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82022屆南通市高三語文第二次調研測試語文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被審美的汁液浸泡、又為理想的光環所籠罩著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當代中國,無論東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們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知。但每一個“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淵明的影子,真可謂“一處桃源一陶翁”。A.鐘靈毓秀按圖索驥映射B.海市蜃樓按圖索驥折射C.海市蜃樓順藤摸瓜折射D.鐘靈毓秀順藤摸瓜映射2.下列三副對聯分別送給金榜題名、喜結良緣、喬遷新居者,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甲:畫棟倚云呈異彩,花燈映月放光輝。乙:春風堂上雙飛燕,麗日池邊并蒂蓮。丙:蟾宮折桂立蒼穹,北斗凌云橫碧水。A.甲—金榜題名乙—喜結良緣丙—喬遷新居B.甲—喬遷新居乙—金榜題名丙—喜結良緣C.甲—喬遷新居乙—喜結良緣丙—金榜題名D.甲—喜結良緣乙—喬遷新居丙—金榜題名3.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黃山松盤根于危巖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絕壑之上。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遠遠望去,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B.夕陽下的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暢直的線條流瀉著,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塵滓,像用巨大的篩子篩過。C.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D.一筆而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畫作包孕了天地間的靈氣。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語境的一項是3分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節,詩人們總是喜歡用春天來比喻美好的事物。B.“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面對皇帝的退縮、士大夫的排擠和世人的辱罵,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選擇了隱居。C.“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梅葆玖是梅蘭芳的第九子,他不僅繼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藝,而且形成了新風格。D.“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中秋佳節,夫子廟游人如織,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讓游客們掃興而歸。5.對下列材料主旨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人可以用肉眼看見木頭的紋理,但從另一方面看過去,桌子卻是光滑的。如果通過顯微鏡,就會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見的各式各樣的差異。用一架倍數更高的顯微鏡看,就會又有所改變了。A.我們直接看到的只不過是一種現象。B.憑借不同的觀察方式會看到不同的現象。C.事物實在的形狀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樣。D.我們沒有辦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狀。二、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游豐樂醉翁亭記(明)王思任是時辛丑覲還,以為兩亭館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視事,風流一阻。癸卯入覲,必游之。突騎而上豐樂亭,門生孫教孝廉養沖氏亟觴之。看東坡書記,遒峻聳潔可愛。登保豐堂,謁五賢祠,然不如門額之豁。上醒心亭,讀曾子固①記,望去古木層槎,有邃可討,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過薛老橋,上釀泉之檻,酌釀泉。尋入歐門,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經見梅亭,閱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東坡手植。予意兩亭即勝,此外斷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則何時而已欲與歐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駁之局,腐鄙可厭。還訪智仙庵,欲進開化寺,放于瑯玡,從者暮之,遂去。滁陽諸山,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②耳,有歐、蘇二老足目其間,遂與海內爭千古,豈非人哉讀永叔亭記,白發太守與老稚輩歡游,幾有靈臺華胥之意,是必有所以樂之而后能樂之也。先生謫茶陵時,索《史記》,不得讀,深恨讞辭之非,則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內也。一進士左官,寫以為蘧舍③,其賢者詩酒于煙云水石之前,然叫罵怨咨耳熱之后,終當介介。