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_第1頁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_第2頁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_第3頁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_第4頁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開挖施工方案1.1概述1.1.1工程概述地下洞室開挖工程項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頂層排水廊道、頂層排水廊道聯系洞及自流排水洞等地下工程的開挖。廠房頂層排水廊道布置在地下廠區頂層四周、上游輸水鋼支管上部。設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從現已開挖完成的①施工支洞0+200樁號處至頂層排水廊道右下角的頂層排水廊道聯系洞,作為廠房頂層排水廊道的施工支洞和后期的永久交通通道,另一個出口是頂層排水廊道左下角至下水庫下游的自流排水洞。頂層排水廊道總長1011.91m,其開挖斷面為2.50m×3.3m(寬×高),交叉口及Ⅲ類以上圍巖段開挖斷面為2.60m×3.35m(寬×高()設計噴砼50mm厚)。聯系洞長130m,開挖斷面為3.50m(3.60m)×3.50m(3.50m)(寬×高)。自流排水洞為連接頂層排水廊道和下水庫下游的一條排水洞,進口設于現已施工完成的下庫左岸施工公路(路寬7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旁的山坡腳,內側與頂層排水廊道左下角相接。主要用于排除地下廠區滲漏水、兼做地下廠區施工期排水洞之用。開挖斷面為2.50m×3.0m(寬×高),交叉口及Ⅲ類以上圍巖段開挖斷面為2.60m×3.05m(寬×高)(設計噴砼50mm厚)。洞口段范圍開挖斷面為2.74m×3.12m(寬×高)(設計鋼筋拱肋掛網噴砼120mm厚)。自流排水洞從廠房頂層排水廊道至洞外地面洞室總長930.00m。洞外設60.36m有蓋漿砌石明渠與公路涵管相接。1.1.2排水洞開挖工程量洞挖主要工程量見表1.1-1。表1.1-1廠房頂層排水廊道及自流排水洞主要開挖工程量表編號 工程名稱 單位 工程量1頂層排水廊道石方洞m39541.1挖2自流排水洞石方洞挖m36738.31.1.3工程地質概況廠房頂層排水廊道布置于地下廠房及主變室四周,城門洞型,底板高程58.85~65.40m。洞室布置區居于燕山晚期侵入的銅盆寺花崗巖體南西部,山體雄厚,巖性以二長花崗巖為主,構造方向以NNE、NEE、NWW向為主。洞室圍巖以微風化~新鮮花崗巖為主,局部為花崗偉晶巖脈或石英脈,花崗巖巖石堅硬,巖體完整性一般較好,巖石質量指標(RQD)一般在80%以上。穿過洞室的主要斷層有F39、F47、F43、F61、F35、F33等,斷層多為陡傾角,其中NNE向F39、F47斷層與縱向(SN向)排水廊道軸線小角度相交,NEE向F43、F61斷層與橫向(EW向)排水廊道軸線小角度相交,NE向F35斷層與縱向(SN向)排水廊道軸線夾角55°左右;F39、F35斷層規模相對較大,其破碎帶寬度分別為0.3~0.4m、2m左右;據廠房區勘探平洞揭露,沿斷層帶巖體蝕變一般較明顯,力學強度明顯降低,且地下水豐富,承包商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作好洞室及時支護和排水處理。此外,布置區局部發育中、緩傾角結構面,且少數延伸較長。洞室位于地下水位線以下,斷層通過部位和蝕變巖體部位圍巖巖體工程地質類別為Ⅳ2~Ⅴ1類,約占整個洞室的10%,圍巖堅固系數f為1~3,單位彈性抗力系數K0為5~20MPa/cm。