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1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采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其中甲、戊、辛”是“地支”,“午、戌、丑、亥”為“天干”。B我國古時候,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陽。C古人
2、常用一些特定字詞表示謙遜的態度。“敝”用于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敝處”;“敢”用于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敢煩”。D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按陽歷算在每年四月,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因“萬物至此皆齊而清明”而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等。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上帝在這對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還包含有一種新的東西。B環衛工人的勞動也許是具體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我們的城市需要“美容師”,他們應受到尊重。C“一帶一路”把40多億人聯結成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D為把“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張書記親自到特困戶
3、王大爺家里走訪,看到李大爺家家徒四壁的景象,這位年輕的書記不禁落下了眼淚。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A當我為前途感到迷茫時,老師的建議令我頓開茅塞。B面對生活的重壓,我們不能頹廢消沉,更不能自暴自棄,要將它化為前進的動力。C夢想絕不僅僅存在于夢境,只要我們一意孤行,朝著目標奮進就一定會成功。D我國商務部發言人鄭重其事地重申:中美兩國貿易談判的原則必須是對等的。4下面對語病的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在特種部隊為期18個月的體驗中,吳京幾乎參與了特種兵所有專業基礎,電影戰狼 中的許多戰術動作也都源自部隊的摔打鍛煉。(刪去“摔打”)B史鐵生以親身經歷為基礎,描寫了他多年來在地壇公園觀
4、察到的風景、世態以及對人生獨特而深刻的感悟。(“以及”后加“抒發了”)C“風云四號”氣象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氣象觀測能否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改“進入”為“躋身”)D為了避免“回南天”家里不潮濕,中國南部居民有時不得不關閉門窗。(刪除“不得不”)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過平坦順利,反而會在 中虛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會_美麗的浪花。至于結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你享受了_的過程。A索然無味 激起 而且 精致B如釋重負 激揚 況且 精妙C如釋重負 激揚 因而 精美D索然無味 激起 因為 精彩6請運用傳統文化知識,找出下面這段話中表述錯誤的一處,并
5、加以改正。美國學生賈斯丁來我校參觀學習,想要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小明向他介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古詩中有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該節日時間為農歷十五,這一天人們會賞花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_7按要求填寫相應語句。樹樹皆秋色,_。(王績野望)非淡泊無以明志,_。(諸葛亮誡子書)_,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其一)_,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_,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春蠶到死絲方盡,_。(李商隱無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表現將士們思家與報國矛盾心情的詩句是:_,_。8根據你的閱讀積累,完成下面小題。1魯智深原是經略府的提轄,他被逼上梁山與林沖有什么關系?請
6、簡要說明。2(1)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在_(國名)曾用兩根特制的圓棍彈琴,國王、王后聽了都非常滿意。西游記“小圣施威降大圣”這一章回中,小圣是誰?他是如何降住大圣的?二、閱讀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論詩戴復古飄零憂國杜陵老,感遇傷時陳子昂。近日不聞秋鶴唳,亂蟬無數噪斜陽。1根據全詩,作者推崇的是_的詩歌。(從詩歌內容角度作答)2詩歌三、四句是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請簡要分析。10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
