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_第1頁
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_第2頁
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_第3頁
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_第4頁
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住在富人區的她 2009-2022歷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試卷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壹套一.歷年真題薈萃(共30題)1.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具有一定發明創造和一定新見解的原始文獻。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即對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征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或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學科或專業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獻形式。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二次文獻的是: A.小劉

2、摘抄優美詞句的“好詞好句”手冊 B.小李整理實驗記錄、處理數據后寫出的文章 C.小郭從出版社拿到的經濟類新書目錄和簡介 D.小趙購買的急救手冊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了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的定義,要求選擇屬于二次文獻的一項。需要比較兩個定義的異同,從而確定正確答案。二次文獻的定義要點: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對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征進行著錄或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 A項,不是對優美詞句的外部特征進行著錄,也不是對詞句提煉壓縮,不符合要點。 B項,小李根據實驗記錄和數據寫出的文章屬于一次文獻。 C項,是對一次文獻(經濟類新書)的外部特征進行著錄(目錄)和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

3、提要(簡介),符合定義。 D項,急救手冊并不符合二次文獻的定義要點。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二次文獻”,其關鍵信息如下: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對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征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將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并加以有序化。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摘抄好詞好句,并非是對文獻的“外部特征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不符合定義;B項:整理實驗記錄、處理數據后寫出的文章,是根據研究成果進行的創作,屬于一次文獻,并非是對“文獻的外部特征進行著錄”,不符合定義;C項:經濟類新書是原始文獻,目錄和簡介符

4、合“對外部特征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屬于“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符合定義;D項:急救手冊,未明確體現是否為“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一次文獻:“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為依據”、“創作的具有一定發明創造和一定新見解的原始文獻”;二次文獻:“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對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征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按照一定的學科或專業加以有序化”、“文獻形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小劉自己摘抄“好詞好句”手冊,既不符

5、合“進行著錄”,也不符合“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不符合二次文獻的定義,排除;B項:整理實驗記錄、處理數據后寫出的文章是小李根據實際研究成果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屬于一次文獻,而不屬于二次文獻,不符合二次文獻的定義,排除;C項:經濟類新書是一次文獻,經濟類新書目錄和簡介符合“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也符合“按照一定的學科或專業加以有序化”的“文獻形式”,符合二次文獻的定義,當選;D項:小趙購買的急救手冊不明確符不符合“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不符合二次文獻的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直接證據是指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間接證據是指不能單獨地直接證明刑事案

6、件主要事實,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的證據。所謂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是指犯罪行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直接證據的是: A.小區監控拍攝下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盜竊車輛的視頻 B.被害人的鄰居王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前到過案發現場的證言 C.刑警在兇殺案現場提取到的男性鞋印 D.詐騙案受害人姜某提供的自己所遭受的金錢損失的銀行記錄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直接證據、間接證據、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等多個定義,但只考查直接證據一個,可重點關注這一定義。分析題干,發現其關鍵點為“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直接證據

7、定義的關鍵信息: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定義的關鍵信息:犯罪行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 A項,監控拍攝下的視頻可以證明犯罪行為是犯罪嫌疑人李某所實施的,即能夠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屬于直接證據。 B項,被害人的鄰居提供的證言,不能單獨地直接證明犯罪行為是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因此屬于間接證據。 C項,在兇案現場提取到的男性鞋印,不能單獨地直接證明犯罪行為是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因此屬于間接證據。 D項,受害者提供的自己所遭受的金錢損失的銀行記錄,不能單獨地直接證明犯罪行為是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需要

8、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因此屬于間接證據。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直接證據”,其關鍵信息如下: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盜竊視頻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符合定義;B項:王某的證言需與其他證據結合起來才能證明刑事案件事實,不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不符合定義;C項:兇案現場的鞋印需與其他證據結合起來才能證明刑事案件事實,不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不符合定義;D項:金錢損失的銀行記錄需與其他證據結合起來才能證明刑事案件事實,不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

9、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定義關鍵詞。文段中包含了“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兩個主要定義,附帶補充解釋了“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抓住關鍵詞“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犯罪行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判定直接證據。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小區監控拍下的盜竊視頻可直接證明案件事實,故為直接證據,當選;B項,“案發前到過現場的證言”并不足以證明案件事實,為間接證據,排除;C項,“案發現場的男性鞋印”并無法直接指證嫌疑人,為間接證據,排除;D項,“金錢損失的銀行記錄”同樣缺乏其他證據證明事實,亦為間接證據,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3.災難性事件往往以突