其余部位圍巖巖體工程地質類別以Ⅱ2類為主,局部為Ⅲ1~Ⅲ2類,其中Ⅱ2類約占整個洞室的80%,圍巖堅固系數f為6~8,單位彈性抗力系數K0為63~85MPa/cm;Ⅲ1~Ⅲ2類約占整個洞室的10%,圍巖堅固系數f為4~6,單位彈性抗力系數K0為30~55MPa/cm。洞室圍巖穩定性主要受結構面及其組合和巖體蝕變影響,蝕變巖體部位應及時封閉支護,結構面發育部位(尤為結構面組合楔形體發育部位及與洞軸線小角度相交的斷層部位)亦應及時支護處理。并且承包人應根據實際揭露的地質條件,按設計文件要求和監理工程師指令,對洞室圍巖進行支護處理,并重視對洞室交叉口及斷層通過部位、蝕變巖體部位等穩定性差的洞段的支護處理。1.2施工布置1.2.1施工道路廠房頂層排水廊道聯系洞由場內已有的①施工支洞通至洞口(長200m),自流洞在洞口處新修一長約60m的泥結石路與場內已有的道路相通。洞內利用開挖洞段作為出碴、施工及設備運輸道路。1.2.2施工通風、防塵、排水施工通風、防塵采用壓入式通風,在①施工支洞洞口及自流洞洞口處各設一2×11KW軸流風機通過φ1.0m高強度、低摩阻軟風管將新鮮空氣壓入洞內,在入洞各岔洞處分別串聯一臺11KW軸流風機,通過φ0.8m高強度、低摩阻軟風管將新鮮空氣壓入洞內。在通風管端頭與工作面之間提供一個輔助排風系統,以排除點火后工作面上停滯的爆炸煙霧,出渣時,渣堆應連續灑水以清除粉塵。通風管的架設隨掌子面推進而延長,并與掌子面保持30m內的距離排水在各排水洞洞頂邊坡上部挖設排水溝防止邊坡積水流入洞內,在各洞室內一側挖設一條10×15cm的排水溝采用自然排水,將洞內積水、滲水、施工廢水等排至洞外,經沉淀處理后排放。對洞內掌子面附近局部低洼部位的積水采用潛水泵抽入洞內排水溝自流至洞外。本標段的排水主要包括施工廢水、地下滲水、洞外流入水等。聯系洞能自流的施工廢水及地下滲水等利用隧洞底板一側排水溝將水集中至①號施工支洞及②號施工支洞交叉附近的集水井內,聯系洞及排水廊道中不能自流排出洞外的開挖洞段,利用潛水泵將水抽排到集水坑(集水坑每隔50m左右布置一個),用離心式抽水機接4寸鋼管排至上述集水井內集中,在此集水井處設置離心式抽水機(離心式抽水機的功率根據水量大小選定)將沉淀后的水接鋼管抽出洞外到公路一側的排水溝內;自流洞的施工廢水及地下滲水等利用隧洞底板一側水溝排出洞外到公路一側的排水溝內。在洞內施工時應特別注意防范涌水,在可疑地段開挖時,可打超前勘探孔進行探測。對于洞外匯水等,可采取在洞口周邊設截、排水溝,防止流入洞內。1.2.3施工風、水、電、通訊施工供風見第二章施工總布置。施工供水見第二章施工總布置。施工供電及照明a)供電:從各洞口發電機(或變壓器)通過380V動力線接到各工作面。b)照明:洞內沿線通過低壓變壓器接36V低壓防水防爆燈照明,工作面采用500W碘鎢燈加強照明。1.2.3.3通訊洞外采用對講機聯絡,洞內洞外采用專線對講直流電話(JLT—0892型),電話一端設在洞內工作面,另一端設在洞外值班室,隨時保持洞內外的聯絡。1.3施工方案根據各隧洞特點,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為按照合同要求如期完工,對本標段隧洞施工采取如下施工方案1.3.1洞口施工方法根據洞口圍巖類別分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土方和軟巖采取人工輔助機械開挖,人工輔助小型機具刷坡;較硬基巖采用控制爆破施工,邊仰坡采用光面爆破技術施工,確保邊仰坡穩定。1.3.2洞口施工程序砂漿錨桿超前錨桿或小導管原地面線57.6①3.3②