7、,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
8、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躬耕于南陽 躬:_(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3)當獎率三軍 獎:_(4)后值傾覆 值: _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3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遺詔C臣/不勝受恩感激D進盡/忠言4“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選文中最能體現“老臣心”的一句話是:_。1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功利性閱讀:貽害無窮吳越人一個口號在華夏四處流行:再窮不
9、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城市瘋狂的擇校熱,縣鄉學校準軍事化的重點中學,賺得盆滿缽滿的補習班,孩子們恨不得從黎明雞啼開始,讀書讀到半夜雞叫讀書,特別是重視青少年讀書,可能是中國最不需要提醒的一件事了。果真如此嗎? 一件事的黑與白,常常極不分明地攪和在一起。細一分析,國人的自豪感可能就蕩然無存了孩子們手中放不下來的書籍,多半是課本,是習題集、作文選,或是被視為減壓玩具的動漫書、校園故事、恐怖小說這一類閱讀,真的能讓孩子順著“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步步拾級而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以課業負擔之重聞名全球的中國,孩子們卻根本沒有自由閱讀的時間和精力。一項針對中美兒童的閱讀調查稱,中國兒童能夠獨立閱讀
10、的年齡,比美國兒童晚了4年,閱讀量僅及美國兒童的1/6。功利性閱讀,正在敗壞著中國孩子的閱讀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們對讀書的怨恨。長大成人以后,終于有可能擺脫功利閱讀的他們,要么干脆遠離書籍,要么青睞快餐讀物。一項針對上海部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調查說,43%的孩子“寫不出”中國和外國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卻填出了愛迪生、愛因斯坦、徐根寶;就是填寫正確的孩子,也只是從課本上而不是從自己的閱讀經驗中了解大師之名 我們真的愧對4月23日,這個全世界讀書的節日!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消解中國孩子閱讀的樂趣以及對大師的尊重? 我們可以繼續譴責應試教育的無孔不入,也可以譴責浮躁而
11、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問題在于,每一個人都在指責,同時卻都在心安理得:大環境如此,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能不能反思一下,我們真的重視孩子的教育了嗎?何以各地都熱衷建豪華的樓堂館所,而所費無幾的社區圖書館卻長期付諸闕如? 如果是出版界人士,能不能反思一下,兒童書籍的貪大求貴,愈演愈烈的跟風炒作,是否也對消解閱讀習慣、敗壞閱讀品位推波助瀾?如果是教師,您有沒有用作業“侵占”過孩子們的“閱讀課”,是否沒收過孩子的課外讀物?如果是家長,您有沒有檢點過自家的書櫥,是否應試讀物占了一大半,而且還在不斷地為孩子買進家門?如果您是學生,有沒有反思一下,是不是過于親近電子游戲而遠離圖書? 我們每一
12、個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為書香的漸漸消散,擔著一份責任。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提出來的?2第段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縱觀全文,第段所述學生寫不出中外著名作家名字有哪些原因?4根據第段內容,說說第段所述擔當的“責任”有哪些?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何處是鄉愁 梁衡鄉愁,這個詞有幾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鄉或兒時的事很多,可喜可樂的也不少,為什么不說鄉喜鄉樂,而說鄉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闊別六十年的故鄉,才解開這個人生之謎。故鄉在霍山腳下。一個古老美麗的小山村,水多,樹多。我家院子里長著兩棵大樹。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窯頂上遮住了半個院子。香椿炒雞蛋是一道最普
13、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樹的根不知何時,從地下鉆到我家的窯洞里,又從炕邊的磚縫里伸出幾枝嫩芽。我們就這樣無心去栽花,終日伴香眠。每當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發一下小脾氣時,母親安慰的辦法是,到外面雞窩里收一顆還發熱的雞蛋,回來在炕沿邊掐幾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鍋臺上翻手做一個香椿炒雞蛋。那種清香,那種童話式、魔術般的樂趣,永生難忘。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敘說往事,直驚得隨行的人張大嘴合不攏。而村里的侄孫輩也如聽古。因為那兩棵大樹早已被砍掉,只有舊窯在,寂寞憶香椿。出了院子,大門外還有兩棵樹,一棵是槐樹,另一棵也是槐樹。大的那棵上面有鳥窩、蛇洞,還寄生有其他的小樹、枯藤,像一座古
