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_第1頁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_第2頁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_第3頁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_第4頁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頁1 中藥基礎知識2 中藥應用形式3 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4 中藥處方書寫格式與要求5中藥合理應用內(nèi) 容 提 要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頁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疾病預防、診療、治療和康復天然藥品及其加工品;包含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中藥不一樣于天然藥品,也不一樣于民族藥和化學藥品。中藥特點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含有獨特藥性如:性味、歸經(jīng)、升降浮沉、毒性等。一、中藥基礎知識中 藥 李學林,崔瑛,曹峻嶺主編.實用臨床中藥學 (中藥飲片個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頁一、中藥基礎知識中藥飲片原料,符合藥品標準,但未經(jīng)加工炮制

2、植物、動物、或礦物天然產(chǎn)物。藥品范圍內(nèi)中藥材僅指經(jīng)過凈制處理后藥材,對于未經(jīng)依法凈制處理原藥材不能列為藥品概念下中藥材,只能是農(nóng)副產(chǎn)品,不能直接入藥。中藥材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頁一、中藥基礎知識中藥飲片是指藥材經(jīng)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醫(yī)臨床或制劑生產(chǎn)使用處方藥品。最初指制備湯劑而將中藥材切制成片狀藥品;現(xiàn)在不但包含中藥材制成片狀、塊狀、絲狀或段節(jié)形狀加工炮制品,還包含一些中藥制成品如中藥配方顆粒等。中藥飲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頁一、中藥基礎知識以中藥飲片為原料,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按照組方標準,以要求處方和方法加工而成一定制劑類型,供臨床使用藥品。中成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

3、解第6頁一、中藥基礎知識年版、年版國家基礎用藥目錄頒布國家標準中藥飲片為國家基礎藥品,國家另有要求除外。年河南省基礎藥品中成藥在國家基藥102種基礎上增補66種到達168種,分為內(nèi)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骨傷科和腫瘤用藥七大類。國家基礎藥品目錄中中藥飲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頁版國家基礎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中藥目錄中中成藥987種對于中藥飲片只要求了不予支付費用中藥飲片:白糖參、朝鮮紅參、玳瑁、冬蟲夏草、蜂蜜、蛤蚧、狗寶、海龍、海馬、紅參、猴棗、琥珀、靈芝、羚羊角尖粉、鹿茸、馬寶、瑪瑙、牛黃、珊瑚、麝香、西紅花、西洋參、血竭、燕窩、野山參、移山參、珍珠(粉)、紫河車、各

4、種動物臟器(雞內(nèi)金除外)和胎、鞭、尾、筋、骨還有99種單味使用不予支付費用中藥飲片及藥材一、中藥基礎知識醫(yī)保目錄中中藥飲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8頁中藥飲片 散裝中藥飲片 小包裝中藥飲片 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 中藥注射劑 二、中藥應用形式當代中藥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9頁二、中藥飲片應用形式表達個體化用藥,便于隨方加減,利于判別。易污染、養(yǎng)護難、效率低、損耗大、調(diào)劑誤差大、工作環(huán)境條件差。中藥飲片(散裝)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0頁小包裝中藥飲片小包裝中藥飲片是將經(jīng)過特殊加工、炮制后中藥飲片用包裝材料按一定規(guī)格定量包裝一個中藥飲片含有潔凈衛(wèi)生、無粉塵,調(diào)劑劑量準確、儲存

5、、攜帶方便、但不利于判別、改變組方劑量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年8月在19家三級、二級醫(yī)院開展了小包裝中藥飲片推廣試點工作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fā)小包裝中藥飲片醫(yī)療機構應用指南通知 國中醫(yī)藥辦發(fā)34號 二、中藥飲片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1頁小包裝中藥飲片 年三級中醫(yī)醫(yī)院等級評審要求小包裝中藥飲片 不少于300種 二、中藥飲片應用形式 是中藥藥事管理主要內(nèi)容 是開展中藥飲片調(diào)劑自動化基礎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2頁用符合炮制規(guī)范傳統(tǒng)中藥飲片作為原料,經(jīng)當代制藥技術提取、濃縮、分離、干燥、制粒、包裝精制而成中藥產(chǎn)品系列使用采取立案制,限二級及以上醫(yī)院 中藥配方顆粒 二、中藥飲片

