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耳鼻喉復習重點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第一章 緒論耳 鼻喉的專科特點:它以中醫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綸學 說為理論基礎,吸取了現代先進的診療技術與方 法,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局部變辨證與整體 辨證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發 展史:史記 ? 扁鵲倉公列傳謂:(扁鵲)“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因此,名醫扁鵲可稱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醫生。 金匱要略最先描述“婦人咽中如有炙 臠”一癥,即后世所稱“梅核氣”,所創立的半 夏厚樸湯一直沿用至今。唐代,政府設立太醫署,其中“耳目口齒 科”(頗類今之五官科)已初具規模,開始形成 一個獨立的專科,這在耳鼻咽喉科學的發展史上 是一件大事。4)
2、清代,張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記載用 壓舌板檢查咽喉,喉科秘鑰中有利用光學知 識檢查咽喉的方法。第二章耳鼻咽喉與臟腑經絡的關系耳與臟腑的關系:耳位于頭部兩側,屬“清竅”之一,司聽覺, 主平衡。與耳有較為密切關系的臟腑有腎、心、 肝、膽、肺、脾等。鼻與臟腑的關系:鼻為肺系之前端,連于喉、接氣道、下通于肺, 有助肺行呼吸、主嗅覺、協發音、司清化之功能。咽喉與臟腑的關系:咽前連口腔,下經食道通胃腑,為胃之系,有 司飲食吞咽、助言語、御外邪的功能。喉上通口鼻, 下接氣管至肺, 為肺之系, 有行 呼吸、發聲音、護氣道的功能。耳語經絡的關系:直接循行于耳的主要經脈,多屬陽經,有足少 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
3、明胃經、手太陽小 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咽喉與經絡的關系:在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 經間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經脈皆直接通達。 第三章 耳鼻咽喉的病因病機概述耳鼻咽喉疾病的外因主要有: 外感邪毒、 外傷 致病、異物所傷。耳鼻咽喉疾病的實證,常見于病變的初期或中 期,以外邪侵襲、臟腑火熱、痰濕困結、氣滯血 瘀等為多見。第四章耳鼻咽喉病的診斷要點耳鳴呈高音調,高頻聽力下降明顯,多屬肝腎 虛損或氣血不足之證;耳鳴呈低音調, 低頻聽力下降明顯, 多屬肝膽 熱盛,或風邪外襲,邪氣壅滯耳竅之證。眩暈伴有頭重、頭脹、低音調耳鳴、胸悶嘔惡、 納呆倦怠者,多屬痰濕中阻。鼓膜色藍、外凸,多為瘀血內聚耳竅
4、。第五章耳鼻咽喉病的治療概要常用的通竅法有: 芳香通竅、 化濁通竅、 升陽 通竅、利濕通竅。祛瘀法:本法選用具有通血脈、祛瘀滯作用的 藥物為主組方,或配合其他治法,適用于治療血 行不暢、氣滯血瘀,或痰瘀互結所致的耳鼻咽喉第六章耳科疾病耳郭痰包:是指(耳甲腔、耳甲艇、舟狀窩、 三角窩等處)耳郭局限性、無痛性腫脹,膚色不 變,按之柔軟,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液體,抽后腫 消,但不久又復腫起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TOC o 1-5 h z 斷耳瘡相當于西醫學的“耳郭化膿性軟骨膜炎”。旋耳瘡相當于西醫學的“外耳濕疹”。 病因病 機為:風熱濕邪犯耳,血虛生風化燥。耳癤:是指發生于外耳道的癤腫。排膿時注意切口必須
