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1頁
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2頁
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3頁
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4頁
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 成品油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手冊目 錄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533100296 引 言 PAGEREF _Toc533100296 h I HYPERLINK l _Toc533100297 1.適用范圍 PAGEREF _Toc533100297 h 4 HYPERLINK l _Toc533100298 2.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533100298 h 4 HYPERLINK l _Toc533100299 3.術語

2、和定義 PAGEREF _Toc533100299 h 6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0 3.1危險源 PAGEREF _Toc533100300 h 6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1 3.2風險 PAGEREF _Toc533100301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2 3.3風險點 PAGEREF _Toc533100302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3 3.4 風險辨識 PAGEREF _Toc533100303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4 3.5 重大風

3、險 PAGEREF _Toc533100304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5 3.6 風險評估 PAGEREF _Toc533100305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6 3.7 風險分級 PAGEREF _Toc533100306 h 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7 3.8 風險分級管控 PAGEREF _Toc533100307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8 3.9 風險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533100308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0

4、9 3.10風險信息 PAGEREF _Toc533100309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0 3.11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 PAGEREF _Toc533100310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1 3.12 事故隱患 PAGEREF _Toc533100311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2 3.13隱患排查 PAGEREF _Toc533100312 h 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3 3.14 隱患治理 PAGEREF _Toc533100313 h 9 HYPERLINK

5、 l _Toc533100314 3.15事故隱患排查清單 PAGEREF _Toc533100314 h 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5 3.16 隱患治理信息臺賬 PAGEREF _Toc533100315 h 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6 3.17 成品油 PAGEREF _Toc533100316 h 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7 4.工作流程 PAGEREF _Toc533100317 h 10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8 5. 策劃準備 PAGEREF _Toc533100318 h

6、 1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19 5.1機構人員 PAGEREF _Toc533100319 h 1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0 5.2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533100320 h 1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1 5.3教育培訓 PAGEREF _Toc533100321 h 12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2 5.4信息收集 PAGEREF _Toc533100322 h 13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3 6.風險管控 PAGEREF _Toc5331003

7、23 h 14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4 6.1評估單元劃分 PAGEREF _Toc533100324 h 14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5 6.2風險辨識 PAGEREF _Toc533100325 h 16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6 6.3 風險評估 PAGEREF _Toc533100326 h 1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7 6.4風險管控措施 PAGEREF _Toc533100327 h 2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8 6.5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 P

8、AGEREF _Toc533100328 h 23 HYPERLINK l _Toc533100329 6.6風險管控信息告知 PAGEREF _Toc533100329 h 23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0 7隱患治理 PAGEREF _Toc533100330 h 24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1 7.1事故隱患排查清單 PAGEREF _Toc533100331 h 24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2 7.2事故隱患排查 PAGEREF _Toc533100332 h 24 HYPERLINK l _Toc533100

9、333 7.3隱患判定 PAGEREF _Toc533100333 h 27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4 7.4 隱患治理 PAGEREF _Toc533100334 h 28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5 7.5隱患治理信息臺賬 PAGEREF _Toc533100335 h 2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6 8持續改進 PAGEREF _Toc533100336 h 29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7 8.1檔案管理 PAGEREF _Toc533100337 h 29 HYPERLINK l _T

10、oc533100338 8.2 動態評估 PAGEREF _Toc533100338 h 30 HYPERLINK l _Toc533100339 附錄 PAGEREF _Toc533100339 h 3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40 附錄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PAGEREF _Toc533100340 h 31 HYPERLINK l _Toc533100341 附錄B風險矩陣法(LS) PAGEREF _Toc533100341 h 33 HYPERLINK l _Toc533100342 附錄C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估法(LEC) PAGEREF _Toc53

11、3100342 h 36 HYPERLINK l _Toc533100343 附錄D風險程度分析法(MES) PAGEREF _Toc533100343 h 381.適用范圍本手冊適用于省內成品油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建設。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549號)省安全生