10、發的方式出現,給個人與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影響。災難的突發性決定了報道的_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時間、最新的報道,才能滿足人們在災難發生后對_的迫切需求和思想混亂時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聞報道成為決定此類新聞報道能否成功的關鍵。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內容 真相 B.方式 溝通 C.實效 事實 D.速度 信息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根據前后文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一空,根據句意,此處存在解釋關系,與“最快的時間、最新的報道”對應,選擇最恰當的一項即可。第一空,分析可知,“最快的時間、最新的報道”是對第一空的解釋,由此可知第一空填“速度”最恰

11、當。 第二空,此處填入“信息”亦符合句意。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段“突發性”“最快的時間”“最新的報道”可知,橫線處表達“快、新”的意思。D項“速度”符合文意,保留。A項“內容”、B項“方式”、C項“實效”均與“快”無關,排除。 第二空,代入D項“信息”驗證,災難發生后人們需要更多方面的“信息”,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4.人類的四大煩惱,不但“生”“老”“死”沒人躲過,就是“病”也無法根除。人類自有“藥”的發明,“藥”與“病”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在“藥”不太靈的時候,行氣、導引、祝由(古代的精神療法)會重新產生吸引力(如對外丹術衰落后的內丹術和出于絕望的癌

12、癥病人),但它們始終不能擺脫附庸地位。 這段話旨在強調: A.人類有些根本性煩惱是無法擺脫的 B.當“藥”失靈時,人類就會求助于其他方法 C.“藥”是人類治病的基本手段 D.“病”與“藥”之間存在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文段前兩句說明“病”與“藥”的關系,最后一句由一組轉折句說明即使在“藥”不太靈的時候,也占據主導地位,故文段主要說的是“藥”是治病的基本手段,即C。文段前兩句主要說“病”與“藥”的關系,即人類自有了“藥”的發明,“藥”與“病”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三句說雖然在“藥”不太靈的時候,古代的精神療法會重新產生吸引力,但

13、這種精神療法畢竟只能是附庸,藥還是治療“病”的主要手段。故文段主要說的是“藥”是治病的基本手段,即C。A項非文段重點。B項是“但”之前的內容,不是論述重點。D項的“既對立又相互依存”不是論述重點。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強調“病”無法根除。第二句通過“藥”與“病”的關系闡述引出“藥”的話題。尾句通過“雖然但”轉折詞引出重點,強調“藥”不靈的時候,其他的治療方法也不能擺脫附庸地位,來說明治療還是依賴“藥”。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首句介紹人類的四大煩惱,指出“病”無法根除,屬于提出問題。接下來論述“藥”不靈的時候

14、,人們會用“行氣、導引”等其他方法,緊接著通過轉折詞“但”,引出文段的重點,強調這些其他方法擺脫不了“附庸地位”,即人們治病主要依靠的還是“藥”,對應C項。 A項,“有些根本性煩惱”表述不明確,且未提及主題詞“藥”,排除;B項,對應文段轉折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D項,選項表述“藥”與“病”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并列關系,文段重點應為解決問題的對策,即“藥”,而非并列“藥”與“病”,且屬于轉折前表述,非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毒藥是藥嗎,“藥”和“毒”本是一家5.通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瘦素和胰島素能幫人管住嘴巴,一旦吃飽就會發出信號傳至大腦,告知人們停止進食。而垃圾食品中含有

15、過量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分子會屏蔽這些停止進食的信息。 由此可以推出: A.整體均衡飲食,保持營養全面是維護健康的最關鍵因素 B.垃圾食品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誘發其他疾病 C.垃圾食品中含有的飽和脂肪大大超過其他食品 D.吃飽的信號傳至大腦可避免飲食過度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能夠由題干信息推出的一項,需要準確把握題干的細節信息,不要偏離題干所表達的意思,也不要擴大或縮小題干的范圍。A項,如何維護健康,題干未提到。 B項,會誘發其他疾病,題干未提到。 C項,其他食品的飽和脂肪含量,題干未提到。 D項,可由題干第一句話推出。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題干特征和

16、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題干未提及均衡飲食,保持營養全面是不是維護健康的最關鍵因素,無法推出,排除;B項:題干未提及垃圾食品是否還會誘發其他疾病,無法推出,排除;C項:題干只提到垃圾食品中含有過量的飽和脂肪,但其他食品中飽和脂肪的含量并未提及,因此無法進行垃圾食品與其他食品中飽和脂肪含量的比較,無法推出,排除;D項:題干提到“一旦吃飽就會發出信號傳至大腦,告知人們停止進食”,也就說明吃飽的信號傳至大腦可避免飲食過度,可以推出。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題干說明的邏輯現象為:人體內的瘦素和胰島素能幫人管住嘴巴,一旦吃飽就會發出信號傳至大腦,告知人們停止進食。而垃圾食