6、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3頁 中藥配方顆粒20 世紀70 年代,日本研制成功1992 年江蘇江陰天江藥業(yè)率先研制中藥配方顆粒 年SFDA公布中藥配方顆粒管理暫行要求,正式命名“中藥配方顆?!?年和 年中藥配方顆粒相繼列入國務院中藥當代化發(fā)展綱要、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 二、中藥飲片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4頁 中藥配方顆粒特點劑量準確、免煎煮、直接沖服、服用量少、作用快速、衛(wèi)生、易貯藏、攜帶方便、標準統(tǒng)一、易于調(diào)劑等優(yōu)點,可供臨床辨證施治,適應當代社會生活擔心、快節(jié)奏醫(yī)療保健需求。缺乏統(tǒng)一生產(chǎn)工藝和質(zhì)量標準;企業(yè)間生產(chǎn)工藝不一致;規(guī)格不統(tǒng)一;品種不全、炮

7、制方法單一;溶解度與口感不佳。 二、中藥飲片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5頁中藥注射劑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采取當代科學技術與方法, 將藥材(和飲片)提取、純化后制成供注入體內(nèi) 溶液、乳狀液及供臨用前配制成溶液粉末或濃溶液 無菌制劑。是創(chuàng)新中藥,代表了中藥劑型改革方向,表達了中 藥發(fā)展最高水平,是中藥當代化突破點。 二、中成藥應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6頁17 產(chǎn)品設計、原輔料質(zhì)量、制劑工藝、運輸、儲存等 年紀、性別、生理、病理狀態(tài)、體質(zhì)等藥品本身個體差異 基礎研究不充分,缺乏風險管理辦法安全性研究風險管理超說明書使用方法、用量、療程,聯(lián)適用藥不妥等臨床用藥 二、中成藥應

8、用形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7頁產(chǎn)地制劑采收貯存運輸配伍組方炮制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8頁中藥材產(chǎn)地不一樣,其內(nèi)在成份質(zhì)和量都會存在差異,從而影響中藥質(zhì)量。 道地藥材:含有地域特色、歷史悠久、質(zhì)量優(yōu)良、產(chǎn)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顯著。甘肅當歸,寧夏枸杞,青海大黃,內(nèi)蒙黃芪,東北人參、細辛、五味子,山西黨參,河南地黃、牛膝、山藥、菊花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產(chǎn)地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19頁“凡諸草、木、昆蟲,產(chǎn)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麻黃 草麻黃中生物堿,春天含量很低,8月9月含量到達 高峰,

9、故應在秋季采。槐米 植物槐干燥花蕾,其主要成份蘆丁,含量可達23, 如已開花結果,則蘆丁含量急劇下降,僅含13左右。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采收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0頁中藥作為一個“特殊商品”,在保留過程中若方法不妥則會出現(xiàn)霉變,蟲蛀,變色,走油,泛酸等現(xiàn)象,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變質(zhì)現(xiàn)象,從而降低中藥質(zhì)量。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貯存運輸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1頁炮制也是影響中藥臨床效應主要原因。合理炮制,可提升臨床用藥療效,確保用藥安全。相反,不合理加工,又會降低臨床用藥療效與安全。 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炮制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2頁降低或消除藥品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解藥品性能

10、; 增強藥品療效;改變或增強藥品作用部位和趨向; 便于調(diào)劑和制劑;有利于貯藏及保留藥效; 矯臭矯味,便于服用;提升純凈度,確保用藥質(zhì)量。 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炮制目標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3頁凈選、加工飲片切制炒法(清炒、輔料炒)炙法 (蜜炙、醋炙、鹽炙、油炙等)煅法 (明煅法、密閉煅法和煅淬法)蒸煮撣法復制法發(fā)酵發(fā)芽法制霜法其它制法 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炮制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4頁炮制是中藥臨床應用特色,可改變藥性,減輕藥品毒副作用,相同藥品不一樣炮制方法療效就會有較大差異。大黃:生大黃清熱瀉下、酒大黃偏于清上焦實熱、熟大黃則偏于溫經(jīng)止血首烏:生品潤腸通便制首烏則補血益

