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論將來課堂應用于翻譯教學的可行性〔〕:
摘要:首先對翻譯才能、翻譯教與學國內外研究進展簡要闡述分析,發現新的翻譯教學法〔基于工程的翻譯教學、工作坊翻譯教學、體驗式翻譯教學、交互式翻譯教學、翻轉課堂翻譯教學等〕均注重過程、提倡以學習者為主體,強調交互、反思、真實體驗等,與將來課堂的特征相符。進而從探究式翻譯教學、交互式翻譯教學、反思式翻譯教學、翻譯工具才能、監控與評價五個方面討論了將來課堂應用于翻譯教與學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將來課堂的設計應結合外語學科的特點,讓學科教師愿意用、喜歡用。
關鍵詞:翻譯才能;翻譯教學;將來課堂
本文引用格式:梁銀英.試論將來課堂應用于翻譯教學的可行性[J].教育現代化,2022,7(47):144-146,150.
ThePossibilityofTranslationTeachingintheFutureClassroom:aPreliminaryStudy
LIANGYin-ying
(FacultyofForeignLanguageofNingboUniversity,NingboZhejiang)
Abstract:First,reviewedtheresearchoftranslationpetencesandtranslationteachinginshort.Then,generatedthenewteachingmethodssuchasProject-baseTeaching,Workshop,ExperientialTeachingandFlippingclassroomhavehomosexual.Theyarealllearner-centered,inquiry,interactive,reflectiveandexperimental,justastheadvantageoftheFutureClassroom.Third,analyzedthepossibilityoftranslationteachingintheFutureClassroom.Finally,remindedthatthedesignoftheFutureClassroomshouldbinewiththecharacteristicofforeignlanguageteaching.
Keywords:Translationpetences;Translationteaching;Futureclassroom
一引言
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世界扁平化對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2022年,本科"翻譯";專業獲得批準;202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MTI,截至2022年,全國共有200多所高校開設MTI,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委員會設立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程。在國家的重視下,相關研究成果不斷增多,新的翻譯教學法不斷涌現,翻譯研究欣欣向榮。語料庫、機器輔助翻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又給翻譯專業注入新的活力,提出新的挑戰。可惜的是,大局部外語學科教師對新技術的應用都是望而生畏,本文希從翻譯教學的需求和特點出發,討論近年來出現的將來課堂用于翻譯教學的可能性。
二翻譯才能及翻譯教學法研究
翻譯才能研究是翻譯教與學的根底,但怎么界定翻譯才能,業界一直未有統一定論。不同的翻譯類型如筆譯、口譯所需的翻譯才能不盡一樣,得出的翻譯才能構成也會有所區別,但不同譯者、學者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理論視野對翻譯才能即使做出盲人摸象的闡述,也無疑對于全面認識翻譯才能頗有效益【1】。
國外對翻譯才能的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場合與模態對翻譯才能進展界定,提出相應的模型,討論翻譯子才能的培養與習得、翻譯才能的評估、不同教學方法對翻譯才能的影響、翻譯才能與課程之間的互動等話題【2】。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提出的PACTE形式。1998年,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從事翻譯才能習得過程和評估專項研究的學者〔PACTE〕對翻譯才能進展了立項研究,提出翻譯才能是譯者進展翻譯所必需潛在的知識、技能體系,認為翻譯才能形式由以下6個成分構成:交際才能、非語言才能、心理生理因素、專業操作才能、轉換才能和策略才能,這6個翻譯子才能之間相關、有層次、可變化。