5、與外耳道縱軸平行,以防形成外耳道狹窄。耳瘡:是指以外耳道彌漫性紅腫疼痛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當于西醫學的“彌漫性外耳道炎”。6?外耳道異物的去除原則:昆蟲類異物:先用酒、植物油、姜汁或乙 醚、丁卡因等滴入耳內,使蟲體失去活動能力, 然后用鑷子取出,或行外耳道沖洗。圓球形異物:切勿用鑷子或鉗子夾取,以防異物滑入耳道深處。大皰性骨膜炎:是指以耳痛、鼓膜起血皰為主 要特征的耳病。耳脹、耳閉:病因病機: 耳脹多為病之初起, 多由風邪 侵襲、經氣痞塞而致;耳閉多為耳脹反復發作, 遷延日久,由邪毒滯留而致,與臟腑失調有關, 因此多為虛實夾雜之證。外治法:滴鼻,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張, 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開術
6、,鼓室置管術等。膿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內 ( 鼓膜之內 ) 流 膿、聽力下降為主要要特征的耳病。耳內流膿即是膿耳。 (x)肝膽火盛:治法 : 清肝瀉火,解毒排膿。方 藥:龍膽瀉肝湯加減。或仙方活命飲加減。脾虛濕困:治法 : 健脾滲濕,補托排膿。方 藥:托里消毒散加減。膿耳變證:常見的有耳后附骨癰、膿耳面癱、 膿耳 眩暈、黃耳傷寒等。耳鳴、耳聾:實證病因病機: 多因外邪或臟腑實火上擾 耳竅,抑或瘀血、痰飲蒙蔽清竅所致。肝火上擾:治法 : 清肝瀉熱,開郁通竅。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3)痰火郁結:治法: 化痰清熱,散結通竅。方藥:清氣化痰丸加減。耳 眩暈:臨床癥狀: 眩暈發作時的典型癥狀是診斷
7、本病的主要依據,即:眩暈突然發作,自覺天旋地轉,身體有向一側傾倒的感覺,站立不穩,體位變動或睜眼時眩暈加重, 但神志清楚, 多半有 惡心嘔吐、 出冷汗、耳鳴耳聾等癥狀。證型:眩暈發作期以實證多見,如風邪外 襲、 痰濁中阻、肝陽上擾等;發作間歇期以虛證多見,如髓海不足, 上氣不足等。耳 面癱:屬周圍性面癱。風邪阻絡:治法: 祛風通絡。方 藥:牽正散加減。 (組成:白附子、僵蠶、全蝎。)第七章鼻科疾病鼻 疔: 是指發生在鼻尖、 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 癤腫。與鼻疔關系密切的因素是挖鼻。疔瘡走黃是毒入血分,內攻臟腑所致,見瘡頭紫暗、頂陷無膿、根腳散漫、鼻腫如瓶、目 胞合縫等表現的危證。外治法排膿原則:膿
8、成頂軟者,切開排膿, 切開時不可切及周圍浸潤部分,切忌擠壓。禁忌 早期切開引流及擠壓、挑刺、灸法,以免膿毒擴 散,入侵營血,內犯心包,引起疔瘡走黃之危證。鼻疳: 是以鼻前庭及其附近皮膚紅腫、 糜爛、 滲液、結痂、灼癢,或皸裂為主要特征。相當于 西醫的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濕疹。傷風鼻塞:初起流清水樣鼻涕,后漸轉為黏黃 涕。分為風寒犯鼻和風熱犯鼻兩個證型。鼻塞:診斷要點為病程較長間歇性、交替 性或 持續性鼻塞檢查見下鼻甲腫脹或肥大。鼻槁:是以鼻內干燥、粘膜萎縮,甚或鼻腔寬 大為 特征的慢性鼻病。( 1)肺腎陰虛證:方藥:百合固金湯。( 2)外治法宜用滋養潤燥藥物滴鼻,禁用血管收縮劑滴鼻。鼻淵:是指以鼻
9、流濁涕、量多不止為主要特征的鼻病。( 1)內治法:分型證治:(主證、治法、方藥)肺經風熱主證: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黃稠,頭痛 , 可見有發熱惡風,汗出,或咳嗽,痰多,舌質紅, 舌苔薄白,脈浮數。檢查見鼻黏膜充血腫脹,由 以中鼻甲為甚或嗅溝可見黏性或膿性分泌物。 頭 額、眉棱骨胡頜面部叩痛,或壓痛。治法:疏風清熱,宣肺通竅。方藥:銀翹散加減。膽腑郁熱主證: 鼻涕濃濁, 量多, 色黃或綠, 或有腥 臭味,鼻塞, 嗅覺減退, 頭痛劇烈。 可兼有煩躁 易怒、 口苦、咽干、耳鳴耳聾、寐少夢多、小便 黃赤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弦數。 檢查見鼻黏膜充血腫脹,中鼻道、嗅溝或鼻底可 見有黏性或膿性
