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資料_第1頁
中國傳統節日資料_第2頁
中國傳統節日資料_第3頁
中國傳統節日資料_第4頁
中國傳統節日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選文檔優選文檔PAGEPAGE7優選文檔PAGE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民俗;歷史上曾涌現出一大批專為“臘八節”而創作的詩詞作品。除夕夜除夕夜:讀作chx;英文:ChineseNewYearsEve,又稱LunarNewYearsEve。除夕夜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農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夜晚叫“除夕夜”。除夕夜人們經常通

2、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少兒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夜這天,家里家外不僅需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1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向到達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夜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時期,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許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送往迎來、迎禧接福、懇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

3、節”(theLantern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祖先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此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民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民俗。2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輩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民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

4、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體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高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節氣,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贊同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天必不可以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

5、,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聽聞,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命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聽聞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批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七夕節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這天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天夜晚,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

6、七姐,儀式忠誠而浩大,擺設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良小巧、引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4中元節又稱鬼或盂盆會。中元是道教的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施孤,又稱亡人、七月半。依照古:道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中元與除夕夜、清明、重陽(除、清、九)等三,都是中國日里祭祖的四大日。道藏:中元之日,地官勾搜大家,分善于其日夜是,十方大圣,詠靈篇。監犯鬼,當解脫。民多是在這天念人,并未來寄望美好的祝愿。中秋節八月十五,我國的日之一。關于日起源有很多種法,也有很多關于天的和。中秋與春

7、、清明、端午并稱中國族的四大日。自2008年起中秋被列國家法定假日。國家特別重非物文化的保,2006年5月20日,日國院贊同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文假名。5重陽節重陽節(TheDoubleNinth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到此刻。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下元節為中公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