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課件_第1頁
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課件_第2頁
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課件_第3頁
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課件_第4頁
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奚廷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奚廷斐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的研究2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2納米銀材料具有很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電學、光學和催化等眾多方面具有比普通銀更優異的性能,現已廣泛應用于陶瓷材料、環保材料和涂料等許多領域。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3納米銀材料具有很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電銀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性,在所有金屬中其殺菌活性名列第二(汞名列第一,但有毒副作用、現已不用)。多年來的研究表明,銀離子對12種革蘭氏陰性菌、8種革蘭氏陽性菌、6種霉菌均有強烈的殺滅作用。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納米銀顆粒的抗菌性能遠遠大于傳統的銀離子殺菌劑,如硝酸銀和磺胺嘧啶銀,具有更好的殺菌效果。所以納米銀在醫學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4銀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性,在所有金屬中其殺2004年以來,已有89種含納米銀的醫療產品取得了我國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注冊批件,進入臨床應用。52004年以來,已有89種含納米銀的醫納米銀婦用抗菌器遼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8號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豫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57號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蘇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260683號納米銀婦科抗菌器黔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2號納米銀醫用婦炎栓蘇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745號納米銀婦女外用抗菌凝膠粵藥管械(準)字2004第2640026號納米銀婦女外用抗菌器粵藥管械(試)字2004第2060018號納米銀手術切口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5號納米銀創傷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4號納米銀燒燙傷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7號納米銀止血消炎貼吉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122號納米銀凝膠抗菌器桂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131號6納米銀婦用抗菌器遼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8號含納米銀醫療產品種類1、納米銀抗菌敷料 納米銀創可貼、燒燙傷貼、潰瘍貼等2、納米銀抗菌導管 超滑抗菌導尿管3、納米銀抗菌器械 抗菌手術刀、手術鉗、手術鑷、手術針等7含納米銀醫療產品種類1、納米銀抗菌敷料74、納米銀婦科用品 納米銀婦用抗菌器、納米銀抗菌洗液、納米銀婦用抗菌栓、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等5、納米銀計劃生育用品

納米銀避孕套、納米銀宮內節育器等 6、其它 納米銀骨水泥、納米銀外用抗菌噴霧器、納米銀口腔抗菌沖洗器等84、納米銀婦科用品8長春市科新生化藥械研究所深圳市清華源興納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佳醫用器材有限公司深圳市源興納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沈陽得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名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英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銀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國創高科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希科納米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國內生產納米銀醫療產品的公司9長春市科新生化藥械研究所國內生產納米銀醫療產品的公司9泰州艾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吉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新同德制藥有限公司桂林天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榮發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貴州佳宜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紅躍藥業有限公司廣東同德藥業有限公司福州康爾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吉林邦安寶醫用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愛杰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10泰州艾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研究11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研究11 2003年以來,已有很多研究報告了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生物學性質:(1)從生物體整體而言,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的分布途徑及靶器官具有特殊性(2)從細胞水平來講,與常規材料不同,納米顆粒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直接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功能的改變甚至喪失,影響細胞的正常工作。12 2003年以來,已有很多研究報告了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生物納米材料這些生物學特性可能會導致生物負效應。(1)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的分布途徑及靶器官具有特殊性,可以分布和蓄積在常規材料無法到達的靶器官。所以,其毒性發生的部位、引起的毒性反應、造成的病理變化和毒性作用機理與常規材料有明顯差異。(2)納米顆粒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直接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功能的改變甚至喪失,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13納米材料這些生物學特性可能會導致生物負效應。1所以,即使化學結構完全相同,但只要一個物質的尺度達到納米級,也要把該物質作為一種新物質,采用更加適合納米材料的技術和手段,對其進行安全性評價。14所以,即使化學結構完全相同,但只要一個但是,對于納米銀這種已進入臨床使用的納米醫用材料來講,它是否具有上述生物學特性、如果有是否造成生物負效應了?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還不了解。15但是,對于納米銀這種已進入臨床使用的納米醫用材因此以納米銀顆粒為研究對象,對它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1)模擬臨床給藥方式,考察納米銀在體內的吸收、分布、蓄積、代謝情況,觀察納米材料有無特殊靶器官。(2)針對上述兩種納米材料的特殊靶器官進行研究,力爭在細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上解釋兩種納米材料與靶器官細胞作用的機理。

