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_第1頁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_第2頁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_第3頁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_第4頁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概述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楊 璐2007.3.21第一講: 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形勢第二講: 礦產資源管理制度第一講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形勢一、礦產資源的特點二、我國礦產資源開發歷史和現狀三、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及問題 一、礦產資源的特點(一)礦產資源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二)礦產資源的基本特性(三)礦產資源的分類 (一)礦產資源與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史 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原始社會-上百萬年青銅器時期奴隸社會-約萬年鐵器時期封建社會-約三千年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社會-約幾百年后工業時期現代社會-已經幾十年 1、形成的長期性 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億年漫長的地質

2、作用而形成。(二)礦產資源的基本特性煤的形成 用一點少一點,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不可能再生。這是與其他自然資源,如土地、水資源、森林資源等最大的不同。2、利用的耗竭性3、存在的隱蔽性是埋藏于地下的隱性資源,要采用特定的技術和設備才能夠發現和開發出來4、分布的不均勻性石油集中在中東;富鐵礦集中在澳洲、巴西;金剛石集中在南非;銅礦集中在南美、秘魯和智利,90以上的稀土礦集中在中國;日本就幾乎沒有礦產。石油分布中東、波斯灣一帶占全國總儲量75以上的煤、鋁土、鎢、金、稀土、硫鐵、鈉鹽、鉀鹽、磷和占46的石油、主要的天然氣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鞍山本溪,冀東、攀枝花集中了我國50的鐵礦;4、分布的不均

3、勻性75的銅礦集中在江西德興、西藏玉龍、甘肅白銀、山西中條山,黑龍江多寶山及長江中下游等六處;97的輕稀土金屬集中在內蒙的白云鄂博;95以上的中重稀土在江西贛州;64.3%的煤炭儲量在山西、陜西、內蒙三省;80的磷礦集中在我國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五??;4、分布的不均勻性 同一種礦產賦存在不同的地域,其開發價值將有很大的差異。5、可開發的地域性在中國南方缺煤省份,薄煤層的開采價值同樣很大 以前由于利用成本高,無利可圖的,隨著人類社會技術、經濟的發展,可以利用了,就由“石頭”變成“礦”了。6、可利用的時代性海下采煤已經成為現實(三)礦產資源的分類 從形態上劃分: 固態如煤、鐵礦石、石灰巖等

4、 液態如石油、地下水等 氣態如天然氣、煤成氣等從品種上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發布的礦產資源分類細目,礦產資源分成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四大類171種(包括新公布的3種),其中25種按用途又再細分為84種,共計230種。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氣礦產礦產資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煤成氣地熱等等鐵、錳、鉻、釩、鈦銅、鉛、鋅、鋁土礦、鎳、鈷、鎢、鎂金銀等等金剛石、石墨、磷、自然硫、硫鐵礦鉀鹽、水晶、剛玉、滑石、石棉云母、石膏、芒硝、石灰巖、白云巖石英巖、砂巖、高嶺土、粘土等等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氣等二、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現狀(一)近年礦產資源開發形勢我國1949年產

5、鋼15.8萬噸,位世界第26位;1997年超1億噸,增長630多倍;1999年起產鋼1.24億噸,為世界第一位;2005年為3.52億噸,遙遙領先。2006年為4.1億噸.我國鋼產量增長情況(萬噸)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我國鋼產量增長速度突破1億噸突破2億噸突破3億噸突破4億噸2年時間7年時間1年時間15.8萬噸連續11年世界第一中國現在已是世界超級鋼鐵大國中國比世界上鋼鐵產量第二、三、四、五位國家的產量總和還要大!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1949年不足1.5萬噸;2001年達到856萬噸,增長571倍,為世界第2位。2002年為1012萬噸,其中鋅、錫、鎢、銻、鎂產量為世界第1位,鉛為世界第2

