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_第1頁
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_第2頁
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_第3頁
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_第4頁
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近現代音樂聲樂部分藝術組 張靜梅中國近現代音樂聲樂部分一.近代音樂學堂樂歌時期“五.四”時期抗戰時期一.近代音樂學堂樂歌時期“五.四”時期抗戰時期西洋音樂的傳入和學堂樂歌的興起 西洋音樂的傳入:1840年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封閉的門戶,中國開始進入到近代社會。社會形態也由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世紀前后,歐美和日本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傳入中國,西洋近代音樂也在這一時期傳入我國。我國的許多知識分子為尋求救國真理,紛紛出國留學,一部分學成歸國的留學生把歐美、日本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調填上新詞在“新式學堂”中教唱,“學堂樂歌”在我國各地興起。 1903年,清朝政府對在剛剛興起的“新

2、式學堂”中設置“樂歌”一課予以認可;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中學校令實施細則中規定了中學開設“樂歌”一課,每周一學時,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把音樂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學堂樂歌的意義:“學堂樂歌”是我國音樂史中的新事物,它促使了中西音樂文化交流,同時也為反映近代社會現實和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提供了西洋音樂的技術、體裁和形式,對于“新音樂”的發展具有啟蒙意義。 西洋音樂的傳入和學堂樂歌的興起 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中國近現代音樂課件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斗爭進入到新階段。從至的 30年中,我國人民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

3、、“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全國范圍內的“解放戰爭”等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發展基本上同我國這30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和我國人民所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欣賞音樂教我如何不想他思考與回答(1)音樂描繪了什么樣的意境?速度怎么樣?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情感?(2)歌曲的創作時間是1926年,請同學們思考在當時發生了一些什么歷史事件?欣賞音樂教我如何不想他思考與回答欣賞音樂鐵蹄下的歌女思考與問答1. 音樂表達了什么樣的主題思想?2.你們知道曲作者嗎?他為什么要刻畫這樣的人物?3.選擇歌曲鐵蹄下

4、的歌女的感情基調歡快明朗地()幽默詼諧地()激昂悲憤地 答案: 選擇(3)4.如果你的家鄉被日寇占領,你會怎么做?欣賞音樂鐵蹄下的歌女思考與問答欣賞保衛黃河思考后告訴我們好嗎?1.請用所學的有關音樂要素的知識講述歌曲的特點.2.音樂選自哪部聲樂作品,你知道嗎?欣賞保衛黃河思考后告訴我們好嗎?黃河大合唱簡介 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1941年在蘇聯進行了重新整理和修訂,是現代中國音樂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合唱作品。 背景 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地歌頌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歌頌了勤勞勇敢、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描述了抗日戰爭前后黃河兩岸人民生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痛訴了日寇的殘暴和人民所遭

5、受的深重災難,并向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報,最后又以驚人的筆墨勾畫出一幅幅人民群眾紛紛起來保衛祖國,反抗日寇侵略的壯麗情景。作品自始至終圍繞著表現中華民族解放斗爭這一主題展開,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偉渾厚的氣魄。 內容 全曲由9個樂章組成,每個樂章的開始均有配樂朗頌,分別是:序曲(樂隊);黃河船夫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聲合唱);河邊對口唱(對唱、合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黃河(齊唱、輪唱);怒吼吧,黃河(合唱)。黃河大合唱簡介 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黃河大合唱簡介民族風格方面黃河大合唱在引用了民間曲調(如黃河船

6、夫曲)的同時,創造了許多富有民族特點的旋律,如黃水謠、河邊對唱、保衛黃河等,整個作品簡練明快,通俗易解。與此同時,作者還成功地運用了富于辯證的交響性發展原則,豐富的合唱手法運用與交響性樂隊的發揮,使全曲氣勢宏偉,成功地塑造了中華民族能戰勝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黃河大合唱的歷史意義 創造了富于戰斗性的、新的音樂形式和具有真正民族氣派又富于時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 高度概括抗日戰爭年代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深刻地反映當時的時代生活和我國人民的革命精神,成為中國現代音樂史上一部最受歡迎的大型合唱音樂作品,并為我國現代大型合唱音樂的創作提供了光輝典范。黃河大合唱簡介民族風格方面 進入到4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

7、人民抗日戰爭步步深入和勝利,我國的歌曲創作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階段。這一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歌曲創作主要圍繞著“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和“反對內戰、爭取民主”而展開,出現了許多揭露性、諷刺性和戰斗性的作品。而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歌曲創作則以直接反映解放區軍民英勇抗戰、進行土地改革和支援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為主,同時也出現了一批歌頌黨、歌頌領袖和歌頌人民的歌曲。這些歌曲題材、體裁多樣,形式靈活,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我國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和斗爭。 進入到4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步步深入和中國解放了中國解放了無伴奏合唱牧歌欣賞請用音樂要素來分析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情感.對

8、比保衛黃河,分析解放前后音樂所表現的主題思想的不同之處無伴奏合唱牧歌欣賞歌曲歌唱祖國欣賞整個音樂的氣勢如何呢?歌曲表現了人民當時什么樣的精神風貌?歌曲歌唱祖國欣賞整個音樂的氣勢如何呢?音樂小金庫:藝術歌曲與群眾歌曲1.藝術歌曲: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 主要特點是:多采用著名的詩歌;歌曲側重表現人的內心思想;歌曲的創作技巧比較復雜,旋律編寫力強;歌曲的歌詞伴奏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作品:歐洲舒伯特-野玫瑰魔王等.中國有趙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賀綠汀嘉陵江上2.群眾歌曲: 群眾歌曲的產生與革命緊密相關,內容多與政治社會活動有關,反映人民多社會生活的關心和要求,多用于各種集會和游

9、行活動中;音域不寬,旋律雄壯豪邁,內容通俗易懂;大多為創作歌曲,也有少量由民歌填詞,群眾歌曲多是齊唱輪唱,有時也有合唱. 作品: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馬賽曲,狄蓋特的國際歌.中國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社會主義好團結就是力量等.音樂小金庫:藝術歌曲與群眾歌曲回顧.思考.總結時期學堂樂歌時期五四時期抗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音樂作品黃河送別教我如何不想他鐵蹄下的歌女保衛黃河歌唱祖國牧歌音樂特點歌曲結構簡單,是自己創作的嘗試.情緒慷慨激昂采用英美音樂旋律并填詞借景抒情,旋律優美動聽,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心的憂郁情懷.旋律跌宕起伏,激昂悲憤,表達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對日寇的仇恨.音樂激情雄渾,表現了全國人民奮起抵抗,消滅日本鬼子的英雄氣概音樂氣勢磅礴,雄渾堅定.謳歌了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音樂優美動聽,運用了和聲等創作手法,加強了音樂的立體感覺.產生的作用“學堂樂歌”對“五四”運動以后中國現代群眾歌曲創作和專業創作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中國人民為爭取解放的斗爭中發揮著戰斗作用。對“抵御外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