17、品中含有過量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分子會屏蔽這些停止進食的信號。 A項“整體均衡飲食”“維護健康”在題干中均未提及,不能推出。B項:“誘發其他疾病”在題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C項:垃圾食品中含有的飽和脂肪“大大超過”其他食品,與題干的“過量”并不相符,不能推出。D項:吃飽的信號傳至大腦可避免飲食過度,題干中指出“人體內的瘦素和胰島素能幫人管住嘴巴,一旦吃飽就會發出信號傳至大腦,告知人們停止進食”,語義相符,可以推出。故正確答案為D。6.2008年以來,索馬里附近海域先后發生累計逾120起的海盜劫船事件。海盜何以猖獗?甲乙丙丁四人有斷定如下: 甲:海盜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額贖金

18、。 乙:如果海盜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額贖金,那么肯定會助長了海盜的氣焰。 丙:確實助長了海盜的氣焰,但其主因并非被劫船主都愿支付高額贖金。 丁:海盜猖獗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額贖金,但其囂張氣焰并非都由此生成。 如果上述斷定只有一個人的斷定為真,那么以下斷定都不可能為真,除了: 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考查負假言命題推理。分析題干中甲、乙、丙、丁四人的話,可以發現乙的話是一個假言命題,其負命題就是丁的話,因此兩人的話必定一真一假。由題干可知只有一人斷定為真,則甲和丙的話均為假,甲的話為假則可以推出“海盜猖獗的主因不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額贖金”,而

19、丁的話是一個聯言命題,其中一個聯言肢為假,則丁的話為假,所以乙的話為真。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以及設問“除了”,確定為真假推理選非題。第二步,找關系。乙的話(愿意支付贖金助長氣焰)和丁的話(愿意支付贖金且助長氣焰)為矛盾關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據矛盾關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題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個人的斷定為真,則這一真的斷定一定在乙與丁中,其余甲和丙的論斷為假;根據甲的話“愿意支付贖金”為假,可得“不愿意支付贖金”;根據“不愿意支付贖金”,由“一假則假”可得丁的話“愿意支付贖金且助長氣焰”不成立,則丁為假,即乙為真。綜上可知,除了乙,其他

20、人的論斷都不可能為真。因此,選擇B選項。7.關于這幅圖中的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曾東渡日本傳播佛法 B.曾在古印度學習佛教圣典 C.大雁塔用于安置他所帶回的佛經 D.大唐西域記是由其口述、弟子記錄的游記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用排除法解題。解答本題第一步確定圖中人物,即玄奘。第二步結合選項選出錯誤選項即可。注意A選項,東渡日本的僧人是鑒真,因此A選項存在明顯錯誤,當選。A選項錯誤。曾東渡日本傳播佛法是鑒真。鑒真為唐朝僧人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后六次東渡。 B選項正確。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

21、C選項正確。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 D選項正確。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辯機撰文。 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歷史人物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辨識圖片,圖中人物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西行天竺取經,而非東渡日本。曾應邀東渡日本傳播佛法的是唐代高僧鑒真。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國人文常識。圖片為佛教繪畫玄奘負笈圖,相傳為宋代無名畫家所畫。 A項錯誤:曾東渡日本傳播佛法是鑒真。鑒真,唐朝僧人,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后六次東渡,

22、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B項正確: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年間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在印度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C項正確:大雁塔位于陜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內,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D項正確:大唐西域記是我國和世界最早的國際新聞作品集、佛教史籍,又稱西域記,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辯機撰文。本書是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

23、二十年成書。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8.0, 0, 6, 24, 60, 120, ( ) A.180 B.196 C.210 D.216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數列中數字6,24,60,120雖然具有明顯的倍數關系,但由于數字0連續重復出現,則不考慮簡單的乘除關系。既然數字本身具有倍數關系,則差值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倍數關系,可考慮作差尋找規律。相鄰兩項作差依次為0,6,18,36,60,可以看出差數列依次遞增,繼續作差為6,12,18,24,(30)是公差為6的等差數列,則差數列后一項應為603090,原數列所填應為12090210。故本題選C。9.真正做公益,并不是說投入精力或資金以后