6、位,鋁為世界第3位;2005年年產礦石15732萬噸,金屬量達到1645萬噸,實現產值480多億。礦種產值較大的依次是銅100億、鋅109億、鉬124億、錫26億、鎳31.5億、鎢34.6億元。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十種有色金屬的產量增長情況我國黃金生產增長情況(噸)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2006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4大黃金生產國1949年產煤3098萬噸,居世界第10位,1989年超10億噸,2005年為22.1億噸,居世界第1位。2004年底我國稀土查明資源儲量8958.34萬噸,保有資源儲量6857.12萬噸,占世界總資源儲量的5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和消

7、費國。水泥、平板玻璃產量為世界第1位,磷礦產量世界第2位。我國成為國際市場煤炭、鋼鐵、鉛鋅、鎢、錫、銻、鎂、鎳、稀土、磷礦、水泥等礦產品重要的供給國,出口量位于世界各國的第1或2位。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我國及世界鎢礦生產情況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我國鎂生產情況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鎂生產國,產量占世界總量的1/3,基礎儲量保證程度大于400年。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近十幾年來我國礦業產值增長趨勢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 1995年至2005年全國礦山企業數量情況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 從1995年至2006年的11年時間,中國礦山數量減少了16萬個以上,減少幅度為57%。同期的礦業產值卻增加了15

8、30億元,增長了40,說明我國的礦山企業逐漸走向規模化,礦業結構趨于更加合理。1、礦山產量及數量情況一批現代化的大型礦山企業不斷崛起神華集團大柳塔煤礦綜采設備神華神東上灣礦中國最先進的現代化井工礦!礦井原煤產量達到1200萬噸/年以上采煤機功率達到3500噸/小時以上一次性采全高可達到6.2米全員工效達到119.6噸/工,是美國平均水平的3倍百萬噸死亡率0.0098,比美國平均水平低1.6倍高效集約的礦井地面工業廣場“2005年中華環境獎”的獲得者神華神東礦區溫家寶總理親切視察神華集團上灣礦溫家寶總理2006年6月2日來到上灣礦采煤工作面神華黑岱溝露天礦中國最大的現代化特大型露天礦!黑岱溝露天

9、礦原煤產量達到2000萬噸/年以上德國SCHRS710輪斗挖掘機剝離能力達到每小時3100立方米!挖掘機高度18米,斗輪直徑8.2米。載重157噸的電動輪自卸車嚴格按要求施工的石料開采場2、我國礦山結構分析2005年度全國不同規模礦山企業開發利用情況統計表2、我國礦山結構分析2005年度全國不同經濟類型礦山企業開發利用情況統計表2、我國礦山結構分析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2005年度全國不同規模煤炭企業開發利用情況統計表2005年度全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煤(規模)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不同規模煤炭企業產量比重(2005年)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

10、全國煤炭產量及礦山個數前10位的省份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10萬噸)(個)2005年全國煤炭資源回采率情況一覽表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規律:南方高于北方,大型高于小型,薄煤層高于厚煤層中國的煤炭資源分布廣泛,但空間分布不均衡,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西部,但東部地區是中國的消耗煤炭資源的主要地區。今后一段時間內,全國的煤炭資源開發將會由20世紀末的8萬平方公里的范圍集中到未來的西部地區3萬多平方公里范圍內。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晉、陜、蒙、寧、新地區煤炭資源最為集中。預計今后這個地區將承擔全國60%的煤炭產量,而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又相對脆弱,氣候干旱少雨,生態環境自我恢復能力

11、相對較弱,更容易受煤炭開采的破壞。 3、我國煤炭礦山結構分析三、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及問題(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二)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1、貧礦多,富礦少鐵礦中,76%的儲量品位小于35%,只有0.2%的儲量品位大于或等于世界公認富礦品位60% ;錳礦中,95%的儲量品位小于20%;銅礦中,99%的儲量品位小于1%。 我國斑巖型銅礦的平均品位為0.5而智利斑巖型銅礦的品位一般為12(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2、小礦區多、大礦區少,但大礦區所占儲量比例并不低煤礦儲量規模大于5億噸的數量占煤礦產地的2.3%,占總儲量的49.67%;鐵礦大型儲量規模的數量占