16因此以納米銀顆粒為研究對象,對它的生物試驗方法17試驗方法17 將1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納米銀1次組、納米銀10次組、微米銀組;每組分別注射1ml細胞培養液(空白對照溶液)、納米銀混懸液和微米銀混懸液,其中納米銀10次組分10次注射,每次注射0.1ml;銀的注射總量均為62.8mg/kg,注射方式為皮下注射。 分別在2周、4周、8周、12周、18周、24周時,每組任選5只動物,轉移到代謝籠中飼養,收集動物24h糞便和尿液;之后分別從這些動物股動脈取約3ml血液;然后斷髓處死動物,解剖取注射部位、腦、心、肝、脾、肺、腎、一根股骨、卵巢、子宮、腎上腺。18 將1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空白對 將所有臟器、血液和排泄物,用HNO3和HClO4消解,利用ICP-MS測試消解液中的Ag含量,再根據測試結果計算每個臟器中的Ag含量。 分別在2周、12周、24周時,每組任選3只動物,解剖后用手術刀從取出動物的注射部位皮膚、腎、肝、脾、腦、肺中取一小塊,處理后進行超微病理分析。19 將所有臟器、血液和排泄物,用HNO3和HClO4消解,利結果討論20結果討論20納米銀和微米銀皮下注射后在體內的分布

注射后的納米銀和微米銀在大鼠體內的分布代謝主要可分為3個部分: (1)蓄積在注射部位 (2)被代謝排泄到體外 (3)從注射部位遷移出并分布到體內其它臟器。21納米銀和微米銀皮下注射后在體內的分布21注射部位 排泄物22注射部位 排泄物22遷移到體內的銀23遷移到體內的銀23納米銀和微米銀顆粒在體內分布上的差異24納米銀和微米銀顆粒在體內分布上的差異242525圖1-8腎臟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6圖1-8腎臟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627272828圖1-11腦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9圖1-11腦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9圖1-12肺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0圖1-12肺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0納米銀體內分布途徑的推測

要想使納米銀在體內這么多臟器中分布,一般必須是通過生物體內的循環系統,尤其是血液循環系統實現的。而且已有研究報道進入皮膚的納米材料可以遷移到淋巴液或血液中。 因此為了驗證納米銀是否也是通過血液而分布全身的,在試驗中的每個時間點,從各組待殺動物的股主動脈抽取了1ml動脈血,通過消解定容,最后利用ICP-MS測定了其中的銀含量。

31納米銀體內分布途徑的推測31圖1-13血液中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2圖1-13血液中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2 進入體內的納米銀顆粒可能是以兩種狀態分布到全身。 第一,納米銀在體內可能被體液溶解,產生Ag+,這些Ag+再分布于全身。 第二,因為納米銀表面帶負電荷,可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的牢固結合,所以納米銀顆粒具有良好的親蛋白性,可與血漿蛋白或其它生物蛋白反應,材料表面覆有一層生物蛋白膜或者血漿蛋白膜,這些覆蛋白膜的納米銀流動性更好,通過蛋白的代謝,分布于全身。33 進入體內的納米銀顆粒可能是以兩種狀態分布到全身。33 所以僅根據本試驗的ICP-MS的測試結果,是無法分辨出進入體內的銀是以離子形式存在還是以顆粒形態存在,也就不能判斷納米銀是否具有能夠在體內遷移的生物學特性。所以進一步對各組動物體內各臟器的超微結構進行了觀測。34 所以僅根據本試驗的ICP-MS的測試結果,是無法分辨出進2.2超微病理分析結果352.2超微病理分析結果35(1)腎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腎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腎小球、腎小囊腔、血管腔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36(1)腎36腎小球和腎小囊腔邊緣的足細胞足突上發現有納米銀顆粒,但在腎小囊腔中未發現有納米銀顆粒a40000×Bar=100nmb40000×Bar=100nm37腎小球和腎小囊腔邊緣的足細胞足突上發現有納米銀顆粒,但在腎小

