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_第1頁
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_第2頁
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_第3頁
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_第4頁
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提綱第一節污染物在生化與分子水平上的影響第二節污染物在細胞與器官水平上的影響第三節污染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響第四節污染物在種群與群落水平上的影響第五節污染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第六節 污染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提綱第一節污染物在生化與分子水平上的影響污染物進入機體后導致的生物化學變化包括:防護性生化反應與非防護性生化反應作用類型例子后果防護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誘導加快新陳代謝,生成水溶性代謝物,從而加速排泄金屬硫蛋白的生成增加對金屬的束縛速度,從而降低金屬的生物利用率非防護性乙酰膽堿酯酶的抑制作用50以上因抑制而產生可見的毒性效應DNA加合物的

2、生成若導致突變會發生損害作用表21 對污染物的防護性與非防護性生化反應污染物進入機體后導致的生物化學變化包括:防護性生化反應與非防乙酰膽堿酯酶簡稱AchE,具有羧肽酶與氨肽酶的活性。乙酰膽堿酯酶參與細胞的發育與成熟,能促進神經元發育與神經再生。有機磷酸酯類與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使神經元間傳導質乙酰膽堿無法分解成膽堿與乙酸,阻斷神經傳導而使昆蟲致死。乙酰膽堿酯酶簡稱AchE,具有羧肽酶與氨肽酶的活性。乙酰膽堿 第一節污染物在生化與分子水平上的影響1、1對生物機體酶的影響1、2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第一節污染物在生化與分子水平上的影響1、1對生物機體酶的影1、1 污染物對生物

3、機體酶的影響A、酶的誘導污染物誘導酶活性的機制去阻遏作用操縱基因結構基因(酶基因)阻遏蛋白污染物轉錄操縱基因結構基因(酶基因)阻遏蛋白轉錄X1、1 污染物對生物機體酶的影響A、酶的誘導操縱基因結構基因混合功能氧化酶(MFO)組成:細胞色素P450、細胞色素還原酶、磷脂功能:解毒、致毒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生物標記物抗氧化防御系統酶組成:SOD 、GPx、Ct、GSTs 、GSH 、VC、VE等功能:消除活性氧(自由基),解毒混合功能氧化酶(MFO)a、混合功能氧化酶(MFO) MFO是污染物在體內進行生物轉化相I過程中的關鍵酶系,它們對人工化學品解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MFO引起的生物轉化的反應

4、特征相同,但底物、產物的化學特性差別特別大,即具有多種催化功能。a、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混合功能氧化酶(MFO)的作用: MFO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動物與大部分的無脊椎動物中,其作用是代謝非極性的親脂性有機化合物,包括內源性化合物與外源性化合物。 從解毒作用來看,許多外源性化合物進入體內,經MFO作用后發生各種變化,大多數被轉化成低毒易溶的代謝產物排出體外。但有的則變成高毒甚至致癌物。混合功能氧化酶(MFO)的作用: MFO存在于所有的b、抗氧化防御系統酶需氧生物發展出的防御過氧化損害的酶系統。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氧化酶(G P x) 過氧化氫酶(Ct)活性氧(Activiat

5、ed Oxygen) 帶有2-3個電子的分子氧還原產物,主要有:OH、O2-、H2O2b、抗氧化防御系統酶需氧生物發展出的防御過氧化損害的酶系統。活性氧的控制與消除由體內產生的活性氧可為抗氧化防御系統控制,消除活性氧對機體的傷害作用。某些污染物如多環芳烴、多氯聯苯可在生物體內進行生物轉化時產生大量活性氧。在一定范圍內,這些活性氧可被體內的抗氧化防御系統清除。但當體內的抗氧化防御系統不能消除這些活性氧時,它們可使DNA鏈斷裂、脂質過氧化、酶蛋白失活等,從而引起機體氧化應激或氧毒性。活性氧的控制與消除由體內產生的活性氧可為抗氧化防御系統控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O2- SOD H2O2+O2

6、 2H+谷胱甘肽氧化酶(G P x) 2GSH+H2O2 GPX GSSG+2H2過氧化氫酶(Ct) 2H2O2 Ct 2H2O+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谷胱甘肽轉移酶(GSTs)是相過程中的重要酶,具多種同工酶。可由有機氯農藥、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誘導。生理作用:與不同的親電性化合物或一些代謝產物結合成水溶性化合物,易于排出。 c、谷胱甘肽轉移酶(GSTs)是相過程中的重要酶,具多種同B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性抑制可逆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競爭性抑制B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性抑制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劑以共價鍵與酶的活性中心功能基團結合,使酶的活性降低或喪失。喪失活性的酶不能用透析、過濾等物理

