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職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醫(yī)學1. 二、矽肺 (一)接觸矽塵作業(yè) 接觸含有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作業(yè),稱為矽塵作業(yè)。接觸機會:礦山的掘進、采礦、篩選、拌料等作業(yè);修建水利工程、開山筑路;鑄造車間的原料粉碎、配料、鑄型、開箱、清砂、噴砂等作業(yè)。 (二)影響矽肺的發(fā)病因素 矽塵作業(yè)的工齡、防護措施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 生產場所粉塵濃度和分散度 個體因素:如健康和營養(yǎng)狀況 呼吸道疾病:如結核2. 矽肺發(fā)病一般較慢,多在持續(xù)吸入矽塵510年發(fā)病,有的長達1520年以上。 持續(xù)吸入高濃度的矽塵,有的12年內即可發(fā)病,稱之為“速發(fā)型矽肺(acute silicosis)”。 有的矽塵作業(yè)工人吸入矽塵濃度高
2、、時間短,接塵期間未見發(fā)病,但在脫離矽塵作業(yè)若干年后卻發(fā)現矽肺,稱之為“晚發(fā)型矽肺(delayed silicosis)”。 3. (三)基本病理變化 矽肺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肺部進行性、結節(jié)性纖維化及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顯微鏡下可見四種病理類型。 1結節(jié)型矽肺 一般由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的粉塵而致。典型的矽結節(jié)為圓形或橢圓形,纖維組織呈同心圓狀排列,類似洋蔥頭切面。在結節(jié)外圍及纖維束之間,因膠原化不同可見數量不等的粉塵顆粒、塵細胞、成纖維細胞。結節(jié)愈成熟,細胞成分愈少,最終可發(fā)展為玻璃樣變及鈣鹽沉著。 4. 2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型矽肺 一般由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低的粉塵或吸入量較少的粉塵而致。其病
3、理特點是肺泡和肺小葉間隔,以及小血管和呼吸性支氣管周圍纖維組織呈彌漫性增生。 3矽性蛋白沉積型矽肺 又稱急性矽肺,多見于短期內接觸高濃度、高分散度石英塵的青年工人,如隧道、石英噴砂、磨粉等工種。其病理特征為肺泡內脂蛋白沉著癥,繼而向纖維化病變發(fā)展。 4團塊型矽肺 是上述類型矽肺進一步發(fā)展,病灶融合而成。矽結節(jié)增多、增大、融合,其間繼發(fā)纖維化病變,融合擴展而形成團塊狀。多見于雙上肺。 5. (四)發(fā)病機制 進入肺內的矽塵被巨噬細胞吞噬,稱為塵細胞。大部分塵細胞隨痰咳出,小部分進入肺泡間隙。 矽塵在細胞內部分溶解并聚合成聚合硅酸,其表面的羥基活性基團與溶酶體膜結合,使膜的通透性增加甚至破裂,并向胞
4、漿內釋放一系列水解酶,造成巨噬細胞的自溶、崩解、死亡。崩解釋放的游離粉塵再次被另一個巨噬細胞吞噬、破裂、游離,如此反復上述過程,引起肺組織破壞、修復、循環(huán)往復。6. 崩解產物中的非脂質部分能刺激導致成纖維細胞增生,還可刺激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 崩解時釋放的脂蛋白,則可成為自身抗原,刺激網狀內皮系統(tǒng)增生,產生抗體。抗原抗體的復合物沉積于膠原纖維上發(fā)生透明變性。 矽結節(jié)形成后可逐步融合成大的纖維團塊。 7. 粉塵+巨噬細胞 塵細胞 致纖維化因子(非脂質) 崩解產物 抗原 (脂蛋白) 成纖維細胞增生 免疫細胞增生 膠原合成增多 抗原抗體反應 膠原纖維化 抗原抗體復合物生成 矽結節(jié) (玻璃樣變)8
5、. (五)臨床表現 1癥狀和體征 矽肺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體征,隨著病程進展,尤其出現并發(fā)癥后癥狀、體征才漸趨明顯。最常見的癥狀是氣短、胸痛、咳嗽、心悸,并逐漸加重和增多。體征可有干啰音、哮鳴音、濕性啰音等。 2X線表現 比較典型的有類圓形、不規(guī)則形小陰影及大陰影,是矽肺診斷的重要依據。其它表現如肺紋理、肺門、胸膜等改變對矽肺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9. (1) 類圓形小陰影:是典型矽肺最常見和最重要的一種X線表現形態(tài),可以看成是矽結節(jié)的影像學反映。其形態(tài)呈圓形或近似圓形,邊緣整齊或不整齊,直徑小于10mm。早期多分布于雙肺中下肺區(qū),隨病情進展,數量增多,直徑增大、密集度增加,波及雙肺上區(qū)。
