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實習報告6篇_第1頁
城市實習報告6篇_第2頁
城市實習報告6篇_第3頁
城市實習報告6篇_第4頁
城市實習報告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精選城市實習報告6篇精選城市實習報告6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城市實習報告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市實習報告篇4

目錄:

1實習概況

2實習記錄

3分析與討論

4實習心得

5參考書目

6對實習的建議

1實習概況:

1.1實習目的:

增進對于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增強對城市的感性認識,發現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將課本中的知識運用于實踐。

1.2實習時間以及內容:

時間:XX年4月5日

路線:從北大地學樓出發,沿著燕南園,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到蔚秀園,穿過承澤園到海淀公園,經六郎莊,直至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到萬壽山北坡。沿途觀察當地的建筑,植被,動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動,并向遇到的人展開一些調查,獲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實習效果和教訓:

1.3.1實習效果:

總結實習的所得,實習的主要目的都達到了。這次實習使我對于城市中人與環境,與其他生物的關系有了感性的更進一步的認識,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問題能站在一個更為全面的角度。

1.3.2實習教訓:

但由于是第一次實習,實習經驗還不是很足,特別是到了頤和園后,由于頤和園的秀麗風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遺漏了許多細節,使得這次實習并不是很圓滿。同時這個教訓也應該謹記,爭取在下次實習時能做得更好!

2實習記錄

本部分將以路線和我所見所聞為線索,詳細的概括在實習中所見到的各個方面。

2.1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的“世外桃源”,我們去時正好是在春天“乍暖還寒”,萬物復蘇的時候,燕南園一片綠色。其中的樓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帶有西方建筑的風格。在一個垃圾周圍,我們看到了一種叫做車前草的耐踐踏的植物。在燕南園里我還看到了一片在這嘈雜的城市中難以見到的一片綠地,里面自然生長著的植物,說得出名的說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種,這與我們在公園中所見到的人工的單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這綠地中我還同時看到了蚯蚓糞。在園中,我訪問了一位正在修剪樹枝的女士。當問及對住在燕南園的感受時,她的語氣充滿了自豪,她說到:“這么好的地方,有這么多的古樹,這么多的植物,有時候還有許多小鳥,在哪找的到?!”同時她還表示在燕南與別墅中,她愿意選擇燕南。也許別墅中也會有樹,然而她認為那里的環境過于人工化遠不及燕南的自然環境舒服。在離開燕南的時候,我回頭看到這處于一片碧綠的樓房中有些的墻壁上爬滿了一種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與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對照,給人以一種古樸之感,這的確是一個“世外桃源”!

2.2靜園及其附近:

靜園的草還帶有些黃色,靜園原來是一片蘋果園,因為修蓋新圖書館而將這蘋果園該成現在的樣子,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靜園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靜園反而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靜園后面的園子到是已經呈現出一片綠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綠蔭,給人一種與靜園不同的感覺。然而很遺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許踐踏。在南北閣的屋檐下,我們發現了小鳥以及它們所筑造的窩。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從靜園出來,我們沿著小山坡間的路到未名湖。這條路很安靜,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個人在這靜謐的山坡上大樹下看書。未名湖邊的柳樹已經發芽,隨風飄舞,給人以“楊柳依依”之美感。粉紅的桃樹也已經開花,夾雜于萬綠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師帶我們去看了在翻尾石魚旁邊的一塊小沙灘,沙灘上有著許多小草,中間有一條路。這個沙灘與翻尾石魚連成一體,是未名湖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老師告訴我們小沙灘上原有一塊介紹翻尾石魚的碑,是后來才移到沙灘前面。

2.4蔚秀園:

我們從西門出直接進入蔚秀園。進入蔚秀園,我看到的是有些蕭條的景色,還有一個充滿臟水的河,河邊有些野草。在這小河旁邊,我訪問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訴我,她還是喜歡住在這里面,雖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邊,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個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難見到的畫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還有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對情侶在看書。此時大概已經9點半,太陽已經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樹遮擋了陽光,使得這里成為了一個極好的乘涼之地。那兩個小男孩告訴我,他們覺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覺得住在這里面有這么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小山包,他們玩的東西玩的花樣比其他人更為豐富。當我走近這些老太太時,卻詫異地發現她們竟然是將這些野菜連根拔起,而她們并不認為這會對這小山包造成破壞。而矛盾的是,這些老太太告訴我們她們都很喜歡這個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萬泉文化公園:

