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漫記讀書筆記_第1頁
教海漫記讀書筆記_第2頁
教海漫記讀書筆記_第3頁
教海漫記讀書筆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是于永正一本關(guān)于教學的叢書,是當今教師培訓的一個好的范本,對教師在日后的工作中,怎樣教好學生,怎樣吃透教材,怎樣備課等問題方面都有好的幫助。教海漫記讀書筆記。在小書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師著的教海漫記真是讓我喜出望外。記得幾個月前,他到我們學校來給我們做指導,還有幸作為東道主陪著他游覽了孔圣園。到現(xiàn)在,他謙遜、平易的待人之道,樸實、精彩課堂教學還時時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他機智、幽默的教學語言,還常常回響在我的耳邊。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師。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獲至寶。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愛不釋手了,大有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之勢。我一邊讀,一邊圈圈點點,一些精彩的地方還把它抄下來,反復品味。這本書分為

2、“教育篇”、“教學篇”、“修養(yǎng)篇”、“其他篇”四大部分。于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地講述了他對教育,尤其是對語文教育的感悟。語言流暢,生動幽默,處處折射出過人的教學魅力。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良多。現(xiàn)在眾多的語文課上,學生被動地抄詞,組裝句子,還有無的放矢的改錯啦,判斷啦,弄得學生暈頭轉(zhuǎn)向。教師在課堂上枯燥無味地分析課文內(nèi)容,講了不少正確的廢話;學生在教室里沒精打采地聽,聽得如墜云霧。語文課堂,缺少生氣,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師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看到地卻是另一番景象: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言語生動,瑯瑯書聲不絕于耳。教學中,語言訓練扎實、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課堂上時而還發(fā)出陣陣笑聲。此情此景,我

3、驚嘆,我深思:為什么于老師的語文課達到這樣高的境界?我從如下三點談自己的體會。記得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大聲疾呼:要面向兒童的個性。的確,學生的可塑性大,他們豐富多彩、變化不定的內(nèi)心世界更是難以揣摩。但從書中內(nèi)容看,于老師在教學中最具深度,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研究,就是對兒童的研究。他認為,在課堂中,教師應將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師眼里的學生,不僅有共性,而且有鮮明的個性。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就某一個學生而言,在教學活動中和每個階段的心理特點都是不盡相同的。有時會高興,有時會焦慮,有時又會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時又會有所頓悟。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jù)學生的

4、情況,伺機誘導,巧妙點撥。當學生思維堵塞時,耐心疏導他,當他心理有困惑時,春風化雨地開導他,當他精神倦怠時,用催人奮進的話語激勵他。上課時,對學生或者注目,或者點頭,或者微笑,或者撫摸學生的頭,又或者給學生講悄悄話總之,言語的、非言語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給學生注入“興奮劑”。這一點,于老師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想想自己,雖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卻未能做到時時刻刻關(guān)注學生,更不能適時地給學生注入“興奮劑”,原因就是自己對學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夠深入,還未能吃透每一個學生。雖然于老師講的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卻讓我好好地反思了自己。在“吃透學生”這一點上,與于老師相比,我真是差遠了。看

5、來我還得多下點功夫,努力地“吃透學生”,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這個篇章里,于老師用他的一個教學實例讓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樣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為憑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學生教活,教聰明。”“舉個例子吧,指導讓學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簡單多了,仿一個就是了,再不然老師造幾個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但,這樣做,它的訓練價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盡可能地讓教學增值。”以教材為憑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師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讀寫結(jié)合。在他的課堂教學中,很多寫的練習,教材上是沒有規(guī)定的,

6、都是于老師根據(jù)教材,根據(jù)學生能力訓練的需要加上去的。于老師的這一做法大大地啟發(fā)了我,讓我徹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課堂教學,也激發(fā)了我“學而致用”的沖動。于是,在新學期開學后,我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也實實在在地嘗試起來,例如:教完走遍天下書為侶,我讓學生也來一篇走遍天下電腦為侶,讓他們說說以電腦為侶的理由;讀了古詩秋思后,我則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這首詩改編成故事;梅花魂一文,首尾呼應,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搖桂花的樂趣。我就讓學生運用首尾呼應的寫法,寫一寫童年生活中的一件樂事。教材是個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讓學生確確實實地提高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現(xiàn)在,我嘗到了用好教材,讓教學

7、“增值”的甜頭。“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讀完這本書,回過頭來細細想想于老師的成長歷程,他之所以成為名師,與他善于思考不無關(guān)系。“我看見水壺開了,高興得像孩子似的叫起來;馬歇爾也看見壺開了,卻悄悄地坐下來,造了一部蒸汽機。”記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雜志上讀過這句話,但沒有引起我的思考。于老師就是從這句話獲得了啟示,從而愛上了思考。讀了于老師的一個個教育教學的故事,我也對這句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的確,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區(qū)別就在于一個不善于思考,一個則善于思考。這說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功者不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可惜,自己很多時候都讓時間淹沒在仿佛很有價值的忙碌中,卻沒有用來思考,以至于

8、思維水平、教學能力總是在一個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種忙而少思的勤奮者。還清楚地記得我教爬山虎的腳一課時,我讓學生讀讀課文,看看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這本是個十分有價值的問題,可是,我缺乏耐性,第一個學生沒說對,又換了第二個人;第二個人也沒說對,我就沉不住氣了,順手從講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截爬山虎的莖讓同學們看。這么好的一項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機會,就這樣白白地輕而易舉地失去了。因為我沒有作認真思考:閱讀教學不是單單為了理解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是引導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還是聽老師講懂,還是看實物或者通過電教手段幫助學生搞懂?當然是應該引導學生自己讀懂,否則閱讀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因為從教學論的觀點看,教學是

9、一個過程,是一個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認識過程。正常的教學應該展示這一過程而不是展示一個結(jié)果。而且,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也是語感形成的過程,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如果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便當是便當了,但是一切的能力訓練都不存在了。“不要再做忙而不思的勤奮者。”我常對自己說。現(xiàn)在,每逢上課前,上完課,我都不忘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怎么上才能上得更好,思考成功,也思考失敗。縱然是跌倒了,也要回過頭來想想是怎么跌倒的,以免今后再重蹈覆轍。思,可以使失誤也變成財富。人,都是在思考中走向成熟的,教學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我想,我不但要學會思考,還要善于思考,像于老師一樣,做一個思考型的教師。教海漫記是于老師數(shù)十年教育實踐的經(jīng)驗集粹,是于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于老師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坦露,是名副其實的教育經(jīng)典。讀他的書,就好像和一位智者說話。讀了這本書,真有點想見恨晚的感覺。“學然后知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