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_第1頁
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_第2頁
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_第3頁
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_第4頁
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作者:日期:摘要: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與長江三角洲有著緊密的聯系。上海要融入長江 三角洲,也為服務于三角洲,輻射于三角洲,通過分析長江三角洲與上海發展之間的關系,和 上海自身的優勢,在長三角的發展中的促進作用,有效地吸引了國際外資的引入,把握了國際 市場。關鍵詞: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發展引言:長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蘇南部沿江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南 通、泰州,以及浙江東北地帶的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湖州、舟山、臺州,總共16個城市, 面積約為11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約1%,占全國總人口不到6%。區域內工業基礎較好, 人力資源豐富,技術

2、開發能力較強,民營經濟十分活躍。200 6年長三角的生產總值已達到39 525. 72億元人民幣,占到全國18.9%,長三角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域,被共認為 世界六大城市帶之一1。長江三角洲是江、浙、滬兩省一市行政區域內整體的進行區域規 劃,優化資源配置,平衡產業結構,促進了區域經濟整體的發展。隨著整體的經濟發展,長 三角區域優勢逐漸明顯突出,形成特有的區域特點。而長三角以上海市作為整體發展的中心, 各個城市區域互相合作與競爭并存,各城市尋求自身的優點協調發展。上海的主導作用輻射 于整個長三角,為長三角區域帶來了更多的商機。一、上海在長江三角洲所處的地位上海在長三角地區具有中心地位。長三

3、角與上海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長三角的 經濟發展順利,上海的經濟就得到支持。上海城市發展融入并促進長三角的經濟一體化,長 三角各地就能實現共贏。反之,整個長三角的經濟發展就受到制約。上海的經濟輻射作用上海對長三角的輻射作用表現在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大量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 離上海最近的昆山通過接手許多上海的三線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上海著重發展資 本密集、技術密集的高新科技產業。這位周邊城市帶來了很多商機,帶動了周邊城市工業化 程度的發展。在上海的經濟輻射作用下,江浙兩地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不斷加大,產業升級 更是不斷加快。同時,長江三角洲部分城市作為臨海城市,擁有一個良好的區位條件,

4、促進 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在進出口商品提供了便捷,加大了國際之間交流,變相提高了長三角 科技的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了。中國是個勞動密集型的國家,遵從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 理論,大量的出口貿易,形成貿易順差,而如今中國成為世界上出口最多的國家,這與長三 角的快速發展脫離不了關系。一方面上海城市發展也離不開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依賴整個長三角廣闊的市場、協調的 產業、有序的制度。縱觀長三角地區的消費市場來看,2 0 0 3年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 2 萬億元,占全國16.2%2。長三角市場能夠普遍聯合,對上海來說獲得了一個鄰近的、廣 闊的市場。利用良好的區位條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的涌入,提供了良好的技術

5、支持,以及 大量的外商投資引入,提高了經濟效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表1長三角城市群主要經濟指標(20 0 2年)城市面積(平方公里)人口(百萬)GDP(億美元)增長率(%)人均GDP(美元)工業產值(億美元)零售額(億美元)出口 (億美元)實際外資(億美元)長三角100 2 0 175. 6231012.632317 8上海6 30 01 3.36 5310. 94 9 111南京6 58 85. 615712.82 7 622 38636015蘇州8 4 885 .825 11 4 .54 38無錫47884.419112. 843682 95545 117常州43

6、7 53. 49212.42 68414 13 0276揚州6 6344.56811.114948 12283鎮江38472.7681 2.3253 9881 8105南通800 17. 81 0 711.12泰州5 7 9 15. 06111. 612 1 1701942杭州1 6 5966.42 1 513.23 4 0129063855寧波9 36 55 .518113. 23 32 7242568212湖州58 172. 6518. 519 8 8552174嘉興3 9 153. 38513.8257095302 55紹興82 5 64. 31 1 28.94舟山14 4 01.01

7、81 2 .31 8011 5940資料來源:2 0 03年 上海、江蘇、浙江統計年鑒長江三角洲發展進程中上海的作用(一)獨有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城際交通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面臨大海,直接接觸世界經濟。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上海能積極地走 出去,把自身設立成重要國際節點,構建國際網絡,在全球范圍獲取信息和資源。過去十多 年中,長三角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巨大。尤其是公路交通,全區高速公路網將近4 0 00 公里,預計到2 0 2 0年左右將提高到1.18萬公里,連接中小城市以及機場與港口 3。圍繞 上海的主干公路鋪開后,以上海為中心到區域內各城市能縮短到3小時,可見交通便捷程度。 這使上海與長三角其他城

