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5-傳送帶模型的結論總結_第1頁
專題5-傳送帶模型的結論總結_第2頁
專題5-傳送帶模型的結論總結_第3頁
專題5-傳送帶模型的結論總結_第4頁
專題5-傳送帶模型的結論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傳送帶傳送物體的結論總結基本道具:傳送帶分水平和傾斜兩種情形 、物件分有無初速度兩種情形問題基本特點:判斷能否送達、離開速度大小、歷時、留下痕跡長度等等。基本思路:分析各階段物體的受力情況,并確定物件的運動性質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 同決定,即動力學觀點典型事例:一、水平傳送帶例1:如下列圖,設兩半徑均為R的皮帶輪軸心間距離為 L,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 素為卩物塊可視為質點質量為 m,從水平以初速度 vo滑上傳送帶左端。試討論物體在 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假設物塊為深色,傳送帶為淺色gg S=L2 23、vov 2 gL ,只能滑至離左端S=h 處停下,vt=o,歷時t= ,留下痕跡 S=S=

2、-0-2 gg2 g(二) 假設傳送帶逆時針以速度勻速運動,可能出現:1、vo= . 2 gL恰好能或恰好不能、到達右端,vt=0 ,歷時t=-,留下痕跡長 S有兩種g2、vo2、vo、.2一gL,從右端滑出,vt= : V:2 gL,歷時 t=Vo2.Vo 2 gLg留下的痕跡I 2 R長厶I 2 R長厶S也有兩種情形:1當vv時,tL+ nR3、vov 2 gL,物塊先向右勻減速至離左端L 2 R S=vt+L;2、當v時, S=2t2出處,速度減為零,歷時巴,之2 gg情形:1當 vv (L 2 R) g 時, S=vt+L = v vo +l;(2)當 v2 R) g 時,VogJvo

3、 S=2L+ nR注意:痕跡長至多等于周長,不能重復計算。后,1、如果Vo旬,物塊將一直向左勻加速運動,最終從左端滑落,vt=vo,又歷時t2=t1,留下的痕跡長 S=2vt1但至多不超過 2L+2 nR2如果Vo V,物塊將先向左勻加速運動一段時間t2=2如果Vo V,物塊將先向左勻加速運動一段時間t2=,再隨傳送帶一起向左勻速運動段時間t3= (V0 ),最終從左端滑落;Vt=v,留下的痕跡長2 gv S=V tl + t2+0 ti-t22但最多不超過 2L+2 nR.(三)假設傳送帶順時針以速度v勻速運動,可能出現1.0価w., V22 gL,物塊一直做勻加速運動,從右端滑出,vt=

4、. V:2 gL ,歷時v:2 gL Vot=,留下的痕跡長 S= vt L(但最多不超過2L+2 nRv22 gL v vov v,物塊先向右做勻加速,歷時ti = _V,后隨傳送帶一塊以速度vg勻速運動,歷時2t2=Vo2 gL V勻速運動,歷時2t2=Vo2 gL V22 gv留下的痕跡長辛但此時必有 S3. vo=v,物塊始終隨傳送帶一塊向右勻速運動,歷時Lt= , vt=v,Vo S=0、傾斜傳送帶例2 :如下列圖。傳送帶傾角為 B兩輪半徑均為 R,、傾斜傳送帶例2 :如下列圖。傳送帶傾角為 B兩輪半徑均為 R,軸心間距 離為L。物塊的質量為 m可視為質點。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 因數為

5、試討論物體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假設物塊為深色, 傳送帶為淺色:(一)傳送帶順時針以速度 v勻速運動,而物塊輕放于最低端,可 能出現:jiWtan (即mgs in 怖geos B,無論 V多大物塊無法被傳遞到頂端;tan (即mgsin 卩mgcos,說明物塊放上后將向上勻加速運動受力如圖,加速度a=g(cossin )0(1)如果v.2g( cos sin )L ,則物塊一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至頂端vtvt= 2g( cos留下的痕跡長 S= v t L (但至多不超過 2nR2L)。 如果v v - 2g( cossi n)L ,則物塊先向上勻加速運動至離底端2VSi =2g( cos2V

6、Si =2g( cos,歷時sin )ti= g(cossin )之后,mgsin 1 mgcos,滑動摩擦力突變為靜摩擦力,大小f mgsin B,物塊隨傳送帶一起以速度v向上勻速運動,直至從頂端滑離;v t= V,又歷時t端滑離;v t= V,又歷時t2=vV2g( cos sin )留下的痕跡長 S=2g(2Vcossin )Si v L。二傳送帶順時針以速度v勻速運動,而物塊輕放于最頂端,可能出現: 說an即mgsin匪卩mgcos,無論v多大,物塊無法被傳遞到底端; (ivtan j即mgsin卩mgcos,物體將勻加速下滑,加速度a=g(sin 0卩co9,B 2L從底端滑離; v