12、鐵礦產地的4.4%,儲量占總儲量的71.17%;鋁土礦大型儲量規模的占鋁土礦產地的10.3%,儲量占總儲量的41.73%。(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 3、礦產種類多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礦產種類齊全、總量豐富的資源大國之一。共發現171種,探有儲量的157種。探明的資源總量占世界第三位。(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4、共伴生礦多,獨立礦少,質量差,成分復雜我國2/3以上的磷礦低品位,難選難富集;我國鎢礦儲量中83%為難選冶、低品位的白鎢礦混合礦物。目前基本沒有開發利用。我國鐵礦90%以上的儲量屬于“貧、細、雜”,使加工成本高于國外同種產品的18。在國際市場中處于明顯劣勢。06年河北地區鐵礦品位開到78。

13、(二)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存 在不可忽視的問題1、小企業多,生產集中度低現有礦山企業規模情況(至2005年12月31日)1、小企業多,生產集中度低2001年9月底正在開采的小煤礦2、布局不合理,礦中礦、礦疊礦多,管理難度大準格爾礦區哈爾烏素露天煤礦內遍布著25個地方小煤窯3、效率低,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世界主要煤炭生產國1999年勞動生產率情況2000年,我國和美國的煤炭生產量均為10億噸3、效率低,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美國煤炭生產效率是我國的44倍!3、效率低,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世界各國礦工人均創造礦業產值情況3、效率低,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3、效率低,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十五”期間,

14、我國GDP年平均增長9.5% 而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從2001年的0.47%上升到2004年的1.6%,不僅高出歷史水平,也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消耗增長/ GDP增長)我國主要礦產可供形勢日趨嚴峻 石油長期短缺已成定局。9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石油消耗增長速度為8,已經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消費大國。從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每年的進口量逐漸攀升。2005年中國原油進口達到1.27億噸,2006年達到1.45億噸,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4、主要礦產資源保障力度減弱 鐵、錳、鋁、銅、鉻鐵礦、鉀鹽等6種大宗礦產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需

15、要國外資源以補充不足。鐵礦一半以上需進口。2005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達2.75億噸,2006年進口3.26億噸,增長18.6。 主要礦產的消耗速度大于儲量增長速度,保有儲量逐年下降,后備資源接續不足。尤其是煤、鐵、錳、銅、鋁土、磷、鉀等國民經濟支柱性重要礦產的“吃老本”的現象格外突出。4、主要礦產資源保障力度減弱 建國初期建設的一批大礦山,大多數已經進入中晚期,接替資源嚴重不足,急需開辟新的資源基地和擴大后備資源。4、主要礦產資源保障力度減弱但是,礦產資源“悲觀論”也是不可取的!石油悲觀論(產生于90年前) 1914年,美國礦務局預測“美國的石油儲量只夠用10年?!?58年后的1972年,美國一

16、個知名的智囊機構在增長限制報告預言,“到1990年,剩余的5500億桶將全部用完”; 但事實是-1970年1990年的20年間,全世界消耗了6000億桶石油,還剩有一萬億桶的儲備;國際能源署2003年的數據是:全球有2.3萬億桶的石油儲備;加上當前技術還不能利用的石油,有4萬億桶;近日,美國兩位石油專家在石油情報周刊上預測:“ 在未來20年內,世界石油將供過于求”!非洲的石油前景廣闊。近10年來,全球新增的石油儲量423億桶中,非洲的新增量占1/4。美國已經將石油的重點開始轉向非洲。06年,美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占其進口量的18.7%,這一數據已超過其在中東17.5%的進口比例。中國在非洲民心所

17、向,有良好的基礎。2006年中國對非洲基礎設施投入方面的援助超過100億美元。 今天的煤炭悲觀論:30年前有人說:“中國在20年后將無 煤可采” ;近日又有人說“ 我國35年以后將無煤炭資源可采”; 實事是: 我國僅探明的儲量1886億噸(已含設計和回采率損失),按年產25億噸計,目前的儲量可開采75.4年。這里沒有計算:-6873億噸資源量(按30%的可靠性,仍有2062億噸,比目前的儲量還多);-大量的小型礦和小礦開采的是資源量(產量占43%);-南方一些小礦開采的是極薄煤層,根本沒有計入儲量或資源量。問題在于: 用今天技術水平認定的“ 儲量”,來判斷30年50年以后“ 無礦可采” 是不科