6、按直徑大小又可約略分為:p(直徑1.5mm) q(1.53.0mm) r(3.010mm)10. (2)不規(guī)則形小陰影 是指粗細、長短、形態(tài)不一的致密陰影,寬度小于10mm,其病理基礎主要為肺間質彌漫性纖維化。多見于雙肺中、下肺區(qū),隨病情進展,數量增多,寬度增大、密集度增加,波及雙肺上區(qū)。 按寬度大小又可約略分為:s(1.5mm) t(1.53.0mm) u(3.010mm) (3)大陰影:長徑超過20mm、寬徑超過10mm的陰影,為晚期矽肺的重要X線表現。形態(tài)為長條性、橢圓形和圓形,多出現在雙肺中、上肺區(qū),多對稱呈八字型。其病理基礎主要為團塊型纖維化病變。11. (4) 胸膜、肺門、肺氣腫、
7、肺紋理變化:胸膜粘連增厚,以肋膈角變鈍或消失最常見;肺門陰影可擴大,密度增高,邊緣模糊不清,甚至有增大的淋巴結陰影;肺氣腫為彌漫性、局灶性、邊緣性及泡性肺氣腫;肺紋理增多、增粗、延伸至肺野外帶,甚至扭曲變性、紊亂斷裂。晚期可因結節(jié)陰影的增多而減少。 3 并發(fā)癥 矽肺病人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肺結核、肺及支氣管感染、自發(fā)性氣胸、肺心病等。其中以肺結核最常見。12. (六)診斷與治療 診斷:根據接觸含游離二氧化硅粉塵的接觸史,職業(yè)衛(wèi)生調查資料,X線胸片,臨床表現,排除其它肺部類似疾患后可作出診斷。 治療:及時調離接塵崗位,采取藥物、營養(yǎng)、適當體育鍛煉等綜合醫(yī)療保健措施。 1支持療法 加強營養(yǎng),增強患者的
8、抗病意志。堅持健身體育運動和呼吸鍛煉,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適當安排勞動和休息,生活規(guī)律化。 13. 2對癥療法 按一般內科治療方法對氣短、胸痛、咳嗽及并發(fā)癥進行治療。 3藥物療法 (1)克矽平(P204) 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認為它可以阻止矽塵對次級溶酶體的破環(huán)作用,從而阻止和延緩肺部纖維化的發(fā)展。 (2)抗矽14號(磷酸哌喹) 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可能具有抑制膠原蛋白增生的作用。對晚期矽肺患者有效果。 此外,還有漢防己甲素、檸檬酸鋁及中藥。 14. 三、硅酸鹽肺 硅酸鹽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結合二氧化硅形式的礦物,由二氧化硅、金屬氧化物和結合水組成。硅酸鹽的種類很多,纖維狀的有石棉、滑石;非
9、纖維狀的有云母、高嶺土、水泥等。目前研究較多的主要由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水泥肺等。 15. 各種硅酸鹽所引起的塵肺有一些如下共同特點: (一)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組織切片中可見石棉小體、滑石小體、云母小體等。 (二)胸部X線改變以不規(guī)則性陰影為主。 (三)自覺癥狀和臨床體征一般較明顯,肺功能改變出現較早,早期為氣道阻塞和進行性肺容量降低,晚期出現“限制性綜合癥”及氣體交換功能障礙。 (四)氣管炎、肺內感染、胸膜炎等合并癥較多見,但肺結核的合并發(fā)生率則較矽肺低。石棉肺還可合并肺癌、間皮瘤。 16. 四、煤工塵肺 煤工塵肺是煤肺和煤矽肺的總稱。煤肺是長期吸入煤塵(含5%以下游
10、離二氧化硅)引起的肺組織的纖維化。多見于采煤工、選煤工、煤炭裝卸工。長期吸入大量煤矽塵引起的以肺纖維化為主的疾病稱為煤矽肺。 病理特點多兼有間質性彌漫纖維化型和結節(jié)型兩者特征。早期一般無癥狀、體癥,當出現大塊纖維化或和并肺部感染后,可有咳嗽、咳痰、胸痛、氣短等。X線表現胸部出現圓形、不規(guī)則形小陰影、大陰影及特有的“白圈黑點”。17. 五、棉塵病 棉塵病(byssinosis)是由于長期吸入棉、麻、軟大麻等植物性粉塵引起,多在周末或放假休息后再工作時發(fā)生,以支氣管痙攣、氣道阻塞為主的疾病,又稱“星期一熱”。 臨床上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緊縮感、胸悶、氣短、可伴有咳嗽、偶有咳痰,并有急性通氣功能下降。但
11、無類似的塵肺纖維化改變。18. 六、塵肺的診斷 塵肺的診斷通常是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進行綜合判斷而做出結論。 (一)診斷原則 主要以接觸粉塵的職業(yè)史為前提,X線后前位胸片改變?yōu)橐罁Y合現場勞動條件資料,參考臨床癥狀、體征等,連續(xù)觀察,綜合分析,按國家塵肺X線診斷標準進行診斷。19. (二)塵肺X線診斷標準(GB5906-2000) 1無塵肺(代號0) 1)0:X射線胸片無塵肺表現。 2)0+:胸片表現尚不夠診斷為“I”者。 2一期塵肺(代號I) 1) I:有總密集度1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至少達到兩個肺區(qū)。 2)I+:有總密集度1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qū);或有總密集度2級的小陰影,分布