10、分泌物潴留,頭額、眉棱骨或頜 面部叩痛,或壓痛。治法:清瀉膽熱,利濕通竅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脾胃濕熱主證 : 鼻塞重而持續, 鼻涕黃稠量多, 嗅覺 減退,頭昏悶,或頭重脹,倦怠乏力,胸脘痞悶 , 納呆食少,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 數。檢查見鼻黏膜紅腫,中鼻道、嗅溝或鼻底可 見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潴留,頭額、眉棱骨壓痛。治法:清熱利濕,化濁通竅。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肺氣虛寒主證:鼻塞或輕或重,鼻涕黏白,稍遇風冷 則鼻塞加重,鼻涕增多,噴嚏頻作,嗅覺減退, 頭昏,頭脹,氣短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蒼白,自 汗畏風寒,咳嗽痰多,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檢查見鼻黏膜淡紅腫脹,中鼻甲肥大或息肉
11、樣 變,中鼻道可見黏性分泌物。治法:溫補肺臟,散寒通竅。方藥:溫肺止流丹加減。脾氣虛弱主證:鼻涕白黏或黃稠,量多,嗅覺減退, 鼻塞較重,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脘腹脹滿,肢 困乏力,面色萎黃,頭昏重,或頭脹悶。舌質淡 , 苔薄白,脈細弱。 檢查見鼻黏膜淡紅腫脹, 中鼻 甲肥大或息肉樣變,中鼻道嗅溝或鼻底可見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潴留。治法:健脾利濕,益氣通竅。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2)外治法:滴鼻法;熏鼻法;鼻竇穿 刺沖 洗法;置換法;理療;手術治療。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復發作的鼻癢、打噴嚏、 流清 涕、鼻塞等為主要特征的鼻病。( 1)分型證治: ( 要求給出主證能分出是哪一型 及治法、主方) 。肺氣
12、虛寒,衛表不固主證:鼻塞,鼻癢,噴嚏頻頻,清涕如水, 嗅覺減退,畏風怕冷,自汗,氣短懶言,語聲低 怯,面色蒼白,或咳嗽痰稀。舌質淡,舌苔薄白 , 脈虛弱。檢查見下鼻甲腫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 灰白,鼻道可見水樣分泌物。治法:溫肺散寒,益氣固表。方藥:溫肺止流丹加減。(組成:細辛、荊 芥、人參、甘草、訶子、桔梗、魚腦石散。)肺氣虛弱,清陽不升主證:鼻塞,鼻癢,清涕連連,噴嚏突發,面色萎黃無華,消瘦,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四肢倦怠乏力, 少氣懶言, 舌淡胖, 邊有齒痕, 苔 薄白,脈弱無力。檢查見下鼻甲腫大光滑,黏膜蛋白,或灰白,有水樣分泌物。治法:益氣健脾,升陽通竅。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腎陽不足,
13、溫煦失職主證:鼻塞,鼻癢,噴嚏頻頻,清涕長流。 面色 蒼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神疲倦怠,小 便清長, 或見遺精早泄。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無力。檢查可 見下鼻甲腫大光滑,黏膜淡白,鼻 道有水樣分泌物。治法:溫補腎陽,固腎納氣。方藥:腎氣丸加減。肺經伏熱,上犯鼻竅主證:鼻癢,噴嚏頻作,流清涕,鼻塞,常 在悶 熱天氣發作。全身或見咳嗽,咽癢,口干煩 熱,舌質 紅,苔白或黃,脈數。檢查見鼻黏膜色 紅或暗紅,鼻 甲腫脹。治法:清宣肺氣,通利鼻竅。方藥:辛夷清肺飲加減。(2)鼻勒和傷風鼻塞的鑒別鼻勒傷風鼻塞病史H過敏史有感染史癥狀特點發病快,消失快,癥 狀消失后如常態,發作 時間短,數小時即減退 或消