11、精。地黃:生品清熱涼血,熟地黃滋陰益精。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5頁配伍組方科學性、合理性直接影響中藥療效以及臨床應用安全性。增強療效 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降低毒性 十棗湯 大棗擴充主治范圍和產(chǎn)生新功效 桂枝與白芍 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配伍組方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6頁制備工藝輔料劑型質(zhì)量控制標準 三、影響中藥質(zhì)量原因制劑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7頁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處方是指由注冊執(zhí)業(yè)醫(yī)師和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由取得藥學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藥學專業(yè)技術人員審核、調(diào)配、查對,并作為患者用藥憑證醫(yī)療文書。包含:處方前記 、處方正文、處

12、方后記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8頁處方書寫要求表達“君、臣、佐、使”特點要求名稱應該按藥典要求準確使用,藥典沒有要求,應該按照本?。▍^(qū)、市)或本單位中藥飲片處方用名與調(diào)劑給付要求書寫;劑量使使用方法定劑量單位以克(g)為單位調(diào)劑、煎煮有特殊要求在藥品右上方注明并加括號,如先煎、后下飲片產(chǎn)地、炮制有特殊要求,應該在藥品名稱之前寫明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29頁處方書寫要求依據(jù)整張?zhí)幏街幸髾M排及上下排列整齊用量應該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要求,無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劑量使用時,應該在藥品上方再次署名劑數(shù)應該以“劑”為單位處方使用方法用量包含每日劑量、采取

13、劑型、用藥方法、服用要求等內(nèi)容,比如:“每日1劑,水煎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0頁處方書寫要求按毒麻藥品管理中藥飲片使用嚴格恪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要求年版中國藥典中依據(jù)毒性強弱將中藥飲片分為大毒、有毒、小毒三類,標明有毒有41種,有小毒30種,大毒11種。醫(yī)療毒性藥品管理方法毒性中藥28種。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1頁調(diào)配含有毒性中藥飲片處方,每次處方劑量不得超出二日極量。對處方未注明“生用”,應給付炮制品。如在審方時對處方有疑問,必須經(jīng)處方醫(yī)生重新審定后方可調(diào)配。處方保留兩年備查。 -河南省處方

14、管理方法實施細則 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2頁罌粟殼不得單方發(fā)藥,必須憑有麻醉藥處方權執(zhí)業(yè)醫(yī)師署名淡紅色處方方可調(diào)配,每張?zhí)幏讲坏贸鋈沼昧?,連續(xù)使用不得超出七天,成人一次常見量為天天36克。處方保留三年備查。 -河南省處方管理方法實施細則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3頁 中成藥處方書寫,應該遵照以下要求:(一)按照中醫(yī)診療(包含病名和證型)結果,辨證或辨證辨病結合選取適宜中成藥;(二)中成藥名稱應該使用經(jīng)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同意并公布藥品通用名稱,院內(nèi)中藥制劑名稱應該使用經(jīng)省級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同意名稱;(三)使用方法用量應該按照藥品說

15、明書要求常規(guī)使用方法用量使用,特殊情況需要超劑量使用時,應該注明原因并再次署名;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4頁(四)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分別以片、丸、粒、袋為單位,軟膏及乳膏劑以支、盒為單位,溶液制劑、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應該注明劑量;(五)每張?zhí)幏讲坏贸?種藥品,每一個藥品應該分行頂格書寫,藥性峻烈或含毒性成份藥品應該防止重復使用,功效相同或基礎相同中成藥不宜疊加使用; 尤其注意含西藥成份中成藥,聯(lián)用時要注意藥品劑量(六)中藥注射劑應單獨開具處方。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5頁西藥和中成藥能夠分別開具處方,也能夠開具一張?zhí)?/p>

16、方,中藥飲片應該單獨開具處方。四、中藥處方書寫格式及要求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6頁五、中藥合理應用合理用藥定義WHO1985年在內(nèi)羅畢召開合理用藥教授會議上,把合理用藥定義為:“合理用藥要求患者接收藥品適合他們臨床需要、藥品劑量符合他們個體需要、療程足夠、藥價對患者及其小區(qū)最為低廉。”合理用藥四要素:安全、有效、經(jīng)濟、適當。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7頁五、中藥合理應用中藥的合理應用藥物因素使用因素機體因素環(huán)境因素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8頁使用因素藥物選擇中藥的配伍中藥的給藥方法中藥的煎煮方法中藥的用藥禁忌患者依從性五、中藥合理應用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39頁五、中藥