24、,自己就可以_了,而是看我們真正能做多少,怎么使我們的投入最大_地解決問題。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高枕無憂 水平 B.一勞永逸 限度 C.袖手旁觀 效率 D.心安理得 范圍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備選成語的詞義,根據文意可排除A、D。關鍵在于分析文意。第三步,第二空詞語與“最大”搭配使用,通過詞語的用法進行判斷。第一空,句中說的是真正做公益并不是投入精力或資金之后就不用管了。“高枕無憂”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心安理得”指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兩詞的詞義與句意不符,排除A、D。 第二空,“效率”通常的用

25、法為“高效率”“低效率”,不能與“最大”搭配,排除C。“最大限度”為習慣用法,B項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此空搭配“最大”。A項“水平”和C項“效率”常用高低來修飾,與“最大”搭配不恰當,排除A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據“不是而是”可知,前后語義相反,可知該空所填成語意思為“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B項“一勞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再費事了,符合語境。D項“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橫線前“不是說投入精力或資金以后”及橫線后“而是看我們真正能做多少”可知

26、,橫線處表達不能覺得投入精力或資金之后自己就認為夠了,而是要繼續去做一些事之意。A項“高枕無憂”形容平安無事,無所顧慮,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B項“一勞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再費事了,兩項均符合文意。C項“袖手旁觀”指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幫助別人,D項“心安理得”指“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兩項均體現不出“自己認為夠了,不需要做其他事”之意,排除C、D兩項。 第二空,搭配“最大”,“最大限度”為慣用搭配,而“水平”一般與“高、低”搭配,與“最大”搭配不當,排除A項。故正確答案為B。10.人類社會自有了國家,就開始了征稅的歷史。從古到今,各國開征的稅種_,但總的來說

27、,可以將它們_為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直接稅如土地稅、房屋稅等,間接稅如鹽稅、漁稅等。兩類稅種本身以及主體稅種的_經歷了一個漫長演進的過程。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大同小異 概括 出現 B.林林總總 劃分 發展 C.不勝枚舉 歸納 更替 D.五花八門 合并 蛻變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根據文意可知,第一空詞語強調的是“多”,根據詞語排除錯誤選項。第三步,第二空備選詞語中有一個與其他表意相反,根據文段進行判斷。第四步,辨析第三空備選詞語的含義,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根據句意可知,此處應填入一個表示“多”含義的詞語,“

28、大同小異”與此不符,排除A。 第二空,對應“總的來說”,此處所填詞語應含有把多而雜亂的稅種整理分類的意思。“劃分”意為把整體分成若干部分,沒有整理的意思,排除B。 第三空,“蛻變”指人或事物發生質變,不能用于形容稅種的變更,排除D。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段可知,橫線處形容稅種“多”。B、C、D三項均符合文意。A項“大同小異”指大體相同,略有差異,與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據“它們為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可知,橫線處表達將特別多的稅種整理分為兩類。C項“歸納”、D項“合并”均符合文意。B項“劃分”指把整體分成若干部分,而文段強調把零散的整理成兩大類,故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三

29、空,根據文意可知,橫線處表達稅種本身及主體稅種經過了更換的過程。C項“更替”指更換,填入文段語義恰當,當選。D項“蛻變”多形容人或事物發生質變,文段并未強調稅種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11.毫無疑問,電視節目主持人是當今社會頗具影響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眾傳媒的影響,主持人成為公眾人物。他們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會角色、媒介角色及個人角色于一體的特殊角色。選擇了這一職業,不僅僅意味著選擇了鮮花和掌聲、財富和榮耀,更意味著選擇了媒體和社會必然賦予他們的責任。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大眾傳媒的發展使主持人具備特殊的影響力 B.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發揮著特殊的社會作用 C.職

30、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主持人所應肩負的責任 D.主持人應借助傳媒的影響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分總結構,引出話題具體論述得出結論。文段首先闡述了主持人這一角色的特殊性,然后指出正是因為主持人職業的特殊性使其肩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C項準確地表述了這層意思。 A項是文段為部分內容。B項表述過于籠統,“社會作用”不能體現出他們的“社會責任”。D項不是文段論述的內容。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電視節目主持人”這一話題,然后講述了電視節目主持人影響力大,并且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最后通過“選擇這一職業”指代

31、前文,并通過遞進關聯詞“不僅僅更”強調了“媒體和社會必然賦予他們的責任”。文段為“分總”結構,主旨句為最后一句話,重點強調主持人的“責任”。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據提問“意在”可知此題是中心理解題。 材料的主體是在談節目主持人,先描述了主持人角色的特殊性。后面用一個遞進復句強調選擇這一職業意味著選擇媒體及社會賦予他們的責任。所以可以引申得出是主持人這一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被賦予的社會責任。C項正確。A項,“特殊的影響力”在材料中沒有提到,排除;B項,文段并不是在說主持人發揮的社會作用是什么,偏離文段中心,排除;D項,主觀

