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問題研究】救災物質儲備庫應該建在哪里ProblemStudyWhereshouldthedisasterreliefmaterialreservebebuilt
建立救援物質儲備庫是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的重要措施,能減少災害損失,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作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建設救災物質儲備庫是之分必要的。那么,我們的救災物質春備庫應該建在哪里呢?對這一課題的探究,建議采用以下思路。收集資料,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特征。對比我國自然災害與已建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的空間布局了解災區對救災物質的基本要求。提出新建救災物質儲備庫的選址建議。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拓展資料1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點位分布資料分析
1.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我國自然災害分布點多面廣,地域差異大。●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自然災害不僅種類多且面積廣;該線的西北部,自然災害種類少,分布比較稀疏。2.列出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范圍。●我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南部為旱災多發區;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為洪澇災害多發區;地震主要分布在臺灣以西西北西南地區;西南地區為滑坡、泥石流災害多發區。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資料分析
已建的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分布有什么特點?資料2我國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建18個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分別位于北京、天津、沈陽、哈爾濱、合肥、福州、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成都、昆明、拉薩、渭南、蘭州、格爾木、烏魯木齊和喀什。為實現“自然災害發生24個小時之內,受災民眾得到初步救助,確保受災民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這一基本目標,國家將繼續進行救災物質儲備庫建設。
分布不均,集中在我國東部與中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西部地區儲備點相對較少。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資料3中央救災物質成都儲備庫資料分析1.為什么將成都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救援物質儲備庫?2.你所在的省級行政區有沒有救災物質儲備庫?如果有,查找該儲備庫的地點,并了解其物質儲備情況。如果沒有,請給出選址建議。
西南地區地貌結構復雜,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中央救災物質成都儲備庫是我國陣容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應急能力最強、管理最現代化的主要救災物質儲備庫。這個儲備庫輻射西南地區,總占地面積10公頃,總有效庫容3.7萬立方米,擁有近萬個貨位,儲備了帳篷、棉被、棉衣褲等救災物質和沖鋒舟、橡皮艇,救生圈、發電機、挖掘機等應急救援工具。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資料分析1.為什么將成都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救援物質儲備庫?2.你所在的省級行政區有沒有救災物質儲備庫?如果有,查找該儲備庫的地點,并了解其物質儲備情況。如果沒有,請給出選址建議。
成都面向四川、輻射西南的儲備庫,交通便利,24小時內可以到達西南部任何一個災害發生地。儲備庫離成雅高速3.2公里,與雙流機場第二貨站僅一街之隔,緊急情況時儲備庫自身的兩個直升機停機坪可以直接運送物質。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對策和建議結合右圖,體會已建的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的分布規律,并對擬建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的選址提出合理建議。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主要分布在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即自然災害多發地區,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分布多。中央救災物質儲備庫的選址應考慮以下條件:(1)距離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的地區近;(2)交通便利;(3)各種救災物質豐富;(4)醫療等基礎設施完善。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探究點一中國自然災害的分布特點讀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及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部沿海地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試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長江中下游地區多洪澇災害的原因。東南一側自然災害多,西北一側自然災害少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我國自然災害空間分布規律是東南一側自然災害多,西北一側自然災害少。第(2)題,根據圖例分布判斷:南部沿海地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臺風、洪澇、病蟲害(或風暴潮、海嘯、海水入侵)。第(3)題,長江中下游地區多洪澇災害的自然原因為位于東部季風區,夏季風不穩定,降水變率大;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雨季河流排水不暢;社會經濟原因為人口多,經濟發達。本題要求從自然原因方面分析。臺風洪澇病蟲害(或風暴潮、海嘯、海水入侵)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河流汛期長,水量大,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雨季河流排水不暢。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歸納拓展]1.自然災害的特點自然災害具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變異都會成為自然災害,只有當它超過一定限度,對人類造成危害時,才被視為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往往具有以下特點:2.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1)西北、黃土高原和華北——春秋季的干旱。(2)東部季風區,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夏季的暴雨、洪澇。(3)東北和西南林區——冬春季的森林火災。(4)西南、西北和華北地區的活動構造帶——地震。(5)青藏高寒地區——低溫凍害和冰雪災害。(6)東南沿海地區——臺風、風暴潮。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探究點二我國救災物質儲備庫建設條件及意義左下圖是我國部分救災物資儲備基地分布圖,讀圖,回答1~4題。1.圖中代表成都救災物資儲備庫的是(
)A.D
B.GC.C D.E2.C、F兩地所在的鐵路線是(
)A.京廣線 B.京九線C.京滬線 D.寶成線3.關系到搶險救災過程中救援物資到達時間的是(
)A.救災物資的種類 B.救災物資的數量C.救災物資的儲備地點 D.救災物資的生產4.國家級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選址條件應該有(
)①地勢較高,地質條件較好②交通運輸便利③市政條件較好④靠近火電、核電等能源基地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1.B
2.A
3.C
4.C第1題,根據在我國版圖上的空間位置可直接判斷。第2題,由圖可知,C是長沙,F是鄭州,通過兩地的鐵路是京廣線。第3題,救援物資的到達時間主要與交通和運輸距離直接相關,故選C項。第4題,影響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選址的因素主要考慮安全、交通便利、后勤服務條件較好,故選C項。BACC第六章自然災害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讀我國主要救災物資儲備基地分布示意圖,完成5~6題。5.京港澳高速粵境北段沿線受災,圖中調運救災物資最近的基地是(
)A.a
B.b
C.c
D.d6.圖中b、c兩個救災物資儲備基地中,應大量儲備的物資是(
)A.救生圈
B.外傷用藥
C.破拆工具 D.棉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