12、產條例(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5號)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國務院安委辦20163號)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國務院安委辦201611號)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06第23號)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55號令,79號令修訂)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安監總管三2012103號 );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安監總管三2017121號)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規定(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號)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冀發201722號

13、)關于深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控制機制建設的意見(冀安委辦20171號) 關于進一步落實深化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一個臺賬、四個清單”工作的提示函(冀安委辦函201867號)關于做好2018年原油成品油經營企業年度定期檢查工作的通知(商市運函201868號);省成品油零售市場管理規定(冀商運行字201736號)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GB 35181-2017)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2014年版)(GB50156-201

14、2)車用乙醇汽油儲運設計規范(GB/T50610-2010)加油站作業安全規范(AQ3010-2007)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3013-200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AQ3035-2010)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罐區現場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范(AQ3036-2010)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分析)應用導則(AQ/T:3049-2013)加油加氣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AQ/T3050-2013)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33000-2016)加油站服務技術規范(SB/T10591-2011)成品油倉儲企業服務技術規范(SB/T10592

15、-2011);3.術語和定義3.1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在分析生產過程中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時,危險源可稱為危險有害因素,分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類。危險源的構成:-根源:具有能量或產生、釋放能量的物理實體。如起重設備、電氣設備、壓力容器等等。-行為:決策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的決策行為、管理行為以及作業行為。-狀態:包括物的狀態和作業環境的狀態。3.2風險對傷害的一種綜合衡量,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的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

16、指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后,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可能性嚴重性。風險是危險源的屬性,危險源是風險的載體。3.3風險點風險伴隨的設施、部位、場所和區域,以及在設施、部位、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活動,或以上兩者的組合。3.4 風險辨識識別風險的存在并確定其分布和特性的過程。3.5 重大風險發生事故可能性與事故后果二者結合后風險值被認定為重大的風險類型。3.6 風險評估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分級,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予以確定的過程。3.7 風險分級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危險源所伴隨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劃分等級

17、。3.8 風險分級管控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風險越高,管控級別越高;上級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同時管控。3.9 風險控制措施企業為將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針對該風險而采取的相應控制方法和手段。3.10風險信息辨識部位、存在風險、事故類型、主要管控措施、風險分級、責任部門、責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綜合。3.11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成品油企業各類風險信息(3.10)的集合。3.12 事故隱患指不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

18、能導致事故發生或導致事故后果擴大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3.13隱患排查成品油企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3.14 隱患治理指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3.15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明確排查的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和人員、排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排查時間等內容。3.16 隱患治理信息臺賬隱患治理信息臺賬應當包括隱患名稱、隱患等級、治理措施、完成時限、復查結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等內容。3.17 成品油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

19、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4.工作流程 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流程5. 策劃準備5.1機構人員成品油企業應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前,成立以成品油企業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或機構),成員應包括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其職責是組織各部門分崗位、分工種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并逐步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工作體系。雙重預防機制規范化建設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風險辨識評估工作,成品油企業應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成品油企業自身技術力量或人員能力暫時不足的情況下,可聘請外部機構或專家幫助開展相關工作。依法設置安全生產

20、管理機構的成品油企業應當設立安全總監(首席安全官),專職負責安全生產工作。5.2工作制度5.2.1管理制度成品油企業應根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要求,結合成品油企業的實際制定或完善成品油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制度。例如: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險作業管理制度;動能隔離上鎖掛牌制度;風險崗位應急處置制度;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考核制度;風險動態評估制度;安全風險的公告與警示制度; 5.2.2責任制成品油企業是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的責任主體;應當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其他負責人、各部門、各崗位及從業人員的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的責任,并保障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根據生

21、產組織、工藝等行業特點,逐級編制并發布風險分布圖。 5.2.3安全操作規程根據設備、場所、環境等環節變化情況,及時修改完善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應包括以下內容:適用范圍;崗位安全作業職責;崗位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崗位勞動防護用品佩戴要求;崗位作業安全要求;崗位應急要求。5.3教育培訓5.3.1培訓目的確保建設工作順利、高效開展;確保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后有效運轉。5.3.2培訓范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其他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各崗位負責人、普通員工;外包單位管理及作業人員。5.3.3培訓內容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方法及具體要求;風險辨識評估方法;各部門、各崗位的風險管控內主要措施;隱患排查治

