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作者簡介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王維并稱“王孟”。孟浩然早年主要在家閉門苦讀,四十歲時前往長安,應進士舉不第。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二、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當時孟浩然仍是一名隱士。他西游長安,不甘寂寞,想出來做事,苦于無人引薦,于是寫了這首詩贈給當時居于相位的張九齡,希望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舉薦。

四、題材:三、體裁:五言律詩干謁詩。干謁,即古人為求顯聲揚名或經世致用而求見達官顯貴,希望得到舉薦或重用。干謁詩。五、疏通詩意1.八月湖水平,涵虛①混太清②。【注釋】①涵虛:②混太清:【譯文】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虛,天空。與天空渾然一體。太清,天空。八月秋高氣爽,洞庭湖里的水漲起來與湖岸齊平,水天相接渾然一體。五、疏通詩意2.氣蒸云夢澤③,波撼岳陽城。【注釋】③云夢澤:【譯文】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浩翰的湖面和云夢澤上水氣蒸騰,波濤的聲勢,似乎使岳陽城都受到了震撼。五、疏通詩意3.欲濟④無舟楫,端居⑤恥圣明。【注釋】④濟:⑤端居:【譯文】渡。閑居、平常家居。想渡湖卻沒有船只,比喻想從政而無人引薦。閑居在家,因有負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五、疏通詩意4.坐觀垂釣者,徒⑥有羨魚情。【注釋】⑥徒:【譯文】白白地閑坐觀看別人臨河垂釣,只能白白地產生羨魚之情了。隱喻想出來做官而沒有途徑。011.首聯描寫洞庭湖的景致,體現了景物怎樣的特點?“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八月秋高氣爽,洞庭湖里的水漲起來與湖岸齊平,遠眺碧水藍天,上下渾然。寫出了煙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偉氣象。012.這首詩的頷聯為世人傳誦,請簡要分析它的妙處。頷聯描寫湖水聲勢。“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描寫了云夢澤水氣蒸騰,洞庭湖波濤洶涌的景象,似乎使岳陽城都受到了震撼。“蒸”字展示了洞庭湖貯蓄豐富,“撼”字襯托出洞庭湖的氣勢宏大。從視覺和聽覺角度表現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01“平”“涵”“混”“蒸”“撼”等詞,錘煉精妙,富有表現力,寫出了煙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偉氣象,以及洶涌澎湃的磅礴氣勢,成為后人心中描摹山水的佳作。小結:013、本詩后四句轉入抒情,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是如何表達自己情感的?②尾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用典,化用《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隱喻想出來做官而沒有途徑,婉轉含蓄地表達了自已從政的心愿,希望得到舉薦。①頸聯以“欲濟無舟楫”為喻,詩人面對浩渺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想出來做官卻沒有人引薦,正如想渡過洞庭湖卻缺少舟和槳,“端居恥圣明”,表明在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閑居無事,想做一番事業。01以“欲濟無舟楫”為喻,巧妙過渡,化用臨淵羨魚的典故,婉轉含蓄地表達了自已從政的心愿,希望得到舉薦。小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