2周 12周 24周20000×Bar=300nm 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納米銀顆粒38 2周 12周 (2)肝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肝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肝細胞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肝血竇、竇周隙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39(2)肝39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

由上圖可以發現在肝血竇的竇周隙中有納米銀顆粒,因此可以推斷納米銀顆粒可以從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遷移到竇周隙中。

4040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超微病理照片顯示在肝細胞中也發現有納米銀顆粒。推測是部分納米銀顆粒依然會以單分散的形式存在,并進入了肝細胞內。

41 2周 12(3)脾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脾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脾索淋巴細胞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脾血竇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而且發現納米銀組動物脾臟巨噬細胞數量較多。42(3)脾42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脾索中的納米銀顆粒4343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超微病理照片顯示在淋巴細胞中也發現有納米銀顆粒。推測是部分納米銀顆粒依然會以單分散的形式存在,并進入淋巴細胞內。44 44(4)腦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腦部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腦部超微病理圖片可以看到比較多壞死的神經元,而且腦神經元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線粒體中。 此外,納米組動物的血腦屏障外的星形細胞腳板腫脹,顯示血腦屏障被破壞。在被破壞的血腦屏障的血管內皮細胞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

45(4)腦45納米組微米組空白對照組納米銀組動物的血腦屏障外側的星形細胞腳板明顯腫大,這顯示血腦屏障被破壞。與微米銀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有明顯差異。46納米組 a b 10000×Bar=1μm 40000×Bar=100nm被破壞的血腦屏障中有納米銀顆粒b47b47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正在通過血腦屏障的納米銀顆粒4840000×Bar=100nm 推測可能有兩種途徑:(1)第一,通過血管內皮細胞的胞吞和胞吐的轉運作用通過血腦屏障。(2)松弛內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或溶解內皮細胞的細胞膜的方式破壞BBB而進入腦細胞。但是僅通過本試驗的研究結果很難斷定,納米銀顆粒是如何從血液中遷移出來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49推測可能有兩種途徑:49 a b c10000×Bar=1μm 5000×Bar=1μm 20000×Bar=300nm正常神經元和固縮神經元中的納米銀顆粒a正常神經元 b固縮神經元 c固縮神經元中有納米銀顆粒5050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納米銀組動物神經元中的納米銀顆粒51 51(5)肺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肺部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肺泡上皮細胞的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血管腔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52(5)肺52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肺泡上皮細胞中的納米銀顆粒53 53 在本研究中對各個臟器超微病理分析照片中可以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將這些照片與原始的納米銀顆粒照片比較,可以發現各臟器血管腔中的高電子密度物質從電子密度和尺寸這兩方面與納米銀基本一致,可以推斷這些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是納米銀顆粒。所以,可以推斷納米銀在體內依然還是以顆粒狀態存在的,并以顆粒狀態在全身分布。54 在本研究中對各個臟器超微病理分析照片中可以發現高電子密度結論(1)皮下注射后,納米銀與微米銀在體內的分布、蓄積和排泄有明顯差異。