22、理方法;隱患排查治理等相關內容。5.3.4培訓效果掌握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相關知識;具備參與風險辨識、評估和管控的能力。5.4信息收集5.4.1內部信息成品油企業安全管理現狀、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經驗;普通員工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等;裝卸車工藝流程、作業環境和設備設施情況;建設、儲存、經營運行過程中形成的勘查、設計、評估評價、檢測檢驗、專項研究、實驗報告等;成品油企業成立以來的事故情況。5.4.2外部信息成品油企業適用的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監管要求;成品油企業所處區域的自然環境狀況;成品油企業供應商、承包商以及周邊單位、居民等相關方的關系,相關

23、方的訴求和安全風險承受度;國內外同類成品油企業發生過的典型事故情況。6.風險管控6.1評估單元劃分6.1.1評估單元劃分原則成品油企業應根據生產設備設施、作業活動、功能區域等劃分評估單元,評估單元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獨立的場所(區域)、設備設施裝置(部位)、作業活動等。評估單元劃分遵循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原則。應該分層次逐級進行,一般可以將依次劃分成主單元、子單元、崗位(設備、作業)單元。劃分單元的目的是便于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全面開展,避免出現遺漏。例如某油庫風險評估單元劃分表6.1-1某油庫風險評估單元劃分表編號主單元子單元1站址及總平面布置單元站址子單元總平面布置

24、子單元2工藝及設施單元油罐子單元工藝管道子單元加油機子單元36.1.2評估單元排查排查范圍廠址及環境條件和廠區平面布局建(構)筑物生產工藝過程生產設備裝置活動編制設備設施清單和作業活動清單。表6.1-2設備設施清單單位(部門):序號作業崗位設備名稱數量備注表6.1-3作業活動清單單位(部門): 序號作業崗位作業活動6.1.3清單內容(1)每個評估單元應建立設備設施清單至少包括以下內容:部位、場所、區域示例:油庫一般分為儲罐區、付油臺、裝油區、泵房、控制室、配電室等儲存或作業場所。加油站一般分為儲罐區、加油區、站房(含控制室、配電室)等儲存或作業場所。設備設施示例:儲存設備:成品油常壓儲罐、儀表

25、的緩沖罐、吹掃用的氮氣儲罐等;輸送設備:裝卸鶴管、輸送泵、加油機等;公用工程:消防泵、噴淋泵、消防栓、配電柜等。(2)成品油企業應涵蓋經營全過程所有常規和非常規狀態的作業活動,每個評估單元應建立作業活動清單至少包括以下內容:日常操作:裝卸工藝操作、現場巡檢。異常情況處理:停水、停電、停氣(汽)的處理,設備故障處理。其他作業活動:動火、有(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采樣檢測分析、清罐吹掃置換等危險作業;場地清理及綠化保潔、設備管線外保溫防腐、機泵機組維修、儀表儀器維修、設備管線開啟等其他作業。管理活動: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應急預案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等。6.2風險辨識6

26、.2.1事故類型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事故類別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6.2.2辨識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依據GB6441辨識出每一臺設備、每個場所、每個作業活動可能造成的事故類型。如:儲罐區: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物體打擊、其它傷害。 加油區:火災、爆炸、車輛傷害、其它傷害。6.2.3風險辨識注意事項 依據GB6441辨識出的可能造成的事故類型,進行風險辨識。(1)依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考慮四個方面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

