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球村課件_第1頁
生活在地球村課件_第2頁
生活在地球村課件_第3頁
生活在地球村課件_第4頁
生活在地球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課時:地球村的形成1、交通工具的飛速發展: 現代化的輪船、火車、汽車、飛機取代人力和畜力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 唐僧取經 鑒真東渡古人的交通工具現代交通工具 想一想:1、你還知道哪些先進的交通工具? 磁懸浮列車、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等等。2、交通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會產 生哪些影響?(1)使人們的出行更為方便;(2)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資源交 流更為便捷。3、人類未來的交通工具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更加注重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增加安全性、而且會更輕便。 2、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 落后的擊鼓、快馬接力、信鴿、旗語、烽火等被現代化的電話、電報、電子郵件、互聯網取代,成為人們主要的通

2、信工具。 神話千里眼順風耳議一議:1、你所知道的通信方式還有哪些? 傳真、衛星電話等。2、對比古今通訊方式談談它們的優缺點:今:優:迅速、快捷、方便; 缺:一些通信工具對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 存在一定危害,如電腦波、手機輻射對身體的危害,無所不至的信息傳遞侵害了人們的隱私空間,引發了許多新的法律和道德問題,更使得人情味淡去。古:優:對人體沒什么危害,人情味濃厚; 缺:速度慢,耗費人力物力。3、網絡技術的全面運用青春與世界聯網 舉例說說網絡在生活中的用途 以前需要在大堆的書本里去查找資料,現在,只要你在搜索引擎里,敲入幾個字,你所需要的資料幾秒鐘就能找到; 以前要從電視、報刊、收音機這些傳播媒體上

3、才能得知的國家大事,新聞動態等,現在,只要在網上搜索就可以得知最新的新聞; 以前,相隔兩地的朋友可以用寫信的方式來保持聯系,現在,朋友們都用E-mail保持聯系,還可以用QQ等聊天方式; 以前,想知道最新推出了什么新款衣服,需要犧牲大量的時間去逛街,又累又不一定有結果,現在想看有什么時尚新款的品牌衣服,只要到“品牌之家*”上面鼠標動動就有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了,還可以直接網上購物; 以前,看電影要到電影院里去看,現在,只要上網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你想看的電影了。 2、網絡的消極作用:沉湎于網絡,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學業;沉湎與網絡,影響身心健康;瀏覽或模仿網絡中一些不健康的言行有可能導致青少年誤入歧

4、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如何正確運用網絡?1、合理控制上網時間;2、善于利用網絡技術方便自己的學習 和生活;3、利用網絡做有益與他人和社會的事;4、學會“信息節食”,自覺抵制網絡上 的不良誘惑;5、遵守網絡規則,不做違背道德和法律 的事,做文明網絡人。課堂練習:一、賞析漫畫井底之蛙新編,完成 1-2題。1、小青蛙說:“我早就說過,這世界并不大”。這是因為 ( )A、小青蛙依然孤陋寡聞,目光短淺B、小青蛙現在走南闖北,見多識廣C、今天,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D、大凡坐井觀天的人必然狂妄自大2、在這里,讓小青蛙發出這樣的感嘆的 主要原因是( )A、交通工具的飛速發展 B、通信技術的更新

5、換代C、宇宙變化的滄海桑田 D、網絡技術的全面運用CD二、材料分析:1、材料一:李先生因事要前往澳大利亞,他通過網絡預訂了機票和客房,還了解了那里的著名旅游景點。材料二:一位山東女孩因為感染一種不明原因的病菌而導致手腳潰爛,這件事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中科院一位專家向美國專家發出了一份Email,后來一位大學生還在網絡上發出了求助郵件,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地的關注。(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2)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做那些有益的事情?2、當今時代,電視、手機、網絡等新傳媒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問題:一些電視節目為片面追求收視率導致了“娛樂過度”傾向;開放的網絡環境為網絡謠言、網絡

6、惡搞提供了發酵和擴散的平臺;據統計,近七成少年兒童以文體明星作為自己的崇拜偶像,這與媒體的助推、渲染不無關系 電子傳媒是當代青少年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但不少孩子卻沉湎于網絡、醉心于游戲、迷失于追星,“拇指族”、“電子娃娃”、“網絡成癮”等現象比較普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值得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前一段被警方刑事拘留的“秦火火、立二拆四”案件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關注。警方在調查中發現,為提高網絡知名度和影響力, 非法牟取更多利益,秦、楊等人先后策劃、制造了一系列網絡熱點事件,吸引粉絲,使自己迅速成為網絡名人,如“723”動車事故發生后,故意編造、散布中國政府花2億元天價賠償外籍旅客的謠言,兩個小時就被轉發1.2萬次,挑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編造雷鋒生活奢侈情節,污稱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國家制造的;利用“郭美美個人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編造了一些地方公務員被要求必須向紅十字會捐款的謠言,惡意攻擊中國的慈善救援制度;捏造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并將著名軍事專家、資深媒體記者、社會名人和一些普通群眾作為攻擊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抹黑中傷。 問題:(1)網絡謠言的危害?(2)青少年要正確對待上述問題,必須增強哪些素質或能力?(三個方面即可)(3)請你就如何優化當前的傳媒環境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