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一、基本情況(一)自然情況1、地理位置及區域:xx 縣地處遵義市東北部,西與桐梓縣相鄰,南和綏陽縣交接,東與務川自治縣接壤,北同道真、重慶相連, 是貴州襟聯重慶的前沿。縣城北距重慶220 , 南距遵義140 ,貴陽295 ,是渝南、黔北經濟文化的重要交匯區域。2、自然資源狀況:xx 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東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是典型的喀嘶特山區地貌。最低海拔高度458 m,最高海拔高度1837m。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節交替分明。常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為16.4 , 平均無霜期為290 天, 平均年降雨量1100mm, TOC o 1-5 h z
2、且雨熱同季,云霧較多,日照較少,相對濕度在80%左右。xx縣境內土地資源十分豐富,土壤肥沃,土壤多為砂頁巖發育而成的黃壤土,呈微酸性,PH 值 4.5-5.5 之間的宜茶葉土地面積達30 萬畝,因此,xx 是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和大力發展茶葉產業。3、社會經濟狀況: xx 縣有國土面積2595 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和1 個林場,152 個村(社區、居委會), 60 萬人。全縣有耕地 46 萬畝,林地138 萬畝,水域4 萬畝,可開發利用非耕地 107 萬畝, 待開發的草山草坡70 萬畝。 農業是 xx 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也是經濟建設的基礎。2006 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可比價)為160372
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355 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003 萬元, 第三產業增加值44014 萬元。 農業總產值 59682 萬元,其中林業總產值6075 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900萬元, 糧食總產量28.02 萬噸, 人均占有糧食478 公斤, 人均純收入 1846 元。 xx 縣是國家級貧因縣,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按照先易后難、集中連片、形成產業的原則,選擇省、市、縣都高度重視的茶葉產業作為這次產業化扶貧的項目。根據產業化扶貧項目必須在貧困鄉實施的有關要求,本項目安排在我縣四個貧困鄉之一的樂儉鄉來實施。(二)項目區基本情況樂儉鄉位于xx 縣南部, 距縣城 30 公里。 全鄉海拔60
4、0-1350米,平均海拔975 米,年平均溫度為13.3 ,無霜期為250-310天,平均年降雨量1300mm,由于地勢較高,全境云霧較多,日照少,相對濕度在82%以上。境內土質深厚,土壤肥沃,多為砂頁巖發育而成的黃壤土,呈微酸性,PH 值 4.5-5.5 之間,對茶樹生長和發育十分有利。全鄉土地總面積13.7 萬畝,耕地面積40652.6 畝(不包括14000 畝退耕地)。其中田16667.5 畝,土 23985.1 畝。全鎮轄14 個自然村,125 個村民組,3739 戶, 15421 人,勞動力8467人。樂儉鄉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收入主要以糧、油、煙、生豬為主,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緩慢。20
5、00 年編制扶貧開發規劃,樂儉鄉被列為國家重點扶貧 “二類貧困鄉”, 重點村 12 個, 其中一類村 10 個,二類村2 個。 2006 年人均收入1250 元,人均占有糧450 公斤, 全鄉貧困人口467 戶, 1958 人, 低收入戶698 戶, 3114人,其中五保戶89 人,民政救濟1044 人,需搬遷的156 人。項目為高標準茶園基地建設,建設規模為1800 畝, 在建城、聯山和東門3 個村實施,其中建成村700 畝, 聯山村 500 畝, 東門村 600 畝。 項目涉及的三個村均為貧困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較多,共涉及貧困戶和低收入戶737 戶, 共涉及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
6、593 人,其中貧困戶565 戶,貧困人口2781人;低收入戶172 戶,低收入人口812 人。土地資源豐富,項目實施地塊相對集中連片,覆蓋貧困人口面大,群眾實施產業化扶貧項目的熱情很高,村級班子團結有戰斗力,3 個村都屬于2007年實施整村推進的村,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實施整村推進,整合資金,全面開發。東門村位于樂儉鄉東面,距鄉政府3 公里,轄6 個村民組,286 戶, 1262 人,勞動力569 人,其中貧困人口56 戶 215 人,低收入戶230 戶 1047 人。 2006 年人均純收入935 元,人均占有糧 445 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項目地