17、合理應用-藥品選擇辨證用藥辨癥用藥辨病用藥辨病辨證結適用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0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針對癥狀和體征進行用藥辨主要癥狀用藥:主要癥狀定病名,綜合癥狀和體征定證型,再依據(jù)主癥進行對癥治療。辨特異癥狀用藥:有些疾病患者特異癥狀非常顯著,在臨床治療疾病時僅針對這些癥狀用藥,即可到達治療疾病目標。辨體征用藥:針對在醫(yī)生診療、治療疾病過程中經(jīng)過望、聞、切以及當代診療伎倆所得到信息用藥。辨癥用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1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證”是對機體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概括,它包含病變部位、原因、性質(zhì)以及邪正關系,反應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改變

18、本質(zhì)?!氨孀C論治”是把疾病發(fā)展改變某一階段,綜合歸納為某一詳細證,然后依據(jù)該證,確定詳細治則治法,以指導用藥。“辨證”適合用于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辨證用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2頁 在臨床治療時,在辨證論治標準指導下,能夠采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方法辨證使用中成藥。43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3頁風寒感冒:治宜發(fā)汗解表、疏散風寒,可選取正柴胡飲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感冒清熱顆粒(膠囊)、防風通圣丸(顆粒)等。風熱感冒:治宜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可選取銀翹解毒丸(顆粒、膠囊、軟膠囊、片)、牛黃清感膠囊、芎菊上清丸(顆粒、片)、祖卡木顆粒及柴胡注射液等

19、。暑濕感冒:解表化濕祛暑,可選取保濟丸(口服液)、藿香正氣水(口服液、軟膠囊)等。氣虛感冒:治宜益氣解表,可選取玉屏風顆粒等。時行感冒:治宜清瘟解毒,宣肺泄熱,可選取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熱解毒顆粒等。44同病異治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4頁當代臨床 六味地黃丸出自宋代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滋補腎陰,治療腎陰虛證代表方劑。其功效主治是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當代臨床 六味地黃丸應用十分廣泛,當代醫(yī)學診療為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支氣管哮喘、復發(fā)性口瘡等屬于中醫(yī)肝腎陰虛證時,則均可選取本品治療。藥理研究 六

20、味地黃丸含有降血糖、調(diào)整血脂、降血壓、保腎、保肝、增強免疫功效等作用,為六味地黃丸“異病同治”提供了科學支撐。異病同治六味地黃丸(顆粒、膠囊)45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5頁簡而言之,同病異治即指同為一個疾病,因為病因病機、證候?qū)傩圆灰粯?,則治療方法不一樣;異病同治系指雖為不一樣疾病,卻有相同病因病機、證候?qū)傩裕灾委煼椒ㄏ嗤w根結底,所謂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就是同證同治。46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6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辨病用藥是針對中醫(yī)疾病或西醫(yī)診療明確疾病,依據(jù)疾病特點選取對應中成藥。“辨病”適合用于當代中成藥,它

21、說明書表述現(xiàn)有中醫(yī)“證”又有當代醫(yī)學“病”。辨病用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7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 “辨病和辨證相結合” 將中成藥證型和當代藥理及病癥研究相結合,既便于西醫(yī)用藥、選藥又繼承了中醫(yī)藥辨證論治優(yōu)勢,代表了中成藥臨床用藥趨勢和發(fā)展方向。 辨病和辨證結適用藥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8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 中藥使用說明書是中成藥臨床使用法定依據(jù),當前中成藥使用說明書中功效主治項表述形式多樣,存在辨證使用、辨病使用和辨病辨證結合使用三種情況。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49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 辨證與辨病結合使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清心安神

22、。用于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屬氣陰兩虛,心絡瘀阻證,癥見心悸不安,氣短乏力,動則加劇,胸部悶痛,失眠多夢,盜汗,神倦懶言。連花清瘟膠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fā)燒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丹紅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脈養(yǎng)心。用于瘀血閉阻所致胸痹及中風,證見:胸痛,胸悶,心悸,口眼歪斜,言語蹇澀,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等癥;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腦病,腦血栓。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0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 辨證使用多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成藥: 烏雞白鳳丸: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帶。用于氣血兩虧引發(fā):