7、的方法解除。 不可逆性抑制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劑以共如某些重金屬( Hg+、Ag+、Pb 2+ )對巰基酶的作用,有機磷農藥對膽堿酯酶的抑制。 不可逆抑制如某些重金屬( Hg+、Ag+、Pb 2+ )對巰基酶的作用可逆性抑制: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酶結合,可用物理的方法解除。非競爭性抑制:抑制劑可逆地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團結合(不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中心),故酶與抑制劑形成 EI 后,還可結合底物形成 EIS 。競爭性抑制:抑制劑的化學結構與酶作用的底物十分類似,它們都能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兩者對酶的結合有競爭作用。可逆性抑制: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酶結合,可用物理的方法解除。非污染物對酶輔助因子的

8、影響一些污染物能與酶的輔助因子金屬離子作用,從而使輔助因子失活,影響到酶的活性。例如:氰化物等能與細胞色素酶中的鐵離子結合,形成穩定絡合物,抑制細胞色素的酶活性,使其不能傳遞電子,則細胞內的氧化代謝過程中斷,使機體不能利用氧,出現內窒息性缺氧。對酶活性中心的影響污染物還能與酶的其它活性基團結合,如汞與砷與某些酶的活性基團結合就特別牢固,從而使酶失去活性。小結:污染物對生物體內酶的抑制方式污染物對酶輔助因子的影響小結:污染物對生物體內酶的抑制方式破壞酶的結構有些污染物能夠取代酶分子中的某些成分,從而使酶失去活性。如鈹的毒作用機理就是能取代某些酶分子中的鎂與錳,破壞了酶的正常結構,使酶失去活性。與

9、酶激活劑作用有些酶需要激活劑才能表現活性。酶激活劑往往是金屬離子,凡是能與激活劑作用的污染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破壞酶的結構1、2 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機制共價結合學說: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謝產物與核酸、蛋白質與脂質等結合后,產生不同的生物學效應1、2 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機制1、2 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污染物對蛋白質的影響導致蛋白質的化學損傷誘導機體生成功能蛋白對抗污染物(如金屬硫蛋白)污染物對DNA的影響導致DNA結構改變(如堿基置換、丟失、鏈斷裂)DNA損傷的修復(如光修復、切除修復、SOS修復)脂質的過氧化導致細胞膜與亞細胞膜的受損

10、(如細胞器破裂)1、2 污染物對生物大分子的影響污染物對蛋白質的影響第二節污染物在細胞與器官水平上的影響對細胞的影響對組織器官的影響第二節污染物在細胞與器官水平上的影響對細胞的影響2、1 污染物對細胞的影響對細胞膜的影響過氧化導致細胞膜損傷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對細胞器的影響線粒體:結構與功能均發生變化內質網:結構破壞、核糖體脫落其它細胞器:溶酶體(細胞自溶)2、1 污染物對細胞的影響對細胞膜的影響2、2 污染物對組織器官的影響靶器官:污染物直截了當作用的器官效應器官:表現出中毒癥狀的器官蓄積器官:污染物在體內的蓄積部位2、2 污染物對組織器官的影響靶器官:污染物直截了當作用的器對組織器官的影響對

11、植物,表現為葉面出現點、片傷害斑,造成葉、蕾、花、果實等的脫落對動物,以重金屬污染為例:鉛可損害造血器官與神經系統,鎘可損害肝臟、腎臟,導致骨痛病。對組織器官的影響第三節污染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響污染物對植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生長減慢、發育受阻、失綠黃化、早衰等污染物對動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死亡、行為改變、繁殖下降、生長與發育抑制、疾病敏感性增加、代謝率變化第三節污染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響污染物對植物在個體水平上的影導致個體死亡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對繁殖的影響對生長與發育的影響導致個體死亡3、1 污染物導致個體死亡衡量死亡的指標死亡率:死亡比例的大小,為評價污染物毒性大小的生物