0.21.3-1洞口段施工程序圖施工洞口邊仰坡截水溝,以截排地表水,截水溝距邊仰坡開挖邊緣不小于5m,溝底縱坡不小于3‰。排水溝與路基排水系統相銜接。開挖邊坡部分,從上至下進行坡面清危防護,進行錨固、掛網噴射砼。施工時要保證坡面平順,開挖形成的坡面按設計要求及時進行防護,避免長時間暴露,造成坡面坍塌。開挖①部分,拼立鋼架,施工超前錨桿或超前小導管。開挖②部分,順接鋼架,形成支護體系,鎖定洞口,為進洞安全施工創造條件。明洞開挖完成后,及時進行洞口段襯砌,為暗洞施工創造有利環境1.3.2洞身施工方法洞身開挖方案:排水廊道洞從聯系洞進洞施工,在聯系洞時為一個工作面,至排水廊道洞時,在第一個岔口處(B1)分為2個工作面,在第二個岔口處(C)又分為2個工作面;自流洞在其進口開始布置1個工作面。整個施工共4個工作面掘進;相向掘進的隧洞在距離隧洞貫通20m時改為單向掘進,以免發生危險。各工作面進尺見施工總進度橫道圖。因隧洞斷面較小,隧洞地質條件整體上利于成洞,故本標段隧洞開挖施工采用中心掏槽、周邊光面爆破技術方案。洞口部分及洞身圍巖較差的洞身圍巖,鉆爆循環進尺0.5~1.0m,必要時采用超前支護,防止塌方;II類及Ⅲ類圍巖洞身段鉆爆循環進尺1.5~2.0m。鉆孔作業采用自制鉆爆臺車作為施工平臺用YT28氣腿式風鉆鉆孔。隧洞斷面小,長度長,因此在掘進循環中,出碴運輸比較繁重、耗時較多。聯系洞采用小型裝載機和自卸汽車配合出碴或人工裝碴、自卸汽車運碴,頂層排水廊道及自流排水洞采用有軌運輸,人工推運礦車至聯系洞卸碴平臺,然后自卸汽車運輸至指定的棄渣場。沿排水廊道及自流排水洞線路縱向每80~100m左右設軌道平移器一組或岔道,并盡可能利用廠房頂層排水廊道內岔洞口作為錯車道,鋼軌則采用12kg/m的輕軌,配合輕型0.75m3礦車,人工裝碴,聯系洞與排水廊道和排水廊道與自流排水洞等相交處設輕軌轉盤。在①施工支洞進入聯系洞約100m處設置一卸碴平臺,對卸碴平臺洞段進行擴挖,開挖斷面擴大為4.50×5.50m(寬×高),長6.00m,噴射C25砼25mm厚,在洞頂安裝一臺3t的電動葫蘆用于卸碴。各工作面的劃分見表1.3-1。表1.3-1洞開挖工作面劃分表工程部位、名稱段號洞內工作面主要項目主要工程量施工準備1項自流排水洞施工1洞外排水KE土石方明挖、支土方明挖渠段護石方明挖2洞口土石方明挖、支漿砌石EK1護第1工作面段石方洞挖3洞內洞挖、噴錨612m頂層排水廊道施工1聯系洞AB1洞挖、噴錨石方洞挖段130m第2工作面2頂層排水B1EK洞挖、噴錨、排石方洞挖廊道1段水孔498mB1DG洞挖、噴錨、排石方洞挖3第3工作面段水孔493mCBFH洞挖、噴錨、排石方洞挖4IG第4工作面段水孔396m1.4洞身施工工藝及方法1.4.1Ⅰ、Ⅱ、Ⅲ類圍巖開挖施工1.4.1.1Ⅰ、Ⅱ、Ⅲ類圍巖開挖施工工藝流程各隧洞洞身Ⅰ、Ⅱ、Ⅲ類圍巖開挖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4.1-1:1.4.1.2主要工藝措施測量放樣控制測量采用全站儀作導線控制網;施工測量采用經緯儀配水準儀進行放樣,斷面計量采用全站儀自動量測,測量作業由測量專業人員進行,定期進行一次測量控制網的復核,確保測量工序質量。鉆孔作業鉆孔作業采用自制鉆爆臺車作為施工平臺,由熟練的鉆孔操作人員用氣腿式風鉆嚴格按設計鉆爆圖進行鉆孔作業,各鉆手分區、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鉆,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師按“平、直、齊”的要求進行檢查驗收。所有打孔作業均采取濕式鑿巖。裝藥爆破由炮工按設計鉆爆參數認真進行裝藥,裝藥后均用炮泥堵塞嚴實。裝藥完成后,由技術人員和專業炮工分區分片檢查,連接爆破網,撤退工作面設備、施工管線和材料等至安全位置。除周邊孔外,全部用非電毫秒雷管入孔分段起爆,周邊光面爆破孔齊發起爆。在有瓦斯巖層中應使用毫秒電雷管及煤礦安全炸藥,并采取電力起爆法。通風散煙爆破后起動強力軸流風機進行通風,通風20min后,由安全員配帶儀器及安全防護裝置進入工作面,確認空氣含量滿足施工要求后,進行安全檢查處理和人工灑水降塵。危巖處理爆破后采用裝載機配人工進行掌子面及頂部危石處理,側墻面由人工清除松動巖石,必要時采用隨機錨桿加固處理。延伸風、水、電系統安全處理及出渣完畢后視實際情況進行風、水、電管線的延伸工作,為下一循環施工創造條件。