23、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少腹冷痛,體弱乏力,腰酸腿軟。 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1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 辨病使用多用于當代中成藥蟾酥注射液:用于急性、慢性化膿性感染;作為抗腫瘤、抗放射輔助用藥,有改進全身情況,恢復細胞免疫功效,提升白血球等作用,對白血病、食管癌、賁門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腸癌有顯著療效;用于肺結核、骨結核、附睪結核、淋巴結核病和淋巴結核等,搶救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香丹注射液:擴張血管,促進冠狀動脈血流量。用于心絞痛,亦可用于心肌梗塞等。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2頁 中藥飲片名稱使用現(xiàn)實

24、狀況及處方應付中藥飲片處方仍有正名、別名、并開名混用現(xiàn)象藥典與教科書脫節(jié)生產(chǎn)企業(yè)和醫(yī)療機構使用方法不一致沒有全國處方應付標準,各省甚至同一地域不一樣醫(yī)院標準也有較大差異,影響學術交流與傳承;應付標準不統(tǒng)一,易調(diào)劑混亂當代信息化診療模式,“處方應付”已轉(zhuǎn)變?yōu)椤疤幏綉_”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3頁五、中藥合理應用-藥品選擇規(guī)范中藥飲片名稱,設置中藥飲片處方用名,確保處方用名唯一性。保持中藥學教材與藥典中藥飲片名稱一致性。推進醫(y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變“處方應付”為“處方應開”。編寫出規(guī)范中藥飲片處方用名管理方法,中藥飲片處方用名標準、常見方劑中藥飲片品種及炮制品種選擇

25、目錄,指導醫(yī)生正確選擇中藥飲片基源、生品、炮制品。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4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一是說明兩種藥品之間相互關系,即傳統(tǒng)“七情和合”;二是說明處方中各藥品作用與主次,即方劑學中君、臣、佐、使;三是不一樣類別藥品及食物合并使用。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5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最早提出“七情”包含單行、相須、相使、相惡、相畏、相殺、相反。 蜀本草:“凡三百六十五種,有單行者七十一個,相須者十二種,相使者九十種,相畏者七十八種,相惡者六十種,相反者十八種,相殺者三十六種”。七情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6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單行指針對單純病情,選取

26、一個針對性強藥品,即能取得療效,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肺熱咳血。故單行就是單味藥應用。五十二病方方劑總共189首,其中僅有1味藥方劑110首,約占全書方劑總數(shù)58%內(nèi)經(jīng)記載十三個處方,僅用1味藥者有5方 傷寒論115首處方,僅有1味藥方劑4各,即文蛤散,甘草湯,燒揮散和蜜煎,約占全書方劑總數(shù)3%。 后中藥使用逐步由單味藥向藥品配伍后組成復方使用。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7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相須” (同類不可離)兩種功效類似藥品配合應用,能夠增強原有藥品功效。(無主輔之分) 如:石膏清熱瀉火 配伍增強清熱瀉火之功 知母清熱瀉火 乳香活血破瘀 配伍增強活血破瘀 沒藥活血破瘀 三棱

27、與莪術、大黃與芒硝、全蝎與蜈蚣、龍骨與牡蠣等。均屬相須配伍關系。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8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相使” (我之佐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一些共性藥品配合應用,或性能功效雖不相同,但治療目標一致藥品配合應用,而以一藥為主,另藥為輔,輔藥能提升主藥療效。(有主輔之分) 黃芪補氣利水(主) 茯苓提升黃芪補氣利水 茯苓健脾利水(輔) 枸杞養(yǎng)肝明目(主) 菊花提升枸杞補虛明目 菊花清肝明目(輔)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59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相畏、相殺二者是相畏與相殺是對一個問題,從兩個不一樣方面進行說明。同一配伍關系兩種不一樣提法,當藥品同用時,一藥毒性能被另一藥減低或消

