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_第1頁
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_第2頁
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_第3頁
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_第4頁
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預制菜行業專題研究報告上中游雙向滲透_下游市場持續擴容預制菜:餐桌上的“新寵”,真香出圈預制菜:催化之下的舌尖“香餑餑”定義:預制菜指的是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進行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經簡單烹飪或加熱后,可作為日常正餐食用。特點:預制菜簡化了煎、蒸、炒、燉等繁雜的佳肴制作步驟,在兼備菜品口感和產品健康性的要求下,滿足了“懶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僅具有成本優勢也體現了效率與健康兼備的特點。按照加工程度來劃分:凈菜類:已加工,但未經過調味腌制的果蔬、肉禽產品;預制半成品類:經過調味、裹粉、預炸等工序的半成品菜;預制成品菜:經過調味、腌制的菜品進一步炒制、蒸煮后的熟制品,以速凍的方式保存。按照食用方式分類:預制菜產品可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預制菜行業發展史: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催化國內市場發展歷程:預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各種類型的預制菜開始實現商業化經營;70年代末隨著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加快了預制菜在BC雙端的滲透,行業的復合增速達到9%以上;2000年前后,國內凈菜加工配送企業、深加工預制菜企業開始涌現;2014年前后,隨著經濟發展、外賣爆發式增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20年末至今,的爆發導致宅家消費需求遞增,催化了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預制菜行業概覽:美日企業發展各有千秋,細分賽道差異化競爭美國預制菜市場:2020年美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54億美元;美國預制菜企業比較集中,多為綜合性食品集團,具有渠道優勢、品牌優勢,以橫向并購、多品牌運營等方式進行市場擴張。日本預制菜市場:2020年日本預制菜市場規模為238.5億美元,行業滲透率達60%以上;市場份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日冷、丸羽、味之素、加卜吉和日本水產,其中日冷市場份額常年位列第一,市占率在20%—24%的區間波動;日本預制菜企業多以自身局部優勢切入,而后打磨產品力、渠道力,向產業鏈上下游縱向延伸。制菜行業概覽:國內大量資本資本涌入,角逐千億藍海市場餐飲市場規模:根據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規模為46895億元,同比增長18.6%;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434億元,同比增長23.5%。總體而言,2021年全國餐飲行業發展得到一定恢復;但受到反復與多點暴發的影響,全年餐飲收入增速放緩,尚未完全回到前水平。預制菜市場規模:在國內、宅經濟、家庭小型化、外賣的蓬勃發展、餐飲連鎖化、冷凍技術的提升等多種因素催生下,預制菜銷量井噴,大量資本涌入,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71萬家。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正處于市場成長期,類似于美國60-70年代和日本70-90年代的預制菜行業發展階段。根據艾媒數據,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而美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政策梳理:規范行業有序發展,“綠色食品“和“數據化冷鏈”是重點方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食品加工業相關政策,營造食品工業良好發展環境,有助于加強預制菜行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行業內審批工作提出規范化建議,有利于行業內各企業的規范化發展;二是針對食品安全作出規范,保障營養結構;三是對科學技術發展支持,提升物流數據化進程,形成可追溯的冷鏈物流網絡;四是支持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指出,未來預制菜行業趨勢關鍵詞是“綠色食品“和“數據化冷鏈”,未來市場規模將會向萬億級邁進。綜上,預制菜行業政策的主要方向是食品安全、營養結構、食品加工技術和物流數據化。產業鏈: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預制菜產業鏈一覽產業鏈上下游關聯密切:預制菜上游是原材料資源企業,包括農產品、初加工、包裝等其他工業;中游是預制菜企業,負責預制菜的生產加工,串聯上下游;下游是銷售企業,包括物流運輸企業和觸達B/C端的平臺企業等。上游:預制菜原料提供商上游以基礎農產品為主,農業企業具備先天優勢:上游為向預制菜生產廠商提供原材料的供應商,主要包括蔬菜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禽養殖業、調味生產行業等,整體分布分散;有實力的中游廠商會介入上游環節,而農業企業依托原材料優勢和渠道積累也紛紛布局預制菜業務。直接原材料成本影響大,行業盈利水平易震蕩:(1)初級農產品原料價格受供需影響,價格波動較大;(2)主材、輔材及調味品等直接原材料投入占預制菜產品總成本比重較大(行業龍頭味知香預制菜直接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近91%),所有原料中肉類占比最高(62%)。上下游相互滲透促進: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上游種植/養殖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上游“體系完善+能力標準化“、反哺下游生產廠商。中游:預制菜生產商預制菜的五類玩家:中游生產環節玩家多樣,既有上游原料生產商和下游零售渠道商參與,也有專業預制菜企業、餐飲企業自建央廚、速凍食品企業等參與。