18、學的。“ 家底”是個變數。 (過度宣傳的后果) 2006年11月1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發表“中國絕不會對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脅”的講話。他說“中國在堅持立足國內解決能源問題的同時,將繼續適度利用國際能源市場,在平等互惠、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下,加強同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合作。從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石油資源作為中國能源的必要補充,不會因此給世界能源安全構成威脅?!?馬凱主任又在兩會期間答記者問中說到:“中國長期以來能源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比美國高30個百分點。中國人均消費石油242公斤,世界平均是590公斤,美國是3噸/人,日本是1.9噸/人。中國人均石油進口量

19、是100公斤,世界平均是400公斤,美國2.1噸,日本近2噸。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占世界22%的人口大國的能源需求問題,就像我們解決了13億人口吃飯問題一樣。中國本身是對世界能源安全的巨大貢獻” 據統計,全國開采礦產資源破壞土地面積達40000平方公里,全國因采礦引起的土地塌陷面積1150平方公里,全國采礦塌陷災害嚴重的城市25個。5、礦山環境歷史欠帳嚴重5、礦山環境歷史欠帳嚴重 (1)煤炭生產對土地資源造成的影響 井工開采造成地表塌陷。我國煤炭賦存特點是埋藏深,因此約有95%的煤炭產量靠井工開采。據測定,這種方法引起的地表塌陷最大深度一般為煤層開采總厚度的0.7倍,塌陷面積是煤層開采的1.

20、2倍左右。 河南某煤礦采煤塌陷坑煤炭生產對土地資源造成的影響 據調查統計,我國每采萬噸煤要引起地面塌陷0.17公頃( 4-5畝),目前塌陷面積已達40萬公頃。而復墾面積只有4.36萬公頃。復墾率僅為12%。采煤破壞土地每年仍以4萬hm2的速度遞增。 生產1,000噸煤炭需遷移村莊人口約2,000人。 我國煤炭資源與耕地資源分布復合區域面積就占我國耕地總量的40%以上。我國每采噸煤損耗地下水量為2.0- 2.5噸.排放瓦斯5立方米;煤矸石產率為10%-15%;由此計算,2006年我國生產原煤23.2億噸,估計損耗地下水46-58億噸;塌陷土地90-116億畝,產生煤矸石3.5億噸,排放瓦斯150

21、立方米左右。 煤炭生產對土地資源造成的影響 煤炭開采和加工洗選過程中,排放大量矸石,這些矸石也壓占大量土地。據統計,煤炭開采和洗選產生和排放煤矸石已接近2.5億噸/年,由于利用率僅有40%,剩余的煤矸石堆積量日益增加。目前,累計堆放已經超過35億噸,占用土地6.5萬公頃。 河南某煤業公司矸石山5、礦山環境歷史欠帳嚴重 (2)煤炭開采對水資源造成破壞 井工開采和露天開采抽排大量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直接影響到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同時對土壤質量造成破壞。煤炭開采對水資源造成破壞 煤礦廢水的排放引起地表水體的污染 中國每年煤礦抽排礦井水的利用率不到40%,大量沒有經過處理的抽排

22、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硫化物等污染物,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而且對礦區周圍的水環境造成了污染。 5、礦山環境歷史欠帳嚴重(3)煤炭開采對大氣造成的破壞 煤炭資源的開發對大氣造成的污染主要來源于礦山瓦斯抽放排空、煤矸石山自燃釋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以及煤炭加工如煉焦產生的污染氣體。據統計, 2006年中國煤礦的瓦斯排放量近150億立方米(CH4純量),約占全球CH4排放總量的60%,相當于排放2.1億噸CO2。浪費了清潔能源,危害了大氣環境,加劇了全球氣候的變暖。 CH4 產生的溫室效應是CO2的24倍!煤炭開采對大氣造成的破壞 矸石自燃產生的大量含SO2、CO2、CO等有毒有害氣體是煤礦開