2000年,他們對形式進展了修正,修訂后的翻譯才能形式在表述上出現了變化,并把心理生理要素放在子才能之外,5種子才能分別是:雙語才能、語言外才能、翻譯專業知識才能〔關于翻譯與該職業的一些外在和潛在的陳述性知識〕、工具才能和策略才能。翻譯的核心才能由"轉化才能";改為"策略才能";,轉換才能被認為是翻譯才能的全部內涵。PACTE小組認為翻譯才能習得是一個動態的、螺旋式的過程,是從"入門知識";上升到"專業知識";的過程【3】。在翻譯教學法研究上,基于建構主義、人本主義,以學習者為主導,注重學習者參與、交互的新型教學形式成為趨勢。Kiraly〔2000〕認為翻譯教學的本質是交互,是"以增強學習者翻譯自主才能的動態性的交互過程";,并提出基于工程的翻譯學習形式【4】;GonzalesDavies(2022)提出一系列具有高度遷移性的課堂活動、任務與工程,旨在鼓勵學習者通過決策與互動的方式主動參與學習和知識構建【5】。
在對國外翻譯才能研究進展借鑒后,國內學者對翻譯才能的構成要素展開了進一步討論。苗菊〔2022〕從三個視角將翻譯才能劃分為三個范疇,分別是認知才能、語言才能和交際才能,并指出每個分才能的構成成分【6】。王樹槐〔2022〕對翻譯才能的構成因素和開展層次進展研究,提出翻譯才能包括語言-語篇-語用才能;文化才能;策略才能;工具才能;思維才能和人格協調才能,并認為這些分才能解決了外部標準和內部轉化、行為和心理、結果和過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四個矛盾,并分析了各個構成因素的開展層次【7】。劉和平〔2022〕對翻譯才能開展的階段性及教學法進展了研究,提出翻譯才能可以劃分為雙語才能、分析綜合抉擇才能、語篇處理才能和職業才能,將翻譯才能培養劃分為兩個階段:以語言才能培養為核心和以技能訓練為核心,認為在本科階段以語言才能培養為核心,輔之以翻譯技能的根底訓練,成為翻譯入門階段,在碩士階段那么以技能訓練為核心,突出練習的自動化過程,輔之以語言才能的進步[8]。
在翻譯教學上,"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得到翻譯教學界的普遍認可,注重過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得到較多應用,新的教學嘗試、實證研究不斷涌現。李瑞林等〔2022〕在學習科學、過程教學等理論指導下提出工程翻譯學習形式。過程性翻譯教學是以優化問題求解方案為內涵,以探究學習、協作學習、反思學習為方式,以譯者素養教育為目的的調適性認知和社會過程[8]。在教學實證研究上,采用的教學法主要包括探究性教學法〔包括基于工程的教學、工作坊、情境體驗式教學等〕、交互性教學法及翻轉課堂等[9-11]。筆者認為基于工程的教學、翻譯工作坊、體驗式翻譯教學都是在特定情境下〔模擬/真實〕,按照實際的翻譯流程,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習者在過程中通過集思、日志、討論等多種形式感受翻譯的過程,理解并領悟翻譯理論,進而進步翻譯才能,因此把這幾種教學法都歸納為探究式教學。交互式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是借助QQ、微信等社會性軟件,通過私聊、群聊、朋友圈、QQ空間等形式消除時間、空間上的隔膜,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進步學習效果[12-14]。翻轉課堂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是近幾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教學形式為課前進展知識點的學習,課間討論、協作、疑難解答,課后復習[15]。眾多實證研究說明,以上的教學法有助于學習者翻譯才能的進步。
我們可以發現,上述翻譯才能教學法都提倡學習者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教師以過程為導向,配置環境要素,以促進學習者建構知識,領悟翻譯理論,習得翻譯才能。無論是探究式教學、交互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環境要素的配置都至關重要。如學習者在探究時需要利用網絡進展搜索,在面對面交互式需要靈敏易拼裝的桌椅,在匯報時需要屏幕展示技術,在課后需要社會性軟件消除時間、空間的隔膜等,這些都需要智能教與學空間的支持。
三將來課堂