8、市間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各城市的市場更容易連成一片,大大加強 要素流動。建成的杭州灣大橋,避免上海到浙江方向要繞一個“之”字形的遠路。另外加上 滬崇蘇越江大通道的開工,在將來能貫通上海、崇明和南通地區。真正加強了上海向長江三 角洲全區域的扇形輻射力度。(二)豐富的技術和活躍的人才資源表二2 004年長三角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地區每百萬人擁有大學生數(人)每萬人國企科技人員(人)每萬人專利申請受理量(件)每萬人專利申請授權量(件)人均技術市場成交額(兀)上海363.39819.6 311.756. 1985.63江蘇2 02.5 91 0 2 .943.1 71 .5212 0. 7 9浙江1 8 1

9、 .931 12.365. 363. 23123.19全國155. 4083.442. 1 51.161 0 2.6 5資料來源:2006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上海擁有近60所高等院校,專業技術人員6 6.9 1萬人,占到長三角1 6城市總數的1/5 以上。表2中上海各項自主創新能力數據都高于江浙和全國水平。在知識高度發展的今天 上海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依靠科教興市戰略,建立了廣闊的人才市場,形成了人才集聚和 人才流動的體制,是長三角人才發展的基礎。人才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大量的人才輸入才會有更多科學發明創造。上海作為 一個專利高產城市,高度的競爭,更是促

10、進了人才潛能的發掘形成了規模經濟的發展方式, 內外部同時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產業經濟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產業內的企業數量。這就造 就了長三角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較高,要求了人才的能力全面發展。(三)有效吸引國際投資上海成功的舉辦了 201 0年世界博覽會,這是,上海和長三角一次重大事件,是長三 角地區加深國際交流,提高整體一體化的大好機遇。世界博覽會是一個國家政府主辦,多個國家或者組織一起參加,體現了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方面的成就。對于上 海而言,世博會的場館、交通、金融、旅游、信息等都是一個很沉重的任務,也是上海和長三 角重新建設自己的基礎設施一個很好的機會,小到街道的改造,大到城市

11、規模的區域規劃。 世博會并不僅僅是展現上海一個城市的風貌,更是與周邊的城市息息相關。周邊城市的人文 風貌也是,展現一個部分。為了減緩交通樞紐的壓力,加大了更多交通干線,增加了周邊城 市與上海市的之間聯系,增多了各個產業之間的交流,促使了長三角整體發展。上海借鑒了 奧運會的經驗,成功舉辦了世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打造了長三角品牌擴大了江浙滬在國際 上的影響力,以吸引了國外的投資,以旅游促進了多方位的一體化。(四)優惠的中央政策大力發展上海浦東成為了經濟建設的核心,中央政策重心轉移到了上海。中共中央和 國務院給了浦東新區十項優惠政策和優惠措施,從工業項目的審批權到工業債券的自主發 行,從免息或者低

12、息貸款到稅收減免,上海浦東幾乎成為中國享受最特殊優惠的地區。這就 大大增加了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競爭力,更有效了提高了上海在長三角的輻射能力。三、長三角發展中上海所處的劣勢表3長三角省市優劣勢比較表省市優勢劣勢上海長三角城市群經濟文化中心; 浦東開發和開放效應舊體制的束縛;城市基礎設施嚴重滯后;重塑城市功能受到制約;環境問題突出浙江市場發達和機制靈活;經濟增長后發優勢;區位優勢,海洋、港口和旅游經濟粗放、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農業基礎薄弱;環境污染江蘇區位優勢;經濟體制較活;經濟基礎 較強;科教比較發達增長與效益沖突;增長與穩定沖突;增長與結 構沖突;增長與資源環境沖突資料來源:中國大陸

13、區域經濟整合與產業發展(20 0 3 )上海人口稠密,一直以來處在人多地少的窘境,新開發區用地需要的增加,勢必加劇耕地 面積的大量損失。上海自然資源也十分緊缺,生產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能源,均依靠外地 輸入,然而第二產業中的傳統支柱項目,如石油化工、化學工業和鋼鐵工業還比較粗放,向集 約化目標靠攏勢頭緩慢。2003年以來,上海每萬元GDP的能耗超過1噸標準煤4。水污 染情況更是十分嚴重,根據2 0 01年到200 4年上海市環境狀況公報,上海廢水排放總量在1 7億噸以上,上海成為水質型缺水城市早已是一個事實。工業轉移的過程中許多過去被隱藏起 來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就顯現出來。在中心城區的職能轉變后,城市生活區和商區也對環境 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空氣和水污染的治理成為上海市迫切需要解決的 可持續發展問題。結論:上海在長三角發展主導地位,輻射于長三角,作用于長三角,擴大了整體的產 業結構,平衡了產業內內需,引進了大量外資注入,打開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同時也離不開長 三角的發展,依靠于長三角的市場,協調的產業,有序的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