32、臆斷,文段只提到了主持人被賦予了“責任”,并沒有說主持人要如何擴大社會影響力,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12.隨著經濟發展,城市的社會結構正發生深刻變遷。鄰里之間原本融洽和諧的關系,因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森林的聳立而逐步瓦解。傳統鄰里關系雖令人懷想,卻未必值得無條件推崇。在某種程度上,以熟悉程度為評判尺度、以交情深淺為處事標準的人際交往方式,與現代社會更注重契約與法制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在市場意識深入人心的當下,人們的權益意識不斷提高,對個人隱私的呵護也日益加強。用一扇門來阻隔外界的紛擾、他人的窺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客觀地說,適應陌生人社會的行事規則,是一個現代城市人必備的素質。 對鄰里關系的淡漠,

33、作者持有的態度是: A.惋惜,反映了城市化進程中人與人的隔閡 B.贊成,認為這對斬斷中國的人情紐帶有著重要的意義 C.理解,認為這符合現代社會保護隱私、遵循法制的要求 D.無奈,認為這是城鎮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代價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觀察選項可知,考查的是作者對某一事物的態度,閱讀文段時可重點關注表態度的詞句,由此判斷作者的態度。文段首先指出,傳統的鄰里關系雖令人懷想,卻未必值得無條件推崇;然后從傳統鄰里關系不利于維護契約和法制精神以及保護個人隱私兩個角度對此進行說明。由此可知,文段對鄰里關系變得冷漠是持理解態度的,據此排除A、D。B項的“贊成”程度過重,與“令人懷想”的態度不符,且“斬斷中

34、國的人情紐帶”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論述“鄰里關系淡漠”的關鍵信息。即“傳統鄰里關系雖令人懷想,卻未必值得無條件推崇”,后文具體闡釋“當下對個人隱私的呵護也日益加強”,鄰里關系淡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保護隱私”“遵循法制”與后文的具體闡釋相吻合。因此,選擇C選項。13.我國家庭的消費率長期低于發達國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發展中國家,其原因主要是: A.與長期形成的勤儉持家傳統有關 B.與中國家庭文化和消費觀念有關 C.為了應對住房、醫療、教育等大宗消費支出的不確定性 D.消費品零售價格偏高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

35、下,中國低收入家庭為了保障發展型支出,就會減少生存型支出。故為了應對住房、醫療、教育等大宗消費支出的不確定性是我國家庭的消費率長期低于發達國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發展中國家的原因。故本題選C。14.原告:被告 A.交警:司機 B.正方:反方 C.上級:下級 D.雇主:雇員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現原告和被告相對,兩者是訴訟的雙方。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原告和被告是訴訟的雙方,兩者相互對立、地位平等。 A項,司機是交警的管理對象,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B項,正方和反方是辯論的雙方,兩者相互對立、地位平等,與題干關系一致。 C項,下級是上級的管理對象,與題干

36、關系不一致。 D項,雇員是雇主的管理對象,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B。15.小王、小張、小趙、小劉四人討論進入比賽四強的甲、乙、丙、丁四個隊伍哪個將獲得冠軍。 小王:“乙是冠軍。” 小張:“冠軍是丁或丙。” 小趙:“冠軍是甲或丁。” 小劉:“甲和丙不是冠軍。” 結果出來后,只有兩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冠軍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四個人的四句話,并給出真假的數量,尋找描述之間的對當關系,或者通過代入法判斷選項的正誤。代入法。若冠軍是甲,則只有小趙的話為真;若冠軍是乙,則小王和小劉的話為真,符合;若冠軍是丙,則只有小張的話為真;若冠軍是丁,則只有小王的

37、話為假。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第二步,分析題干。王:乙;張:丁或丙;趙:甲或丁;劉:甲且丙。題干無明顯的矛盾或反對關系,無法直接確定四句話的真假,考慮使用代入法,分別將四個選項代入題干,能滿足“兩個推斷正確”即為正確答案。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代入后,小王推斷錯誤,小張推斷錯誤,小趙推斷正確,小劉推斷錯誤,一人推斷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代入后,小王推斷正確,小張推斷錯誤,小趙推斷錯誤,小劉推斷正確,兩人推斷正確,符合題意;C項:代入后,小王推斷錯誤,小張推斷正確,小趙推斷錯誤,小劉推斷錯誤,一人推斷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