先生以館閣暫麾,淡然忘所處,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際,襟度何似耶且夫譽其民以豐樂,是見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豈不能正名方號,而顧樂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為亭者,非蓋非斂,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猶議及之,以為不教民蒔種,而導之飲。嗟呼!先生有知,豈不笑脫頤也哉子瞻得其解,特書大書,明已為先生門下士,不可辭書。座主④門生,古心遠矣。予與君其憬然存斯游也。(選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刪節)注:①曾子固:曾鞏,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進士稱主考官座主。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檄,趣令視事趣:催促B.經見梅亭,閱玻璃亭閱:觀覽C.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耳視:看D.豈不笑脫頤也哉頤:下頜7.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癸卯入覲,必游之B.從者暮之,遂去C.深恨讞辭之非D.而崔文敏猶議及之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①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則何時而已欲與歐公斗力耶(4分)②其賢者詩酒于煙云水石之前,然叫罵怨咨耳熱之后,終當介介。(5分)9.作者認為此地已有豐樂和醉翁兩亭,不宜再建其他亭子。請結合全文概括其原因。(4分)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訴衷情近柳永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1)上闋中“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渲染了怎樣的氛圍請簡要概括。(3分)(2)下闋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3分)(3)請賞析這首詞結句的表達效果。(4分)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⑵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莊子《逍遙游》)⑶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勸學》)⑷▲,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⑸夜深忽夢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⑹角聲滿天秋色里,▲。(李賀《雁門太守行》)⑺射者中,弈者勝,▲,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歐陽修《醉翁亭記》)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窗外(墨西哥)奧克塔維奧·帕斯①在我的窗外大約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綠色的高樹林:樹葉和樹枝形成的高山搖來晃去,好像隨時都會傾倒下來。眾多的高樹,它們的樹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體”,仿佛不斷波動的浪脊。狂風撼動著它們,吹打著它們,把它們折騰得大吼小叫。樹林左右扭動,上下彎曲,然后帶著高亢的呼嘯聲重新挺直身軀,接著又伸展肢體,仿佛要連根拔起,逃離原地。不,它們不會示弱。倘若這些大樹開步走的話,它們一定會摧毀阻礙它們前進的一切東西。但是它們寧愿立在原地不動。②天空布滿鋼鐵色的云,遠方的云幾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樹林的上空就發黑了:那里聚集著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團。在這種虎視眈眈的云團下,樹林不停地叫喊。③樹林的右翼,兩棵連接在一起的山毛櫸的枝葉形成一座陰暗的拱門。拱門下面有一塊空地,那里異常平靜,像一個明晃晃的小湖。從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為中間被鄰居家的墻頭苫蓋物隔斷了。那個墻頭不高,頂上覆蓋著冰冷的綠玫瑰。玫瑰有一些部位沒有葉子,只長著許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豎著尖刺的長枝條。它有許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裝備著尖刺的其他肢體:我從沒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在一個墻角上有一張黑木小桌子,已經散架。在最里的角落里還有一個垃圾桶。桌子和垃圾桶,磚墻和水泥地,封閉著那個空間。它們封閉著空間呢還是它們是它的門呢④在山毛櫸構成的拱門下,光線已經深入進來。它那種被樹枝的顫抖的影子包圍著的穩定狀態幾乎是絕對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靜了。更確切地說,是我的思緒收攏了。這種平靜是阻止樹木逃走、驅散天上的烏云的力量嗎是的,我已經知道,大自然是包圍著我們、既產生又吞噬我們的萬物與過程的總和,不是我們的同謀也不是我們的心腹。無論把我們的感情寄予萬物還是把我們的感覺和激情賦予它們,都是不合理的。把萬物看做生活的向導、生活的學說不更合理嗎學會在激蕩的旋風中保持平靜,變得像在發瘋搖動的樹枝中間保持穩定的光線那樣透明,可以成為生活的一種日程表。⑤但是空地已經不是一個橢圓形的小湖,而是一個白熱的、布滿了極其纖細的陰影紋絡的三角形。