14、舊的王宮。爬小槐樹,是我們每天必修的功課。隱身于樹頂的濃陰中,做著空中迷藏。夏天的一個中午,正是日長人欲眠時,突然老槐樹上掉下一條蛇,足有五尺多長,直挺挺地躺在樹蔭中。一群雞,雖以食蟲為天職,但還從未見過這么大的蟲子,一時驚得沒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兩旁,圓瞪雞眼,死死地盯著它。雙方相持了足有半個時辰。這時有人吃完飯在河邊洗碗,就隨手將半碗水潑向蛇身。那蛇一驚,嗖地一下竄入草叢,蛇雞對陣才算收場。憶童年,最憶是黃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窯里長,土堆里爬。黃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搖籃。農村孩子穿開襠褲時,就會和泥。一群孩子,將膠泥揉勻,捏成窩頭狀,窩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點飛濺,聲震
15、四野,名“摔響窩”。以聲響大小定輸贏,以炸洞的大小要補償。輸者就補對方一塊泥,就像戰敗國割讓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輸光,俯首稱臣。孩子們雖個個濺成了泥花臉,仍樂此不疲。這場景現在也沒有了,新蓋的小學都沒有了學生。空空新教室,來回燕穿梭。從春到夏,蟬兒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綠的麥苗已長成金色的麥穗,該打場了。場,就是一塊被碾得瓷實平整,圓形的土地,是糧食從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該磨成面,吃到嘴里了。割倒的麥子被車拉人挑,鋪到場上,像一層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著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壓。孩子們終于盼到一年最高興的游戲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我們貪婪地親吻著土地,享受著燥熱空
16、氣中新麥的甜香。一次我不小心,一個跟斗翻在場邊的鐵耙子上,耙齒刺破小腿,鮮血直流。大人說:“不礙,不礙。”順手抓起一把黃土按在傷口上,就算是止血了。至今還有一塊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紀念。也許就是這次與土地最親密的接觸,土分子進入了我的血液,一生不管走到哪里,總忘不了北方的黃土。現在機器收割,場是徹底沒有了,牲口也幾乎不見了,碌碡被可憐地遺棄在路旁或溝渠里。有點“九里山前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的凄涼。沒有了,沒有了。凡值得憑吊的美好記憶都沒有了。只能到夢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雞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回跟斗了。我問自己,既知消失何必來尋呢?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鄉愁。去了舊事,添了新愁。這種感覺如在古老
17、悠長的雨巷里“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鄉愁是留不住的回聲,捕捉不到的美麗。1根據文中2-5段內容,請仿照下面畫線的短語,完成填空(每空5個字) 何處是鄉愁?鄉愁在空空的舊窯里, ;鄉愁在門外的槐樹下, ;鄉愁在消失的土堆旁, ;鄉愁在圓形的場地間,凄涼憶打場。2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5段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大人說:“不礙,不礙。”順手抓起一把黃土按在傷口上,就算是止血了。3如果把第3段畫線句子換成“出了院子,大門外還有兩棵槐樹。”好不好,為什么?4結合全文內容,分析第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作者為什么說“鄉愁是留不住的回聲,捕捉不到的美麗”,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13閱讀下面
18、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自夸的分寸陳魯明俗話說,“老王賣瓜,自賣自夸”。其實何止老王,人都有自夸心理與習性,這一點也不奇怪。但自夸要有分寸,把握一個度;否則,過度自夸,夸的內容與事實差距太大,往往會貽笑大方。猴年春晚落幕,總導演呂逸濤信心滿滿地自我評價“一百分”。平心而論,猴年春晚亮點確實不少,跨界組合華陰老腔一聲喊、歌曲山水中國美、雜技直掛云帆等,都很精彩,美不勝收。但總導演的自夸“一百分”,我覺得還是難以認可,似乎這一自我評價力度過大,或有失分寸。自夸是自信心的表現,沒有自信心什么也干不成,即所謂“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但高于現實的自信心,失了分寸的自夸,則只能把事情搞砸,因為脫
19、離了實事求是的精神。李敖是個善于自夸的人,他說“我要想崇拜誰,就照照鏡子”;他還說自己是“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他的自夸,就不是有失分寸的事了,而是完全沒有分寸。但大家知道他歷來愛出語驚人,所以,并不想和他爭論,讓他自戀好了。著名畫家范曾提出“畫品”之論:一品,謂之畫家,作品賞心悅目;二品,謂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風;三品,謂之大家,作品繼往開來;四品,已成大師,鳳毛麟角;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有人問范曾自己為幾品,范曾則說:“坐四望五,以待來日。”范曾的自夸,尚且留有余地,沒有敢給自己打“一百分”,就這也引出一些非議,說
