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勸學》課文解析《勸學》課文解析勸學勸,勉勵。這個字統領全篇,告訴我們這是一篇勉勵人們努力學習的文章。勸學勸,勉勵。這個字統領全篇,告訴我們這是一篇勉勵人們努力學《勸學》課文解析教學講義課件《勸學》課文解析教學講義課件《荀子》二十卷。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荀子》二十卷。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荀子》(續)《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現存20卷,32篇,內容涉及哲學、政治、治學、處世學術等。《荀子》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綿密,善用比喻。《荀子》(續)《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正音中(zhòng)輮(róu)輿(yú)有(yòu)槁暴(gǎopù)礪(lì)參省(cānxǐng)須臾(
yú
)跂(
qì
)楫(jí)生(xìng)蛟(jiāo
)跬(
kuǐ
)騏驥(qíjì
)駑(
nú
)鍥(qiè
)鏤(
lòu
)跪(guì)蟮(shàn)螯(áo)正音中(zhòng)輮(róu)輿(yú)有(yòu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翻譯(一)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凍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干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翻譯(一)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故木愛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翻譯(二)故木愛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青出于藍冰寒藍
青
水
冰
人發展、提高客觀事物提高、發展直木輪木直金利客觀事物改變原來狀況人
知明而行無過加工勝于冷凍寒于輮繩礪引申推論變化過程學習引申推論人工改造博學藍青水冰學不可以已分論點比喻句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木、金人變化提高變化不可逆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13學不可以已分論點比喻句學習的意義: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表修飾的連詞在時間詞后面,不譯可是,但是,轉折連詞1、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4、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5、君有疾,在奏理,湯熨之所及也強憎恨快嫉妒病明顯,顯著名詞作動詞,游水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表修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翻譯(三)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登高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立于不敗之地借助外物罷了。翻譯(四)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跂而望不如登高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善假于物學習的作用彌補跂而望不如登高登高而招順風而跂而望登高博見登高招見者遠通過學習一般人順風呼聞者彰順風而呼推論善假于物彌補不足(一般的自然條件)
假輿馬致千里假舟楫絕江河善假于物達到目標推論君子(在利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改進創造)善假學習跂而望登高博見登高招見者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要靠后天學習見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分論點比喻句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學習空想聞水陸借助學習彌補不足19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要靠后天學習見君子生非異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里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里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翻譯(四)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翻譯(五)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學習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正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反面設喻學習要積累(對比)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學習要恒心(對比)學習要專一(對比)學習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正面設喻不積跬步
