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風病(腦梗塞后遺癥)中醫臨床途徑途徑闡明:本途徑適合于西醫診療為腦梗塞后遺癥的患者。一、腦梗塞后遺癥中醫臨床途徑原則住院流程(一)合用對象中醫診療:中風病(TCD編碼:BNG080)。西醫診療:腦梗塞后遺癥(ICD編碼為:I69.301)。(二)診療根據1、疾病診療(1)中醫診療原則: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中醫診療療效評定原則》(試行,1995年)。(2)西醫診療原則:參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制訂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發病2周以內。(2)恢復期:發病2周至6個月。(3)后遺癥期:發病6個月后來。3、證候診療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中醫診療療效評定原則》(試行,1995年)。腦梗塞后遺癥臨床常見證型:1.風火上擾2.痰瘀阻絡3.痰熱腑實4.陰虛風動5.氣虛血瘀(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協作組制訂的《XXXXXX中醫診療方案(試行)》。1、診療明確,第一診療為中風病(腦梗塞后遺癥)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原則住院日為≤15天。(五)進入途徑原則。1、第一診療必須符合腦梗塞后遺癥(TCD編碼:BNG080、ICD編碼為:I69.301)。2、患者同時并發其它疾病,但在治療期間無特殊解決,也不影響第一診療的臨床途徑流程實施時,能夠進入本途徑。3、有下列狀況者不能進入本途徑:(1)有明確手術指征者;(2)由腦腫瘤、腦外傷、血液病等引發的腦梗死患者;(3)患者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肝腎等疾病患者;(4)體表皮膚破損、潰爛或皮膚病患者;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患者。(六)中醫癥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動態變化。(七)入院檢查項目1、必須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2)肝功效、腎功效、血脂、血糖、電解質。(3)凝血功效檢查。(4)血壓、心電圖。(5)胸部X線透視或胸部X線片。(6)經顱多普勒超聲(TCD)(必要時選擇加做顱外段)。(7)血管功效評價(頸動脈B超)。(8)頭顱影像學檢查(CT或MRI)。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頭顱MRA、DSA或CTA、C反映蛋白、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雙下肢血管B超等。(八)治療辦法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中風病(腦梗塞后遺癥)治療應標本兼顧、扶正祛邪,后遺癥期則以扶正固本為主。因此,恢復期以益氣活血、育陰通絡為重要治法。(1)風火上擾證:清熱平肝,潛陽息風。(2)痰瘀阻絡證:化痰通絡。(3)痰熱腑實證:化痰通腑。(4)陰虛風動證:滋陰息風。(5)氣虛血瘀證:益氣活血。2、針灸治療:選擇應用體針、頭針、電針、耳針、腕踝針、眼針、腹針、梅花針、耳穴敷貼、灸法和拔罐等。3、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燈盞花素等,血栓通注射液。)4、辨證選擇中藥外治:如中藥熏洗療法等。5、推拿治療:根據不同分期選用不同的治療辦法6、其它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有明確療效的治療辦法,如小針刀療法、蠟療法、中頻脈沖電治療、干涉波治療等。7、內科基礎治療重要涉及:并發癥的防止和治療、血壓血糖的調節、合并感染及發熱的解決原則與辦法等。8、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內容涉及物理治療(良肢位設定、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體位變化適應性訓練、平衡反映誘發訓練、克制痙攣訓練、吞咽功效訓練)、作業治療、語言康復訓練等多項內容。9、護理:辯證施護。(九)出院原則1、生命體征平穩2、肢體或語言功效穩定或改善(十)有無變異及因素分析。1、有合并癥,進展性,病情危重,不能出院2、住院期間病情加重,出現并發癥,需要進一步診治,造成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3、輔助檢查成果異常,需要復查,造成住院時間延長和住院費用增加。4、因患者及其家眷意愿而影響本途徑的執行,退出本途徑。