競爭格局:雖然我國預制菜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但相較發達市場而言整體還較為落后,仍然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征明顯、參與者眾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問題,70%以上的預制菜加工企業仍處于小、弱、散的狀態,不少是個體工商戶或采用作坊式生產加工模式的小微企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預制菜行業cr10(前十公司市場占比)僅14.23%。優劣勢對比:上游玩家具有成本、渠道優勢,但產品研發能力、品牌力相對薄弱;中游玩家產品、品牌、盈利能力差異性較大;下游玩家品牌力和運營能力強。下游:預制菜零售渠道B端為主、C端為輔的消費結構:下游終端以餐飲和零售市場為主,B端市場主要是指預制菜流入到餐飲、商超和企業團餐等使用場景中,該部分消費者并不是最終消費者,而是由B端加工成成品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根據億歐數據統計,中國預制菜食材B端和C端的份額占比是8:2。B/C端雙渠道高增,景氣度攀升:B端方面,大型商超及餐飲企業承擔渠道重要角色,餐飲企業是預制菜消費的主賽道;C端方面,大型商超、便利店、外賣直接觸達消費者,是預制菜銷售的重要渠道,而新零售和電商直播平臺正在刺激C端消費新活力。B端產業升級需求+C端飲食習慣改善+新零售模式三重共振,餐飲企業是下游市場的主力軍;商超、便利店則是預制菜的重要渠道;新零售(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新型火鍋超市)和直播平臺正逐漸成為預制菜新的銷售渠道,多因驅動B/C端需求持續高漲。驅動因素:“B端+C端”需求雙增,供給端優化升級供給端:資本加速涌入,助推行業快速發展資本加速涌入,角逐千億藍海市場。目前,資本加速進入預制菜、餐飲供應鏈趨勢明顯,為預制菜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促使預制菜行業產能加速擴張,產業鏈更加完善。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預制菜品類融資金額占餐飲行業融資金額的10%左右。除了珍味小梅園、鍋圈、望家歡等預制菜品牌頻頻獲得融資,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也于2021年4月2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經有大量資本涌入預制菜領域,包括厚生、紅杉、高瓴、IDG資本、源碼資本等頭部大咖。供給端:冷鏈物流提效升級,筑牢預制菜行業發展基石冷鏈物流基建規模持續擴大:預制菜對食材保鮮程度要求較高,速凍技術的技術精進使預制菜的保鮮時長更久,冷鏈物流的提效增速擴大了短保類食品的配送范圍,減少了生鮮產品的損耗率,保障了預制菜品的新鮮度,是預制菜行業邁向標準化、產業化的重要前提條件,保證了餐飲食材在運輸、倉儲環節的品質,滿足了消費者對口感和體驗的高品質要求。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99億元,冷庫總容量達5224萬噸,2020年冷藏車保有量達28萬輛,冷鏈物流及倉儲體系穩步發展。供給端:食品工藝不斷精進,預制菜品類擴充空間大上游生產效率提升:農業與食品的工業化推動餐飲行業變革。每一次底層生態要素的改變都推動著人類的餐食制作和就餐方式變化,預制菜以農產品為原料,是城市化和食品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國農業機械化率不斷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的綜合機械化率從2015年的64%提升至2020年的71%,為預制菜源頭原料的穩定供應提供了先決條件。根據德勤數據,近20年,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推動餐飲在食品消費市場滲透率達到40%;其后,信息化、食品工業化(隨之而來的常溫料理包)帶來了外賣的興起,經過近10年的發展,外賣相較餐飲堂食的滲透率達到15%以上。需求端(B端):餐飲連鎖化逐年提升,倒逼企業供應鏈變革中國餐飲連鎖化率逐年提升,菜品標準化需求日益增長,加速推動預制菜的B端應用。期間,線下餐飲行業受重創,頭部連鎖企業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據統計,2020年中國餐飲品牌零售額CR5僅5.9%,與發達國家比較尚有較大差距(全球CR524.4%,美國30.8%,日本35.3%)。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為12.8%,2021年提高至18%,餐飲連鎖化趨勢更為明顯。但對比發達國家,我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率仍較低,2021年,美國和日本餐飲連鎖化率分別為58.3%和50.8%,中國連鎖化率提升空間仍較大。需求端(C端):受一線年輕消費者青睞,方便快捷是主要購買原因預制菜消費者畫像:C端主要是個人和家庭消費者,消費者城市分布:一二線城市消費群體居多,一線城市占比超過50%;消費者年齡分布:以中青年為主,21-40歲消費群體占比超過80%。預制菜消費目的:艾媒調研數據顯示,近七成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的目的是節省時間,其次是美味可口和體驗嘗鮮。在“宅經濟”的趨勢之下,預制菜本質是減少菜品加工程序,方便消費者更快捷地享用美食,同時相較于外出用餐和點外賣的花費都更低,更加推動了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C端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需求端(C端):家庭消費場景豐富,加速提升滲透率預制菜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多元餐飲需求:①方便快捷:預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適用都市快節奏生活;②適用人群廣泛: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職場,壓縮了大量的做飯時間,導致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而且中國家庭逐漸趨于二人戶甚至是一人戶的模式,沒時間做飯或不愿意做飯的個人和家庭越來越多,同時,老年人群體對于簡化就餐流程需求也逐漸提升,預制菜的適用人群范圍不斷拓寬;③預制菜品類豐富:預制菜幾乎涵蓋了大部分中國菜系,適用于家庭大聚餐、朋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