運用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這些比喻的運用靈活多樣,生動形象,增強了表達效果,使論證更有力。寫作特點運用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知識點歸納知識點歸納通假字輮以為輪雖有槁暴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生非異也“輮”通“煣”,使……彎曲。“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zhì),智慧。“生”通“性”,資質,稟賦。通假字輮以為輪雖有槁暴則知明而君子生非異也“輮”通“煣”,使古今異義(古/今)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檢查/參加、加入)2、聲非加疾也(強、洪亮/疾病、快)3、假輿馬者(憑借、借助/不真)4、用心一也(思想意識活動/讀書用功)5、蟹六跪而二螯(腳/跪下)6、雖有槁暴(即使/雖然)7、金就礪則利(金屬/金子)8、勸學(勉勵/規勸、勸戒)9、而絕江河(渡/斷絕)10、輮以為輪(把…做成/認為)古今異義(古/今)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檢查/參加、加入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表時間的名詞,放在動詞“參省”前,作狀語,當“每日”講。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方位名詞分別用在動詞“食”、“飲”前,作狀語,當“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講。名詞作動詞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作游水講。能愿動詞應與動詞搭配,水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表時間的名詞,放在使動用法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動詞的使動使…彎曲)2、加輿馬者,非利足也(形容詞的使動使…走的快)形容詞作名詞1、其曲中規(形作名曲度、弧度)2、等高而招,臂非加長也(形作名高處)3、積善成德(形作名善行)使動用法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動詞的使動使…彎曲)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青,取之于藍蚓無爪牙之利無以至千里判斷句式介詞結構后置定語后置固定句式特殊句式輮以(之)為輪騏驥一躍,不能(躍)十步省略句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青,取之于藍蚓無爪牙之利無以至而并列連詞遞進連詞順承連詞轉折連詞修飾關系連詞一詞多義而并列連詞遞進連詞順承連詞轉折連詞修飾關系連詞一詞多義而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并列連詞并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吾嘗終日而思矣遞進連詞而且順承連詞就轉折連詞卻修飾連詞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假設連詞如果而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并列連詞并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假舟楫者于介詞,從介詞,比介詞,對介詞,被于介詞,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善假于物也從比對外欺于張儀,內惑于鄭袖被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善假于物也從比對外欺于張儀,內惑于鄭袖被1.選出對下列句子加點字的音、義判斷正確的一項()
A.故不積跬步(jí,積累)
B.駑馬十駕,功在不舍(nǔ,低劣)
C.鍥而不舍(shě,遺棄)
D.金石可鏤(lòu,雕刻)D強化訓練1.選出對下列句子加點字的音、義判斷正確的一項(2.選出對下面句中加點字“十”“一”判斷正確的一項()
①騏驥一躍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駑馬十駕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2.選出對下面句中加點字“十”“一”判斷正確的一項(5.選出加點的“而”所表示的關系不同的一項()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D5.選出加點的“而”所表示的關系不同的一項()第十三章
利水滲濕藥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1.掌握本章藥的概念、作用、適應范圍禁忌及使用注意。
2.明確淡滲利濕、清熱利濕、健脾利濕利尿通淋、利膽退黃等概念。
3.對本章所載的藥物,應掌握或了解其功效,作用及功效相似藥物的鑒別
4.了解木通與通草的名實混淆及金錢草的品種。第十三章二、課程內容
1.掌握:茯苓澤瀉香加皮車前子(附:車前草)木通茵陳蒿金錢草虎杖