14、失。發病漸起,消失較 慢,需數天而愈。全身癥狀重,發熱 惡寒、頭痛等一般無發熱、惡寒等檢查全身癥狀鼻粘膜蒼白、水腫鼻涕鼻粘膜充血紅腫鼻涕清稀如水黏性變為濁性.鼻息肉:是指以鼻內光滑柔軟、狀如葡萄或荔 枝肉 樣的贅生物。檢查可見一側或雙側鼻腔單個或多個表面光 滑、灰 白色或淡紅色的半透明贅生物,可移動。.鼻蜘:以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及鼻腔后部 的鼻-鼻咽靜脈叢較為多見。(1)內治法:分型輪治:要求每個證型治法 肺經風熱:疏風清熱,涼血止血;胃熱熾盛 :清胃瀉火, 涼血止血;肝火上逆:清肝瀉火,涼血止血;心火亢盛 :清 心瀉火,涼血止血;肝腎陰虛:滋補肝腎,養血止血;脾不統血 :健 脾益氣,攝血
15、止血。(2)外治法:冷敷法;壓迫法;導引法;滴鼻 法;吹鼻法;燒灼法;鼻腔填塞法。. 鼻異物取出原則:細小異物:可用通關散吹鼻,借噴嚏將異物噴 出。此法不適于幼兒,以免異物倒吸入咽喉圓形異物:用異物鉤或小刮匙,繞至異物后方, 由后向前撥出。 不可用鑷子夾取, 以免將異物推 向深處。質軟或條狀異物:可直接用鑷子夾取。異物取出后,如局部黏膜有糜爛、破損者, 可用減充血劑滴鼻,以防黏連;已有黏連,則分 離后填入明膠海綿或凡士林紗條。鼻損傷:外治處理原則:鼻傷瘀腫:鼻傷初起, 24 小時以內,宜予冷敷,以幫助止血或制止瘀血擴散。 24 小時以 后,可改用熱敷或內服中藥渣再煎湯熱敷, 以活 血散瘀,消腫
16、止痛。鼻中隔血腫:血腫小者,可穿刺抽吸;血腫大者,沿血腫下方做一與鼻底平行的切口, 吸 盡瘀血后以消毒士林紗條緊密填塞鼻腔,防止再 出血。12. 鼻痰包是指發生在鼻部的囊腫。相當于西醫 學的鼻前庭囊腫或鼻竇囊腫。13鼻菌是指發生于鼻腔、鼻竇的惡性腫瘤。 第八章咽喉科疾病咽 喉檢查時,用壓舌板輕壓舌前 2/3, 暴露喉部。 太淺則無法充分暴露,太深則引起惡心喉 痹是指以咽痛或異物感不適,咽部紅腫,或喉底有顆粒狀突起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 1)不是發生喉堵塞的疾病。( 2)分型論治:治法、主方外邪侵襲, 上犯咽喉: 治法: 疏風散邪, 宣肺 利咽。方藥:風熱外襲者,宜 疏風清熱,消腫利咽,用疏
17、風清熱湯;風寒外襲者, 宜 疏風散寒,宣肺利咽,可選用六味湯加味。肺胃熱盛,上攻咽喉:治法: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方藥:清咽利膈湯加 減。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治法:滋養陰液,降火利咽。方藥:肺陰虛為主者, 宜養陰清肺,可選用養陰清肺湯;腎陰虛為主者, 宜滋陰降火,清利咽喉,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脾胃虛弱,咽喉失養:治法:益氣健脾,升清利咽。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脾腎陽虛,咽失溫煦:治法:補益脾腎,溫陽利咽。方藥:附子理中丸加減。痰凝血瘀, 結聚咽喉: 治法: 祛痰化瘀, 散結 利咽。方藥:貝母瓜蔞散加 味。乳蛾:是指以咽痛或異物感不適,喉核紅腫, 表面 可有黃白膿點為主要特征的咽喉部疾病。預后與轉歸
18、:乳蛾反復發作,纏綿難愈, 可成為病灶, 引起局部及全身多種并發癥, 如喉 癰、 痹證、 心悸、水腫等。內治法:分型論治:治法、方藥風熱外襲,肺經有熱:治法:疏風清熱,利咽消腫。 TOC o 1-5 h z 方藥:疏風清熱湯加減。邪熱傳里,肺胃熱盛:治法:瀉熱解毒,利咽消腫。方藥:清咽利膈湯加減。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治法:滋養肺腎,清利咽喉。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3)外治法:含漱;吹藥;含服;霧化吸入;烙法;啄治法。喉癰:病史:多有外感乳蛾發作史。檢查:患側腭舌弓上方紅腫隆起,軟腭紅腫,懸雍垂水腫,并偏向對側;或患側腭咽弓紅 腫,喉核被推向前下方。喉喑:以聲音嘶啞、有時咽喉疼痛為主要特征 的