38、;D項:代入后,小王推斷錯誤,小張推斷正確,小趙推斷正確,小劉推斷正確,三人推斷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整理題干找關系。 小王:乙;小張:丁或丙;小趙:甲或丁;小劉:甲且丙。4個命題中找不到關系。第二步:找不到關系,考慮代入排除法。代入A項,小王說的為假,小張說的為假,小趙說的為真,小劉說的為假,一真,與題干中的條件“只有兩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不符合,排除。代入B項,小王說的為真,小張說的為假,小趙說的為假,小劉說的為真,兩真,與題干中的條件“只有兩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相符,當選。代入C項,小王說的為假,小張說的為真,小趙說的為假,小劉說的為假,一真,與題

39、干中的條件“只有兩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不符合,排除。代入D項,小王說的為假,小張說的為真,小趙說的為真,小劉說的為真,三真,與題干中的條件“只有兩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不符合,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16.2009年,該市景點年末固定資產凈值約是旅行社的多少倍? A.82 B.84 C.86 D.88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由“年末固定資產凈值”定位到表格倒數第三行,表中給出了2009年各旅游部門的年末固定資產凈值。題干要求景點年末固定資產凈值與旅行社年末固定資產凈值的倍數關系,直接根據“倍數=比數基數”計算。2009年該市景點年末固定資產凈值為860228萬元,旅行社為10251萬元,則所求為8

40、6022810251= 84。故本題選B。17.我國“十一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了能源發展的總體要求,其中,作為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是: A.節約優先,把節能作為基本國策,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率 B.主要依靠國內解決能源供給問題,加快能源工業發展,增強國內能源供給能力 C.加強合作,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積極開展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 D.堅持以煤炭為主體,以電力為中心,加快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立足國內,多元發展。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 第二步,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2007年五國能源部長級

41、會議上指出,我們將充分考慮自身資源特點以及維護國際能源市場穩定的責任,繼續堅持把主要依靠國內解決能源供給問題,作為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加快能源工業發展。因此,選擇B選項。18.田野:小麥:麥粒 A.水塘:鯉魚:魚籽 B.林場:樹木:枯枝 C.牧場:牛群:牛尾 D.海洋:魚鰭:鯊魚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小麥生長在田野里,麥粒是小麥的種子,可以發育成小麥。 A項,鯉魚生活在水塘里,魚籽是鯉魚的卵,可以發育成鯉魚,與題干關系一致。 B項,樹木生長在林場里,但枯枝并不是樹木的種子,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C項,牛群生活在牧場里,但牛尾并不能發育成牛,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D項,鯊魚生活在海洋里,但

42、魚鰭并不能發育成鯊魚,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A。19.下列關于2009年該市旅游部門財務情況的描述,與資料相符的是: A.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最高的是旅行社 B.景點的利潤總額不到賓館、酒店的2倍 C.賓館、酒店的投資收益在各旅游部門中最高 D.景點的年末職工人數占所有旅游部門年末職工人數的一半以上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由“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定位到表格第二行、第三行,表中給出了2009年各類旅游部門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直接根據“比重=分量總量”估算各旅游部門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比較大小,判斷選項所述是否正確。 B項,由“利潤總額”定位到表格倒數第五行,表中給出了20

43、09年各旅游部門的利潤總額。“X不到Y的2倍”即X2Y。直接計算賓館、酒店的“利潤總額2”,與景點的利潤總額比較大小,判斷選項所述是否正確。 C項,由“投資收益”定位到表格倒數第七行,表中給出了2009年各旅游部門的投資收益。直接查找投資收益最高的部門,判斷選項所述是否正確。 D項,由“年末職工人數”定位到表格倒數第二行,表中給出了2009年各旅游部門的年末職工人數。“占所有的一半以上”即分量比重大于50%,則該分量一定是所有分量中最大的,先比較各旅游部門年末職工人數的大小,再進行判斷。A項,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最高的明顯是旅行社,超過90%,A項正確。直接選A。 驗證:B項,景點的利潤總額為2

44、3814萬元,賓館、酒店的利潤總額為11040萬元,1104022208023814萬元,B項錯誤。 C項,其他旅游企業的投資收益超過賓館、酒店,C項錯誤。 D項,景點的年末職工人數不是最多的,則占比不可能超過一半,D項錯誤。20.下列事件或文獻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A.黃巢起義黃巾起義黃花崗起義 B.春秋左氏傳資治通鑒四庫全書 C.阿姆斯特朗登月原子彈誕生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 D.美國獨立宣言共產黨宣言法國人權宣言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熟悉重要歷史事件和文獻的發生或產生時間。四個選項中A、D兩項較為容易判斷并排除。通過選項的設置可知考生需著重復習歷次戰爭、起義事件,尤其是近代史中的