進入萬泉文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型兒童游樂場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帶著他們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對帶著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經常帶他們的孩子來這玩,因為這視野開闊,空間大,空氣新鮮,而他們更為喜歡帶孩子在草地上玩,因為游樂場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傷,而他們的孩子也更喜歡在草地上玩。但讓他們不滿意的是,廣場中的樹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乘涼的地方。告別了快樂的一家子,我卻發現在離他們不遠處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請勿踐踏”四個大字。

接著,我到了公園的廣場。從上向下望,廣場并非很大,有著不少人在廣場中滑冰。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水池但并不噴水。在廣場的左邊,設計師們刻意擱置了一些橫放或者豎放的大石柱,讓我覺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著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書遮擋著太陽。在廣場的周邊,等距放置著一些美觀的圓球,廣場的外圍有著一弧形的比廣場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并沒有水。我訪問了一對坐在廣場右邊的老年夫婦,他們覺得這個廣場樹太少,以致于沒有一個乘涼納蔭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時他們認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質太低,既然已經是不允許了,就不應該這樣做;這種不遵守公共道德,應該給予指責。這個回答讓我感到很驚訝。

2.6到頤和園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這里的建筑沒有了城市的現代化和整潔,有些凌亂,骯臟,帶有些鄉土氣息,應該是處于城鄉過度帶。同時還看到一片正在建設的工地,老師告訴我們這里原來是著名的京西稻區。后來因為北京缺水,而農業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戶,所以將農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設的綠化隔離帶。

2.7頤和園:

在頤和園南如意門前,昆玉河的兩旁是用水泥鑄成的堤壩,看起來很干凈,然而卻沒有了河流的彎曲美和自然美。在橋上,我們訪問了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告訴我原來昆玉河的兩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于沒人管理,很臟,而現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話,也如現在一樣干凈的話,他們還是更喜歡以前自然的河堤,有著自然美,不象現在顯的有些生硬。

頤和園中有條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兒臟,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樹落下的枯枝敗葉堆積而成。這枯枝敗葉,對怎個湖泊生態系統能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呢?這樣堆積究竟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呢?

順著西堤向前走,在老師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濕地,據老師講解,這片濕地是有蘆葦和茭白所構成,生物產量很高,對凈化水質起著關鍵的作用。濕地是否還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后的一站是萬壽山。老師帶我們看了一個幾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這兒的山并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狀,而是一層一層的呈階梯狀,感覺有點象梯田。這樣做加強了雨水下滲,減緩了沙下流的速度,從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邊,我們看到了側柏。側柏適應于堿性環境,耐干旱,能夠自己生長無須人工管理,然而現在由于人工的干預,已經使的它的生長受到影響。

3討論與分析:

本部分將對2中所描述的情況和提出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人對自然的需求: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種動物有著一種親近自然的本性,這些自然環境帶給人的愉悅之情是那些人工環境所不能替代的。環境心理學家們認為,“對自然環境的美好體驗可以減輕人們的精神壓力,產生一種美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體驗”(1),因此在2.1部分對燕南園的采訪中,如我們所料,被采訪的女士對燕南園感到很滿意。而作為修建于50年代的燕南園,生活條件并不如條件極為現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為燕南園有著極其好的自然環境,有著讓人心曠神怡的綠色,和悅耳的鳥鳴。而同樣在萬泉河文化公園,喜愛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天性,因為這自然的綠對人所產生的吸引力。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公園竟然剝奪的孩子的這種權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請勿踐踏”的牌子。2.2中的靜園后的草地也是不許踐踏的.也許,設計師們是出于保護植物的目的,才這樣做的。然而,