27、),人的因素是“核心”,首先要分析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是違章操作、違章指揮、不遵守有關規定等);物的不安全狀態(設備的安全聯鎖、安全防護設施、消防、警示標識等);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室內作業環境、室外作業環境等);管理的因素(主要是指安全管理制度、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的制定和落實情況)(2)注意三種狀態正常(例如:在正常的運行或操作過程存在的危險危害);異常(例如:設備維修、檢修);緊急(例如:發生火災、爆炸、坍塌等破壞性大的事故時的情況)。(3)考慮三種時態過去(例如:是指某個危險源“過去”發生過傷害事故);現在(例如:是指某個危險因素“現在”一直就危害著人體,如高溫、噪聲);將

28、來(例如:是指某個危險源存在“將來”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可能)。6.2.4全面辨識及辨識周期1、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下列因素開展全面辨識工藝和技術的辨識;a、企業內是否存在新、改、擴建項目;b、鐵路、汽車裝車操作、卸車操作、倒罐操作、加油操作、卸油操作等常規活動和緊急停機、跳閘等非常規作業活動。全部設備設施的辨識設備設施包括:普通設備設施、特種設備以及能源隔離、機械防護等涉及安全生產的設備設施。設備設施辨識包括:設備的檢測、廢棄、拆除與處置,設備和附件及其檢驗檢測情況。經營環境的辨識a、建筑物、構筑物;b、企業所在地區氣候、地質、氣象條件及環境影響等;c、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的車輛、安全防護用

29、品。 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安全防護和安全作業行為崗位操作人員經職業健康檢查無職業禁忌,個體防護應符合國家標準規范,工作過程依據崗位操作規程進行標準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辨識a、安全生產責任制、操作規程、安全培訓教育和應急救援等安全制度的制定、修訂情況;b、制度執行情況包括辨識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活動是否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等各項制度;c、其他可能產生風險的因素。如汽油、柴油的企業內的運輸等。2、辨識周期自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規定(省人民政府20182號令)要求,成品油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辨識。6.2.5專項辨識當發生以下情況時應及時開展專項辨識,并根據辨識情況及時調整風險

30、管控信息臺賬(清單)。在經營環節或者儲存過程發生重大變化,如技術、設備、管理、原材料、人員等發生變更。高危作業實施前a、一般設備檢維修、臨時施工和零星作業。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會同相關負責人,對施工的材料、設備、工器具準備情況;對作業環境及其他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對作業人員身體狀況、精神狀態和勞動防護用品佩戴等情況進行安全風險分析。作業完畢試運轉前,作業負責人會同相關負責人,對施工質量,現場清理和人員撤離,安全設施恢復等情況進行驗收。b、重點設備檢維修或大中修。由所在部門負責人組織設備、電氣、儀表等專業人員配合實施安全風險分析。c、多崗位或多部門同時進行系統性檢修時,應組織相關技術、電氣、儀表

31、、公用工程等各專業技術負責人,進行安全風險分析。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者推廣應用前新技術、材料改造項目試驗和推廣前,企業應針對實際情況成立專項部門負責完成風險因素辨識,必要時可以由專業評價機構完成。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a、應當及時開展專項辨識,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由各部門結合現場處置方案予以落實;b、對事故發生單位的裝置、技術、人員、應急等進行辨識評估。6.3 風險評估6.3.1評估原則成品油企業在對風險點和各類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時,應結合自身可接受風險實際,制定事故(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嚴重性、頻次、風險值的取值標準(參見附錄C)和評估級別,進行風險評估。風險判定準則的制定應充分考慮以下要求:

32、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設計規范、技術標準;本單位的安全管理、技術標準;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相關方的投訴。6.3.2評估方法成品油企業宜選擇風險矩陣法(LS),參見附錄B;作業條件危險性法(LEC),參見附錄C;風險程度分析法(MES),參見附錄D,工作危害分析法,參見附錄A;經驗法等方法對風險進行定性、定量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按從嚴從高的原則判定評估級別。6.3.3評估與分級6.3.3.1評估成品油企業根據確定的評估方法與風險判定準則進行風險評估,判定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判定應遵循從嚴從高的原則。6.3.3.2分級綜合考慮職業病危害風險和生產安全事故風險,將辨識出的風險確定為重大、較大