45、重大事件,常考的有: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武昌起義、秋收起義等。而歷朝歷代的重要文獻也是常考點,如春秋三傳、四書五經、史記、資治通鑒、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A項錯誤。黃巢起義是唐末由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由張角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黃花崗起義是中國同盟會于1911年發起的一場起義。 B項正確。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曉嵐等多位官員、學者編撰。 C項錯誤。阿姆斯特朗登月時間為1969年;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志著原子彈的誕生;哈勃空間望遠鏡

46、于1990年成功發射。 D項錯誤。美國獨立宣言于1776年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批準;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人權宣言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即1789年8月頒布的綱領性文件。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歷史事件或文獻的時間順序。 第二步,春秋左氏傳又名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資治通鑒為北宋司馬光所著;四庫全書編纂于清朝乾隆時期,故B項時間排序正確。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A選項黃巢起義發生于唐朝末年公元878年到公元884年,黃巾起義發生于東漢末年,開始于公元184年,黃花崗起義是1911年中國同盟會在廣東省廣州市發起的一場起義,發生在民國時期

47、,故正確順序為:黃巾起義黃巢起義黃花崗起義,A選項錯誤。 B選項春秋左氏傳寫于春秋末期,作者是左丘明;資治通鑒寫于北宋,作者是司馬光;四庫全書編纂于清朝乾隆時期,由紀曉嵐編纂,B選項正確。C選項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1日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第一顆原子彈誕生是在1945年7月16日,這顆原子彈是美國研制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于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號”航天飛機成功發射,故正確的順序為:原子彈誕生阿姆斯特朗登月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C選項錯誤。D選項美國獨立宣言是1776年簽署,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人權宣言是1789年頒布,故正確的順序為: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共產

48、黨宣言,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21.把一個漂亮的鳥籠掛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必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因為這比無休止地向別人解釋和說明掛一個空鳥籠要輕松得多,這就是鳥籠邏輯。并不一定每一個鳥籠里都應該裝進一只鳥,但可惜的是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逃不出這個邏輯的局限。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沒有反映鳥籠邏輯的是: A.大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結婚要先置辦新房 B.大學畢業生一般都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待職業發展成熟后再考慮創業 C.楚國人想要偷襲宋國,派人先在河里做標記,晚上河水突然上漲,楚人依然沿著原來的標記渡水,結果淹

49、死了不少兵士 D.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把銜到的小石子放到瓶子里,使沒裝滿水的瓶子里的水位得到上升,最終它喝到了水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題干首先給出了鳥籠邏輯的事例,接著給出了鳥籠邏輯的延伸定義,由此確定鳥籠邏輯定義的關鍵信息,選擇沒有反映鳥籠邏輯的一項。鳥籠邏輯定義的關鍵信息是: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 A項,結婚先置辦新房,體現了受制于慣性思維的表現,反映了鳥籠邏輯。 B項,先就業再擇業,體現了受制于慣性思維的表現,反映了鳥籠邏輯。 C項,尋找原來的標記,體現了受制于慣性思維的表現,反映了鳥籠邏輯。 D項,是突破常規,跳出了慣性思維的限制,不屬于鳥籠邏輯。 故本

50、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結婚要先置辦新房,其實結婚并不一定要置辦婚房,體現出年輕人“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符合定義;B項:畢業生一般都先就業再擇業,然后創業,其實三者之間并無固定順序,體現出大學生“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符合定義;C項:河水上漲后,依然按原來標記渡水,體現出楚國人“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符合定義;D項:銜石子放進瓶子讓未裝滿水的瓶子里的水位上升從而喝到水,說明烏鴉敢于突破思維慣性,懂得變

51、通,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查找關鍵詞。定義的關鍵信息為:“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大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結婚要先置辦新房”體現出“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滿足定義要件。B項:“大學畢業生一般都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待職業發展成熟后再考慮創業”,同樣體現出“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難以突破常規”。C項:“先在河里做標記,晚上河水突然上漲,楚國人依然沿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體現出“人們總是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D項:“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把銜到的小石子放到瓶子里,使沒裝滿水的瓶子里的水位得到上升,最終它喝到