三角形難以察覺地搖動著,直到漸漸地產生一種明亮的沸騰現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區,然后是在火紅的中心,力量愈來愈強大,仿佛所有的液體光線都變成了一種沸騰的、愈來愈黃的物質。天空愈來愈暗,那一片光線的空地也愈來愈亮、閃爍得愈厲害,幾乎像一盞在動蕩的黑暗中隨時會熄滅的燈。樹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著另一種光輝。⑥穩定總是暫時的,是一種既不穩又完美的平衡,它持續的時間只是一瞬間:只要光線一波動,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溫度稍微發生變化,平靜的契約就會被撕毀,就會爆發一系列變形。每一次變形都是一個穩定的新時刻,接著又是一次新的變化和另一次異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變化變成穩定,穩定是暫時的協議。高明不在于穩定也不在于變化,而在于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永恒的來與往:高明之處在于瞬間性。這是中間站。但是我剛剛說到中間站,巫術就破滅了。中間站并非高明,而是簡單的走向……中間站消失了:中間站不過如此而已。(選自《20世紀世界散文精選》,有刪節)12.窗外的景象有怎樣的特征請簡要概括。(4分)13.第①段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14.請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的含意。(4分)⑴我從沒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⑵大自然是包圍著我們、既產生又吞噬我們的萬物與過程的總和,不是我們的同謀也不是我們的心腹。15.作者借對窗外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論自然美李澤厚①就美的本質說,自然美是美學的難題。各派不是認為自然無美,美只是人類主觀意識加上去的,便是認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條件,與人類無關。對這個問題,我當年提出了“美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說。②但“自然的人化”說卻一直遭到誤解和反對。它常常被人們從字面含義上膚淺地理解為被人力開發了的自然對象。其實,“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狹義和廣義兩種含義。通過勞動、技術去改造自然事物,這是狹義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說的,是廣義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沒有經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尺度,指的是整個社會發展達到一定階段,人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改變。③“自然的人化”不能僅僅從狹義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確乎是美的,但社會越發展,人們便越要也越能欣賞暴風驟雨、沙漠、荒涼的風景等等沒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賞像昆明石林這樣似乎是雜亂無章的奇特美景,這些東西對人有害或為敵的內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著人們。人在欣賞這些表面上似乎與人抗爭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種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應該站在一種廣闊的歷史視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還有人經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釋為比擬性的,將自然對象賦予人的想象、情感、意會,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風亮節,將自然對象作為人格的理想等等。這是康德講的“道德的象征”。這樣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種借用。④社會美有歷史尺度問題,自然美亦然。那么,這種人與自然關系的改變的歷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計算呢這個廣義的“自然的人化”大體從何時開始的呢⑤首先要指出,狹義的“自然的人化”是廣義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礎,是使人與自然界發生關系改變的根本原因。原始人為什么不能欣賞山水花鳥,就是因為當時狹義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產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關系不存在那廣義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獵的時代或狩獵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種類的動物成為人類活動和意識的對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與人無關,便是與人敵對。農業社會之所以是人類歷史的最大進展也正在于它使人類安居,并循天時、地利而延續著鞏固著秩序化的生活,眾多自然事物和整個大自然逐漸成為人類生活活動的真正的客觀環境、條件、資源、工具,從而成為對象。這雖然還不是審美對象,卻是它們日后成為個人審美對象的前提基礎和根源,即是說,它們開始獲有了美的本質,具有了審美性質。