33、、一般和低四個等級,分別以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注。6.3.4確定重大風險以下情形直接判定為重大風險:(1)涉及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2)極易造成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3)經風險評估確定為最高級別風險的。6.3.5分級管控表6.3-1風險分級管控部門對應表風險級別管控部門重大風險紅色公司級、部門、班組、崗位較大風險橙色公司級、部門、班組、崗位一般風險黃色部門、班組、崗位低風險藍色班組、崗位6.4風險管控措施(1)按照風險等級,逐一制定風險管控措施,明確管控重點、管控部門和管控人員;(2)對較大及以上等級的風險,還應當制定專門管控方案;(3)成品油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每季度至少組織檢查

34、一次風險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實情況;表6.4-1 主要負責人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檢查表序號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分級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風險標識1(4)班組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前或者交接班時,應當進行風險確認和風險管控措施預知、設備設施檢查等安全確認;生產經營活動結束后,應當對作業場所、設備設施、物品存放等涉及安全的事項進行檢查;(5)制定風險控制措施時應從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這五類中進行選擇。表6.4-2風險控制措施類別對照表風險控制措施類別內容工程技術措施(1)消除: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規范的管理,盡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危險有害因素。如,用無害原料替代有害物質,

35、自動化遠程控制等;(2)預防:當消除危險有害因素困難時,可采取預防性措施,預防危險危害發生。如,安全屏護、漏電保護、安全電壓等;(3)減弱:在無法消除危險有害因素和難以預防時,可采取降低危險危害措施。如,安裝通風排毒裝置,用低毒物替代高毒物,采取降溫措施等;(4)隔離:在無法消除、預防和減弱情況下,應將從業人員與危害有害因素隔開,如隔離操作室、安全距離、安全罩等;(5)聯鎖:當操作者失誤或設備運行一旦達到危險狀態時,應通過聯鎖裝置終止危險危害發生。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作業行為進行審批,安全警示標識等培訓教育對崗位員工進行系統化安全知識培訓,包括入企三級培訓、轉復崗培訓、

36、特種作業人員取證培訓等。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法律法規、危險源知識、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應急疏散知識等個體防護依據崗位危險源和職業危害因素,按照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和規范,為崗位員工配備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應急處置設立應急組織,編制應急預案,配備應急器材,明確應急處置方法(6)風險控制措施的選擇應考慮可行性、可靠性、先進性、安全性、經濟合理性、經營運行情況及可靠的技術保證和服務。(7)不同級別的風險要結合實際采取一種或多種措施進行控制,對于評估出的不可接受風險,應制定補充建議措施并實施,直至風險可以接受。(8)風險控制措施應在實施前針對以下內容評審: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37、;是否產生新的風險;是否已選定了最佳的解決方案;是否會被應用于實際工作中。6.5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風險辨識和風險評估后,應逐級編制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參見表6.5-1),應包括辨識部位、存在風險、風險分級、事故類型、主要管控措施、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等內容。表6.5-1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序號辨識部位存在風險風險分級/風險標識事故類型主要管控措施責任部(人)16.6風險管控信息告知 各級組織根據風險管控結果,逐級編制并發布風險分布圖,應當將風險、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在風險部位、崗位或者車間進行公示。參考下面圖例。在有較大及以上等級風險的生產經營場所顯著位置、關鍵部位和有關設施設備上

38、應當設置明顯警示標志、標識,設立包括疏散路線、危險介質、危害表現和應急措施等內容的公示牌(板)。參考下面圖例。7隱患治理7.1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成品油企業應當依據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清單。隱患排查清單(參見表7.1-1)應當包括排查的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和人員、排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排查時間等內容。表7.1-1事故隱患排查清單序號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人員排查責任部門/責任人排查時間/頻率備注17.2事故隱患排查成品油企業應按照隱患排查清單及有關規定,結合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建立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確隱患排查的相關內容。7.2.