20、他“狂妄自大”。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對我國的歷史走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聽聽他對自己的評價,或許在我們自夸時會更冷靜更客觀。他在十一屆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說:“我們應該承認,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拿我來說,能夠四六開,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夠滿意了,大部分好嘛。”而在1980年8月會見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采訪時對自己評價更低:“我自己能夠對半開就不錯了。”這固然有謙虛的成分,更體現了彌足珍貴的實事求是精神。那些自我感覺良好、動不動就自夸到沒有分寸的人,與鄧小平相比應該感到汗顏。話題扯遠了,還來說猴年春晚。盡管觀眾對猴年春晚效果有各種意見的反饋,見仁見智,褒貶不一,但總
21、導演呂逸濤仍很有自信地自我評價“一百分”,這是他的自由,按照“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堅決捍衛你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的原則,我們應該尊重他的自測結果。同時,也建議他聽聽觀眾的意見,看看網民的反映,這或許有助于他做出對猴年春晚更接近實際的判斷,不至于自夸到失了分寸。而且順便贈他一句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一個人好像是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成就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計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的值就愈小。”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文章第三段的順序能否互換?為什么?3比較文中畫線句子和鏈接材料,說說它們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古希臘哲學家芝諾關于學習知識是這樣說的:“如果用小圓代表你們學
22、到的知識,用大圓代表我學到的知識,那么大圓的面積是多一點,但兩圓之外的空白都是我們的無知面。圓越大,其圓周接觸的無知面就越多。”三、語言表述14小明不喜歡鍛煉身體,常常不上操,還說上操浪費時間,如果你是小明的朋友你會如何勸他呢?四、寫作15作文出發是一種行動,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發是一種期盼,躊躇滿志把路踩在腳下;出發是一種心態,歷經風雨依然向著陽光有時,出發是為了探尋;有時,出發是為了到達;有時,出發只為出發無論如何,出發總是成長。請以出發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章可以記敘經歷、發表議論、抒發感情,也可以展開想象,編寫故事等;(3)文中不要
23、使用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A【解析】A項,“甲、戊、辛”是天干,“午、戌、丑、亥”是地支。2、B【解析】B錯誤,具體而微指(款式、模樣、格局等)大體具備,但形狀或規模較小。具體:大都具備。微:微小。不合語境。3、C【解析】A項,茅塞頓開:原意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現在形容閉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種事物的啟發,忽然想通了。使用恰當。B項,自暴自棄:意思是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進。使用恰當;C項,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使用不恰當;D項,鄭重其事:形容對待事情非常嚴肅認真。使用恰當。故選C。【點睛】要
24、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4、B【解析】A殘缺賓語。“專業基礎”后加“訓練”等。C一面對兩面。去掉“能否”。D邏輯錯誤。去掉“家里不潮濕”的“不”。5、D【解析】試題分析:因為“反而”表示轉折,所以,結合開頭語句,第一個空應該填“索然無味”,其他空用代入法檢驗即可。6、 “農歷十五”表述,應改成每年正月十五【解析】試題分析:“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的正月十五,不是“農歷十五”。故應該把“農歷
25、十五”改為“每年正月十五”。7、(1)山山唯落暉 (2)非寧靜無以致遠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會當凌絕頂 (5)山重水復疑無路 (6)蠟炬成灰淚始干 (7)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解析】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暉”“致”“寥”“凌”等字詞的書寫。8、1魯智深得知林沖被高俅所害,在野豬林救了林沖,將他護送到滄州。為此遭高俅追殺,只得在二龍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1