7、 t=、2gl (sin cos ),歷時t= ,”g(sin cos )留下的痕跡長 S= vt+L 但至多不超過 2nR2L。(三)傳送帶逆時針以速度 v勻速運動,而物塊輕放于最頂端,可能出現:1. v.2g( cos sin )L ,物塊一直向下勻加速運動,a=g(sin +卩cos),從底端滑離;vt=2g( cos sin )L,留下痕跡長 S=vt L(但至多不超過2nR2L)。2. vv . 2g( cos sin )L ,物塊先向下以加速度ai=g(sin +卩cos)做勻加速運動,至距頂端Si =2g(2vcos頂端Si =2g(2vcos處,速度到達sin )v,歷時ti=

8、2g(cossin ),此后,1如果(iv tan 0,則繼續以ai=g(sin 卩cos)向下做加速運動,從底端滑離時vt=、v22a2(LSi),又歷時t2=v,整個過程中留下痕跡長為 S,當v t 3 v 時, S=-2g( cos sin )2如果pan 0則物塊將隨傳送帶以速度v 一起向下勻速運動(這期間滑動摩擦力變為沿斜I s面向上的靜摩擦力),直至從底端滑離;v t= v,又歷時t2=丄,整個過程中,留下的痕跡v2長 S= Si。2g( cos sin )四設傳送帶足夠長,且吟an開始時,傳送帶靜止,物塊輕放于最頂端。現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 ao逆時針開始運動,當其速度到達vo

9、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物塊在傳送帶上面留下了一段痕跡,物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痕跡的 長度 So【分析】依題意可知,物塊能在傳送帶上留下一段痕跡,現設傳送帶勻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ao g(sin +卩cos).如果aog(sin +卩cos),則物塊將隨著傳送帶一起運動,并始終保持相對靜止,不會留下一段痕跡,這與題設條件不符。設傳送帶勻加速運動時間ti,自開始至物塊速度也達V0共歷時t,則vo= aoti=at 物塊速度到達 vo之前,受力如圖甲,加速度a= g(sin +卩cos).、 1物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 S= aoti2+ vo tti - at22物塊速度

10、到達vo時,/ mgsin霍口 mgcos,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突變 為靜摩擦力F靜=mgsin方向沿斜面向上,之后,相對傳送帶靜止隨傳送帶一起以 vo向下勻速運動。受力如圖乙所示。聯立可得;mg2mg穩固練習1.如下列圖,一水平方向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度 一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體以恒定的速率2光滑水平面上,這時速率為v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Bv1v2,貝y v2=v穩固練習1.如下列圖,一水平方向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度 一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體以恒定的速率2光滑水平面上,這時速率為v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Bv1v2,貝V v2 z =v2 v2多大,總

11、有 v2 = v2 v1=v2 時,才有 v2,=v1傳送帶右端有 v2沿直線向左滑上傳送帶后,經過一段v1沿順時針方向運動,時間又返回A、假設B、假設C、不管D、只有2 已知一足夠長的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傾角為以一定的速度勻速運動。某時刻在傳送帶適中的位置沖上一定初速度的物塊如圖a,以此時為t=0時刻記錄了小物塊之后在傳送帶上運動速度隨時間的 變化關系,如圖b所示圖中取沿斜面向上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 其中兩坐標大小 W V2。已知傳送帶的速度保持不變, 帶間的(itan B g 取 10 m/s2,貝9A 0t1內,物塊向上做勻減速運動B t1t2內,物塊向上做勻加速運動C. 0t2內,傳送帶對

12、物塊的摩擦力始終沿斜面向下D . t2以后物塊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做勻速運動不受摩擦力作用mrm)v2 將一個粉筆頭輕放在以 2m/s的恒定速度運動在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上后,傳送帶上留下一條長度為4m的劃線。假設使該傳送帶仍以2m/s的初速改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恒為1.5m/s2,且在傳送帶開始做勻減速運動的同時,將另一粉筆頭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 和第一個相同輕放在傳送帶上,該粉筆頭在傳送帶上能留下一條多長的劃線?3解析:在同一 vt坐標圖上作出兩次劃線粉筆頭及傳送 帶的速度圖象,如下列圖。第一次劃線。傳送帶勻速,粉筆頭 勻加速運動,AB和OB分別代表它們的速度圖線。速度相等時B點,戈U線結束

