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歸納_第1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歸納_第2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歸納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構成原理實驗報告九姓名劉學號教師xx時間周三7-9機位報成功績實驗名稱:程序轉移體制(綜合實驗)一、實驗目的學習實現程序轉移的硬件體制。掌握貨倉寄存器的使用。二、實驗原理程序轉移:任何復雜的程序流程,在硬件實現體制上只有兩種狀況:次序履行和轉移。硬件實現這兩種狀況的技術很簡單:PC寄存器的自動加1功能實現程序次序履行。PC寄存器的打入初值功能實現程序轉移。轉移操作決定于“給PC賦值”,而轉移種類決定于“所賦的值同目前指令的關系”。實驗箱系統的程序轉移硬件體制:若LDCP為0是附加條件的,就形成“條件轉移”。實驗箱依賴“PC打入電路”實現“有進位”時轉移和“計算結果為零”

2、時轉移,以及無條件轉移。子程序調用和保護斷點:子程序的調用和返回是兩次轉移,返回時轉移的目標必定是調用時轉移的出發點。在調用轉移時一定把出發地點(斷點)保留起來。1.不被一般用戶所知或改變(不可以被保留在數據儲存區或程序儲存區)。返展轉移時能方便地找到它(返回指令的目標地點必定從這個特別的“保留區”獲得,指令自己不需要再帶目標地點)。ST寄存器構造和子程序調用與返回控制信號:調用轉移時,PC的目前值(斷點)經下邊的245奉上DBUS,進入ST保留;而后給PC打入子程序進口地點(調用指令攜帶的目標地點)達成轉子程序。返展轉移時,返回指令開啟ST的輸出,并給出PC打入信號(無條件轉移),于是ST保

3、留的斷點經由DBUS打入PC,實現子程序返回。三、實驗內容1、用手動方式實現子程序調用轉移過程。(假定轉子時PC值為11H,子程序的進口地點為50H)用手動方式實現子程序返展轉移過程。3.編程實現OUT寄存器交替顯示11和55,交替頻次為能夠清楚辨別,且不小于每秒一次。(實驗箱的工作頻次為:。)四、實驗步驟K7連STEN,K6連PCOE,K5連ELP,K10K9K8連X2X1X0進下手動模式(TV/ME鍵按三次)將PC(11H)存入ST(棧寄存器)stenpcoeelpX2X1X0100000選中IN,數據經過IN送入PCK23K16:00010001STEP將PC壓入貨倉ST中stenpco

4、eelpX2X1X0011011STEPPC改為50HstenpcoeelpX2X1X0100000STEP將PC加到53HstenpcoeelpX2X1X0101111STEP按三次程序返回,將ST(11H)的值返回到PCstenpcoeelpX2X1X0100010STEP3、編程實現OUT寄存器交替顯示(實驗箱的工作頻次為:。)11和55,交替頻次為能夠清楚辨別,且不小于每秒一次。啟動桌面上軟件。連結通訊口:COM1/COM2點擊源程序編寫程序:START:MOVA,#11HOUTCALL50HMOVA,#55HOUTCALL50HJMPSTARTORG50HMOVA,#10HL1:SU

5、BA,#01Hsm后綴。編譯下載。全速運轉五、實驗現象將PC(11H)存入ST(棧寄存器)顯示ST:00PC:11將PC壓入貨倉ST中顯示ST:11PC:11將PC改為50H顯示ST:11PC:50將PC加到53H顯示ST:11HPC:53H程序返回,將ST(11H)的值返回到PC顯示ST:11HPC:11H六、實驗結論實驗結論與PC的+1與轉移原理一致。七、建議八、領會這個實驗主假如對PC的作用及用法進行實驗,經過對PCOE、ELP、STEN、IN、x2、x1、x0等的0、1來實現PC的+1和轉移的。PCOE為0的時候實現PC+1,ELP、PCOE為0的時候實現PC的打入,理解了這些再借助于STEN貨倉寄存器來寄存PC以前的值,最后把STEN寄存的值打回PC中實現PC返回。最后對于軟件的使用,必定要把程序加載到實驗箱里才能夠,我就是忘掉了翻開實驗箱,最后才發現沒開實驗箱。還有就是微指令ORG后邊跟的是地點,是寄存微指令的地點,call調用程序,格式為:call#H,后邊也是地址。總的來說,此次試驗仍是比較簡單的,只需知道原理,再慢慢想,置1或置0,就會做對了。九、思慮題若要求11和55各顯示50次后停機,應當怎樣改正程序?答:答:改正的程序以下:ORG00HMOVA,#50L1:MOVR0,AMOVA,#11HOUTCALL20HL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