初擬Ⅰ、Ⅱ、Ⅲ類圍巖開挖作業循環時間如表1.4.1-1所示,每循環進尺1.5~2m,循環時間為9小時,每天進行2.5個循環。圖1.4.1-1Ⅰ、Ⅱ、Ⅲ類圍巖開挖施工工藝流程圖開挖準備測量放樣鉆孔裝藥爆破通風散煙、灑水除塵安全處理出渣、清底延伸風、水、電系統表1.4.1-1 Ⅰ、Ⅱ、Ⅲ類圍巖全斷面開挖標準作業循環時間表序時間循環歷時(h)工序號(h)1234567891測量放樣0.52鉆孔33裝藥爆破14通風降塵0.55危石處理0.56出渣清底3延伸風水電0.51.4.1.3爆破技術方案采用中心空孔掏槽法爆破方案。掏槽孔按下圖所示兩種方式布置,中間設置兩個φ50mm空孔,周圍布置5~7個φ50mm的掏槽孔,擴槽孔、崩落孔和周邊孔均采用φ42mm孔徑。掏槽孔比其余孔深0.3m,底部裝少量炸藥用于拋渣。掏槽孔、崩落孔和周邊孔均采用手風鉆鉆孔。周邊孔沿開挖輪廓線布置,孔距0.5m,孔口位置在設計輪廓線上,鉆孔方向沿縱向向外偏移,孔底位置在設計輪廓線外距離20cm以內。掏槽孔、崩落孔裝藥均采用φ32藥卷連續裝藥,堵塞長度約為0.5,炮泥堵塞。周邊孔裝藥采用φ25mm的藥卷間隔裝藥,藥卷采用竹片綁扎導爆索串連。中心空孔底裝20cm長φ32mm藥卷一支,堵塞10cm。空孔裝藥是為了在掏槽孔起爆后以達到拋渣的目的。為確保光面效果,先進行掏槽孔、崩落孔的施工,后進行周邊孔施工。先期形成的槽超前6-8m。各隧洞Ⅰ、Ⅱ、Ⅲ圍巖爆破參數見表10.4.1-2,實際施工時及時調查爆破效果,并根據爆破效果調整爆破參數。爆破網絡采用非電導爆系統,分段毫秒延期雷管入孔延時,周邊孔齊發起爆。段間延期時間不小于25ms。具體鉆爆設計見圖《洞挖爆破設計圖》。表1.4.1-2 隧洞Ⅰ、Ⅱ、Ⅲ圍巖爆破參數鉆孔孔徑孔深孔距抵抗堵塞長線裝藥單孔類別線藥量設備(mm)(m)(cm)(cm)度(m)量(g/m)(kg)空孔φ502.50.30.10.2掏槽孔φ422.30.30.715002.4手崩落孔φ422.00.80.80.510001.5風周邊孔φ4230.50.60.52000.4鉆1.4.2各隧洞洞身Ⅳ、Ⅴ類圍巖開挖施工1.4.2.1Ⅳ、Ⅴ類圍巖開挖施工工藝流程隧洞Ⅳ、Ⅴ類圍巖開挖施工是本工程開挖的難點,其施工應根據地質情況采用靈活的施工方案,其工藝流程見圖1.4.2-11.4.2.2主要工藝措施Ⅳ、Ⅴ類圍巖開挖成洞穩定和施工安全問題突出,對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施工中嚴格采用“新奧法”工藝,以超前探測、超前錨桿為先導,系統錨桿支護及掛網噴混凝土緊跟開挖循環進行,使圍巖形成自承載能力。貫徹“穩打穩扎、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的思想,杜絕圍巖塌方等重大損失,以便安全順利完成不良地質洞段開挖。對Ⅳ、Ⅴ類圍巖除遵守Ⅰ、Ⅱ、Ⅲ類圍巖施工所述施工工藝及方法外,還要根據圍巖實際情況采取如下措施:地質勘探:在開挖過程中加強地質跟蹤及預測,必要時采取鉆超前勘探孔或探洞以摸清圍巖性狀,為采取合理的施工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據,確保圍巖穩定和施工安全。開挖鉆進堅持“短進尺、弱爆破、少擾動、強支護、勤觀察”的原則施工,分部開挖時,每循環進尺0.5~1.0m左右,并根據圍巖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開挖方法,確保成洞穩定。超前錨桿支護:爆破前對隧洞頂部進行錨桿支護,支護設計進尺按每排炮支護一次進行。確保施工安全。d)初期支護:每次爆破后對隧洞及時進行系統錨桿支護及掛網噴混凝土支護。e)施工監測:成洞后按設計要求及時埋設各種觀測儀器,并開始進行觀測,三倍洞徑距離以內每次爆破后測量1~2次,十倍洞徑距離后,視圍巖變形速率情況,可適當延長觀測時間間隔。通過勤觀測,及時反饋信息,指導開挖支護施工,確保成洞穩定和施工安全。