13、,圖中的面積代表第一次劃線長度-,即B點坐標為4, 2,粉筆頭的加速度2第二次劃線分兩個 AE代表傳送帶的速度圖線,它的加速度為可算出E點坐標為4/3,0。OC代表 第一階 段粉 筆頭的 速度 圖線,C點表示二者速 度相同r .-丿 耳I I: 即 C 點坐標為1,0.5該階段粉筆頭相對傳送帶向后劃線,劃線長度,-:卩。等速后,粉筆頭2超前,所受滑動摩擦力反向,開始減速運動,由于傳送帶先減速到 0,所以后來粉筆頭一直勻減速至靜止。CF代表它在第二階段的速度圖線。可求出 F點坐標為2, 0此階段粉 TOC o 1-5 h z 41筆頭相對傳送帶向前劃線,長度。可見粉筆頭56相對傳送帶先向后劃線

14、1m,又折回向前劃線1/6m,所以粉筆頭在傳送帶動能留下1m長的劃線。如下列圖,傳送帶與地面傾角9=37 AB長為16m,傳送帶以10m/sA,的速度勻速運動。在傳送帶上端A無初速地釋放一個質量為0.5kg的有-色物體,它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系數為尸0.5 , g=10m/s2b -.求:物體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有色物體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提示:ASi提示:ASin si-si=5m 超前 S= S2- s2=1m 落后SiAS2痕跡L=5m如下列圖,傳送帶始終保持 v=4m/s痕跡L=5m如下列圖,傳送帶始終保持 v=4m/s的速度順時針方向運動,一個質量為m=1.0kg,初速度為零的

15、小物體放在傳送帶的左端 a處,假設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素=0.2,傳送帶左右兩端ab的距離為s=8m。求物體從左端a處運動到右端 b處的時間;t= 3s 如下列圖,電動機帶著繃緊的傳送皮帶始終以u0= 2m / s的速度運動,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現把某一工件輕輕地放在皮帶的底端,經過一段時間后,工件被送到高h = 2m的平臺上,已知工件與皮帶2間的動摩擦因數 尸3/2, g=10m/s 輕地放在皮帶的底端,經過一段時間后,工件被送到高h = 2m的平臺上,已知工件與皮帶2間的動摩擦因數 尸3/2, g=10m/s ,求:工件從傳送皮帶底端運動到頂端所用的時間;在此過程中工件在傳送帶

16、上留下多長的劃痕。6解:1工件剛開始運動時與傳送皮帶之間有相對滑動,工件剛開始沿傳送皮帶向上勻加速運動.斜面長度hsin304m工件勻加速運動時mgcos30mg sin 30ma、2工件的加速度 a g cos30 gsin302.5m/s工件到達速度 U = 2m/s所需時間t100.8sa此過程工件沿傳送皮帶向上運動的位移Xi利20.8m L在此之后由于工件與傳送皮帶相對靜止,工件以u= Xi利20.8m L在此之后由于工件與傳送皮帶相對靜止,工件以u= 2m/s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工件勻速運動經歷t2L x11.6sVo工件從傳送皮帶底端運動到頂端所用的時間t t1 t22.4s22在工

17、件勻加速運動過程中傳送皮帶運動的距離為x2vj 11.6m此過程中的相對位移大小即劃痕為 xx2 - x10.8m(06高考題)一水平的淺色長傳送帶上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點,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仏初始時,傳送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現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ao開始運動,當其速度到達Vo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 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黑色痕跡的長度.7解:根據 傳送帶上有黑色痕跡”可知,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發生了相對滑動,煤塊的加速 度a小于傳送帶的加速度 ao。根據牛頓定律,可得a=(ig設經歷時間t,傳送帶由靜止開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18、o,煤塊則由靜止加速到v,有vo=aot v=at由于aao,故vvo,煤塊繼續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再經過時間t,煤塊的速度由v增加到vo,有v=v+at郝雙此后,煤塊與傳送帶運動速度相同,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不再產生新的痕跡。設在煤塊的速度從 o增加到vo的整個過程中,傳送帶和煤塊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o和s,有12vo2so=2 aot +vots= 2a傳送帶上留下的黑色痕跡的長度l=So傳送帶上留下的黑色痕跡的長度l=So s由以上各式得Iv2(a。g)DD&右圖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臺皮帶傳送機組成,一臺水平傳送,A、B兩端相距3m,另一臺傾斜,傳送帶與地面的傾角為37C、D兩端相距4. 45m,B、C相距很近。水平傳送 帶以5m/s的速度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現將質量為10kg的一袋大米無初速度地放在 A端,它隨傳送帶到達B端后,速度大小不變地傳到傾斜傳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