28、除,在這種情況下,就前者來說,是相畏關系,就后者來說是相殺關系。 生半夏之毒能被生姜所解,稱為生半夏畏生姜,為相畏; (受彼之制)生姜能解生半夏之毒,稱為生姜殺生半夏之毒,為相殺。 (殺彼之毒)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0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相惡” (奪我之能)兩藥適用,一個藥品能使另一個藥品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 如人參惡萊菔子,萊菔子能消弱人參補氣作用。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1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相反” (兩不可合) 適用后,原有毒害效應增強,或產(chǎn)生新毒害效應兩味藥之間配伍關系?!笆朔础?、“十九畏”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2頁相須、相使藥品之間產(chǎn)生協(xié)同作

29、用,臨床選藥要充分利用。本經(jīng):“當用相須相使者良”相畏、相殺關系能減輕毒性、副作用,在使用有毒藥品時,應與配伍。本經(jīng):“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相惡關系,能降低療效,應加以注意。相反能產(chǎn)生毒性反應或強烈副作用,屬配伍禁忌,標準上應防止配伍。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3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方劑配伍組成基礎標準。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本帲杭丛谔幏街袑μ幏街髯C或主病起主要治療作用藥品。它表達了處方主攻方向,其藥力居方中之首,是組方中不可缺乏藥品。 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和主證藥品。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4頁五、中

30、藥合理應用-配伍佐藥:一是為佐助藥,用于治療次要兼證藥品,二是為佐制藥,用以消除或減緩君藥、臣藥毒性或烈性藥品,三是為反佐藥,即依據(jù)病情需要,使用與君藥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藥品。 使藥:一是引經(jīng)藥,引方中諸藥直達病所藥品,二是調(diào)和藥,即調(diào)和諸藥作用,使其協(xié)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經(jīng)常作為使藥入方。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5頁66因為疾病能夠表現(xiàn)為數(shù)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虛實互見、或寒熱錯雜復雜病情,所以中藥在臨床詳細應用中,常與其它藥品聯(lián)合使用。 有意識聯(lián)合或無意識聯(lián)合。 常見配伍形式有:中成藥之間配伍、中成藥與湯藥 配伍、中藥與西藥配伍以及中藥與食物配伍。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中

31、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6頁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 中成藥配伍使用當疾病復雜,一個中成藥不能滿足全部證候時,能夠聯(lián)合應用各種中成藥。各種中成藥聯(lián)合應用,應遵照藥效互補標準及增效減毒標準。功效相同或基礎相同中成藥標準上不宜疊加使用。藥性峻烈或含毒性成份藥品應防止重復使用。合并用藥時,注意中成藥各藥味、各成份間配伍禁忌。一些病證可采取中成藥內(nèi)服與外用藥聯(lián)合使用。 年6月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標準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7頁68 中成藥配伍使用注意應是在辨證一致前提下合并使用,或二者之間不會產(chǎn)生其它不良影響;應符合中醫(yī)治則、治法等要求。如扶正與祛邪主次先后等;中藥注射劑之間聯(lián)合使用應尤其慎重。

32、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8頁69 中成藥配伍使用功效協(xié)同,聯(lián)合增效。中氣下陷,久瀉脫肛,又兼見腎陽不足,腰膝冷痛者,可用補中益氣丸配合金匱腎氣丸;氣血不足、內(nèi)有熱毒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可用八珍湯配伍金剛藤糖漿。復雜病情,綜合兼顧。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可選擇治療糖尿病消渴丸、參芪降糖顆粒(膠囊、片)等與治療高脂血癥血脂康膠囊等配伍,糖脂雙調(diào)能夠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產(chǎn)生。內(nèi)服、外用配合應用。比如火毒上攻,咽喉腫痛,可內(nèi)服一清顆粒,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69頁70 中成藥與湯劑配伍使用應防止出現(xiàn)湯劑與中成藥

33、相互矛盾現(xiàn)象。應防止重復用藥,如用藥重復、劑量疊加。應防止出現(xiàn)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現(xiàn)象。湯劑與中成藥服用應間隔2小時。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0頁五、中藥合理應用-中成藥 中藥與西藥配伍使用 應盡可能了解兩種藥品之間相互關系,如有明確禁忌,應防止聯(lián)合應用。給藥路徑相同時,服用時應有一定間隔。應防止副作用相同中西藥聯(lián)合使用,也應防止有不良相互作用中西藥聯(lián)合使用。應注意觀察二者適用后病情改變,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及時停頓合并用藥,并對癥處理。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1頁72五、中藥合理應用-配伍 中藥與食物同服注意中藥與食物相宜相克防止飲食禁忌情況 滋補類中藥與