中風病(腦梗塞后遺癥)中醫臨床途徑住院表單合用對象:腦梗塞后遺癥(ICD編碼為:I69.301)患者姓名:性別:年紀:住院號: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原則住院日≦15天實際住院日:天時間年月日(第1天)年月日(第2天)年月日(第3-5天)重要診療工作□詢問病情體格檢查□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下達醫囑,開出各項檢查單□完畢初次病程統計□完畢入院統計□完畢初步診療和病情評定□治療前討論,擬定治療方案□向患者及家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完善必要檢查□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完畢上級醫師查□分析檢查成果,有異常者及時向上級醫師報告,并予對應解決□擬定治療方案□防治并發癥□向患者及家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上級醫師查房明確診療及診療評定。□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節治療方案。□中醫四診資料采集□完善必要檢查或復查□分析檢查成果,并予對應解決□防治并發癥重點醫囑長久醫囑專科常規護理分級護理飲食調攝疾病分期辨證分型中藥湯劑辯證口服中成藥辯證口服針灸治療中藥辨證外治熏洗療法推拿治療其它療法(臘療、中頻、針刀、干涉波)康復訓練內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血、尿、便常規肝功效、腎功效、血糖、血沉、凝血、風濕四項頭顱CT、MRI心電圖頸動脈彩超、TCD胸部X線片患者病情需要的其它檢查對癥治療長久醫囑專科常規護理分級護理飲食調攝疾病分期辨證分型中藥湯劑辯證口服中成藥辯證口服針灸治療中藥辨證外治熏洗療法推拿治療其它療法(臘療、中頻、針刀、干涉波)康復訓練內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根據患者具體狀況擬定其它檢查□對癥治療長久醫囑專科常規護理分級護理飲食調攝疾病分期辨證分型中藥湯劑辯證口服中成藥辯證口服針灸治療中藥辨證外治熏洗療法推拿治療其它療法(臘療、中頻、針刀、干涉波)康復訓練內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根據患者具體狀況擬定其它檢查必要時有關科室會診□對癥治療護理工作入院介紹入院健康教育、飲食指導介紹檢查前注意事項執行診療護理方法按醫囑完畢護理操作、日常治療完畢常規性生命體征監測□功效指導訓練□按醫囑執行護理方法□飲食指導□安撫疏導、健康教育□功效指導訓練病情變異統計無□有,因素1、2、無□有,因素1、2、無□有,因素1、2、責任護士簽名醫師簽名時間年月日(第6-9天)年月日(第10-14天)年月日(出院日)重要診療工作□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節治療方案。□上級醫師查房作出進一步的診療評定。□中醫四診資料采集□完善必要檢查或復查□分析檢查成果,并予對應解決□防治并發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節治療方案。□上級醫師查房作出進一步的診療評定,擬定出院時間。□中醫四診資料采集□完善必要檢查或復查□分析檢查成果,并予對應解決□強調運動療法及康復療法的應用。□制訂康復計劃,指導患者出院后功效鍛煉□交代出院注意事項、復查日期□完畢出院統計□告知出院□開具出院診療書重點醫囑長久醫囑專科常規護理分級護理飲食調攝疾病分期辨證分型中藥湯劑辯證口服中成藥辯證口服針灸治療中藥辨證外治熏洗療法推拿治療其它療法(臘療、中頻、針刀、干涉波)康復訓練內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根據患者具體狀況擬定其它檢查必要時有關科室會診對癥治療長久醫囑專科常規護理分級護理飲食調攝疾病分期辨證分型中藥湯劑辯證口服中成藥辯證口服針灸治療中藥辨證外治熏洗療法推拿治療其它療法(臘療、中頻、針刀、干涉波)康復訓練內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必要時有關科室會診□對癥治療長久醫囑停止全部長久醫囑臨時醫囑開具出院醫囑□出院帶藥護理工作按照醫囑執行診療護理方法飲食指導安撫疏導、健康教育功效指導訓練按照醫囑執行診療護理方法飲食指導安撫疏導、健康教育□功效指導訓練□協助辦理出院手續□送病人出院□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功效指導訓練病情變異統計無□有,因素1、2、無□有,因素1、2、無□有,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業安全責任協議書
- 租房交換協議書
- 造假就業協議書
- 道路修補協議書
- 聯防互助協議書
- 租賃模具協議書
- 房管所合同解除協議書
- 砂仁管理協議書
- 珠海市政府合作協議書
- 紙箱調價協議書
- 2025+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課件
- 醫院后勤考試試題及答案
- 紡織設備電氣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互聯網運營思維
- T∕CACM 1085-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調神益智針法預防血管性認知障礙
- -小學英語人稱代詞與物主代詞講解課件(共58張課件).課件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 七年級英語下冊閱讀理解專項練習題100篇含答案
- 腦損傷病情觀察意識狀態的分級
- 請假通用員工請假單模板
- 八年級音樂下冊 第7單元《當兵的人》好男兒就是要當兵課件1 湘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