可見,“自然的人化”作為哲學美學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質,它是山水花鳥、自然景物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條件。至于具體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時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則屬于歷史具體地逐一研討的實證科學問題。(選自李澤厚《美學三書》,有刪改)16.作者認為自然事物怎樣才可能成為審美的對象請簡要說明(6分)17.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述層次。(6分)18.根據文意,作者的“自然的人化”說該如何理解請簡要概括。(6分)七、作文(70分)1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短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轉瞬即逝;最長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無窮盡。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Ⅱ(附加題)一、閱讀文言文材料,完成20~23題。10分秦之興,李斯鳴之。漢之時,司馬遷、相如、揚雄,最其善鳴者也。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嘗絕也。就其善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將天丑其德莫之顧邪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節選自韓愈《送孟東野序》)20.用斜線“/”給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3處)(3分)21.司馬相如、揚雄與▲、▲在文學史上被合稱為“漢賦四大家”。(2分)22.下列作品不屬于魏晉時期的是(3分)A.《觀滄海》B.《思舊賦》C.《與山巨源絕交書》D.《吊屈原賦》23.請簡要概括韓愈認為魏晉時期“鳴者不及于古”的原因。(2分)二、名著閱讀題(15分)24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得知劉備消息后,關羽千里走單騎,勇闖東嶺、洛陽等五座關口,連斬孔秀、夏侯淵等六員守將,奪下渡船,過了黃河,最終和劉備相會。B.《老人與海》中的男孩馬諾林是海明威精心設計的一個人物。他是老人的徒弟和助手,但又給老人以鼓勵和勇氣,成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C.《茶館》采用卷軸式平面結構,沒有統一的情節,也沒有非此不可的人物,只是像圖畫一樣將一個個人物展覽進去,一個個情節鑲嵌進去。D魯迅先生熱情贊揚了夏瑜為革命獻身的精神,同時也描寫了他的斗爭的悲劇性。夏瑜的革命主張不被群眾理解,但他的犧牲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同情。E.《邊城》通過翠翠和儺送的愛情悲劇,寫出了人物命運的神秘性,表現了一種古樸的人性美和詩意的生活方式,寄托著“美”與“愛”的美學理想。25.簡答題。(10分)(1)《紅樓夢》中王熙鳳“協理寧國府”時針對寧國府的“五種風俗”,采取了哪些措施表現了她怎樣的形象特點(5分)(2)請簡述《子夜》中吳蓀甫與趙伯韜斗法的相關情節。(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毫無疑問,晉升為不朽的文學經典是至高的榮譽,然而,這能否證明旋生旋滅的娛樂作品就沒有價值回到網絡文學,武俠小說、玄幻小說或者穿越小說的規模及其聲勢業已對批評家的失聲形成巨大的壓力。批評家至少反思為什么各種密集的術語和雄辯滔滔仍然無法圍堵這些作品。這時,我愿意提到一個詞——欲望。相當多的時候,欲望的能量是理性的柵欄難以阻攔的。繆爾對于情節與欲望關系的觀點尤為適合談論網絡文學:“情節是根據我們的愿望,而不是根據我們的認識展開的,它以比我們自己所具有的更大的力量,將我們期望生活既驚險又安然無恙的自然欲望具體化;使事情混亂,無視法規,而能逃避后果。這是欲望的夢想,而不是人生的描寫。”在我看來,武俠、玄幻、穿越這些情節類型之中,欲望投射的分量遠遠超過了正常的歷史描述。誠如許多批評家所言,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與此相似,玄幻和穿越文學的虛幻性質隱含了某種現實失意造成的轉移性寄托。相對于那些批判現實主義的嚴肅面孔,這些逃避式的夢幻不無幼稚,無法承受理性的挑剔;然而,作為欲望的投射,這些文學類型具有超常的影響力。如果說,網絡文學開啟了一個虛幻的通道逃離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普魯斯特、喬伊斯這些作家讓人們返回地面,意識到日常生活的重量,迫使人們洞察內心的許多自己從未意識到的角落。通常,批評家對于這一點保持某種不無殘酷的清醒:認識自己比迷惑自己重要。洪水一般的網絡文學會不會淹沒了紙質文學探索人生的各種努力,從而使消遣和娛樂成為唯一的選項所有的探索主題終止之后,文學只能造就一代沒有深度的讀者。(節選自南帆《網絡文學:龐然大物的挑戰》,有刪改)26.結合繆爾的觀點,談談你對“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這句話的理解。(4分)27.根據材料,概括經典文學與網絡文學的不同特征。(6分)28.作者對網絡文學持怎樣的態度(5分)