23、采對大氣環境的另一個主要影響。據統計,我國目前國有煤礦共有矸石山1,700余座,其中長期自燃矸石山389座,嚴重污染了礦區和周邊地區的大氣環境,影響著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有的甚至造成中毒死亡事故。平頂山煤業集團矸石山滅火隊員在用高壓水槍滅火遼寧燈塔市某煤礦矸石山 2005年矸石山釋放有害氣體熏死2名婦女環境遭到破壞的非法開采區6、缺乏規劃、宏觀失控 我國礦業總體上產業規劃不夠,產能調控多為慣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杠桿的調控力度較弱,還基本上處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管理水平。管理方式轉變的任務還很艱巨。 6、缺乏規劃、宏觀失控 以鎢礦為例: 鎢礦長期以來我們是以世界60的儲量生產世界86的產品,

24、出口額占世界貿易量的70%。2002年以來,我們通過治理整頓和嚴格開采總量控制,特別是停止頒發新的采礦許可證,三管齊下,全國鎢精礦價格由控制前的每噸不足2萬元穩定在目前的10萬元以上,但調控的有力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6、缺乏規劃、宏觀失控稀土問題: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鑭系的17種元素,美國認定的21世紀36種戰略元素中,有16種個稀土元素,當前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間和海洋這六大科技領域中,稀土都將會大施本領。中國稀土有80在內蒙包頭的白云鄂博礦區,20在四川和江西贛州(中重稀土)。 中國稀土在世界上創造了儲量、產量、銷售量和消費量四個“第一”。世界上90的彩電粉原料來自中國的

25、稀土。 一般來講,產量在市場上擁有一半市場份額時,應該有話語權。中國的供應量占全球總需求量的85,但中國卻在國際稀土市場上沒有話語權。6、缺乏規劃、宏觀失控 為什么? 有一句婦孺皆知的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國稀土產業企業分散、產量過大、競相壓價出口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每年的稀土出口量都在增加,每年的價格卻在下降。 增長9倍下降46.2如此出口我國稀土探明儲量占世界的比例由70下降到50。2005年,我國稀土企業的總資產不過100億元左右,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06%;占我國當年出口總額的0.03%。是典型的稀土資源大國,稀土產業小小國!2005年,國土資源

26、部正式開始對稀土礦產實行了開采總量控制的措施。商業部對稀土出口提高了關稅。6、缺乏規劃、宏觀失控 據煤炭“十一五規劃”測算,到2010年,全國煤炭需求為26億噸,但2005年全國煤炭的核定能力為22.6億噸,僅需增加能力不倒4億噸,但是目前全國在建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億噸,其中僅山西省就達到3億噸,五年后全國新建能力可能達到10億噸,考慮部分消失的能力和關閉小礦的情況,預計不久全國煤炭產量將超過需求4億噸! 以煤炭開采為例:國土資源部從今年2月份開始,停止了煤炭探礦權的申請審批。7、政府和部門不依法行政誠信度差越權審批發證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第二講 我國礦產資源法律制度一、我國礦法沿革及對礦業權的

27、認識二、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基本管理制度一、我國礦法沿革及對礦業權的認識 1907年(光緒年間)清朝頒布大清礦務章程 1914年 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礦業條例 1930年 中華民國頒布礦業法 1951年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礦業暫行條例 1965年 頒布礦產資源保護試行條例 1986年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法律中不同時期對礦權屬性的不同規定,反映了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人們對礦業權的不同認識! 1907年(光緒年間)清朝頒布大清礦務章程“凡礦產系為國家所有,非經官準,不得私相接受” 優先獲得采礦權的程序抽簽決定; 有勘礦執照,開礦執照和試采小礦執照三種最早將礦業權定義為物權,是在民國初期! 191