在試驗期間,最高曾經有約0.15%的納米銀分布于動物體內各臟器;但只有不到0.02%的微米銀分布到體內,與空白對照相比無顯著性差異。這證明相比于微米銀,納米銀更易分布到體內其它臟器。(2)體內各臟器中,納米銀在腎、肝、脾、腦、肺等部位的分布明顯高于微米銀。到試驗結束時,還有部分納米銀蓄積于腎、肝、脾、腦、肺中,所以這些器官是納米銀作用的靶器官。(3)納米銀主要是以顆粒狀形態通過血液循環系統遷移到腎、肝、脾、腦、肺等部位的。(4)遷移到體內的分散的納米銀顆粒,可以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肝細胞、脾臟淋巴細胞、腦神經元、肺泡細胞的細胞膜進入這些細胞內。(5)納米銀顆粒可以使星形細胞腳板腫脹,破壞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的納米銀顆粒能夠引起的神經元變性。55結論55結語 納米銀顆粒具有優異的抗菌性,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必將日益廣泛。但研究結果顯示納米銀顆粒能夠在體內遷移,并在一些重要器官中蓄積,而且能夠進入某些細胞的胞質中,所以納米銀顆粒具有生物學特性。因此,對納米銀顆粒在臨床上的應用應該慎重,并應立即對其進行系統的毒理學實驗,了解它所引起的劑量-效應關系,保證納米銀醫療產品臨床使用的安全。56結語 納米銀顆粒具有優異的抗菌性,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必將日謝謝57謝謝57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奚廷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奚廷斐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的研究59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2納米銀材料具有很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電學、光學和催化等眾多方面具有比普通銀更優異的性能,現已廣泛應用于陶瓷材料、環保材料和涂料等許多領域。一、納米銀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60納米銀材料具有很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電銀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性,在所有金屬中其殺菌活性名列第二(汞名列第一,但有毒副作用、現已不用)。多年來的研究表明,銀離子對12種革蘭氏陰性菌、8種革蘭氏陽性菌、6種霉菌均有強烈的殺滅作用。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納米銀顆粒的抗菌性能遠遠大于傳統的銀離子殺菌劑,如硝酸銀和磺胺嘧啶銀,具有更好的殺菌效果。所以納米銀在醫學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61銀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性,在所有金屬中其殺2004年以來,已有89種含納米銀的醫療產品取得了我國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注冊批件,進入臨床應用。622004年以來,已有89種含納米銀的醫納米銀婦用抗菌器遼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8號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豫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57號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蘇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260683號納米銀婦科抗菌器黔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2號納米銀醫用婦炎栓蘇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745號納米銀婦女外用抗菌凝膠粵藥管械(準)字2004第2640026號納米銀婦女外用抗菌器粵藥管械(試)字2004第2060018號納米銀手術切口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5號納米銀創傷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4號納米銀燒燙傷貼湘食藥監械(準)字2006第2640047號納米銀止血消炎貼吉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122號納米銀凝膠抗菌器桂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131號63納米銀婦用抗菌器遼食藥監械(準)字2005第2640018號含納米銀醫療產品種類1、納米銀抗菌敷料 納米銀創可貼、燒燙傷貼、潰瘍貼等2、納米銀抗菌導管 超滑抗菌導尿管3、納米銀抗菌器械 抗菌手術刀、手術鉗、手術鑷、手術針等64含納米銀醫療產品種類1、納米銀抗菌敷料74、納米銀婦科用品 納米銀婦用抗菌器、納米銀抗菌洗液、納米銀婦用抗菌栓、納米銀婦用抗菌凝膠等5、納米銀計劃生育用品