26、)大人國(2)小圣是二郎神。孫悟空與二郎神及眾神苦戰時,太上老君從空中扔下兵器“金剛鐲”,打在孫悟空的天靈上,孫悟空跌了一跤,又被二郎神的細犬在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倒在地上,最后被二郎神等眾神趁機捉住。【解析】1這是對水滸傳的考查。通讀名著,把握“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一段情節,注意人物背景和社會關系的綜合分析。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差點被害的林沖并將他護送到滄州,也因此番經歷遭到高俅的追殺,后來只得在二龍山落草,最終上了梁山。據此分析作答即可。2(1)題是對格列佛游記的考查。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
27、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后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曾用兩根特制的圓棍彈琴,國王、王后聽了都非常滿意,于是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據此情概括作答即可。(2)題是對西游記的考查。仔細閱讀“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段,可以知道,“小圣”指的是二郎神,“大圣”指的是孫悟空,熟讀情節可知,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金剛圈幫助下,又在哮天犬的協助下才降住了孫悟空。簡要概括情節即可。二、閱讀9、1憂國傷時2作者將憂國傷時、關心國計民生的詩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鶴鳴,將大量與之相反的詩歌,則貶為殘陽下群蟬亂哄哄的聒噪
28、,對比鮮明,分別表達了作者對這兩類詩歌的推崇與厭惡之情。【解析】1此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關鍵要了解詩歌大意,根據詩中的關鍵詞來分析判斷。這首詩評詩人,感嘆當時詩壇寥落。在內憂外患交逼之日,詩人們沒有如杜甫、陳子昂那樣發出時代的最強音來鼓舞人民,挽救危局,而一些流連光景之作,卻還能傳誦一時。詩的前兩句表達對“杜甫”“陳子昂”的贊美,可以看出作者堅憂國傷時詩的推崇。2此題考查學生結合重點詩句理解詩歌情感的能力。這類題型,先讀懂詩歌,再從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和關鍵的字詞等方面來理解即可。結合對前兩句的理解,不難看出,作者后兩句用“鶴鳴”暗喻憂國傷時、關心國計民生;用“蟬鳴”來暗喻
29、那些“流連光景之作”,這樣鮮明的對比,既表達了作者對前者的喜愛與贊美,又表現詩人對后類詩的厭惡。10、1 親自 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 鼓勵 遇到 2(1)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謀求在諸侯那里揚名顯貴。(2)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3B4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解析】1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古今異義詞,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
30、: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躬:親自。獎:鼓勵。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譯能力。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以及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語有:茍:茍且;全:保全。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所以:用來的是。3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結構。B. 深追/先帝遺詔。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提取。前一段諸葛亮自敘本志,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指出出師伐魏“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正是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事”。來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點
31、睛】譯文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臣談論這事,未嘗不嘆息而痛恨桓帝、靈帝時期的腐敗。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善良、守節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復興,就會指日可待了。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里茍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先帝不因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來拜訪我。向我詢問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而同意為先帝奔走效力。后來遭遇失敗,我在軍事失利之際接受任命。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
