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與中國教育課件_第1頁
諾貝爾獎與中國教育課件_第2頁
諾貝爾獎與中國教育課件_第3頁
諾貝爾獎與中國教育課件_第4頁
諾貝爾獎與中國教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人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應化1203班 姜培培2014-10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學生自身中國人失掉了創新力了嗎? 按中國的高考標準,我們都是差生,在中學里都排在十名以后。學校教育(1)應試教育體制的摧殘 楊振寧 大多數學校以提高升學率為目的,所謂的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大多數時候也僅僅是個口號而已,培養出來的更多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高分低能兒。與考試無關的科目不開,與考試無關的內容不學,導致各學科、各學校之間沒有任何互補性,造成“你能做的我也會,你不能的我也不會”的現象。(2)學校嚴重的功利性學校教育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

2、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錢學森 在我們國家,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大多是由老師指定的。老師的作用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的任務是直接接受而不是主動攝取。小學、中學老師不能容忍學生把大把時間花費在學習以外的事,學生的興趣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中,偶爾的一些奇思妙想甚至被認為是天馬行空,發展興趣也只能是不務正業。久而久之,學生便只學會了順從,沒有了個性,沒有了獨特的思想。(3)死板的教學模式學校教育明辨之路是爭論,而非順從家庭教育 家長過于看重學習,學校只是家長謀求子女升學的工具,很多家長不尊重孩子自身意愿,為其建造了重重牢籠。學生自身 大學幾年,除了學習課本內容,更多學生為畢業求得一份好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考證上,多數工作趨于利益化,畢業后除了證書,獎狀,頭銜,我們還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知。 我做研究不是為應用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