納米銀避孕套、納米銀宮內節育器等 6、其它 納米銀骨水泥、納米銀外用抗菌噴霧器、納米銀口腔抗菌沖洗器等654、納米銀婦科用品8長春市科新生化藥械研究所深圳市清華源興納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佳醫用器材有限公司深圳市源興納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沈陽得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名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英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銀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國創高科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希科納米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國內生產納米銀醫療產品的公司66長春市科新生化藥械研究所國內生產納米銀醫療產品的公司9泰州艾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吉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新同德制藥有限公司桂林天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榮發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貴州佳宜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紅躍藥業有限公司廣東同德藥業有限公司福州康爾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吉林邦安寶醫用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愛杰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67泰州艾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研究68二、納米銀生物學特性研究11 2003年以來,已有很多研究報告了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生物學性質:(1)從生物體整體而言,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的分布途徑及靶器官具有特殊性(2)從細胞水平來講,與常規材料不同,納米顆粒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直接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功能的改變甚至喪失,影響細胞的正常工作。69 2003年以來,已有很多研究報告了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生物納米材料這些生物學特性可能會導致生物負效應。(1)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的分布途徑及靶器官具有特殊性,可以分布和蓄積在常規材料無法到達的靶器官。所以,其毒性發生的部位、引起的毒性反應、造成的病理變化和毒性作用機理與常規材料有明顯差異。(2)納米顆粒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直接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功能的改變甚至喪失,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70納米材料這些生物學特性可能會導致生物負效應。1所以,即使化學結構完全相同,但只要一個物質的尺度達到納米級,也要把該物質作為一種新物質,采用更加適合納米材料的技術和手段,對其進行安全性評價。71所以,即使化學結構完全相同,但只要一個但是,對于納米銀這種已進入臨床使用的納米醫用材料來講,它是否具有上述生物學特性、如果有是否造成生物負效應了?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還不了解。72但是,對于納米銀這種已進入臨床使用的納米醫用材因此以納米銀顆粒為研究對象,對它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1)模擬臨床給藥方式,考察納米銀在體內的吸收、分布、蓄積、代謝情況,觀察納米材料有無特殊靶器官。(2)針對上述兩種納米材料的特殊靶器官進行研究,力爭在細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上解釋兩種納米材料與靶器官細胞作用的機理。

73因此以納米銀顆粒為研究對象,對它的生物試驗方法74試驗方法17 將1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納米銀1次組、納米銀10次組、微米銀組;每組分別注射1ml細胞培養液(空白對照溶液)、納米銀混懸液和微米銀混懸液,其中納米銀10次組分10次注射,每次注射0.1ml;銀的注射總量均為62.8mg/kg,注射方式為皮下注射。 分別在2周、4周、8周、12周、18周、24周時,每組任選5只動物,轉移到代謝籠中飼養,收集動物24h糞便和尿液;之后分別從這些動物股動脈取約3ml血液;然后斷髓處死動物,解剖取注射部位、腦、心、肝、脾、肺、腎、一根股骨、卵巢、子宮、腎上腺。75 將1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空白對 將所有臟器、血液和排泄物,用HNO3和HClO4消解,利用ICP-MS測試消解液中的Ag含量,再根據測試結果計算每個臟器中的Ag含量。 分別在2周、12周、24周時,每組任選3只動物,解剖后用手術刀從取出動物的注射部位皮膚、腎、肝、脾、腦、肺中取一小塊,處理后進行超微病理分析。76 將所有臟器、血液和排泄物,用HNO3和HClO4消解,利結果討論77結果討論20納米銀和微米銀皮下注射后在體內的分布

注射后的納米銀和微米銀在大鼠體內的分布代謝主要可分為3個部分: (1)蓄積在注射部位 (2)被代謝排泄到體外 (3)從注射部位遷移出并分布到體內其它臟器。78納米銀和微米銀皮下注射后在體內的分布21注射部位 排泄物79注射部位 排泄物22遷移到體內的銀80遷移到體內的銀23納米銀和微米銀顆粒在體內分布上的差異81納米銀和微米銀顆粒在體內分布上的差異248225圖1-8腎臟銀含量變化曲線圖83圖1-8腎臟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684278528圖1-11腦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86圖1-11腦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29圖1-12肺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87圖1-12肺部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0納米銀體內分布途徑的推測

要想使納米銀在體內這么多臟器中分布,一般必須是通過生物體內的循環系統,尤其是血液循環系統實現的。而且已有研究報道進入皮膚的納米材料可以遷移到淋巴液或血液中。 因此為了驗證納米銀是否也是通過血液而分布全身的,在試驗中的每個時間點,從各組待殺動物的股主動脈抽取了1ml動脈血,通過消解定容,最后利用ICP-MS測定了其中的銀含量。