將來課堂是基于"教育面向將來";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開展綱要";中"把進步教育質量作為將來教育的戰略重點";"以人為本";"創新人才培養";等思想而提出的,它將在人本主義、互動、環境心理學相關的理論和信息、智能、人際交互等技術支持下,充分發揮課堂組成各要素的作用,以互動為核心,旨在進步課堂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和諧、自由開展的教與學的環境與活動[16]。與傳統課堂相比,將來課堂的特性主要表達在人性化、混合型、開放性、智能型、交互性和生態性等方面[17]。近些年來,大量學者與研究人員對將來課堂的理論構建和施行策略開展了廣泛而深化的研究,除對將來課堂進展界定外,還包括將來課堂的關鍵技術、學習空間、教室構造、課堂架構、教學形式、互動的設計等。而在翻譯教學中,尚未見將來課堂的身影。
四將來課堂應用于翻譯教與學的可行性研究
〔一〕翻譯探究式教學與將來課堂
探究性教學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時,教師只給出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習者自己通過搜索、閱讀、觀察、實驗、考慮、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將來課堂可以設計有利于學習者開展和檢測的場景、環境和條件,幫助學習者獲取直接經歷,給不同初始程度的學習者提供多種可能的選擇,為學習者提供主動構建的便利條件,為不同知識根底、不同個性特征、不同背景的用戶提供多種可能的選擇。
在翻譯探究式教學中,將來課堂中的云存儲可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或集成的翻譯教學平臺中進展數據搜索;在討論時,將來課堂中靈敏易拼裝的桌椅可以根據分組自由自合,給學習者的討論創造舒適的環境;在模擬真實翻譯工程時,仿真技術能讓學習者身臨其境,獲得直接經歷;將來課堂中的智能代理技術能根據學習者的翻譯結果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反響。
〔二〕交互式教學與將來課堂
穆雷〔2022〕指出交互式高級階段翻譯教學所必備的重要因素[18]。在現有的翻譯教與學中,交互更多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將來課堂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形式,主要包括人、技術、環境、思維四個維度。泛在網絡技術可以實現設備之間的無縫鏈接和互動,在翻譯課堂上,教師展示教學資源時,教學資源、教師的平板、展示屏之間可以無縫鏈接,學生匯報時亦如此。同時,智能錄播系統錄下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要可以直接通過屏幕直接展示,便于教師進展案例講解;交互白板技術可以實現多屏交互顯示,可以讓教師對多個學習者的翻譯成果或翻譯過程等進展比擬分析;觸屏技術提供了友好、直觀、自然的互動界面,讓外語學科教師不再畏懼技術;智能錄播系統在錄制學習者、教師學與教活動的同時,也產生新的教學資源。同時,將來課堂中的物理環境,如照明強度、色彩和溫度等,都能根據日照、季節等進展調節,從而為學習者創造舒適的環境。
〔三〕反思性教學與將來課堂
建立在反思行為根底之上的反思性教學是讓學習者超越對學習技巧的學習,從關注怎樣學習到為什么要這樣學。在反思學習中,學習者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審視新承受的知識和過去的知識,批判地考慮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弄清學習行為的前因后果,對自己當前的思維狀態、學習狀態提出質疑,并試圖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在翻譯教學中,學習者在一定理論的指導下,反思自己的翻譯過程,進而領悟翻譯理論,掌握翻譯理論并用于理論是非常重要的。將來課堂中的智能錄像系統可以全程錄制學習者對譯文的翻譯過程,如使用何種翻譯工具,選擇哪一個翻譯結果等,同時,對工程組其他成員如工程經理、審校、編輯、客戶等的行為也可以全程錄制。根據錄像,在教師的指導或者反思框架的指導下,學習者可以回憶翻譯過程,分析即刻思維,發現缺乏,掌握翻譯理論,并在不斷的理論中,掌握技能。
〔四〕翻譯工具才能與將來課堂
PACTE形式中的工具才能,主要是指使用文獻資料及翻譯過程中其他技術的才能,如詞典、百科全書、電子語料庫和搜索引擎等。隨是時代的開展,工具才能的范圍定義有其狹隘性,王湘玲〔2022〕提出譯者ICT才能,指能恰當運用數字化技術、通訊工具和網絡解決問題的才能。而譯者ICT才能的培養主要有三種環境,一是多媒體網絡教室,二是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簡單應用,三是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將來課堂集成云平臺、平板電腦、泛在網絡、機器輔助翻譯工具于一體,為學習者翻譯工具才能的掌握提供平臺。如在對翻譯工程的主題的相關信息進展檢索、挑選、評估、整合的過程中,學習者的信息素養才能得到提升;將來課堂中的翻譯軟件及電子工具,可讓學習者進展職業化的操作練習時機;同時,將來課堂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教師外部資源〔客戶、主題專家、翻譯公司、網絡資源等〕具有無線拓展性,與教室內部資源相輔相成。
