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閱讀答案_第1頁
《三峽》的閱讀答案_第2頁
《三峽》的閱讀答案_第3頁
《三峽》的閱讀答案_第4頁
《三峽》的閱讀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峽的閱讀答案三峽的讀答案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_,_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 溯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嗚三聲淚沾裳。”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學家_(人名)。2、將文章中空缺的語句填寫在下面橫線上。答:_,_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嶂:_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溯:_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疾:_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自非

2、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_空谷傳響,哀轉久絕。譯文:_5、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點。答:_參考答:1、酈道元2、素湍綠潭回清倒影3、像屏障一樣的山峰。逆流而上??臁!⑷绻皇钦绾桶胍?,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空曠的山谷傳來猿猴 啼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5、三峽的山的特點是連綿不斷、高聳峻拔。夏季江水的特點是江水盛大、 水流湍急。(意思對即可)三峽的讀答案 2【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

3、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阸,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 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 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 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赑怒,鼓若山騰,浚波頹迭,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節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注】巨阸():巨險。阸:險阻重地。禹:大禹,傳說中夏朝的第

4、 一代君主。赑(b)怒:形容氣勢壯大。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 作。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分)(1)略無闕處 (2)良多趣味(3)素氣云浮 (4)非駟馬之追也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分)(1)空谷傳響,哀轉久絕。(2)水非石鑿,而能入石。3.用“”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分)往 來 遙 觀 者 常 若 霧 露沾 人 窺 深 悸 魄。4. 【乙】文與【甲】文“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哪 一句?(2 分)答:5.請概括【甲】文長江的夏水與【乙】文黃河的孟門之水特點異同,并找出 兩者在描寫方法的運用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分)答:答案(1)現寫作“缺”,斷缺。)確實,實

5、在3)白色4)不譯,主謂 之間2.(1)空曠的山谷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2)水(雖然)不是鑿石頭的鑿子,卻能穿入巖石。3.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4.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颉傲鞲≈?,非駟馬之追也”。5.同:二水既盛且速。異:黃河的孟門之水氣勢恢宏。描寫方法運用上的相同之處:都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三峽的讀答案 3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小題 2、解釋列劃線的詞(4 分)略無闕處( ) 不見曦月( )良多趣味( ) 乘奔御風( )【小題 3、用現漢語翻譯下的句子(4 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拘☆} 4、作者哪些方面描三峽自景觀的?如寫得? 分)【小題 】、三峽適合修水力發站,可以從文找出條理由,請自 己的語概括,并寫文中印理由的原句 )理由 1: 原句:理由 2: 原句:答案【小題 1】(2 分) 酈道元 水經注【小題 1】(4 分) 絲毫 太陽 實在 奔馳的馬【小題 1】(4 分)如果不

7、是正午或半夜的時候,看不見太陽和月亮。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拘☆} 1】(4 分)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 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小題 1】(4 分)理由 1:水流急 原句: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 2: 落差大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拘☆} 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么回答 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合所在句子進行。【小題 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 思解釋?!拘☆} 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文意,再

8、按 要求進行概括。【小題 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結合寫 水的語段來概括篩選。三峽的讀答案 4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自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分)(1)略無闕處 闕:(2)沿溯阻絕 溯:(3)則素湍綠潭

9、素:(4)屬引凄異 屬(5)故漁者歌曰 故:2.翻譯下列句子。 分)(1)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3.文中引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 淚沾裳”,“淚沾裳”與前文中 寫猿聲的和形成照應。(每格限填一字)(2 )4.第段寫出了山的什么特點?第段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4 分)【答案 分通“缺” 而上 (3)素 (4) 屬:連接 (5)故: 所以。2.(4 分)解析: 即使騎著飛奔的馬,乘著迅疾的風,也沒有它快。(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有很多的趣味。3. (2 分)解析:“凄”和“哀”。4. (4 分)解析:山:連綿不絕,重重疊疊,高可蔽日。水:水勢險惡、水位高、

10、水流急。三峽的讀答案 5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1)良多趣味()(2)林寒澗肅()(3)屬引凄異()(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_3

11、文中用_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 _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_參考答:1(1)真(或實在);)寂靜;(3)連續;(4)快2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 瀑布飛流沖蕩。3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4描寫對象和寫法相同:同寫三峽、猿鳴、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寫法。 三峽的讀答案 6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題目。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