開挖準備測量放樣超前錨桿支護鉆孔圖1.4.2-1 Ⅳ、Ⅴ類圍巖開挖施工工藝流程圖初擬Ⅳ、Ⅴ類圍巖開挖施工作業循環時間見表10.4.2-1,每循環進尺為1.0m左右。循環時間為12小時,每天2個循環。1.4.2.3爆破技術方案采用中心空孔掏槽法爆破方案。爆破技術參數和布孔原則與Ⅰ、Ⅱ、Ⅲ圍巖開挖的爆破技術參數和布孔原則基本相同,施工中根據爆破效果對爆破技術參數和布孔參數進行調整。表1.4.2-1Ⅳ、Ⅴ類圍巖全斷面開挖標準作業循環時間表序項目時間循環歷時(h)號(h)1234567891011121測量放樣0.52超前錨1.5桿3鉆孔2.54裝藥爆1.0破5通風降0.5塵6危石處0.5理7初期支2.0護8出渣清3底9延伸風0.5水電1.5施工進度計劃及強度安排根據施工總進度安排,各隧洞施工工期安排見表1.5-1表1.5-1隧洞施工進度計劃表天主要項開工日完工日部位、名稱段號主要工程量數目期期(d)05.1.205.2.1施工準備1項300005.1.205.8.1自流排水洞施工洞挖(930m)19161洞外排KE土石方明05.1.205.3.2土方明挖1挖、50水渠段2711m366支護石方明挖土石方明1807m305.1.305.2.12洞口挖、16KK1漿砌石656m305段支護洞挖4200m05.2.105.8.133洞內洞挖、噴錨175(612m)61頂層排水廊道施05.1.205.8.1187工60聯系洞AB1洞挖、噴錨洞挖1430m305.1.205.3.146段(130m)622B1E洞挖、噴洞挖1440m305.3.105.5.452段錨、(180m)3B1E排水孔排水孔162005.6.205.7.120段m76EK1洞挖、噴洞挖2300m305.5.505.8.391段錨、(318m)3B1CD洞挖、噴洞挖05.3.105.7.1130G段錨、(391+51m)32頂層排DE洞挖、噴洞挖(51m)05.5.105.6.618水段錨、9廊道CD排水孔排水孔324005.5.705.6.134段m2DE排水孔排水孔46005.6.705.6.213段m0DGF排水孔排水孔175005.7.105.8.318段m6CBFH洞挖、噴05.3.305.7.2IG洞挖(396m)117錨、16段B1CB排水孔05.6.205.8.1FIG排水孔44段等4959m60混凝土澆05.08.05.08.混凝土澆筑1110.6m310筑112005.08.05.08.竣工驗收1項421311.6開挖渣料的利用和棄渣處理本標段隧洞開挖的石渣,除一部分有用料作為本標段砂石料加工料源外,其余均作為棄渣處理。棄渣應堆放在各洞口附近規劃渣場內,并分層平鋪碾壓。1.7施工安全監測及特殊地質問題的應急處理措施1.7.1施工安全監測洞室的穩定是保證施工人員、設備安全及施工工期的前提。本標段隧洞斷面雖然不大,圍巖整體地質條件利于成洞,但對于隧洞中出露的斷層破碎帶、巖爆洞段以及淺埋深隧洞口應進行監測,監測的項目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式:1.7.1.1圍巖鉆孔聲波測試在洞室內進行鉆孔聲波測試,觀測圍巖受影響程度,了解其松弛圈大小。使用的儀器為SY-1型聲波測定儀。為減少工作量和節約成本,進行聲波測試時一般不鉆設專門的聲測孔,而是盡量利用爆破孔進行檢測。1.7.1.2有害氣體監測采用自動報警儀對工作面進行監測,報警儀的探頭掛置于開挖面的回風流中,聲光報警箱置于洞口檢查崗內,儀器主機距報警箱和探頭的距離不超過1000m。另安全員利用便攜式檢測儀隨時隨地檢測氣體情況,遇到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人員、設備撤離,并向施工負責人報告,做好記錄。報警儀及檢測儀要定時檢查率定。1.7.1.3其它巡查根據以往經驗,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使用儀器監測的部位是有限的,而施工場地范圍較大,因而必須通過有經驗的人員對現場定期進行巡視檢查,巡視內容包括施工現場有關的信息,如滲水、裂縫和沉陷等現象,以及施工質量事故情況,以對儀器監測成果加以必要的補充。