12、學指標不同污染物,同種生物,死亡率不同;同一污染物,不同生物,死亡率不同。50%死亡 枝角類 軟體動物銅 5-300 ug/L 40-9000 ug/L汞 0、02-40 ug/L 90-2000 ug/L3、1 污染物導致個體死亡衡量死亡的指標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及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課件3、1 污染物導致個體死亡影響致死劑量的因素污染物的種類、理化性質及作用時間生物的種類、狀態與個體差異環境因素:溫度、pH、光照、營養等多種污染物的綜合作用3、1 污染物導致個體死亡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行為毒性(Behavioral Toxicity)指一種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溫度、光照、輻射)

13、使得動物一種行為超過正常變化的范圍。水環境污染可影響的生物行為:回避、捕食、警惕、學習、社會行為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行為毒性(Behavioral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回避行為的定義:生物主動避開污染區域,遷移到清潔區域的行為回避行為的效應:改變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分布,打亂原有的生態平衡影響回避行為的因素:污染物種類、生物種類與狀態、環境因素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回避行為的定義:生物主動避開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捕食行為被破壞的效應生物機體獲得的資源減少,生長、發育與繁殖受阻捕食行為被破壞的原因污染物影響捕食者的感官與策略系統污染物影響捕食者的運動系統污染物影響

14、食物的消化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捕食行為被破壞的效應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警惕行為被破壞的結果容易被捕食,死亡率上升,種群數量下降對鳥類行為的影響有機磷農藥可影響鳥的神經系統,導致鳥的平衡與協調性的損害。受污染的鳥類還可表現出對領地的失控與不能照顧后代。3、2 污染物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警惕行為被破壞的結果3、3 污染物對繁殖的影響效應:產卵(仔)數、孵化數、幼體存活率下降, 繁殖行為變化等水環境污染對魚類繁殖影響的位點(時期)配子合子胚胎幼體3、3 污染物對繁殖的影響效應:產卵(仔)數、孵化數、幼體存概念:環境激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

15、rs)指具有動物與人體激素的活性,能干擾與破壞野生動物繁殖障礙、誘發人類重大疾病的天然物質或人工合成物質。也叫做外源性雌激素或環境內分泌干擾物。3、3 污染物對繁殖的影響概念:環境激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3、3 污染物對繁殖的影響環境激素的種類與特性天然與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環境化學物質分布廣泛的主要污染物,可導致野生動物的繁殖障礙通過污染飲用水,危害人類的生殖健康,誘發癌變3、3 污染物對繁殖的影響環境激素的種類與特性據科學研究初步證實,目前在社會生活中對人與動物起著類似于激素作用的有害物,差不多發現至少三百余種。常見的環境激素包括有機錫、二乙基人造

16、雌性激素、多溴聯苯醚(PBDEs)、六溴環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二惡英(dioxin)、雙酚A(Bisphenol A)與其衍生物、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Methomyl、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壬基酚(Nonyl phenol,NP)等,另外有研究指出環境污染物中的鎘 (Cd)、鉛 (Pb)與汞 (Hg)等重金屬產物亦為可疑的內分泌干擾物。 據科學研究初步證實,目前在社會生活中對人與動物起著類似于激素海水化學污染 雄性魚類變性2005年11月16日02:22 現代快報據新華社洛杉磯11月14日

17、電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在洛杉磯附近海域捕撈的魚類出現了奇特的“變性”現象,一些雄性魚長出了卵巢甚至帶有卵子。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等研究機構14日公布的三項研究成果顯示,在洛杉磯附近橙縣海域捕撈出的大比目魚與鲆魚中,三分之二的雄性魚都產生了雌性魚才有的卵蛋白。生態學家施倫克說,洛杉磯周邊地區每天向附近海域排放大量污水。研究人員在海水中檢測出了幾十種類激素化學物質。這類化學污染物能產生相當于雌性激素的效果,是造成海中雄性魚“雌性化”的罪魁禍首。海水化學污染 雄性魚類變性2005年11月16日02:22北極熊性畸變挪威科學家對90頭北極熊進行了調查,發現:有4只幼熊既有雄性生殖器官,又有雌性生