39、1排查方式成品油企業隱患排查根據建立的事故隱患排查清單編制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等各級部門及人員的隱患排查記錄,利用隱患排查記錄定期開展事故隱患排查,隱患排查應采用綜合隱患排查、專業隱患排查、季節性隱患排查、節假日隱患排查、日常隱患排查、崗位巡查等不同方式。專業性隱患排查應包括工藝、設備、電氣、自控儀表、建筑結構、消防、公用及輔助工程等。表7.2-1各級事故隱患排查表*公司事故隱患排查表 檢查日期: 檢查人:序號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人員1*車間或部門事故隱患排查表 檢查日期: 檢查人: 序號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人員1*班組事故隱患排查表 檢查日期:

40、檢查人: 序號風險部位風險管控措施風險失控表現失職部門/人員17.2.2排查級別及頻次成品油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季度至少組織并參加一次事故隱患排查、風險控制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實情況并保留檢查記錄。安全管理部門應當每旬至少組織技術、設備等職能管理部門開展一次安全檢查,依據風險管控信息臺賬(清單)的職責分工,檢查各自分管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并保留檢查記錄。職能部門每周至少組織本部門管理人員對本部門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并保留檢查記錄。班組每天組織本班組人員對本班組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并留存檢查記錄。裝置操作人員現場巡檢間隔不得大于 2 小時,涉及“兩重

41、點一重大”的儲存裝置和部位的操作人員現場巡檢間隔不得大于 1 小時,宜采用不間斷巡檢方式進行現場巡檢。注:成品油企業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或在事故易發頻發期 ,適時調整隱患排查頻次,但不得低于以上要求。7.2.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成品油企業應組織開展專項隱患排查:當有與本單位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以及規程制定、修改或者廢止時,成品油企業應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法律法規識別和合規性評估,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制度、現狀應當制定整改計劃進行整改;當設備設施、技術、生產經營條件、周邊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成品油企業應當就變化情況對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制定相關風險控制措施并對變化后

42、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當停業后需要恢復開業的,成品油企業應當組織人員對設備設施的運行調試情況、安全報警連鎖調試情況,儲運情況、人員培訓情況、消防應急物資配備情況、風險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當本單位或同行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險情時,成品油企業應當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在本單位組織開展事故類比專項檢查,進行舉一反三,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當縣級(區)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時,成品油企業應按照政府要求制定活動方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當由于季節變化引起氣候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成品油企業應當根據季節特點開展季節性專項檢查;當有關

43、部門預報可能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如洪水、泥石流、暴雪、臺風、地震等)時,成品油企業應當針對相應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開展專項檢查。7.2.4隱患排查內容成品油企業應依據隱患排查清單,對工程技術、管理措施、培訓教育、個體防護、應急處置等全部控制措施進行排查。成品油企業應當對下列因素開展隱患排查:人的不安全行為:從業人員是否存在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相關安全管理規定;物的不安全狀態:生產經營場所和設施設備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相關規定、標準要求;管理缺陷:是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規定建立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其他可能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因素。7.3隱患判定成品油企業應當按照各自行業的重大事故隱患判

44、定標準,將隱患等級確定為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成品油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1)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安監總管三2017121號)(2)重大事故隱患的定義: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出自原安監總局令第16號)7.4 隱患治理7.4.1治理要求成品油企業應對排查出的隱患,做到“五定”(定整改方案、定資金來源、定項目負責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并將整改落實情況納入日常管理進行監督,及時協調在隱患整改中存在的資金、技術、物資采購、施

45、工等各方面問題。7.4.2制定隱患整改方案范圍及內容成品油企業對安全檢查發現的如下事故隱患,應當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消除隱患。a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b整改治理周期較長;c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事故隱患整改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治理的隱患清單; (二)治理的標準要求;(三)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四)經費和物資的落實;(五)負責治理的機構、人員和工時安排;(六)治理的時限要求; (七)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八)復查工作要求和安排;(九)其他需要明確的事項。7.4.3 重大隱患治理重大隱患整改方案實施前應當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組織相關負責