1.7.1.4觀測成果分析將采集的觀測數據對比首期及前次觀測成果即得到各測點的各向位移及位移增量。得出的成果要及時向業主、設計、監理等相關單位反映,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發生。1.7.2特殊地質問題的應急處理措施本標段在隧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特殊地質問題有斷層破碎帶、涌水、巖爆、瓦斯等。對以上地質問題要做好預測和預防處理措施,否則施工安全無法保證,施工進度也得不到保障。1.7.2.1不良地質段的處理a)采用打超前小導洞首先穿過斷層破碎帶,以探明其影響規模,同時通過開挖導洞,更好的了解圍巖的實際情況,對正確處理斷層影響帶提供原始地質資料。b)采用目前先進的中空有壓注漿錨桿作為超前錨桿和系統錨桿,對破碎帶進行有壓注漿固結,并掛網噴錨使圍巖形成自承載圈或采用鋼拱架、管棚進行支護,在預支護的保護下采用“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觀察”的施工原則進行施工。破碎帶較軟弱時,可直接采用機械、人工挖掘。c)每循環進尺0.5~1.0m,緊跟進行一次支護施工(超前錨桿,系統錨桿,掛網噴混凝土或采用鋼拱架、管棚支護等),直至通過斷層影響帶。d)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破碎帶,應及時做好滲漏水的引排工作,減小圍巖水壓力。e)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支護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加固處理。f)雨季施工斷層破碎帶時,充分研究地下水對開挖的影響,確保施工安全和支護穩定。1.7.2.2涌水主要預防斷層破碎帶、裂隙部位可能發生的涌水,具體措施:a)分析已有地質資料,判斷可能發生涌水、透水的大概范圍。b)采取打超前勘探孔、超前小導洞對掌子面前1~2個循環的范圍進行探測,根據具體情況也可在掌子面采用物探的手段進行探測。c)對于探明的要發生涌水、透水地段,可采取打孔將水引到隧洞內的方法。d)配備大容量抽水機將水排出洞外。e)注意現場監察,發生涌水、透水時及時撤離人員、設備,防止發生安全事故。1.7.2.3巖爆根據現場情況可采取控制變形法、調整施工方法、圍巖加固法和防護方法防治巖爆,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a)超前鉆孔、噴霧灑水,改變圍巖應力狀態,以利應力釋放。b)采取分部開挖,使應力逐步釋放和應力調整。c)采取淺孔、弱爆破及光面爆破,使開挖成型好,減少對圍巖擾動,改善圍巖應力狀態。d)采用錨桿、掛網噴混凝土支護,防止或減輕巖塊崩落。e)掛尼龍安全網,防止掉塊傷人。f)如巖爆較強烈,設備、人員可先回避,待圍巖應力自行調整達到較穩定后,再開始施工。1.7.2.4有害氣體處理隧洞開挖中,采取防止有害氣體的措施。a)配置自動報警儀及便攜式檢測儀和專職檢測人員,加強檢測。b)加強通風,把空氣中瓦斯含量稀釋到爆炸程度以下的1/5~1/10(即洞內瓦斯濃度在1%以下),并排出洞外。c)洞內禁絕火源,機電設備、洞內照明燈具采用防爆型。d)鉆爆作業時采用濕式打孔、使用毫秒電雷管和煤礦安全炸藥,并采取電力起爆法;e)所有施工機械、設備、電力照明燈具均采用防爆型;f)組織施工人員通過防有害氣體學習,施工中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中制定的防瓦斯安全措施施工。1.7.2.5涌泥段施工措施根據開挖過程中所揭露出來的突泥狀況,采取“鞏固后方,注漿加固,分段成環,支護加強”等綜合整治技術處理。