52、了水”體現出變通原則,并未“受制于慣性思維,不知變通”,不滿足定義要件。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2.版權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 軍銜 A.作品 軍人 B.權利 上將 C.著作權 級別 D.智力 戰爭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為正確答案。A項,作品擁有版權,軍人擁有軍銜,但前后順序顛倒。 B項,版權是一種權利,上將是一種軍銜。 C、D兩項,前后關系不對應。 故本題選B。23.在人類探測月球過程中,可以用不同方式將月球探測器送入月球軌道,我國“嫦娥一號”采用的

53、經濟穩妥的方式是: A.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入近地軌道,然后探測器自行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 B.將月球探測器送入環地大橢圓軌道,在大橢圓軌道近地點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C.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到地月引力平衡點處,探測器加速進入月球軌道到達月球 D.火箭將月球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為了用最小的代價實現奔月過程,嫦娥一號衛星最終選擇了運載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入環地球的大橢圓軌道,然后探測器在橢圓軌道的近地點處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并到達月球的方式。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我國探月工程。 第二步,“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后先被送入一個地球同步橢圓軌道,

54、通過加速再進入一個更大的橢圓軌道。此后,探測衛星不斷加速,開始“奔向”月球。因此,選擇B選項。24.小王開車上班需經過4個交通路口,假設經過每個路口遇到紅燈的概率分別為0.1、0.2、0.25、0.4,則他上班經過4個路口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是: A.0.899 B.0.988 C.0.989 D.0.998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至少一處有多種情況,可從反面求解,所求概率1全部遇到紅燈的概率。4個路口全是紅燈的概率為0.10.20.250.4=0.002,因此4個路口至少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為1-0.002=0.998。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屬于分類分步型。 第

55、二步,逆向思維,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1全是紅燈的概率,即所求概率為10.10.20.250.40.998。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逆向考慮,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對立面是全是紅燈,小王經過4個路口全部遇到紅燈的概率是0.10.20.250.4=0.002,則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是10.002=0.998。 故正確答案為D。25.水平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在難度、復雜程度上屬于同一水平層次的兩種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是指處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根據上述定

56、義,下列屬于垂直遷移的是: A.小學生在學會寫“木”這個字后,有助于學會寫“森” B.學習了“植物”“動物”等概念后,有助于對“生物”這一概念的學習 C.學習了“老虎”“獅子”等概念后,有助于對不熟悉的鯨或海豚的識別 D.學習了有關正方形的知識后,有助于對菱形、長方形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了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兩個概念,注意選項問的是屬于垂直遷移的一項,可比較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的異同點,幫助判斷選項是屬于水平遷移還是垂直遷移。垂直遷移的定義要點: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A項中的“木”和“森”,C項中的“老虎”“獅子”和“鯨

57、”“海豚”,D項中的“正方形”和“菱形”“長方形”,都是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屬于水平遷移。 B項中的“植物”和“動物”包含于“生物”,屬于不同概括水平的概念,符合垂直遷移的定義。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多定義,考查“垂直遷移”,其關鍵信息如下:處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木”“森”均為漢字,屬于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屬于水平遷移,不符合定義;B項:“生物”與“植物”“動物”是不同的概念層次,符合“處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

58、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學習了“植物”“動物”等概念后,有助于對“生物”這一概念的學習,“生物”的概括水平高于“植物”“動物”,符合“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符合定義;C項:“老虎”“獅子”“鯨”“海豚”均為動物,屬于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屬于水平遷移,不符合定義;D項:“正方形”“菱形”“長方形”均為四邊形,屬于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屬于水平遷移,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水平遷移:“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在難度、復雜程度上屬于同一水平

59、層次的兩種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處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木和森都是漢字,學習木有助于學習森符合“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符合“水平遷移”定義,不符合“垂直遷移”定義,排除;B項:生物是對植物、動物的概括,概括水平高于植物、動物,學習植物、動物有助于學習生物符合“處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具有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符合“垂直遷移”定義,當選;C項:老虎、獅子、鯨和海豚都是

60、動物,學習老虎、獅子有助于學習鯨、海豚符合“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符合“水平遷移”定義,不符合“垂直遷移”定義,排除;D項:正方形、菱形和長方形都是圖形,學習正方形有助于學習菱形、長方形符合“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符合“水平遷移”定義,不符合“垂直遷移”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26.快樂是非常個人的,也是非常主觀的,它與物質、環境相關,但是更主要的是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他人的快樂,未必是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快樂,也未必是他人的快樂;將自己的快樂告訴別人,未必能給他人帶來快樂;別人將快樂告訴自己,也未必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根據以上陳述,能夠得出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