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為“罷極之本”論_第1頁
肝為“罷極之本”論_第2頁
肝為“罷極之本”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 肝為“罷極之本”論 肝為罷極之本,出自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氣血,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古文罷,集韻云:罷或作羆,即棕熊。爾雅。釋畜曰:羆,如熊,黃白文。注: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能拔樹木。爾雅。翼曰: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極,說文曰:棟也。徐曰:極者,屋人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為極義也。綜上所述,罷極是指力大而耐勞之義。肝為罷極之本,是指肝為人體力氣強大至極并能耐受疲憊的根本。 肝為罷極之本主要表現在:其一,木曰曲直,筋主屈伸,同氣相求,人體關節的曲伸、肢體的運動,由乎筋之馳張,筋之運動而形成的曲伸,類

2、同木曰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與肝有關。其二,肝藏血,血養筋。筋,即筋膜,其附于骨而聚于關節,是連結關節、肌肉,主司運動的組織,包括現代醫學的肌腱、韌帶等。故素問。五臟生成曰:諸筋者,皆屬于節。筋之功能,依靠肝血之濡養,食氣于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素問。經脈別論),肝血充分,筋膜得養,關節運動敏捷有力。故曰:肝主筋(靈樞。九針論),肝生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藏筋膜之氣也(素問。平人氣象論)。由于人之運動,由乎筋力,筋之充養,源于肝血。故肝血充分,則筋力強健,運動敏捷,且能耐受疲憊,故素問。五臟生成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醫門法律。肝臟賦說:人身運動,由乎筋力所為,肝養

3、筋,故曰罷極之本。張介賓在類經。藏象類中亦云:人之運動,由乎筋力,運動過勞,筋必罷極。若久行久動,則筋力疲乏,即所謂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若肝血虧虛,筋膜失養,則見肢體麻木,筋力減退,甚或屈伸不利,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膝者,筋之府也。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人至老年,筋力衰退,活動不便,易于疲憊,即是年老血虧,筋膜失養之故。故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肝血虧虛,血不養筋,還可引起手足震顫,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癥;若邪熱熾盛,侵入營血,灼傷津血,筋失所養亦可消失手足抽搐,甚至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癥。以上兩種病證,皆稱為肝風內動,亦名內風。其病機雖不相同,一為血

4、虛生風,一為熱極生風,但其實質相同,皆為肝之津血虧虛、筋失所養所致。清代俞根初在通俗傷寒論。六經方藥中說:血虛生風者,非真有風也,實因血不養筋,筋脈拘攣,伸縮不能自如,故手足瘛縱,類似風動,故名曰暗風,通稱肝風。溫病后期多見此證,以熱傷血液故也。可見肝為罷極之本,是對肝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的概括。 肝為罷極之本對于臨床有關病證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肝主筋,筋司運動,故由筋之運動失常而致的震顫、抽搐等癥多與肝臟有關。臨床上依據肢體運動、關節屈伸狀況,可以診察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如景岳全書所說:凡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分筋脈,以致抽攣僵仆者,皆是此證。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產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沖任竭也;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隨膿出,營氣涸也。凡此之資,總屬陰虛之癥,蓋精血不虧,則雖有邪干,亦斷無筋脈拘攣之癥。因此,臨床所見,肢體蠕動、麻木不仁、不能不久行者,多屬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