19、咽喉疾病。(1)病機:實證者多由風寒、風熱、痰熱犯肺,肺氣 不宣,邪滯喉竅,聲門開合不利而致,即 金 實不鳴” 虛證多因臟腑虛損,喉竅失養,聲戶 開合不利而致, 即所謂金破不鳴”(2)各型主證:風寒襲肺:喉微痛微癢;風熱犯肺: 喉痛不適;肺熱壅盛:咽喉痛甚;肺腎陰 虛:咽喉干 澀微痛。(3)肺脾氣虛證:(主證、治法、方藥)主證:聲嘶日久,語音低沉,高音費力,不 能持 久,勞則加重,上午癥狀明顯。可兼有少氣懶言、倦怠乏力、納呆便潰、面色萎黃等癥,舌 體胖有齒痕, 苔白,脈細弱。檢查見喉粘膜色淡 不紅,聲帶腫脹或 不腫脹,松弛無力,聲門閉合 不全。治法:補益肺脾,益氣開音。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20、4)外治法:含服;蒸汽或超聲霧化吸入;離 子導 入療法;手術治療。(5)針灸療法:體針、刺血法。氣喉風:以吸氣性呼吸困難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臨床常可咽喉紅腫疼痛、痰涎壅盛、語言難出、 聲如拽鋸、湯水難下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窒息死亡。病機:熱毒、痰濁或風寒痰濁互結咽喉,阻塞氣道。呼吸困難分度:(大體了解)一度:患者安靜時無癥狀,活動或哭鬧時出 現喉鳴和鼻翼煽動, 吸氣天突、 缺盆及肋間等處輕度凹陷,稱三凹征。二度:安靜時亦出現上述呼吸困難表現, 活 動時加重,但不影響睡眠和飲食。三度:呼吸困難明顯,喉鳴較響,并因缺氧而呈煩躁不安、自汗、脈數等,三(四)凹征顯 著。四度: 呼吸極度困難, 病人坐臥不安, 唇青 面黑,額寒如珠,身汗如雨,甚則四肢厥冷,脈 沉微欲絕,神昏,瀕臨窒息。7. 梅核氣: 是指以咽部異物感如梅核梗阻, 咯之 不出,咽之不下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病機:肝郁氣滯、痰氣互結。分型論治: (主證、 治法、 方藥) 肝郁氣滯:主證:咽喉異物感,或如梅核,或如腫物, 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礙飲食。患者多見抑 郁多疑,胸脅脘腹脹滿,心煩郁怒,善太息,脈治法:疏肝理氣,散結解郁。方藥:逍遙散加減。 (柴薄歸芍術苓姜草) 痰氣互結:主證:咽喉異物感,自覺喉間多痰,咳吐不 爽,時輕時重,或見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 脹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先進技術設備改造合同樣本
- 保溫板合同樣本
- 農村果園流轉合同標準文本
- 農業代耕合同標準文本
- 云倉發貨合同樣本
- 低應變合同樣本
- 2025年租賃合同范本-房屋租賃合同書
- 出國留學中介合同樣本
- 出售自制電車合同范例
- 產品借出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答題庫及答案(共180題)
- GB/T 15180-2025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語文期中必刷常考題之作文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化學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2025屆高三3月聯考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語文-華大新高考聯盟2025屆高三3月教學質量測評試題+答案
- 勞務合同完整版(2025年版)
- 2025年江蘇省文科大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1-1077題)
- 2025年臨床醫師定期考核必考復習題庫及答案(900題)
- 油管保護蓋板涵專項施工方案(共45頁)
- 管道探傷焊口計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