12、范圍達到4個肺區(qū)。 3二級塵肺(代號) 1):有總密集度2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qū);或有總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達到4個肺區(qū)。 2)+ :有總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qū);或有小陰影聚集;或有大陰影,但尚不夠為“”者。 4三級塵肺(代號) 1):有大陰影出現,其長徑不小與20mm,短徑不小與10mm。 2)+:單個大陰影的面積或多個大陰影面積的總和超過右上肺區(qū)面積者 20.第四節(jié) 物理因素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一、生產環(huán)境的氣象條件及特點 生產環(huán)境的氣象條件主要指氣溫、氣濕、氣流和熱輻射。 (一)氣溫 生產環(huán)境中的氣溫除決定于大氣溫度外,還受太陽輻射、生產上的熱源和
13、人體散熱等的影響。 (二)氣濕 生產環(huán)境中的氣濕以相對濕度表示,相對濕度大于80%為高氣濕,低于30%稱為低氣濕。高氣濕主要由于水分蒸發(fā)和釋放蒸汽所致,如印染、造紙、屠宰等工藝和礦井作業(yè)。低氣濕可見冬季高溫車間的作業(yè)。 21. (三)氣流 生產環(huán)境中的氣流動力來自于外界風力和廠房中的熱源。室內外溫差越大,產生的氣流越大。 (四)熱輻射 熱輻射主要指紅外線和一部分可見光。太陽和生產環(huán)境中的各種熔爐、開放的火焰、熔化的金屬等熱源均能產生大量熱輻射。 22. 二、高溫與中暑 高溫作業(yè)指工作地點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qū)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時,工作地點的氣溫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業(yè)。(夏季通風
14、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最熱月14時的月平均溫度的平均值。) (一)高溫作業(yè)的類型 1高溫、強熱輻射作業(yè) 如冶金工業(yè)、機械鑄造工業(yè)、火力發(fā)電廠的許多車間內,易形成干熱環(huán)境。 2. 高溫、高濕作業(yè) 主要是由于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氣或生產上要求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致。如造紙、印染、紡織工業(yè)中的蒸煮作業(yè)。 3夏季露天作業(yè) 如建筑、搬運、露天采礦以及各種農業(yè)勞動等。 23. 24. (二)中暑 中暑是高溫環(huán)境下機體因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等而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或)心血管系統(tǒng)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氣溫高、氣濕大、氣流小、熱輻射強、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過度勞
15、累、睡眠不足、體弱、肥胖、尚未產生熱適應都易誘發(fā)中暑。 1臨床表現 (1)熱射病(heat stroke) 又稱中暑性高熱,是人在高溫環(huán)境下散熱途徑受阻,體溫調節(jié)機制紊亂所致。其臨床特點:在高溫環(huán)境中突然發(fā)病,體溫可高達40以上,開始時大量出汗,以后無汗,并伴有干熱和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25. (2)熱痙攣(heat cramp) 由于高溫過量出汗,體內鈉、鉀過量丟失,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所致。臨床特點:骨骼肌突然痙攣,并伴有收縮痛。痙攣以腓腸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為多見,多呈對稱性,時而發(fā)作,時而自行緩解,患者神志清醒,體溫正常。 (3)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16、 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皮膚血流的增加等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失代償,導致腦部暫時供血減少而暈厥。起病迅速,先有頭昏、頭痛、心悸、出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繼之出現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體溫正常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環(huán)衰竭。 