〔五〕監控、評價與將來課堂
在將來課堂中,教師可以實時看到學習者的平板電腦,可以對學習者的翻譯過程進展監控,在必要的時候進展干預和指導。智能錄像系統可以記錄下學習者的翻譯過程,也可以幫助教師進展監控和評價,理解學習者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課程。將來課堂中的智能錄像系統可以讓學習者在對翻譯結果進展學習者自評、學習者他評外,還可以結合翻譯過程進展自評和他評,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全面。
五總結
新的翻譯教學法以建構主義、人文主義為指導,以學習者為主體,注重過程,強調發揮學習者的積極能動性,進而掌握翻譯理論并指導理論。在常用的翻譯教學法中,探究式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都要求有環境要素支持,而將來課堂能很好的滿足這些教學法的需要,并能為反思性教學、多維評價等提供便利,假設將來課堂能跟相應的教學法結合,在翻譯教學中施行應用,相信肯定能獲得良好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將來課堂作為教與學活動的空間,設計時應該遵循科學證據,應考慮到詳細的課程和教學法,而不僅僅是建筑時尚和室內裝修,教育性是其終極目的,雖然本文討論的是將來課堂在翻譯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但對于外語這種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來說,將來課堂也適宜其他課程的學習,筆者粗線的認為,可從聽、說、譯三個角度來考慮外語學科將來課堂的設計。對于技術恐懼的外語學科的教師來說,如何讓將來課堂實現其多種功能的根底上,還能讓外語教師愿意用,喜歡用,是外語學科將來課堂應考慮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傅敬民.翻譯才能研究:回憶與展望[J].外語教學理論與理論,2022(4):80-86.
【2】張文鶴,文軍.國外翻譯教學研究:熱點、趨勢與啟示[J].外語界,2022(1):46-54.
【3】GonzalezDaviesM.MultipleVoicesintheTranslationClassroom:Activities,TasksandProjects[M].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2022.
【4】苗菊.翻譯才能研究--建構翻譯教學形式的根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22(4):47-50.
【5】王樹槐.翻譯才能的構成因素和開展層次研究[J].外語研究,2022(5):80-88.
【6】劉和平.翻譯才能開展的階段性及其教學法研究[J].翻譯教學,2022(1):37-45.
【7】李瑞林,賀鶯.學習科學視角下的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安全意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的資料準備與學習推進策略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中知識鞏固的有效策略試題及答案
- 牛排品牌測試題及答案
- 心態技能測試題及答案
- 科普2025鄉村全科執業醫師考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藥劑類考試獨特策略試題及答案
- 莆田初三競賽試題及答案
- 統計學最難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專業分析的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煤炭行業的信息化與智能化轉型
- 抗生素合理應用課件
- 2024年廣西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酒店露營基地項目計劃書
- 小學趣味科學 3D打印技術 課件
- 輕量化目標檢測模型的研究
- 醫療器械人因工程與可用性測試總結
- 管道中的流量與壓強的關系及特殊情況分析
- 完整版工資條模板
- 藥品配送投標方案(技術標)
- 中風病臨床路徑及表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