18、殖器官,成了兩性熊。 他們往常也做過調查,雌雄同體的北極熊也間或見過,但沒有如此之高的比例。經過環境檢測,他們認為這種現象與環境被環境激素有機氯農藥與多氯聯苯污染有關。北極熊與人類一樣,都處在食物鏈的上層。有機氯農藥在海魚內臟中積累,海豹食魚,有機氯農藥再沉積在海豹的脂肪之內,北極熊的主要食物又是海豹,有機氯農藥再積累于北極熊體內,干擾熊體的內分泌系統,使生殖系統紊亂,產生熊幼崽兩性畸變。在北極熊的體內已檢測出較高水平的有機氯化合物。 北極熊性畸變報告稱長江食野生魚可致性早熟 因化學污染所致2010年8月25日,一家國際環保組織發表了24頁紙的題為“毒”隱于江長江魚體內有毒有害物質調查的報告。

19、調查報告顯示,在取自長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鯉魚與鯰魚體內,均測出了被稱為“環境激素”的壬基酚與辛基酚,這兩種物質可導致雌性性早熟等性發育與生殖系統問題。28日,記者從整篇調查報告中發現,該組織在來自重慶、武漢、南京以及馬鞍山四市的野生鯉魚與鯰魚體內,檢測出了廣受國際關注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魚體內還檢測出了汞、鉛與鎘等重金屬。“壬基酚與辛基酚是洗滌劑、紡織產品與皮革涂飾中極為常見的化學原料,屬于環境激素,即能夠干擾內分泌并影響性發育水平的內分泌干擾素。報告稱長江食野生魚可致性早熟 因化學污染所致2010年8月3、4 污染物對生長與發育的影響生長指示器(Scope for Gr

20、owth,SFG)P = A - ( R + U ) SFG = 從食物獲得的能量 - (呼吸耗散的能量排泄耗散的能量)生長發育不良(SFG減小)的原因A減小R(U)增大3、4 污染物對生長與發育的影響生長指示器(Scope fo日本海域大量S形海魚禍是污染所致日本海域大量S形海魚禍是污染所致5月27日的Science新聞專欄(ScienceNOW)詳細報導了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胡建英課題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研究論文。該文章研究發現,我國I級保護動物、珍稀瀕危的野生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幼魚中出現了嚴重的畸形現象,其中眼睛缺陷發生率有1、2%,軀

21、體畸形發生率有6、3%。通過一系列的研究,這種畸形現象被證實與一種廣泛應用于船舶涂料、木材防腐的含錫化合物三苯基錫有關。5月27日的Science新聞專欄(ScienceNOW)詳“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一只青蛙八條腿?“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漢江怪物:由于美軍停尸房違規向漢江中倒入大量變質甲醛,導致漢江水質受到污染,水中生物發生變異。幾年后的一天,這個變異的怪物躍出水面攻擊了周邊的人群。漢江怪物:由于美軍停尸房違規向漢江中倒入大量變質甲醛,導致化學品未必是危險的,那如何了解您拿到的東西是不是危險呢?兩個安全信息查詢渠道:ICSC(世界衛生組

22、織編寫的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片,中文網址)MSDS(材料安全數據表,中文網址)。從中能夠了解不同化學品的安全性、毒性與在化工行業中的特性。化學品未必是危險的,那如何了解您拿到的東西是不是危險呢?兩個第四節污染物在種群與群落水平上的影響對生物種群的影響對生物群落的影響第四節污染物在種群與群落水平上的影響對生物種群的影響4、1 污染物對生物種群的影響種群(Population):一定時空中同種個體的組合,具有空間、數量與遺傳特征。污染物對生物種群的影響對種群密度的影響:增大或減小結構與性別比例的變化:年齡結構、種群大小、性逆轉遺傳結構的改變:在進化過程中通過改變基因頻率以習慣環境的改變競爭關系的改變4

23、、1 污染物對生物種群的影響種群(Population):4、2 污染物對生物群落的影響群落(munity):在一定時期內,居住在一定區域或生境的各種生物種群構成的有規律的結構單元4、2 污染物對生物群落的影響群落(munity):4、2 污染物對生物群落的影響優勢種:群落中優勢度大的物種耐污種:習慣某種污染條件的物種敏感種:對環境條件變化敏感的物種污染物對群落組成與結構的改變耐污種逐漸成為優勢種,敏感種逐漸消失狹污性種群被廣污性種群取代污染物對種群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的影響敏感種絕跡,生物多樣性下降4、2 污染物對生物群落的影響優勢種:群落中優勢度大的物種第五節 污染