26. 2診斷 按照職業(yè)性中毒診斷標準將中暑診斷分為三級。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huán)境工作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2)輕癥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癥狀加重外,出現面色潮紅、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有皮膚灼熱等現象;有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早期癥狀。 (3)重癥中暑 出現熱
17、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之一者,或混合型者。 27. 3. 治療原則 先兆和輕癥中暑:迅速脫離高溫環(huán)境,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必要時給予仁丹、霍香正氣水。有循環(huán)衰竭傾向的給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點滴。重癥中暑:應迅速送入醫(yī)院搶救,應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積極積極防治休克、腦水腫。 4. 防暑降溫措施 (1)技術措施 疏散、隔離熱源,通風降溫等。 (2)衛(wèi)生保健措施 合理飲水、飲食;加強個人防護。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甲亢等患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yè)。 (3)組織措施 嚴格執(zhí)行高溫作業(yè)衛(wèi)生標準,合理安排作息,進行高溫作業(yè)前熱適應鍛煉。28. 三、異常氣壓 (一)高氣壓 1接觸
18、機會 (1)潛水作業(yè) 水下作業(yè)如海水養(yǎng)殖、打撈、施工等。 (2)潛函作業(yè) 在水下或隧道工程中,采用潛函(沉箱)將施工人員沉到水下作業(yè),為防止?jié)摵獾乃M入箱內,需通入大于等于水下壓力的高壓氣體。 (3)其他 高壓氧艙、高壓科學研究艙等工作。 29. 2減壓病 (1)定義 減壓病為在高氣壓下工作一定時間后,在轉向正常氣壓時,因減壓過速所致的職業(yè)病。 (2)機制 減壓過速,原高壓狀態(tài)下溶于組織和血液中的氧氣溶出,氣泡壓迫組織、血管,血管內形成氣栓。因組織、血管缺氧損傷繼之細胞釋放k+、肽、組織胺和蛋白水解酶等,后者又可刺激產生組織胺和5-羥色胺,此類物質可作用于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最終使血管平滑肌麻痹,微
19、血管阻塞,進一步減低組織中氧的脫飽和速度。 (3)臨床表現 多在數小時內發(fā)病,減壓越快,癥狀出現越早,病情也越重。 皮膚:皮膚奇癢,并伴有灼熱、蟻行感、出汗。重者出現皮下氣腫和大理石斑紋。 30. 肌肉、關節(jié)、骨骼系統(tǒng):可引起疼痛。約90%的減壓病人可出現關節(jié)痛,輕者酸痛,重者可跳動性、針刺或撕裂樣劇痛,使患者關節(jié)運動受限,呈半屈曲狀態(tài),即“屈肢癥”。骨內氣泡可致骨壞死。 神經系統(tǒng):出現截癱、四肢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直腸、膀胱功能麻痹等。若累及腦,可有頭痛、感覺異常、運動失調、偏癱、眼球震顫、復視、失明、聽力減退、暈眩等。 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出現心血管功能障礙和淋巴系統(tǒng)受累,表現為脈細、血壓下降、心
20、前區(qū)緊壓感、皮膚粘膜發(fā)紺、四肢發(fā)涼,局部浮腫,還可出現劇咳、咯血、呼吸困難、胸痛、發(fā)紺等肺梗塞癥狀。 31. 四、生產性噪聲及危害 (一)基本概念 1生產性噪聲(productive noise)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聲音頻率和強度沒有規(guī)律,聽起來使人感到厭煩,稱為生產性噪聲。 2聽閾(threshold of hearing):對正常人耳剛能引起聲響感覺的聲壓稱為聽閾。 3 A聲級 為準確評價噪聲對人體的影響,測量噪聲的聲級計中設計了A、B、C三種頻率計權網絡,A聲級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推薦的用做噪聲衛(wèi)生學評價的指標。正常青年人的聽閾聲級是0dB(A) 10dB(A),平時語言交談的聲級