12、布,飛漱其間,清 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小題 1:下列詞語中的劃線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乘奔御風:飛奔的馬B素湍綠潭:白色的急流C屬引凄異:接連不斷D哀轉久絕:與世隔絕小題 2:翻譯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小題 3:按要求填空。明末清初的張岱曾說:“古人記山水,太上酈道元”作為山水游記文學 的巨擘,酈道元確實是寫景高手。寥寥幾筆,突出了山峽的山_ 、_ 的 特自己用四字短語概括水,先用“_ 寫夏水的盛用 原文的四字短語填空又用“朝發白帝,暮到江

13、陵”寫出江水的湍急。山是水 的伏筆,水是山的呼應,山水相得益彰,真是天地大書中一幅絕美的插圖。小題 4:文章結尾引用漁人的歌謠有什么作用?參考答:小題 1:D小題 2:若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啊。小題 3:連綿不絕,高聳挺拔;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小題 4: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氛圍;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 試題解:小題 1:D 中“絕”:消失。小題 2: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 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小題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只要讀懂文章,此題便會迎刃而解。 小題 4:本題考查引用的作用。解

14、答此題時,一定要聯系上下文。三峽的讀答案 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題。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溯阻王命急時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 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在文中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_2翻譯下列語句。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_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_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_素湍綠潭,回清倒影。_3第 1 段從總觀的角

15、度寫,描寫了山的哪幾個特點? _4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寫的是三峽哪一時節的景象?漁歌的引用給文章增加 了什么色彩?_參考答案:1朝發白帝暮到江陵2聲音連續不斷,異常凄厲,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 即使是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樣快。常常聽到高處傳來猿猴的叫聲,凄厲異常,綿延不息,(那叫聲)在空谷 中鳴蕩,哀婉凄切,久久不絕。白色的疾流,碧綠的深水,回旋著清波,倒映 對即可)3三峽之長、山巒之密、山峰之高。4深秋時節的景象,增添憂郁、凄涼的色彩。三峽的讀答案 8從重慶乘船到武漢,我游覽了世界聞名的長江三峽。三峽的山好奇啊。夔門像刀砍劍劈,筆直 uqio( 群山起伏高聳, 云霧繚繞,有

16、的像蘑菇,有的像駱駝,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個山峰一個模樣!三峽的水好急啊。長江像野馬奔騰,嘶鳴吼叫。江水在山叢中七彎八拐,東 闖西撞。它撕咬崖縫,拍打巖石,濤聲嘩嘩響。三峽的船好險啊。江水翻卷,漩渦連漩渦,波浪推波浪,大輪船像搖籃,又 像竹葉,隨著浪花飄。有時像要碰著壁;有時山巖又好像要掉下來啊,百里山峽,好一幅百里山水畫!從有個漁民在江中捕魚,一天,天昏地漁民迷失了方向, 不幸被波濤卷入江中,一個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頂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 過去了,漁民沒有回來,姑娘卻化作了一塊巖石。從此,他從早到晚,不怕雨淋 日曬,為過往船只當航標。多美的神女峰,多 ling ( )的姑娘!我們的大輪船順

17、江而下, 平安無事,原來是她在為我們指引航向哩!好詞:起伏高聳云霧繚繞 嘶鳴吼叫 雨淋日曬平安無事佳群山起伏高聳,云霧繚繞,有的像蘑駝,有的像仙女, 真是一個山峰一個模樣!2.江水翻卷,漩渦連漩渦,波浪推波浪,大輪船像搖籃,又像竹葉,隨著浪 花飄。1.?!吧綆p”的“巔”是()(上下 左右)結構,用部首查字法應查()(山 頁) 部,除部首外還有()(十五 十六)畫。參考答案:上下 ; 山 ; 十六2.理解文中的句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一個(),這句是把()比作() 和()。參考答案:比喻句 ; 大輪船 ; 搖藍 ; 竹葉3.“我更喜歡三峽中的神女峰?!边@句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承上啟下

18、B.總結上文C.引起下文正確答案:A4.看拼音選詞語。shn lingA.繕良B.善良正確答案:B5.看拼音選詞語。duqioA.陡峭B.陡俏正確答案:A三峽的讀答案 9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 良多趣味( ) (