24、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滅絕的群落與種群生物學理論第五節 污染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生命有機體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綜合體間的多樣性與變異性。生命有機體、生命有機體群體以及它們生存的生態綜合體之內與之間的多樣性與變異性的總與。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Biodivers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層次物種多樣性代表物種演化的空間范圍與對特定環境的生態習慣性遺傳多樣性種內個體之間或種群內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的總與染色體水平的多樣性:數目

25、變異、結構變異DNA水平的多樣性:缺失、重復、倒位、易位生態系統多樣性生境(差異)、生物群落、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層次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起源與進化)新基因的形成基因重復、基因延長、雜種基因、基因突變新種的形成漸變式:突變自然選擇隔離爆發式:染色體畸變新生境的形成太陽與地球的物理、化學作用生物體自身的作用5、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層次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起源與進化)5、2 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影響生物多樣性分布的因素緯度海拔降雨地質年齡地質復雜程度5、2 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影響生物多樣性分布的因素5、2 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生物多樣

26、性的關鍵區域熱帶雨林面積大物種豐富群落結構復雜能量與物質流速特別高海洋面積巨大特有性高生物多樣性高5、2 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區域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的滅絕速度自然滅絕人為滅絕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的滅絕速度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的脆弱性物種受威脅等級的劃分滅絕種、瀕危種、易危種、稀有種、未定種類群滅絕種瀕危種易危種稀有種未定種總數植物384332530226749558919078無脊椎動物982212341886141355爬行類2137394132170鳥類113111671226241037哺乳類831721413764497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

27、的脆弱性類群滅絕種瀕危種易危種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的脆弱性容易滅絕物種的特性地理分布區狹窄只有一個與少數幾個種群種群規模小需要較大生活空間體型較大種群個體數增長速率低有效擴散能力弱特別少遺傳變異需要特別生態位必須穩定的生態系統長期或暫時群聚經濟價值高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的脆弱性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棲息地喪失與片段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棲息地喪失生境片段化限制生物的活動范圍邊際效應過度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棲息地喪失與片段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環境污染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污染全球氣候變化溫帶氣候區向兩極遷移溫度與雨量

28、的變化海平面上升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環境污染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外來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島嶼上的外來種水生生境的外來種外來病害5、3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外來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專題: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專題:物理因素對生物體的損傷提綱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紅外輻射的生物效應超聲波的生物效應噪聲的生物效應提綱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具有足夠的能量以引起物質電離的射線。射線類型射線:帶正電,穿透力弱,電離里能力強,內照射損傷大射線:帶負電,穿透力較大,體內危害次于射線射線 X射線不帶電荷,穿透力特別

29、大,外照射危害大,內照射較小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不帶電荷,穿透力特別大,外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具有環境放射性的人為來源核工業核爆炸試驗其它人為來源煤粉、煤渣、地熱流體、 醫學診斷、作物育種、科學研究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具有環境放射性的人為來源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生物化學效應核酸的輻射損傷DNA分子的損傷DNA合成的抑制DNA分解代謝增強染色質的輻射效應染色質的降解組蛋白合成與磷酸化的抑制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生物化學效應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生物化學效應細胞膜的輻射效應對膜組分的影響對細胞膜物理化學性質的影響對細胞器膜通透性

30、的影響對膜結合酶活性的影響對膜受體功能的影響對膜DNA復合物的效應能量代謝的障礙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抑制細胞核氧化磷酸化的抑制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生物化學效應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對細胞的影響殺傷細胞并影響細胞周期殺傷細胞:細胞核改變、染色體畸變、細胞器改變(線粒體最敏感)、形成多倍體及巨核型細胞影響細胞周期(阻斷或延長細胞周期)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對細胞的影響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對細胞的影響細胞的輻射敏感性Bergonie-Tribondeau定律敏感性與細胞增殖率與分裂率正相關敏感性與具有的細胞核分裂潛能正相關敏感性與細胞形態與功能分化

31、程度負相關輻射敏感型細胞的分類營養性分裂間期細胞(各類T細胞,最敏感)分化中的分裂間期細胞(造血與生殖系統的,特別敏感)多向性結締組織細胞(內皮細胞、間葉細胞,中等敏感)回復性分裂后細胞(內分泌腺細胞,不敏感)定型的分裂后細胞(神經細胞,耐受力最高)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對細胞的影響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軀體效應電離輻射對人及動物的損傷致死效應急性放射病骨髓型、腸型、腦型放射病電離輻射對植物的損傷低劑量電離輻射的刺激作用1、 電離輻射及其生物效應電離輻射的軀體效應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污染源人造光源(溫度在2500K以上的物質都能發射紫外輻射)氣體放電:汞