城市實習報告篇5

城市認知實習報告

認知地點:成都

認知時間:20xx/8/11~20xx/8/25

指導老師:周華

姓名:田建平

學號:20xx1020218

日期:20xx/9/18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城鄉規劃

目錄:

一.實習背景1

二.實習目的1

三.實習任務1

四.實習計劃安排1

五.日程記錄2

六.報告正文2

1.城市基本概況2

2.城市大型公共空間3

3.代表性居住區4

4.城市景觀綠化5

5.城市廣場以及特色街區6

6.城市交通系統9

7.城市歷史街區11

8.人民公園11

七.實習總結與體會12

一.實習背景

隨著中國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大城市引導中小型城鎮發展越來越重要,

因此在經過三年的課本知識學習之后,我們對對城市應該有總體宏觀概念,應

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城市布局、功能結構等方面全面了解極其重要,走進

城市,親身體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實習目的

城市認識實習是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實踐環節之一,通過此次實習可以鞏

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并為后繼學習累計感性認識。通過對具有代表性城

市熱點問題的實地考察和調查,獲得城市規劃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規劃

專業的理解。

三.實習內容

1、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概況、性質、規模和規劃結構布局等;

2、調查城市市中心、城市商業中心、文體中心、會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群體

設計對功能與空間的處理手法;

3、調查城市代表性居住區的功能結構、公共設施等的布局和處理手法:

4、了解該城市景觀特色構成、城市綠化,主要樹種、建筑小品、雕塑、城市景

觀、環境狀況、地方特色等;

5、凋查了解重要廣場或特色街區的社會人文環境、功能組織及空間構成情況;

6、了解該城市道路系統、交通樞紐站點、道路斷面設計、交叉口、停車場、車

行及人行交通等概況:

7、調查歷史街區現狀及保護開發清況

四.實習計劃與安排

1.出發前期對成都市基本概況通過查資料得到初步了解,對城市總體有一個全面

清晰的認識。

2.制作出行路線,以及日程安排,進行出行預算。

3.做出具體路線圖,并且進行最優化,在節省時間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了解一座

城市。

4.進行車票以及住宿的的預定。

五.日程記錄

20xx年8月11日乘K879次列車于次日11時左右到達成都火車站,尋找住所

以及準備成都市地圖。

8月12日14時開始正式對成都市認知調查,住所為橫陜西街,距離人民公園大

約300m,因此遵循就近原則,首先對人民公園做以具體調研。

8月13日對天府廣場以及廣場地下空間進行調研。

8月14日對春熙路商業中心進行認知調研。

8月15——8月17日對寬窄巷子、錦里武侯祠進行調研。

8月18——8月19日對成都地鐵以及城市道路進行調研。

8月20——8月21日對府河音樂花園住區進行初步調研。

8月22——8月23對兩個火車站以及主要汽車站進行調研。

8月24日對調研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并且補充調研。

8月25日返程。

六.報告正文

1.成都市概況

20xx年4月30日);管轄9個區、6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其

中農業人口800萬),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濕冷”的氣

候特點(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mm。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云霧,日照短”、空氣潮濕,冬春兩季干旱少雨,冰雪災害較為罕見。

城市性質:四川省省會,中國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區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

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城市。

城市職能:1、四川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西南地區重要的科教中心、商貿中心、

金融中心;3、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郵政通信樞紐;4、西部地區高新技術與新

興工業產業基地;5、西部地區具有優良人居環境的居住地;6、國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7、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規模:面積12390k㎡(截至20xx年4月30日);管轄9個區、6個縣,代管4個縣

級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其中農業人口800萬)。

規劃結構布局:以城市中軸線為發展主軸,以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為雙核,走廊展開,組團發展,構建“一軸雙核

六走廊”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鎮發展格局。

2.市中心、商業中心,文體中心,會展中心等大型

公共建筑群對功能空間處理手法:以春熙路為例

春熙路街道,覆蓋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

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臨街區域,面積大約20

公頃。街市熱鬧繁華,現大約有商業網點700家,網點面積大約220000㎡。春熙路是中國大陸最知名的商業街之

一,由春熙東路、春熙西路、春熙南路、春熙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