21、一般在60dB(A)70dB(A)。 32. (二)生產性噪聲的來源 1機械性噪聲 由于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所產生的噪聲,如機床、紡織機、電鋸、球磨機等發(fā)出的聲音。 2流體動力性噪聲 氣體壓力或體積的突然變化或流體流動所產生的聲音。如空氣壓縮機、通風機、鍋爐排氣放水、氣笛等發(fā)出的聲音。 3電磁性噪聲 由于電機中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發(fā)生,如發(fā)電機、變壓器等發(fā)出的聲音。 33. (三)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1聽覺系統(tǒng)危害 (1)暫時性聽閾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后引起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huán)境后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1)聽覺適應
22、 指短時間暴露在強烈噪聲環(huán)境中,聽覺器官敏感性下降,聽閾可提高10dB(A)15dB(A),離開噪聲環(huán)境數分鐘之內可以恢復。 2)聽覺疲勞 指較長時間停留在強烈噪聲環(huán)境中,引起聽力明顯下降,聽閾提高超過15dB(A)30dB(A),離開噪聲環(huán)境后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聽力才能恢復。 34. (2)永久性聽閾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 是指噪聲引起的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聽閾升高,屬不可逆的病理性改變。 1)聽力損傷 聽力曲線在3000Hz6000Hz出現“V”型下陷。此時患者主觀無耳聾感覺,交談和社交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2)噪聲性耳聾 隨著損傷程度加重,
23、高頻聽力下降明顯,同時語言頻率(500Hz2000Hz)的聽力也受到影響,語言交談能力出現障礙。 (3)爆震性耳聾 因強烈爆炸所產生的振動波造成聽覺系統(tǒng)的急性損傷,引起聽力喪失。可出現鼓膜破裂,聽骨破壞,內耳組織出血,甚至同時伴有腦震蕩。35. 2聽覺外系統(tǒng)危害 主要表現在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等,如易疲勞、頭痛、頭暈、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神經癥狀;高頻噪聲可引起血管痙攣、心率加快、血壓增高等心血管系統(tǒng)的變化。長期接觸噪聲還可引起食欲不振、腸蠕動減慢等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 (四)噪聲性耳聾的診斷 噪聲性耳聾屬我國法定的職業(yè)病,其診斷的依據有:強噪聲的職業(yè)接觸史、耳鳴癥狀和自覺聽力下降及
24、電測聽的聽力下降資料、結合工作現場的衛(wèi)生學資料、排除其它致聾原因(中耳炎、藥物、老年聾、外傷等)。 36. (五)噪聲危害的控制 1消除、控制噪聲源 采用無聲或低聲設備代替高噪聲的設備,如無梭織布機、無聲液壓機的應用;提高機器的精密度,減少摩擦和撞擊。 2控制噪聲的傳播 采用吸聲、隔聲、消聲、減振的材料和裝置,阻止噪聲的傳播。如隔聲防護林帶、隔聲室等措施。 3個人防護 如防護耳塞、防護耳罩、頭盔等。 4健康監(jiān)護 進行上崗前體檢,檢出職業(yè)禁忌證。對在崗職工則進行定期的體檢,以早期發(fā)現聽力損傷。 37. 五、振動 振動(vibration)是指一個質點或物體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線或弧線圍繞于一平衡位置
25、來回重復的運動。 (一)振動的分類與接觸機會 1局部振動 (segmental vibration):指手部接觸振動工具、機械或加工部件,振動通過手臂傳導至全身。常見于使用風動工具(風鉆、鑿巖機等)、電動工具(電鉆、電鋸等)。 2全身振動(whole body vibration):指人體足部或臀部接觸振動,通過下肢軀干傳導至全身。常見于在交通工具(汽車、火車、船舶、飛機等)上的作業(yè)或在作業(yè)臺(鉆井平臺等)上的作業(yè)。 38. (二)振動對人體的影響 1 局部振動 局部振動病(Segmental Vibration Disease) 是長期使用振動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環(huán)障礙和(或)手臂神經功能障