88納米銀體內分布途徑的推測31圖1-13血液中銀含量變化曲線圖89圖1-13血液中銀含量變化曲線圖32 進入體內的納米銀顆粒可能是以兩種狀態分布到全身。 第一,納米銀在體內可能被體液溶解,產生Ag+,這些Ag+再分布于全身。 第二,因為納米銀表面帶負電荷,可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的牢固結合,所以納米銀顆粒具有良好的親蛋白性,可與血漿蛋白或其它生物蛋白反應,材料表面覆有一層生物蛋白膜或者血漿蛋白膜,這些覆蛋白膜的納米銀流動性更好,通過蛋白的代謝,分布于全身。90 進入體內的納米銀顆粒可能是以兩種狀態分布到全身。33 所以僅根據本試驗的ICP-MS的測試結果,是無法分辨出進入體內的銀是以離子形式存在還是以顆粒形態存在,也就不能判斷納米銀是否具有能夠在體內遷移的生物學特性。所以進一步對各組動物體內各臟器的超微結構進行了觀測。91 所以僅根據本試驗的ICP-MS的測試結果,是無法分辨出進2.2超微病理分析結果922.2超微病理分析結果35(1)腎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腎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腎小球、腎小囊腔、血管腔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93(1)腎36腎小球和腎小囊腔邊緣的足細胞足突上發現有納米銀顆粒,但在腎小囊腔中未發現有納米銀顆粒a40000×Bar=100nmb40000×Bar=100nm94腎小球和腎小囊腔邊緣的足細胞足突上發現有納米銀顆粒,但在腎小

2周 12周 24周20000×Bar=300nm 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納米銀顆粒95 2周 12周 (2)肝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肝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肝細胞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肝血竇、竇周隙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96(2)肝39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

由上圖可以發現在肝血竇的竇周隙中有納米銀顆粒,因此可以推斷納米銀顆粒可以從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遷移到竇周隙中。

9740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 40000×Bar=100nm超微病理照片顯示在肝細胞中也發現有納米銀顆粒。推測是部分納米銀顆粒依然會以單分散的形式存在,并進入了肝細胞內。

98 2周 12(3)脾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脾臟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脾索淋巴細胞胞漿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此外,在納米組動物的脾血竇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而且發現納米銀組動物脾臟巨噬細胞數量較多。99(3)脾42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脾索中的納米銀顆粒10043

2周 12周 24周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 20000×Bar=300nm超微病理照片顯示在淋巴細胞中也發現有納米銀顆粒。推測是部分納米銀顆粒依然會以單分散的形式存在,并進入淋巴細胞內。101 44(4)腦 在對照組和微米銀組動物腦部超微病理圖片中未發現異常物質。但納米銀組動物的腦部超微病理圖片可以看到比較多壞死的神經元,而且腦神經元中可發現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尺寸在納米級,推測為納米銀顆粒。這些納米銀顆粒可能分布在線粒體中。 此外,納米組動物的血腦屏障外的星形細胞腳板腫脹,顯示血腦屏障被破壞。在被破壞的血腦屏障的血管內皮細胞中也發現有相似的納米尺度高電子密度的球形物質。

102(4)腦45納米組微米組空白對照組納米銀組動物的血腦屏障外側的星形細胞腳板明顯腫大,這顯示血腦屏障被破壞。與微米銀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有明顯差異。103納米組 a b 10000×Bar=1μm 40000×Bar=100nm被破壞的血腦屏障中有納米銀顆粒b104b4740000×Bar=100nm 40000×Bar=100nm正在通過血腦屏障的納米銀顆粒10540000×Bar=100nm 推測可能有兩種途徑:(1)第一,通過血管內皮細胞的胞吞和胞吐的轉運作用通過血腦屏障。(2)松弛內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或溶解內皮細胞的細胞膜的方式破壞BBB而進入腦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