2.熟悉:豬苓海金沙(附:金沙藤)冬瓜皮(附:冬瓜子)篇蓄瞿麥滑石薏苡仁萆懈
3.了解:通草石韋地膚子赤小豆燈心草冬葵子玉米二、課程內容
4.木通與通草木通與通草,名稱不同,功效有別。今之木通,古書稱為通草;今之通草,古書稱之為通脫木,當知其異,不可混淆。
5.金錢草品種很多,有江蘇金錢草、廣東金錢草、江西金錢草、小金錢草等。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識記:掌握藥和熟悉藥的功能與主治。
2.領會:本章藥物的配伍與分類。
3.應用:本章藥的臨床應用及常用劑型。4.木通與通草概述:1.定義:凡有通利水道,滲泄水濕,治療水濕內停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2.功效: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部分藥兼有清利濕熱的作用。本類藥物,服后能使尿量增多,小便通暢,將體內蓄積的水濕從小便排清。3.適應證:主要適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淋病(證)、痰飲、濕溫、黃疸、濕瘡等水溫病證。4.分類:分為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三節概述:5.配伍:
①辯證用藥,恰當配伍
②水腫驟起,有表證者配伍宣肺發汗藥;
③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配溫補脾腎藥;④濕熱交蒸者,配清熱瀉火藥;
⑤熱傷血絡而尿血者,配涼血止血藥。
⑥配行氣藥--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6.注意:利水滲濕藥應用不當,容易耗傷陰液,陰虛津傷者應慎用。5.配伍:茯苓《本經》
1.利水滲濕:----水腫----五苓散。
①濕熱配車前子、木通;
②寒濕:配附子,干姜等。
2.健脾益氣:
①脾虛泄瀉(脾虛濕勝者)----參苓白術散
②痰飲----頭眩,心驚、咳嗽、亦持為要藥與白術同用,其健脾利濕之功益彰----苓桂術甘湯等
③脾虛證:脾虛體倦,食少便溏—四君子湯茯苓《本經》
3.寧心安神:----心悸,失眠。常配朱砂、棗仁,遠志等安神藥----酸棗仁湯(知母茯苓、川芎、甘草)茯苓素有茯苓皮,赤苓、白苓、茯神之分,菌核之分:
茯苓皮—黑褐色外皮,長于利水消腫;
赤茯苓—內部淡紅色,用于清利濕熱,偏入血人;
白茯苓—再內部白色,長于健脾滲濕偏入氣分;茯神—抱附松根生者,偏安神(入心經);
朱茯苓—用朱砂拌者。又名辰茯苓,安神這功強。3.寧心安神:----心悸,失眠。常配朱薏苡仁《本經》
1.利水滲濕:
①水腫、小便不利、腳氣等證。配茯苓、澤瀉
②濕熱淋證--《楊氏經驗方》單用苡仁煎服,治沙石熱淋。
③用于濕溫病邪在氣分,濕邪偏勝者(濕重于熱)配杏仁、蔻仁、半夏、厚樸等藥物,如三仁湯、藿樸夏苓湯。
2.健脾止瀉:用于脾虛泄瀉(尤以脾虛濕勝者為適用)----參苓白術散。薏苡仁《本經》3.利濕除痹: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攣急。尤治濕熱痹如麻杏薏甘湯,治風溫病人,一身盡痛,發熱日脯所劇者。
4.清熱排膿:
①肺癰咳吐膿痰,配葦莖、冬瓜仁、桃仁----葦莖湯
②用于腸癰,配敗醬草,丹皮、桃仁等。3.利濕除痹:澤瀉1.利水消腫:主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痰飲等。配茯苓、豬苓、澤瀉等---五苓散。治泄瀉及痰飲所致的眩暈陪白術---澤瀉湯。2.滲濕泄熱:主治熱淋。性寒能滲腎及膀胱之熱,下焦濕熱者尤為適宜。配豬苓寒能勝熱泄火,談能利水滲濕。故入腎經,長于瀉腎經之相火---六味地黃丸;入膀胱又善于滲利膀胱之水濕。澤瀉香加皮《中藥志》
1.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本品有利水消腫作用,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與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等配用,如五皮飲(《陜甘寧中草藥選》)。
2.祛風濕,強筋骨--風濕痹證本品辛散苦燥,祛風濕、強筋骨,為治風濕痹證常用之藥。用于風濕閉阻,關節拘攣疼痛,常與穿山龍、白鮮皮等同用;若筋骨痿軟行遲,則與懷牛膝、木瓜、巴戟天等配用治療。
香加皮《中藥志》
[用法用量]煎3—6g。浸酒/入丸散,酌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服用不宜過量。
[鑒別用藥]: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根皮,為五加皮,習稱“南五加皮”。蘿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為香加皮,習稱“北五加皮”。兩者均能祛風濕,強筋骨。但南、北五加皮,科屬不同,功效也有不同。南五加皮無毒,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作用較好;北五加皮有強心利尿作用,有毒,故兩藥臨床不可混用。[用法用量]煎3—6g。浸酒/入丸散,酌量。第二節利尿通淋藥
車前子《本經》
1.利水通林----小便不利、水腫、淋病。甘寒滑利,利水并能清熱,為治水腫,淋病所常用,可與木通、梔子,滑石等清利濕熱藥物同用---八正散。
2.滲濕止瀉----暑濕泄瀉。車前子能利水濕,分清濁而止瀉,即利小便以實大便治濕盛引起的水瀉為宜,單用或配參苓白術散。第二節利尿通淋藥
3.清肝明目---目赤、內障、視物昏暗。配菊花,龍膽草,黃芩。或生地、麥冬、枸杞子等4.清肺化痰---痰熱咳嗽。本品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常與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車前子甘淡滲利,氣寒清熱,性專降泄滑利,具有導濕熱下行從小便出的特點。3.清肝明目---目赤、內障、視物昏暗。滑石《本經》(含水硅酸鎂)
