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課標要求】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和基本特征,理解宗教倫理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教學目標】1.從時空觀念的角度了解英國和法國分別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發展。2.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獨立,強調保證個人的權利。3.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基督教宗教倫理的兩面性,即強化迷信和對大眾的教化。【時空坐標】【教學重難點】重點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難點宗教倫理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教學內容】知識點0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1.羅馬法(1)為了緩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頒布《十二銅表法》。(2)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2.英美法系(1)11世紀,諾曼王朝王室設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審判。(2)12世紀,在英國逐漸建立普通法。(3)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4)“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5)美國等國也制定了本國法律,他們構成普通法系,也稱“英美法系”。3.大陸法系(1)13世紀以后,法國統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體系日益成熟。(2)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3)1804年,拿破侖頒布了《法國民法典》,與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被稱為“拿破侖法典”。拿破侖法典與此前頒布的法律最終確立了法國的資產階級法律制度。(4)后來,逐漸形成了以羅馬法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稱為“大陸法系”或“民法系”。【微點撥】日耳曼法中古時期,各日耳曼王國在記載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稱為“日耳曼法”,成為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知識拓展】用唯物史觀認識羅馬法羅馬法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的總稱。其產生發展長達1000多年。1、古羅馬法律的發展演變、影響羅馬法發展的因素、羅馬法發展的兩次飛越、羅馬法蘊含的精神:(1)發展演變:①起源:習慣法。②開端(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③發展(現代民事侵權法的開端):公元前286年阿奎里亞法212年《卡拉卡拉敕令》④完備:6世紀的查士丁尼法典(2)影響因素:①根本因素:維護羅馬帝國的統治;②平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斷進行斗爭;③疆域的不斷擴大,自由民大量涌現。(3)兩次飛越:①《十二銅表法》為標志從習慣法到成文法;②《卡拉卡拉敕令》為標志從公民法到萬民法。(公民法:共和國時期,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主要限于羅馬公民。如:《十二銅表法》、《阿奎利亞法》;萬民法: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國際法,適用帝國境內的一切自由民。如《卡拉卡拉敕令》、查士丁尼法典)(4)羅馬法蘊含的精神: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自然法原則。2、古羅馬的法律的淵源——《十二銅表法》誕生的時期、內容、評價(特點)(1)時期:共和國時期(公元前452—公元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強烈要求下,由貴族制定。(2)背景:共和國的誕生;平民的長期斗爭。(3)內容:①內容龐雜、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②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③它明確維護私有財產和貴族的既得利益(實質)。(4)評價:=1\*GB3①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法典的編纂仍是平民的勝利,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2\*GB3②這是古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3、查士丁尼法典:(1)區分《查士丁尼法典》與查士丁尼法典(1部4部法典);(2)時期:6世紀(東羅馬帝國)(3)背景:①歷代法律龐雜;②吸取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教訓,積極革新內政。③羅馬擴展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協調矛盾,鞏固統治;(4)評價:標志著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保留了古羅馬在法學方面的創造性成果;為調節復雜的社會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4、對羅馬法的評價:(1)積極意義:=1\*GB3①對羅馬: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GB3②對古代:內容豐富,應用性強,為羅馬及西歐大多數封建國家所采用;=3\*GB3③對近代:近代許多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都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4\*GB3④對現代:今天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不告不理”的原則等都淵源于羅馬法;=5\*GB3⑤歷史地位:羅馬法是世界古代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2)局限性:實質是統治階級專政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羅馬法的歷史特征(1)從地位上看:羅馬法是古羅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歐洲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2)從形式上看:體現出與時俱進、適應時代和形勢需要而演變的特點。(3)從內容上看:維護了羅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會地位,調整了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度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時代性的特征;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涉及政治、經濟、思想等多個領域。(4)從作用上看:是維系帝國和鞏固統治的強有力的工具,對后世影響深遠。(5)從局限上看:體現出帝國統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對于被統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實質是維護少數奴隸主利益的工具,屬于奴隸制法律體系。6.對后世影響羅馬法對今天的影響陪審制度仍是西方國家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保護人制度現代各國的律師制度幾乎都源于羅馬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近現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淵源羅馬法名言“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即所謂的“不告不理”審判原則資產階級對此繼承和發展,以立法的形式確認“非經起訴,法官不得審判”原則【知識拓展】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異同不同點:(1)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2)訴訟程序不同。前者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后者以原告、被告及其代理人與辯護人重心,具有抗辯式的特點,還存在陪審團制度。(3)法律適用不同。分別習慣用演繹形式、歸納形式。(4)法律結構不同。大陸法系分為公法和私法,英美法系分為普通法和平衡法。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5)法律編篡不同。大陸法系傾向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傾向于單行法。相同點:①本質:都是建立在近代資產階級生產方式上的法律體系。②法律指導思想:都受到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等人學說的深刻影響。③法律背景:以資產階級商品經濟、資產階級民族統一國家、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為基礎。④傳統:羅馬法、教會法、日耳曼法,不同的只是誰為主體的問題。知識點0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在國家權力結構層面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議會行使)、行政權(行政機構行使)和司法權(法院行使)。2.在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3.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為了保證每個程序的公開公正,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無罪推定原則指的是所有被審判者在判決之前都被視為無罪。4.西方法律制度存在很多局限性,如財產多少決定法律地位的高低及黑人、原住民和婦女不能享有完全的公民權等。【微點撥】無罪推定原則對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完成;強調證據裁判主義精神,法院應當用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設;在判決生效之前,被告人是無罪的。【知識拓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1)強調依法統治,把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主要方法。(2)強調法律自治,即法律與道德和宗教等相分離。(3)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形式的平等,反對旨在追求結果平等或限制實際不平等的措施。(4)堅持法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反對特別法律。認為無論是維護特權的立法,還是給予某些特殊社會群體如弱勢群體的特別關照或救助,都是對法治的破壞。(5)主張司法獨立,強調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反對摻入具有價值意向的道義原則等。(6)維護個人自由,堅持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區分,維護作為私人的空間,以使個人不受政府、團體或他人的非法干預。(7)主張法律的穩定性,反對朝令夕改。堅持法律的公開性和明確性,反對以秘密法律不教而誅,反對制定模棱兩可的法律并隨意解釋。知識點03宗教倫理與教化1.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1)基督教的發展①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②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國家逐漸接受了基督教。③基督教影響中古時期歐洲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2)基督教的教化①教士們更重要的任務是宣講教義。②他們還開辦學校,學校主要講授宗教內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③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基督教會都要介入,幾乎所有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④教會告誡人們必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奸淫、殺人、貪戀別人財產等,要求人們逆來順受、忍受世間的一切痛苦。⑤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作用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2.新教(1)產生:宗教改革后,西歐的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2)主張①新教反對教皇權威,主張信徒通過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②新教還提倡節儉和積極入世的態度。【知識拓展】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歐洲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1.基督教倫理與古代社會的終結:基督教不再是一種家庭的宗教,而是一種具有普世特征的世界性宗教。2.中世紀的基督教倫理:基督教影響了中古時期歐洲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保存了一些寶貴的古典文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作用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3.近代西方社會的基督倫理(1)經濟:新教倫理主張合理地追求財富,提倡世俗的禁欲主義,適應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