46、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具體負責整改人員進行論證,必要時可以聘請專家參加。7.4.4 隱患驗收隱患治理完成后,成品油企業應按照有關規定對治理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實現閉環管理。公司檢查發現的隱患治理完畢后按事故隱患整改方案進行驗收;各管理部門檢查發現的隱患治理完畢后由部門指定人員進行驗收;班組自查發現的隱患治理完畢后由班組自行組織驗收。隱患驗收合格的,驗收人應當簽字確認。7.5隱患治理信息臺賬成品油企業各級應建立隱患治理信息臺賬(見附表3),隱患治理信息臺賬應當包括隱患名稱、隱患等級、治理措施、完成時限、復查結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等內容。每次檢查完畢后,在隱患治理信息臺賬中,如實記錄隱患排查治理

47、情況。表7.5-1隱患治理信息臺賬 單位: 序號隱患名稱排查時間隱患等級治理措施完成時限責任部門責任人復查結果復查人復查時間1注:按照需要治理進行登記。8持續改進8.1檔案管理成品油企業應完整保存體現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過程的記錄資料,單獨建檔并保留紙質記錄。風險管控文件資料包括:相關制度、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表、風險分級管控臺賬(清單)等;涉及重大風險時,其辨識、評價過程記錄,風險控制措施及其實施和改進記錄等分類建檔保存。隱患排查治理資料至少應包括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檔監控制度、專項資金使用制度、舉報獎勵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清單、隱患治理信息臺賬、隱患排查治理清單、隱患排查記錄等。8.2 動態評

48、估成品油企業應當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風險管控動態評估,形成評估報告,評估結果用于指導生產計劃、應急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以及安全生產管理、風險管控、隱患治理等工作。每一輪全面辨識和專項辨識評價后,應結合評估實際情況修訂各類臺賬、清單,并按規定及時更新。成品油企業應制定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教育培訓計劃,結合風險評估的結果及更新后的風險控制措施的相關信息告知內部員工和相關方,加強隱患排查,并保留培訓記錄。成品油企業應如實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至少每月進行統計分析,及時將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向從業人員通報。企業應建立適當的考核制度,將“雙重預防工作”工作納入日常考核,實施獎懲。附錄附錄A工作危害分析法(J

49、HA)A1 方法概述通過對工作過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險的工作步驟,進行控制和預防,是辨識危害因素及其風險的方法之一。適合于對作業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包括作業活動劃分、選定、危險源辨識等步驟。A2作業活動劃分按生產流程、區域位置、裝置、作業任務、生產階段服務階段或部門劃分。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藝、設備設施操作、現場巡檢;-異常情況處理:停水、停電、停氣(汽)、停風、停止進料的處理,設備故障處理;-開停車:開車、停車及交付前的安全條件確認;-作業活動:動火、受限空間、高處、臨時用電、動土、斷路、吊裝、盲板抽堵等特殊作業;采樣分析、檢尺、測溫、設備檢測(測厚、動態監測)、脫水排凝、

50、人工加料(劑)、汽車裝卸車、火車裝卸車、成型包裝、庫房叉車轉運、加熱爐點火、機泵機組盤車、鐵路槽車洗車、輸煤機檢查、清膠清聚合物、清罐內污油等危險作業;場地清理及綠化保潔、設備管線外保溫防腐、機泵機組維修、儀表儀器維修、設備管線開啟等其他作業;-管理活動:變更管理、現場監督檢查、應急演練、公眾聚集活動等;-按崗位工作任務和作業流程劃分作業活動,填入作業活動清單。A3工作危害分析(JHA)評估評估步驟如下:1、將作業活動清單中的每項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2、根據GB/T 13861的規定,辨識每一步驟的危險源及潛在事件;3、根據GB 6441規定,分析造成的后果;4、識別現有控制措施。