2022屆南通市高三語文第二次調研測試語文參考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3分B(第一處,“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用在此處恰當;“鐘靈毓秀”指聚集天地靈氣的美好自然環境產生的優秀人物。第二處,“順藤摸瓜”比喻沿著發現的線索追根究底;“按圖索驥”比喻按照死規矩機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線索尋找目標,這里取“按圖索驥”的第二個義項。第三處,“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實質間接反映出來;“映射”是“照射”的意思,根據語境,應選“折射”。)2.(3分)C3.(3分)B(雖有“像”字,但無比喻手法。)4.3分C5.3分D二、文言文閱讀(19分)6.(3分)C(視:比較,與……相比。)7.(3分)C(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他三項都是代詞。)8.①(4分)一個官員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個牌匾,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歐陽修爭高下嗎評分建議:“然則”、“已”、“斗力”、語句通順,各1分。②(5分)那些(所謂)賢能的人在煙云水石前作詩飲酒,然而叫罵怨恨嘆息酒酣耳熱之后,最終還是不能忘懷。評分建議:狀語后置句、“詩酒”、“咨”各1分,語句通順,2分。9(4分)(1)兩亭成為勝景,是因為建亭之人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和忘懷得失的胸襟;(2)他人不具有歐陽修的情懷卻效仿建亭,想法陳腐淺薄。評分建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1)營造了荒涼、凄清、寂寥的氛圍。評分建議: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2)“秋光已盡”的遲暮之感,久望不見的懷人之悲。評分建議:答對1分得1分,答對兩點得3分。(3)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態描寫作結,情感表達含蓄蘊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結,戛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與開頭“佇立”相呼應,首尾圓合,結構完整;“空”字極富表現力,既有望而不見之意又寫盡了內心空落和無奈之感。評分建議:答對兩點,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結情等不得分。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8分)⑴謹庠序之教⑵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⑶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⑷俱懷逸興壯思飛⑸夢啼妝淚紅闌干⑹塞上燕脂凝夜紫⑺觥籌交錯⑻贏得倉皇北顧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12(4分)動蕩;壓抑;封閉;不斷變化。評分建議: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13.(6分)表現了高樹林在狂風吹打下痛苦抗爭的姿態;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大樹的強大韌性和頑強斗爭精神的由衷贊美;與拱門下的空地以及庭院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為下文敘寫感悟作鋪墊。評分建議:每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14.(4分)⑴玫瑰總被人寄予美好的情感,現實生活卻與此產生巨大反差,表現了“我”對生活的反思。⑵我們都生活在瞬息萬變的大自然中;大自然既孕育了我們,又可能使我們湮滅;我們寄予或賦予萬物以感情都是不合理的(一廂情愿的)。評分建議:每題2分。第(2)題一點1分,答對兩點得2分。意思對即可。15.(6分)①動蕩的樹林、烏云密布的天空、封閉的庭院都是現實世界在作者心里的投影,表明作者內心的壓抑和苦悶;②樹木不甘示弱的精神給予了作者突破動蕩而壓抑的現實世界的勇氣;③在對自然萬物的重新認識、定位中,作者體會到動蕩生活中保持平靜和清醒的重要性;④空地光線的穩定與變化,讓作者認識到生活中穩定都是瞬間而暫時的,動蕩與變化才是永恒的;人生一直處于從一個暫時的穩定走向下一個暫時的穩定中。評分建議:每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16(6分)社會生產力發展達到一定階段(2分),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改變(2分),自然事物開始具有了審美性質后,(2分)這樣的自然事物才有可能成為審美的對象。(意思對即可)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境衛生教育小學
- 國際物流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 汽車維修服務合同咨詢服務協議
- 包裝設計師模擬習題含參考答案
- 植物學模擬題+答案
- 第三方擔保合同模板大全
- 房地產投資合作合同書
- 股權轉讓協議合同模板
- 臨時停車場租賃合同模板
- 房屋租賃續期合同范本大全
- 尿崩癥診療規范內科學診療規范診療指南2023版
- 3D打印實訓指導書
- 除草機器人簡介
- 當代文學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學思潮
- 抽油井檢泵作業課件
- a320飛機空調系統工作原理與使用維護分析
- 施工機具進場檢查驗收記錄
- 《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程》高職配套教學課件
- 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概述課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過敏性紫癜的護理PPT課件(PPT 3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