具體方案如下:a)對于初期支護未受到破壞或擾動的,盡快完成二襯砼的施工;受到擾動,采取對初期支護進行加強的方式予以處理,增設系統花管注漿(長度3.5m,間距1.5m),增設20b工字鋼臨時仰拱;b)對于初期支護及圍巖受到強烈擾動,泥渣塞滿整個洞室,處理方案為:對突出的泥渣超前注漿加固以阻止進一步發生坍方,開挖采用分部開挖成環的CRD工法,對初期支護后部采用系統花管注漿加固;c)對于位于開挖輪廓線外一倍洞跨內的巖溶,采用封堵、加固措施;首先清理溶洞內松散充填物,采用噴、錨、網及鋼筋束對溶洞壁進行封閉加固,然后在隧道開挖范圍外采用漿砌石回填,對于隧道開挖影響范圍外的巖溶原則上不作處理,但應視具體情況謹慎決定。1.8質量與安全保證措施1.8.1質量保證措施a)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操作規程、技術規范、設計圖紙、修改通知及工程師指示精心組織施工;b)采用激光測量儀精確測放點線,嚴格控制超欠挖,確保開挖輪廓線符合設計斷面;c)精心制定爆破設計和爆破方案,具體爆破技術參數在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場爆破試驗不斷優化調整,使其盡量達到最優,在具體施工時嚴格按照制定的爆破方案控制單響藥量和起爆順序,確保爆破質量;d)建立現場中心試驗室,配備足夠的專業人員和先進的設備,嚴格控制噴護砼的配合比及炸材的性能等參數,并監督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設計制定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批的各項技術參數進行施工;e)在進行砼噴護等支護工作開始以前,必須根據圍巖的具體情況,用高壓水槍對開挖出露的受噴巖面等進行徹底的沖洗處理,經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簽證后方可進行噴護施工;f)對全部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杜絕質量事故的發生。1.8.2安全保證措施a)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以及其它有關安全規程、規范精心組織施工;b)在具體施工時嚴格按照制定的爆破方案控制單響藥量和起爆順序,防止爆破施工對圍巖及附近新澆砼和支護工程造成震動破壞;c)施工前必須在洞臉邊坡頂部以外挖設邊坡截水溝,有效攔截排除邊坡范圍以外的地表水、滲水、積水等,防止水流沖涮造成邊坡垮塌或坍滑;d)在洞臉邊坡開挖邊線以外、馬道外側等部位必須設置安全可靠的防護欄桿和擋石柵等,防止落石傷人或墜落事故的發生;e)洞臉邊坡開挖施工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未完成上一層支護,不得進行下一層施工,嚴禁使用自下而上或使巖體倒懸的施工方法;f)對削坡后的洞臉邊坡應根據實際的地質條件分別采用鉆設錨桿、噴砼、掛網噴砼或固結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加固,在施工過程中,隨時對洞臉邊坡等部位出露的滲水、軟弱夾層、剪切破碎帶等地質缺陷部位進行穩定性監測,一旦出現裂縫或滑動跡象,應立即暫停施工,會同地質及監理工程師等進行檢查研究處理;g)對從事工程爆破的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必須進行嚴格培訓,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h)在整個開挖施工過程中,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安全員隨時對洞內邊墻及頂拱等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