34、蘿卜相克 黃柏與蝦、蟹、螺相克 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2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給藥劑量與療程給藥劑型與路徑給藥時間給藥次數(shù)給藥速度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3頁對于有明確使用劑量,慎重超劑量使用。有使用劑量范圍中成藥,老年人使用劑量應取偏小值。 年6月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標準給藥劑量與療程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4頁中藥劑量普通是指中藥飲片單味在湯劑中成人一日服用量。中藥飲片劑量相對于西藥劑量而言含有其獨特特點,它不是標定一個明確劑量,而是一個劑量范圍。如當前教科書和藥典要求都是一個劑量范圍,普通稱之為常規(guī)劑量。中藥飲片有常規(guī)劑量、大劑量、小劑量

35、。 柴胡用大劑量在15g以上能疏散退熱治少陽?。恢袆┝?10g 疏肝解郁,行氣化滯;小劑量36g升陽舉陷治療中氣下陷中藥劑量雙向調(diào)整作用:三七、枳實給藥劑量與療程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5頁藥典上只對飲片常規(guī)劑量進行要求,而未對大劑量、小劑量使用進行界定。 藥典劑量存在不嚴謹、不合理 與經(jīng)方原劑量和實際臨床用量相比,藥典要求劑量閾值偏小 從藥效物質(zhì)來講,與中成藥相比,劑量范圍偏小 與西藥劑量要求相比,劑量范圍偏小 用量要求不統(tǒng)一給藥劑量與療程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6頁中藥飲片以復方形式應用于臨床,發(fā)揮藥效是配伍后藥效,患者實際服

36、用不是單味飲片,而是整個處方全部中藥飲片總和。所以中藥處方劑量對于中醫(yī)臨床尤為主要。中藥飲片劑量定義及標準含糊,造成臨床上對中藥飲片單味劑量應用往往突破標準,造成臨床“大處方”(藥味多、劑量大)現(xiàn)象嚴重。 給藥劑量與療程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7頁藥典要求劑量要合理、規(guī)范建立中藥處方劑量標準 杭州以行政命令方式明確要求:“治療常見病、多發(fā)病方劑,每帖用藥普通控制在18味以內(nèi),價格控制在40元以內(nèi)” 加強臨床使用監(jiān)管給藥劑量與療程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8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療程是患者連續(xù)服用藥品時間。它依據(jù)藥品性質(zhì)和患者病

37、情來確定,與用藥安全、有效親密相關素問記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安恍г俜薄爸胁〖粗埂苯o藥劑量與療程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79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療程蓄積中毒致中藥肝損害,用藥時間過長占50.72 沒有循證藥學研究支持給藥劑量與療程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80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湯劑自商代伊尹創(chuàng)制,為中藥最基礎使用最廣泛劑型,可依據(jù)辨證論治需要隨證加減藥品,而且含有吸收快、制備簡單優(yōu)勢,“湯者蕩也”。中成藥有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貼膏劑、涂膜劑、合劑、口服液、糖漿劑、注射劑、滴丸劑、涂抹劑、膠劑、片劑

38、、栓劑、丹劑、煎膏劑 、凝膠劑、軟膏劑、氣霧劑等21種劑型。給藥劑型與路徑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81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給藥路徑是藥品進入機體方式方法。不一樣給藥路徑藥品吸收速度不一樣,普通靜脈吸入皮下直腸或舌下口服皮膚,但就一些藥品而言,舌下或直腸給藥時,吸收速度僅次于靜脈給藥和吸入給藥,常見口服劑型吸收普通次序是:溶液劑混懸劑膠囊劑片劑丸劑包衣片劑。給藥劑型與路徑中藥應用形式及合理用藥詳解第82頁五、中藥合理應用-給藥方法“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睉罁?jù)患者體質(zhì)強弱、病情輕重緩急及各種劑型特點,以及方便使用角度,選擇適宜劑型。能口服給藥,不采取注射給藥;能肌內(nèi)注射給藥,不選取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