51、從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訓教育、個體防護、應急處置等方面評估現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5、根據風險判定準則評估風險,判定等級;6、將分析結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評估記錄中。附錄B風險矩陣法(LS)風險矩陣法(簡稱LS),R=LS ,其中R是危險性(也稱風險度),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事件后果的結合, L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嚴重性;R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風險大。表B.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賦值偏差發生頻率安全檢查操作規程員工勝任程度(意識、技能、經驗)控制措施(監控、聯鎖、報警、應急措施)5每次作業或每月發生無檢查(作業)標準或不按標準檢查(作業)無操作規程或從不執

52、行操作規程不勝任(無上崗資格證、無任何培訓、無操作技能)無任何監控措施或有措施從未投用;無應急措施。4每季度都有發生檢查(作業)標準不全或很少按標準檢查(作業)操作規程不全或很少執行操作規程不夠勝任(有上崗資格證、但沒有接受有效培訓、操作技能差)有監控措施但不能滿足控制要求,措施部分投用或有時投用;有應急措施但不完善或沒演練。3每年都有發生發生變更后檢查(作業)標準未及時修訂或多數時候不按標準檢查(作業)發生變更后未及時修訂操作規程或多數操作不執行操作規程一般勝任(有上崗資格證、接受培訓、但經驗、技能不足,曾多次出錯)監控措施能滿足控制要求,但經常被停用或發生變更后不能及時恢復;有應急措施但未

53、根據變更及時修訂或作業人員不清楚。2每年都有發生或曾經發生過標準完善但偶爾不按標準檢查、作業操作規程齊全但偶爾不執行勝任(有上崗資格證、接受有效培訓、經驗、技能較好,但偶爾出錯)監控措施能滿足控制要求,但供電、聯鎖偶爾失電或誤動作;有應急措施但每年只演練一次。1從未發生過標準完善、按標準進行檢查、作業操作規程齊全,嚴格執行并有記錄高度勝任(有上崗資格證、接受有效培訓、經驗豐富,技能、安全意識強)監控措施能滿足控制要求,供電、聯鎖從未失電或誤動作;有應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練二次。表B.2事故后果嚴重性(S)判別準則賦值人員傷害情況財產損失、設備設施損壞法律法規符合性環境破壞聲譽影響1一般無損傷一次事

54、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下完全符合基本無影響本崗位或作業點21至2人輕傷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及以上,1萬元以下不符合公司規章制度要求設備、設施周圍受影響沒有造成公眾影響3造成1至2人重傷3至6人輕傷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萬元及以上,10萬元以下不符合事業部程序要求作業點范圍內受影響引起省級媒體報道,一定范圍內造成公眾影響41至2人死亡3至6人重傷或嚴重職業病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及以上,100萬元以下潛在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造成作業區域內環境破壞引起國家主流媒體報道53人及以上死亡7人及以上重傷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及以上違法造成周邊環境破壞引起國際主流媒體報道

55、表B.3安全風險等級判定準則(R值)及控制措施風險值風險等級及顏色標注應采取的行動/控制措施實施期限20-25重大紅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立刻15-16較大橙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制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一般黃可考慮建立目標、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2 年內治理1-8低藍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定期檢查有條件、有經費時治理表B.4風險矩陣表 嚴重性S可能性L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附錄B和附錄C中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情況僅供參考,不具有確定性,

56、可根據各商貿企業風險可接受程度進行相應調整。)附錄C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估法(LEC)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估法(簡稱LEC)。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估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說明該作業活動危險性大、風險大。表C.1事故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分值事故、事件或偏差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預料。6相當可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

57、或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事件或偏差。3可能,但不經常;或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或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也未作過任何監測;或未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或在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在預期情況下發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過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能定期進行監測。0.2極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操作規程。0.1實際不可能。表C.2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判斷準則分值頻繁程度分值頻繁程度10連續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表C.3發生事故事件偏差產生的后果嚴重性(C)判別準則分值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停工公司形象100嚴重違反法律法規和標準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傷5000以上公司停產重大國際、國內影響40違反法律法規和標準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1000以上裝置停工行業內、省內影響15潛在違反法規和標準3人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