32、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于處置日常之事,決定取舍損益,毫無保留地貢獻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任。希望陛下把討伐漢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靈。如果不能進獻增進圣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謀求自強,征詢臣下的意見,考查并采納正確的言論,深思先帝的遺詔。臣蒙受大恩,不甚感
33、激。現在即將遠離,一邊寫表,一邊流淚,真不知該說些什么。11、1功利性閱讀,敗壞了孩子的閱讀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們對讀書的怨恨。由熱衷于擇校熱,輔導班等功利性讀書現象提出的論題(論點)。2事實論證,對比論證。 列舉一項調查事實,通過中美兒童閱讀量的對比,意在說明功利性閱讀有可能讓孩子們遠離書籍,青睞快餐讀物。3課業負擔過重,應試教育使然,僅從課本上而不是從自己的閱讀經驗中了解大師之作。4社區圖書館應起到孩子健康閱讀引領作用;出版界應推出有閱讀品味的好書;師長不囿于應試而“侵占”孩子閱讀時間。【解析】1尋找或提煉論點。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它應該是完整的句子
34、。找準論點的方法:一看題目,二看開頭和結尾,三看論據。它的位置通常在標題和開頭,答題時應首先考慮。此文要根據論題并結合文章內容自己來概括。開頭由“一個口號在華夏四處流行擇校熱,輔導班”等現象,引出第三段的中心論點“功利性閱讀,正在敗壞著中國孩子的閱讀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們對讀書的怨恨。”2考查論證方法的作用。常用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權威性。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有
35、力地論證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文章第段舉“中美兒童的閱讀”的例子,運用舉例論證,將中美兒童的閱讀的截然不同的兩類人進行對比,運用了對比論證方法,突出了功利閱讀有可能讓孩子們遠離書籍,青睞快餐讀物。3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根據題目要求,篩選符合題目要求的句子,有的可以提取原句作答,第段“在以課業負擔之重聞名全球的中國,孩子們卻根本沒有自由閱讀的時間和精力。” 段“我們可以繼續譴責應試教育的無孔不入,也可以譴責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概括出“應試教育的結果”。4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仔細閱讀第段內容,找到符合題目要求的句子,提取或概括作答。第段社區圖書館應起到孩子健康
36、閱讀引領作用;第段作為出版界人士應推出有閱讀品味的好書;第段作為教師不要“侵占”孩子們的“閱讀課”。12、1寂寞憶香椿 悵然雞蛇斗 心系泥炮仗2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大人的語言和“順手抓” “按”的動作生動形象地體現了人與黃土的親密之態和人對黃土的信任之情, 從而體現了黃土地對鄉村人的意義,就如作者所說“融進”了血液里。3不好;原文運用反復,起到強調作用;“大門外還有兩棵樹,一棵是槐樹”設置懸念,語言更具有趣味性;語氣加強,表現了對家鄉槐樹的喜愛懷念之情,而“更換則無此效果。4總領全文,引出下文寫關于故鄉的回憶和鄉愁;做開篇點題,照應題目中的“鄉愁”;設置懸念,“為什么不說鄉喜鄉樂,而說鄉愁
37、呢?”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為全文奠定情感基調。5文章中的鄉愁是作者思鄉而歸鄉,滿懷心愿回鄉后卻發現舊景不在、舊樂難尋且人、物全非的凄涼悵然之情,這份失落之情永再難彌補:昔日的香椿樹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座空窯洞;昔日的小河也不見了,只剩下空蕩蕩的河床,河邊的“洗衣歌和柳笛音”更是無處尋覓作者對故鄉美好回憶再也無法重現,所以作者說“鄉愁是留不住的回聲,捕捉不到的美麗。”【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內容和概括能力。閱讀文本,理清故事情節,根據題目要求篩選相關的詞句概括作答。答題時要盡可能仿照題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閱讀文章25段,可見是作者回到家鄉去追尋兒時的生活中的情趣。第2段敘寫了故鄉的“舊窯
38、”和“香椿樹”,第一空可結合“香椿樹”來概括;第3段作者重點回憶了門外的兩棵槐樹和當年“雞蛇斗”的情景。第二空可圍繞著“雞蛇斗”的情景來概括;第4段重點回憶了家鄉的黃土及用黃土“摔響窩”的兒時的娛樂活動,第三空可從“摔響窩”這一活動的角度來概括;文章第5段敘寫了當年的打谷場及玩耍時受傷的情景,題目給出了概括是“鄉愁在圓形的場地間,凄涼憶打場”。據此,前三空的作答要仿照“凄涼憶打場”的句式來概括作答。2試題分析:考查對描寫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寫方法:肖像(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對話)、心理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等。語句“大人說:不礙,不礙。順手抓起一把黃