26、礙為主的疾病。發(fā)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現為振動性白指。 局部振動病患者的主訴多為手部癥狀和神經衰弱綜合征。 手部:麻、痛、脹、涼、汗、僵、顫。振動性白指是以寒冷為誘因的間歇性手指發(fā)白或發(fā)紺。嚴重者還會出現骨骼、肌肉和關節(jié)的改變。 神經衰弱綜合征:頭痛、頭暈、失眠、乏力、心悸、記憶力減退等。39. 2 全身振動 強烈的全身振動可引起機體不適,可使呼吸量增加,甚至引起低碳酸血癥;可使交感神經處于緊張狀態(tài),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輸出量減少,心電圖異常;可抑制胃腸蠕動和胃酸分泌,產生腹脹、腹痛;坐姿接觸全身振動易致脊柱肌肉勞損和椎骨退行性變等;不同方向的振動反復過度刺激還可引起暈動病,出現面色蒼
27、白、出冷汗、眩暈、惡心、嘔吐,甚至血壓下降,視物模糊。 40. (三)預防措施 1消除或減少振動源 如焊接代替鉚接,水利清砂代替風鏟清砂。 2限制作業(yè)時間 3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 控制工作場所的寒冷、噪聲、毒物、高氣濕,特別是注意防寒保暖。 4加強個人防護 5醫(yī)療保健措施41. 六、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電磁輻射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電磁輻射波譜的量子能量12電子伏特(eV),可引起機體生物大分子電離作用的輻射。如X射線、射線等。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激光、射頻輻射、激光等。 (一)射頻輻射 1定義: 射頻輻射又稱無線電波,包括高頻電磁場和微波。是電磁輻射波譜中量子能量
28、水平最小,波長(1mm3km)最長的頻段。 2接觸機會 廣播、電視、雷達發(fā)射塔,移動、尋呼通訊基站;工業(yè)高頻感應加熱(熱處理、焊接、冶煉)、醫(yī)療射頻設備;微波加熱設備;微波通訊。42. 43. 3對機體的影響 高頻和微波共同的作用 (1)神經系統(tǒng) 是反應最敏感和最常見的表現,有類神經癥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頭痛、頭昏、乏力、白天嗜睡、夜間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手足多汗、易脫發(fā)等。 (2)心血管系統(tǒng) 主要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副交感神經反應占優(yōu)勢者居多。具體表現為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心悸、心前區(qū)疼痛和壓迫感。 微波獨有的作用 (1)眼睛 長期接觸大強度微波的工人,可發(fā)現眼晶狀體混濁、視網膜改變。 (2)血液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下降。 44. 4高頻和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2.3 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7.2.4人的性別遺傳 教學設計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4課 主題與背景教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動物的運動教學設計 (新版)濟南版
- 2024四川巴東弘發(fā)產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4.2 農業(yè)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3 荷花教案設計
- 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3 平行線的性質第2課時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的綜合應用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2框謀求互利共贏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北京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jiān)控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閱讀提取信息課件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tǒng)考烹飪專業(yè)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課件
- (2024年)知識產權全套課件(完整)
- sq1魔方還原教程
- 小升初個人簡歷表
- 集中空調衛(wèi)生檔案目錄
- 錐套國際標準基本參數表
- 績效管理體系優(yōu)化方案
- 年產20萬噸過磷酸鈣生產工藝設計
- DIN5480-10-1991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