7、平均海拔1080 米,土地總面積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4924 畝,林地面積4050 畝(含退耕還林面積),荒山 2726畝。全村水、電、路、電話、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聯山村位于樂儉鄉西面,距鄉政府4 公里,轄12 個村民組,285 戶, 1503人,勞動力676 人,其中貧困人口126 戶 512 人,低收入戶159戶 991 人, 2006 年人均純收入924 元,人均占有糧420 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海拔800 1350 米之間, 項目地平均海拔 950 米,全村土地總面積9.4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60畝,林地面積6980 畝(含退耕還林面積),荒山 3860 畝。
8、全村水、電、路、通訊、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建城村位于樂儉鄉南面,距鄉政府8 公里,轄10 個村民組,286 戶, 1356 人,勞動力 749 人,其中貧困人口48 戶 195 人,低收入戶238 戶 1161人, 2006 年人均純收入917 元,人均占有糧415 公斤,屬國家重點扶持一類村。全村海拔950 1370 米之間, 項目地平均海拔1020 米。土地總面積10.3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70 畝,林地面積 5202 畝(含退耕還林面積),荒山 5278 畝。全村水、電、路、通訊、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備。二、指導思想、依據和原則(一)指導思想:1、項目必須落實到有勞動生產能力的絕對貧困戶
9、和低收入貧困戶。2、項目對涉及貧困人口數量多,且較集中村組。3、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生態畜牧大省”的總體目標, 以科技成果為依托,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4、設計產業化扶貧項目要對接市場,堅持由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接受市場的檢查, 依靠市場帶動和發展壯大貧困地區種養業,并從市場上取得效益、實現農民增收。(二)設計的依據關于做好種草養畜科技扶貧工作的通知(國開辦組發200625 號) ;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下達2007 年省級財政2 億元產業化扶貧資金計劃的通知(黔扶領20073 號) ;省扶貧辦和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07 年
10、省級財政產業化扶貧資金的通知(黔開辦2007113 號、黔財農2007144號)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1995;樂儉鄉茶葉產業扶貧項目規劃、 樂儉鄉產業扶貧項目可研報告;xx 縣委縣政府關于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實施意見(正辦發00658 號) 。(三)設計原則:1、項目要體現較好的扶貧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原則。2、項目到貧困鄉、到貧困村、落實到貧困農戶的原則;3、堅持高標準化、良種化、無性化、有機化、市場化的原則;4、 堅持因地制宜, 適地適樹, 集中連片, 突出重點,擇優發展的原則;5、堅持專款專賬專用和報賬制原則。三、項目范圍、規模及布局(一)項目范圍項目涉及樂儉鄉
11、樂儉、遼遠、長興、迎接、東門5 個村。(二)建設規模新建高標準茶葉基地8300 畝。(三)布局樂儉村 1700 畝、遼遠村1500 畝,長興村1800 畝、迎接村1500 畝、東門村1800 畝。四、項目建設的內容、建設年限及目標(一)建設的內容1、基地建設( 1)新建高標準茶園基地8300 畝。( 2)建蓄水池815 立方米,建成基地530 立方米,聯山基地 135 立方米,東門基地150 立方米。建配套集水溝和排水溝2850 米。 建成基地1760 米, 聯山基 590 米,東門基地500 米。( 4)新修茶區步道(1 米寬) 5400 米。建成基地2100 米,聯山基地1500 米,東門
12、基地1800 米。( 5)栽植行道樹3600 棵(道路和步道兩旁每3 米栽 1 株) 。2 、人員培訓培訓安排:培訓時間2007 年 8-9 月,培訓對象:技術骨干和農民;培訓三期共1020 人;培訓內容:( 1)組織基地農戶到鳳岡田壩、湄潭核桃壩去學習種茶技術和感受發展茶葉產業給當地群眾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基地農民種茶的技術和種茶積極性。 ( 2) 請專業技術人員系統講解茶園建設的整地、施肥、 栽植、定剪、 撫育管護、采摘和簡單的加工技術,讓有關技術干部和農民了解和掌握種茶的技能。(二)建設年限項目建設期為8 個月。 2007 年 10 月至 2008 年 3 月前完成茶園建設,2008 年
13、 3-5 月完成茶園配套設施建設。(三)建設目標新建高標準綠茶基地8300 畝 ,2008 年 5 月底全面完成茶園建設及配套工程設施建設, 面積合格率100%。 3 年初見成效,2012年開始投產,正常年分每年可產茶青2200 噸, 年銷售收入達2158萬元。五、茶園建設技術措施設計(一)茶園立地評價(見附表)(二)茶園建設技術設計1、品種選擇選擇具有適應范圍廣,抗逆性和抗病蟲能力強,茶葉品質好,產量高的福鼎大白茶。整地施肥:全面墾復深度為60cm, 1.5 米開箱挖種植溝,種植溝開挖寬度為50cm,深度為50cm。 要求開挖出的表土與新土分別堆放在種植溝的的兩側。在開挖溝內施餅肥和西洋復合