1.利水通淋---熱淋、石淋----八正散。
2.清熱解暑---①暑溫、濕溫---六一散、三仁湯。
②濕瘡、濕疹、痱子滑石
清熱止渴止渴在于利竅滲濕,使脾胃中和而渴自止,故適用于暑熱有濕而小便短赤不暢煩渴者。古稱:“滑石治渴,非實能治渴也,資其利竅,滲去濕熱,則脾胃中和而渴自止爾”,其燥熱煩渴不宜應用。祛濕收斂---偏治濕疹,痱毒流水而奇癢者石膏
祛濕收斂止煩渴在于清陽明大熱,使熱去而津液存留,故陽明熱盛煩渴用之適宜。祛濕收斂---火段石膏偏用于瘡瘍久不收口者。滑石《本經》(含水硅酸鎂)滑清止渴在于利竅滲木通《本經》(古之通草)
1.利水通淋清心火:(七版)
①---膀胱濕熱、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八正散
②---心火上炎、口舌生瘡、心煩尿赤---導赤散
2.通經下乳:----產后乳汁不下本品有通乳之效,配王不留,穿山甲等同用或與豬蹄一同煮食。此外,本品亦可用于濕熱痹證,因其有通血脈,利濕熱的作用。木通《本經》(古之通草)鑒別:
木通與澤瀉:古籍稱:“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澤瀉,利水雖同,所用各別。”此謂君火即心火,相火即腎火。即木通與澤瀉,兩者均利水道,故水濕內停,水道受阻之證均可應用,但木通偏清心與小腸之火,且能通利氣血,澤瀉則瀉腎經相火。
鑒別:石韋《本經》
1.利水通淋---熱淋,石淋、血淋及水腫等。甘淡滲利,苦寒清熱,能上清肺熱,下利膀胱。肺為水之上源,源清則流自潔。
2.清肺止咳---肺熱咳嗽氣喘。能清肺化痰止咳。如石韋散治咳嗽,即用石韋,檳榔等分為末,姜湯送服,目前臨床應用本品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也有一定療效。配車前子清肺化痰
3.涼血止血---血熱崩漏,吐血、衄血等。
石韋《本經》鑒別:
石韋與滑石:兩者均性寒而通淋,對于熱淋,石淋尿道澀痛者,均為良劑。但石韋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故也可用于血淋;滑石性滑而利濕。對于濕熱淋病及石淋更為適用。此外石韋清肺止咳,涼血止崩,滑石清暑止渴,收濕等,兩者又各有所長,各有所用。鑒別:萆蘚《本經》
1.利濕濁:
①主治膏淋本品最長于祛濕以分清濁,前人有萆蘚“治濕最長,治風次之,治寒則尤次”之說。
②帶下治白帶屬于濕勝者。配三苓。
2.祛風濕:----風濕痹痛、腰痛。本品能祛風濕,舒筋通絡。治痹痛屬:寒濕者,配伍桂枝、附子,濕熱者,配伍桑枝、秦艽、薏苡仁等。總之,本品以祛濕見長,凡濕勝之病均可用之,尤適于下焦濕濁病癥。萆蘚《本經》第三節利濕退黃藥茵陳蒿《本經》
1.清利濕熱退黃疸:----主治黃疸
黃疸:是以身黃(全身)目黃、小便黃為臨床特點,是一種由于血中膽紅素增高而導致的皮膚及鞏膜黃染的病理反映。中原學認為黃疸是由于濕熱內蘊,或寒濕阻遏,導致肝失疏泄,膽汁不循常軌,外溢肌膚所致。分為陽黃[常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如急、慢性傳染性肝炎…肝癌等)]陰黃[常見于阻塞性黃疸(如膽囊炎、膽石癥、胰頭癌、膽道蛔蟲癥等疾患)]兩大類。
第三節利濕退黃藥茵陳蒿功專清利濕熱而退黃疸凡濕熱薰蒸而發黃者,每用為主藥配大黃、梔子—茵陳蒿湯—陽黃;配附子、干姜—茵陳四逆湯----陰黃(寒濕偏盛);小便不利顯著者配利濕藥—茵陳五苓散。
2.解毒療瘡----用于濕瘡瘙癢,流黃水,乃取其清濕熱之功。可煮湯內服或外洗。茵陳蒿功專清利濕熱而退黃疸凡濕熱薰蒸而陽黃陰黃鑒別如下:
證侯鑒別陽黃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棉制品項目投資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砼結構施工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那一幕初二語文作文
- 家居紡織品的品牌形象塑造與市場競爭力考核試卷
- 電動機制造中的智能物流系統應用考核試卷
- 精衛填海初二語文作文
- 糖批發市場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毛皮制品加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秋天作文
- 管道連接技術考核試卷
- 醫保飛行檢查培訓
-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期中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中考英語押題預測卷(蘇州專用)(原卷版)
- 初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真題答案解析2024
- 遼寧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聯合調研數學試題(無答案)
- 二零二五協警聘用合同范文
- CT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課件
- 2025年高級工程測量員(三級)技能認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情況調查問卷(含教師卷和學生卷)及調查結論
- 2024年資格考試-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檢查員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醫學教材 《瘧疾》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