28、4年的中華民國礦業條例中寫到:“礦業權視為物權,準用關于不動產諸法律之規定”,條例中規定了“采礦權可以用作押借債之標的,可以被出售或被變賣”。規定: 外國人可以入股開礦,但股份不得大于50%;探礦權期限兩年,不得延續;采礦權沒有年限規定。 建國以后采礦權被規定成為一種由行政授權而使國有企業無償獨享的利益。國家對地勘單位的勘查和礦山企業的開采行使的是審批立項的權力。這一時期沒有“ 礦業權”的概念,也沒有對“物權”的討論。 1986年3月1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還帶有濃郁的計劃經濟特征,最突出的是規定了: “采礦權不得買賣、出租,不得用作抵押”典型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中

29、央財政地質勘查管理機構礦業管理機構立項和分配資金立項和投資地質找礦詳查勘探普查礦山企業開采礦山企業的利潤412特點:1、地質勘查費用全由國家財政支付 2、地質勘查由國家地勘單位承擔 3、礦產資源由工業主管部門批準的國有礦山企業開采采礦權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中,已經成為實際上的財產權體現著自身的價值(承包經營、財產抵押)。 礦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地沖破了國有礦山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礦業權屬性的思考? 1996年8月全國人大通過并公布了關于修改的決定,規定了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和可以依法轉讓的制度。初步構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礦業權管理的框架,體現了國家運用經濟手段來

30、管理礦業權的思想。 還原了礦業權是財產權的本性!對礦產資源法的修改 礦產資源勘查公益性勘查國家財政國家地質調查局依法申請調查權調查權人地質調查成果無償提供社會使用商業性勘查勘查投資人企業性地勘單位依法申請探礦權探礦權人探礦投資探明資源依法轉讓申請開采礦產資源開采開采投資人依法申請采礦權采礦權人開采礦產資源可以依法轉讓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二、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基本管理制度核心: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一)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1、礦業權有償取得2、礦產資源有償開采(二)礦業權的收益分配與使用 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礦產資源有償開采制度礦產資源補償費資源稅

31、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使用權 礦產資源開采實行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管理原則,所有者的權益由使用者通過繳納稅費來體現??辈?、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取得探礦權和采礦權,統稱為礦業權。它是礦業權人使用礦產資源的權利。具排他性。礦業權探礦權采礦權在法律形式上表現為,申請取得探礦權; 申請取得采礦權。之中涉及到的費用有:探礦權價款 采礦權價款 探礦權使用費 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的取得(1)登記取得的法律意義及出現的問題(2)中國特色的地勘行業(3)解決問題的辦法(4)國家地質基金的建立(5)探礦權的審批權限1、礦業權有償取得探礦權的取得登記取得 (無償)競爭方式取得 (有償)空白地(礦權和地質工作)申請探礦

32、權低風險(國家出資或礦床成因)礦產地申請探礦權繳納價款探礦權取得方式為什麼規定可以“登記取得”? 探礦權是資金投入過程 采礦權是投入回報過程 投入與產出共同構成市場經濟中的 “投資”行為(國際慣例) 勘查特點: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 (世界統計,成功率5億噸的煤田139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2)中國特色的地勘行業 由此產生兩個問題: 1、這些礦產地的勘查風險已經明顯降低(尤其是煤炭等層狀礦床) 2、國家出資探明的礦產地成為“唐僧肉”,紛紛要搶占分享,尤其是勘查投資主體多元化后。(2)中國特色的地勘行業 其表現形式: 1、申請探礦權以數倍增長,但是風險勘查的數量并不多。熱衷于國家

33、出資礦產地和風險小的層狀礦床。 2、大面積圈占勘查區塊,長期“圈而不探”(低門檻進入,“優先權”在握。) 例:在精查范圍內申請普查找礦探礦權面對已經形成的一大批地質工作程度各不相同的礦產地,在建立新的礦業管理體制過程中,如果不能合理的處理好這部分沉淀資產的利益分配問題,必然導致秩序混亂和國家利益受損。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照搬市場經濟國家的做法。 但是法律上的缺陷一律無償“登記”取得探礦權使用費過低(100元,不得超過 500元)(3)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再一味強調勘查必須遵守“登記在先”、“優先無償取得”探礦權這一“國際慣例”是不實事求是的。 國土資發200612號文件在探礦權“登記取得”與“競