14、肥,每畝用肥量為餅肥100 公斤, 西洋復合肥20 公斤和農家肥1000斤。3、栽植密度:3000 株 / 畝。5、栽植時間和方法栽植時間:早春驚蟄至春分之間和秋末冬初10-11 月份。栽植方法:在栽植溝內采取雙行雙株錯位栽植。要求在基肥上層復新土18cm左右,茶苗栽植后再復表土10cm后將苗扶正并把土壓實(有條件的澆足定根水)。(三)茶園管理1、施用肥料:施農家肥和茶葉專用肥,在早春施茶葉專用肥,在入冬后(11-12 月份)施農家肥,也可以施油餅肥。2、除草及撫育:茶園每年要除草撫育2-3 次。3、管護:主要搞好肥水管理,施肥只能用各種有機肥料,以就地取材,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經認證的茶葉專用肥
15、。施用畜禽糞時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成齡茶園管理,主要是在茶樹的收獲期, 以采摘茶葉為主,采摘時要做到及時采摘和按標準采摘,采養結合。 其它的仍然是加強肥水管理,耕作除草和修剪。必要時進行茶園行間鋪草1000kg,即可以防治草荒,增加茶園土壤溫度和濕度,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同時亦可以向茶園提供肥力,每年施肥一次,主要是基肥。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為主,勤除雜草,防止病蟲害發生。如果發生比較嚴重,則要用各種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進行,在進行化學防治時,一定要選擇有機農藥。(四)種苗設計樂儉鄉茶葉產業化扶貧項目考慮到要在最短的時間(3 年)內見效,讓項目發揮扶貧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16、因此,茶園建設按照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原則進行設計,茶苗栽植按雙行單株每畝栽植株數約3000 株。1、種苗數量:每畝栽苗3000 株,總用苗量為1080 萬株。2、種苗質量要求:國標、級苗,苗高大于20cm,地徑不小于0.2cm。3、苗木供應:苗木采購量特別大,要按照財政產業化扶貧項目有關規定,組織政府采購,實行公開招投標,苗木質量、數量和品種由xx 縣綠色產業發展辦公室把關。六、配套設施設計(一)蓄水池建蓄水池815 立方米。根據水源點情況,建成基地設10 個蓄水池,每個蓄水池容量為53 立方米,總容積為530 立方米;聯山基地建設5 個蓄水池,總蓄積為135 立方米; 東門基地設5 個蓄水
17、池,總蓄積為150 立方米。(二)集排水溝共建集排水溝2850 米。 其中建城基地建1760 米, 聯山村基地建 590 米,東門村基地建500 米。(三)步道設計因基地為貧困農戶自建,建成后歸農戶所有,3 個基地平均每戶的茶園面積只有2.5 畝, 因此, 基地沒有設計公路和機耕道。只進行步道設計:步道設計根據茶園地形和面積,每10 畝左右劃分生產區,生產區與生產區設人行步道,道寬 1.0 米, 步道設計長度為5.4 公里。(四)行道樹設計行道兩旁栽種桂花、女貞等行道樹,步道長5400 米,栽植行道樹的長為10800 米,按 3 米的間距栽植行道樹,需栽3600株。行道樹規格為高2 米以上,地
18、徑1.5cm 以上。(五)碑牌設計樂儉、 和長興、東門基地各建1 塊碑牌, 基地共建3 塊碑牌。七、施工組織設計及項目運作模式(一)施工組織設計1 、工程組織管理本項目的是財政扶貧項目,xx 縣扶貧辦和財政局對項目實施進行管理和監督。項目實施實行法人負責制,xx 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為項目的實施法人單位,對項目的實施全面負責。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以分管扶貧開發的副縣長為組長,以縣扶貧辦、 縣財政局、縣綠色產業發展辦公室、縣綠色產為開發中心和樂儉鄉人民政府為成員單位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對項目的實施進行領導和監督,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2、技術保障措施該項目為茶葉產業建設項目,它涉及種植、管
19、理、 生產加工、包裝和市場營銷等技術知識,技術保障對項目實施猶為重要。( 1)成立項目技術小組,由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業務副主任任組長, 以縣綠色產發展辦公室生產技術股、樂儉鄉扶貧辦、綠產辦、 農技站、 林業站等單位技術人員為成員,加強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2)對技術人員簽訂技術承包合同,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將技術員的工資、獎金及職稱與項目實施質量掛鉤,嚴格兌現獎懲, 對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項目施工質量嚴重不合格并造成損失的,要追究相關技術人員的責任。3、組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管理和監督,嚴格按實施方案開展工作。xx縣扶貧辦是項目的管理和監督單位,必須強化措施,加強對項目的領
