣。()答案:×正確答案為: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一般采集耕作層土樣。土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壤剖面采樣次序是自上而下,先采剖面的上層樣品,最后采底層樣品。()答案:×正確答案為:土壤剖面采樣次序是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層樣品,最后采上層樣品。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特定的調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時采集土壤剖面樣。()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棋盤式法采集農田土壤混合樣時設5個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10個以上。()答案:×正確答案為:棋盤式法采集農田土壤混合樣時設分點10個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20個以上。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的監測可采混合樣。()答案:×正確答案為: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的監測不可采混合樣。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城市土壤分兩層采樣,上層是回填土或受人為影響大的部分厚度為0~30cm。()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166-2004),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的采樣點不得少52~3個背景對照點。()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爆炸污染型的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爆炸點周圍采0~30cm表層土。()答案:×正確答案為:對于爆炸污染型的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爆炸點周圍采0~20cm表層土。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污染事故的土壤監測,應設置背景對照點。()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采樣點應選在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的地點。()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200m以上。()答案:×正確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一般采集柱狀樣品。()答案:×正確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一般采集表層土。3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則每個剖面采集三層土樣。()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應自上而下采集樣品。()答案:×正確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應自下而上采集樣品。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層采樣:表層(0~20cm),中層(20~60cm),深層(60~100cm)。()正確答案為: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二層采樣:上層(0~30cm),另一層(30~60cm)。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農田土壤采樣時,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均勻布點。()答案:×正確答案為:農田土壤采樣時,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農田土壤采樣時,農用固體廢物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采用均勻布點。()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種植一般農作物0~20cm土樣。()答案:√3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梅花點法適用于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土壤不夠均勻的地塊。()答案:×3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棋盤式法適用于污灌農田土壤。()答案:×正確答案為:對角線法適用于污灌農田土壤。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蛇形法適宜于面積較大、土壤不夠均勻且地勢不平坦的地塊,多用于農業污染型土壤。()答案:√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對于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對土壤環境影響敏感的建設項目應設置不少于5樣點位。()答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將土壤環境質量劃分為三類。()答案:√(GB15618-1995)規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濃度指標值及相應的監測方法。()答案:√(GB15618-1995)規定的重金屬項目二級標準值與土pH值無關。()答案:×正確答案為:《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的重金屬項目二級標準值與土壤pH值有關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100m2。()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