19、2)林寒澗肅( )(3)屬引凄異( ) (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_2. 文中用“_”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_”寫盡了 深秋的凄婉幽美。3. 昔日酈道元筆下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加聞名于世,吸引了無數中 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游詞,向前來觀光的游客 介紹三峽的風景特征及時代變化?!鞠嚓P鏈接】新華網三峽工地 月 20 日專電(記者江時強、劉詩平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時,三峽壩頂上激動的建設者們見證了大壩最后一方 混凝土澆筑的歷史性時刻。至此,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于在中國長江西 陵峽

20、全線建成。三峽大壩建成后,大壩本身就是一道壯麗的景觀。北京三峽游的線路一直在 追蹤三峽大壩的建設進程。導游詞:_考答案1. 真的(實在) (2)寂靜 (3)連接 (4)飛奔的馬2. 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樹,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 3.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4. 示例:各位游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 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 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桔; 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 游此地。三峽的讀答

21、案 閱讀下面的兩個文言語段,完成 題。(共 11 分)【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 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是晴 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 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節選自酈道元三峽)【乙】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 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

22、皆無 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注: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太、華、衡、廬:泰山、華山、 衡山、廬山。翳:遮蓋,這里指云。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分)(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1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20.【甲】【乙】兩文都寫到山,兩文段寫的山各有什么特點? 分)21.甲乙兩文段抒發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請簡單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3 分)參考答案:18. (1) 快 (2) 全,都(每小題 1 分,共 2 分) 19. (1) 如果不是正午和 半夜,就看不見日光和

23、月亮。 (2) 議論的人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 這種奇異的景象。(每句 2 分,共 4 分) 20. 【甲】文描寫的三峽兩岸的群山 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峻、遮天蔽日的特點;【乙】文描寫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 有高、奇、秀等特點。(2 分) 21. 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意 思對即可)(3 分)三峽的讀答案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 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 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選

24、自 酈道元三峽)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 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 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是日, 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 散,亦可異也。(節選自陸游入蜀記)注釋 謁: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這里是進見神靈。祠:供奉 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霽: (雨雪停止)天放晴。纖翳:一絲一毫的云彩。翳,遮蓋,這里指云。1解釋下面加粗字。略無闕處_雖乘奔御風_惟神女峰上_不可悉見_2下列之與春冬之時中之的

25、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久之不散B物外之趣C心之所向D便實釘之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_4甲乙兩文中的山各有怎樣的特點?都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_參考答案:1同缺,空缺 即使 只 都2B3重重疊疊的巖峰像屏嶂一樣,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峰巒直上云霄,山腳徑直插入江水中。(意對即可)4甲文段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乙文段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點。對祖國壯麗山川 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言之有理即可)三峽的讀答案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 題。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陰絕。或王命急宣,有

26、時朝發白帝,幕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 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_ ,_ ?!? 、本文的作者是北魏的_7 、解釋下列多義詞絕:沿溯阻絕( ) 哀轉久絕( )自:自三峽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8 、將文中空缺的語句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9 、翻譯句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_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_。10、按要求填寫有關語句: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_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_。詩人:_詩句:_12、 文末以漁歌作結

27、有什么作用?_13、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_參考答:6、 酈道元7、 絕:隔絕 消失 自:從、由 如果8、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9、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兩的景物。 懸泉 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10、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11、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12、 進一步突出三峽秋天的凄異。13、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三峽的讀答案 三 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 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

28、之時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 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 辨析劃線詞義:(1)絕絕巘多生怪柏( ) 哀轉久絕( )(2)其飛漱其間( ) 其間千二百里( )(3)自自非亭午夜分( ) 自三峽七百里中( )(4)三巴東三峽巫峽長( ) 猿鳴三聲淚沾裳( )2、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_(2)空谷傳響,哀轉久絕。_3、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寫的是三峽哪一時節的景色?漁歌的引用給文章增添 了什么色彩?_4、閱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

29、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三峽第段與這首詩的_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 湍急的特點;文章第段與詩中_句相對應。參考答案:1、(1)極;消失(2)他們;這(3)如果;在(4)數詞;多次2、(1)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2)(聲音)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3、深秋時節的景象憂郁的色彩4、一、二、四句 兩岸猿聲啼不住。三峽的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一)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 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

30、清倒影。 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 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酈道元三峽)(二)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 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 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 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 有時見日。(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含義。(1)略無闕處( )(2)雖乘奔御風( )(3)負勢競上( )(4)望峰息心( )2下列加粗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清榮峻茂,良多趣味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D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3、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譯文:_(2)經綸世務者,窺欲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