32、燈、金屬鹵素燈、氘燈、焊弧等白熾光源:鎢鹵素燈熒光燈:熒光管等混合光源:碳弧燈等太陽輻射(臭氧空洞加劇)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污染源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的波段劃分UV-A 320400nm 單獨作用時無生物學效應】UV-B 280320nm 極端有害】UV-C 200280nm 未到達地面】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的波段劃分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生物組織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傳輸影響因素紫外線的波長膚色紫外輻射對軀體的損傷非隨機效應皮膚與眼睛的急性效應皮膚長期接受紫外輻射的效應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生物組織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傳輸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

33、輻射對的損傷嘧啶二聚體的形成合成與復制的抑制合成的抑制受阻于二聚體的合成及其復制機理紫外輻射對蛋白質的影響氨基酸的光化敏感性(芳香族比脂肪族敏感)酶的光化學鈍化(一級結構敏感或三級結構敏感)芳香族氨基酸與蛋白質的光離解2、 紫外輻射及其生物效應紫外輻射對的損傷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污染源電視與調頻、調幅廣播雷達輻射人造衛星通訊系統其它工業、醫療、科研射頻微波設備民用設備:手機、微波爐等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污染源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輻射的熱效應熱效應的現象影響因素功率密度輻射頻率與輻射源的距離輻射時間環境溫度與濕度機體表面覆蓋情況輻射的器

34、官組織對象生物體的性別、年齡、生理狀態生物體的個體差異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輻射的熱效應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的非熱效應(熱外效應)場力效應生物體中的超導電性其他作用機制細胞膜的半導體性、諧振吸收等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的非熱效應(熱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對機體結構與功能的影響對神經系統與行為的影響對組織與細胞的損傷對血腦屏障的影響行為效應對神經內分泌的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反應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反應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對機體結構與功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對機體結

35、構與功能的影響對感受器官結構與功能的影響對眼睛的影響聽覺效應對造血與免疫活性細胞系統的影響血細胞生成效應免疫應答效應代謝效應對生殖與發育的影響對性腺的影響對發育的影響3、 微波與射頻輻射及其生物效應微波與射頻輻射對機體結構與功4、 紅外輻射的生物效應對眼睛的損傷直射可引起白內障對皮膚的損傷限于近紅外線,灼傷、血管擴張、色素沉積其他效應呼吸道受損、阻滯神經傳導、免疫反應衰退、染色體斷裂4、 紅外輻射的生物效應對眼睛的損傷5、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超聲波:超過人耳聽力上限頻率范圍的機械振動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于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

36、等。 5、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超聲波:5、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分子效應純化學效應:空化作用機械降解:斷裂對細胞的影響細胞結構:細胞破裂、細胞膜與細胞器的變化細胞功能:抑制鞭毛運動,刺激蛋白質合成對機體的影響對動物的致畸作用對植物組織的損傷5、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分子效應6、 噪聲的生物效應噪聲污染的概念環境中不協調的,使人厭煩并對人類生活與生產有妨礙的聲音。噪聲污染源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6、 噪聲的生物效應噪聲污染的概念6、 噪聲的生物效應對聽覺的影響暫時性聽覺減退(聽覺疲勞)永久性聽力損傷:耳損傷,耳聾影響因素聲級、暴露時間其他生理效應失眠、疲勞、頭痛、心電異常、器官出血、痙攣死亡心理效應煩躁情緒、睡眠深度、工作效率6、 噪聲的生物效應對聽覺的影響專題:日常中的化學污染物專題:日常中的化學污染物一、合成色素危害健康追求外觀的美是人的天性,人們對吃的食品也需要裝扮。五彩的糖果、誘人的蛋糕、莫不讓人垂涎三尺,然而您明白不?所有這些繽紛多彩的顏色都離不開色素。人工色素是由人工化學合成所制得的有機色素,主要以煉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制成,因此統稱為煉焦色素或苯胺色素,具有致瀉性、致突性(基因突變)、致癌作用,且在生產過程中會誤入砷與鉛危害健康。一、合成色素危害健康二、紙巾方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