39、土按在傷口上,就算是止血了”敘寫的是兒時玩耍時受傷的后,大人們的語言和動作,通過“不礙,不礙”表達了人們對黃土的信任,通過“順手抓起一把黃土按在傷口上”的動作表現了大人們對黃土的了解之深、感情之深。借此表達了作者對黃土、對故鄉的眷戀之情。3試題分析:考查句子的表達作用。結合語境分析語句的表達效果并對比分析作答。語句“出了院子,大門外還有兩棵樹,一棵是槐樹,另一棵也是槐樹”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大門外的兩棵都是槐樹,語氣更加強烈,表達了作者的對家鄉槐樹的喜愛懷念之情。若換成“出了院子,大門外還有兩棵槐樹”則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不能表達自己對家鄉槐樹的懷念。據此理解作答。4試題分析:考查段落
40、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開頭段的作用要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分析。一般來說,結構方面的作用:總領全文;引起下文;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內容方面的作用:開篇點題;提示文章中心;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原因等;交代時間發生的環境;為下文埋下伏筆或做鋪墊;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等。本文開頭敘寫了作者回故鄉明白了為什么是“鄉愁”,以此開啟了話題,引出了下文寫關于故鄉的回憶和鄉愁,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同時用“鄉愁”與文題相照應,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又用“為什么不說鄉喜鄉樂,而說鄉愁呢?”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據此理解作答。5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整體感知文章
41、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試題中的“留不住的回聲,捕捉不到的美麗”,篩選并要概括相關內容來作答。文章敘寫回到故鄉后,發現舊景已不在、舊樂已難尋。故鄉的人,故鄉的物已全然沒有原來的樣子:“舊窯”已破敗,“香椿樹”已被砍,那“香椿炒雞蛋”的清香已成了美好的回憶;大槐樹下的樂趣已消失,打谷場上情景已遠去凡值得憑吊的美好記憶都沒有了,只能在回憶中尋找那美麗,故鄉美好再也無法呈現,所以作者說“鄉愁是留不住的回聲,捕捉不到的美麗”。13、1自夸要有分寸,把握一個度,做到實事求是。2不能調換。第段,李敖的自夸毫無分寸;第段,范曾的自夸尚留有余地;第段,鄧小平對自己實事求是的評價。這三段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說理的,也
42、是正反對比論證,有力地論證了“自夸要有分寸,把握一個度,做到實事求是”這一中心論點。3文中引用托爾斯泰的話側重于告訴人們自我評價要實事求是,鏈接材料中芝諾的話側重于告訴人們知識是無窮盡的。【解析】1試題分析:議論文中,論點是作者發表的主要觀點。論點通常在標題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聯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領或總結)的表達主要觀點的“議論句”,即是論點,首先看標題,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根據標題、開頭的文字可以看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考點: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試題分析:這種題型一般回答不能調換,閱讀文本,把握文章論點,了解文章內容。仔細閱讀第,判斷其寫作順序,結合內容,即可作答。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抗重癥肌無力藥合作協議書
- 2025標準借款合同模板
- 2024年份八月版生物制藥酶制劑活性保全運輸協議
- 2025貸款抵押外匯借款合同
- 2025年鐵基記憶合金材料合作協議書
- 2025企業勞動合同范本2
- 2025年畫具畫材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建筑施工合同簡化范本格式
- 舞蹈社團表演活動安排計劃
- 食品行業的品牌工作計劃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專業的實習報告
- JT-T-4-2019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
- 火龍罐綜合灸療法
- 漢譯巴利三藏相應部5-大篇
- 2022年青海大學醫學院附屬藏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城市地理學-第八章城市空間分布體系
- 貴州省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托利多電子秤校秤步驟
- 《DVT深靜脈血栓》
- 《大豆栽培學》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