34、爭性取得”,也就是在“無償”和“有償”之間劃清了一條政策界限(3)解決問題的辦法A、登記取得條件第一類礦產 (金屬礦產+部分非金屬+氣態礦產)勘查工作空白區 (或做過工作,但未獲得成果)以上是“充分必要條件”,是“和”, 不是“或”,要同時滿足(3)解決問題的辦法B、以競爭方式取得第二類礦產 (煤炭+大部分非金屬)第一類礦產以上是“必要條件”, 是“或”,不是“和”,二者具其一。做過地質工作并初步顯示礦產地以往開采活動初步顯示礦產地由此可見:登記無償取得探礦權的條件嚴于競爭方式取得的條件以上是探礦權價款形成的背景2006年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受國土資源部委托拍賣三個煤炭探礦權,成交價格27億元。(

35、3)解決問題的辦法C、無需勘查、直接申請采礦權的條件: 開采第三類礦產(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等地面顯性礦產)(3)解決問題的辦法總之,礦產地的獲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低門檻進入獲得礦產地成本高風險投入低風險投入采礦高門檻進入獲得礦產地的成本風險勘查投入有償取的礦權的成本操作中的兩種不規范探礦權人找到礦產地后申請采礦權仍要交采礦權價款;探礦權申請人以競爭方式有償取得探礦權后,申請采礦權時,仍然要交納第二次評估后的采礦權價款。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價款繳納:同級財政出現的問題:爭相出讓礦權(4)國家地質基金的建立地質勘查基金中央預算安排礦產資源補償費礦業權價款煤炭普查和必要的詳查國家重點礦種和重要成礦

36、區帶的勘查(5)探礦權的審批權限省級部發證以外的區域和礦種部授權的礦種部級領海及管轄海域外商投資34個礦種(石油、天然氣、煤層氣)跨?。▍^、市)審批權限采礦權的取得(1)采礦權取得方式(2)采礦權審批權限(3)國土資源部對探礦權采礦權授權的規定采礦權取得方式采礦權取得方式探礦權優先過渡到采礦權協 議 出 讓國家或省批準的重點項目礦產周邊深部接續擴界部批準的接續礦區招拍掛競爭性出讓第三類礦產國家出資形成礦產地不再繳納價款無需勘查現在具有利用價值了需繳納價款采礦權審批權限審批權限部級國家規劃礦區和重要價值的礦區領海和管轄區域34個礦種(石油、天然氣、煤層氣)跨省(區、市)外商投資省級部發證以外的、

37、儲量規模為大型的礦產地部授權市、縣地方法規規定(3)國土資源部對探礦權采礦權授權的規定采礦權授權儲量1億噸的煤炭、5000萬噸的焦煤資源開采探礦權授權30Km2的煤炭勘查15Km2且投資500萬元的W、Sn、St、稀土勘查CO2、地熱、S、金剛石、石棉、礦泉水勘查符合上述條件的外商投資礦產投資500萬元的金屬、稀有金屬、化工礦產勘查中型以下的的W、Sn、St、稀土礦產開采大型以下的金屬、稀有金屬、化工礦產開采CO2、地熱、S、金剛石、石棉、礦泉水開采符合上述條件的外商投資礦產法律缺陷及存在的問題 (1)礦法規定:有償取得國家出資形成的礦產地需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 收費性質:體現國家這一投資者的權益存在問題1、其他投資者權益沒有體現市場不公平2、新老礦山礦權成本差異顯著市場不公平3、只體現投資者權益、沒有所有者權益權益不完全實踐證明,給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形成過大的利潤空間,產生暴利,同時使本應國家取得的所有者權益流失。2、礦產資源有償開采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人每年按礦產品 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資源稅采礦權人每年按礦產品產量 提取一定數量收取的目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收取的目的(二)礦業稅費存在的主要問題。1. 稅費結構和稅費種類設置不合理。 一方面,國有礦山企業普遍反映承擔的普通稅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