20、導、管理、監督和對“目項實施方案”進行審查,監督實施單位嚴格按“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項目建設。(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項目區群眾對該項目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該項目是產業扶貧項目,要利用鄉、村各種會議和有線電視等方式,大力宣傳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的實施要求,見效后對貧困戶和低收入戶的扶貧效果,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給農民增收和解決農村剩余勞力就業等的好處,特別是讓群眾對項目建設見效后對當地群的扶持效果的認識。同時, 找適當時機組織項目區農戶到附近的湄潭、鳳岡等縣去參觀、考察, 讓他們切實了解農民種茶所得到的收益,提高群眾實施項目的積極性。3) 、 項目實施涉及苗木和肥料的采購量特別大,要按照有關規定,
21、組織政府采購,實行公開招投標。( 4)項目實施過程中,扶貧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監督檢查內容包括前期工作準備落實情況、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報賬進度、 項目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重點檢查項目實施效益情況,項目結束時要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嚴格進行驗收。( 5)強化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群眾)的技術培訓,提高建設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實施好該項目前提和保障。縣扶貧辦按茶葉產業扶貧項的要求對參與項目實施管理的人員進行培訓,讓其能很好掌握項目實施的要求,猶其要對涉及建設項目的農戶要進行有關茶葉栽培管理等方面和實用技術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技術要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實施良好扶貧效果和較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2、( 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項目建設科技含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項目建設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科技投入,以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適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二)項目的運作模式和機制1、項目實行滾動發展運行機制。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每畝給農戶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0 元,在發放扶貧資金時,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與農戶簽訂合同,規定項目見效后(一般4 年后可見效,每年每畝收入可達2600 元) ,縣綠色產業開發中心按投入資金的30%收回,作為滾動發展資金。樂儉鄉茶葉產業扶貧項目3 年共計投入扶貧資金 450 萬元,項目見效后可收回資金120 多萬元,
23、用于扶持其他貧困農戶發展茶園3000 畝。2、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組織。本項目是由政府扶持,xx 縣綠色開發中心實施,要對接市場,使貧困農戶受益,必須走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道路,組建樂儉鄉茶葉專業合作組織。通專業合作組織制定茶葉生產技術標準,在統一標準下實現茶葉生產的標準化、加工規范化和銷售一體化,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加工企業,在全鄉建1-2 個茶青交易市場,讓茶農生產出的茶青有市場銷路,真正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之路,切實讓農民增加收益,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八、質量監督(一)狠抓管理、確保質量加強項目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嚴格按設計施工、檢查驗收、建檔等一套項目管理辦法實施。并層層落實責任
24、制,推行領導和技術人員分子項目承包施工進度和質量,把項目建設質量同個人利益掛起來。通過行政推動、利益驅動、技術促動、法制保證切實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二)狠抓種苗落實,選用良種壯苗。種苗是茶葉基地建設的物質基礎,項目實施嚴格按照品種良種化、 苗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采購優質的無性繁育的福鼎大白茶苗(優先選用樂儉東門村育苗基地的茶苗)。九、投資預算及資金籌措(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參照 xx 現行勞動力價格、小水窖工程、貴州省林業廳植被恢復費項目“xx 縣茶葉基地建設”投資標準。1、材料設備( 1)茶苗:單價0.11 元 /株, 330 元 /畝 .( 2)基肥:農戶自備,不計入投資。追肥: 農家肥由
25、農戶自備,其他追肥由2008 年產業化扶貧項目資金中分配。( 3)碑牌:2000 元 / 塊。2勞務費基地清理:按2 個工日 / 畝計整地:按10 個工日 / 畝計。植苗:按4 個工日 /畝撫育、施肥:按2 個工日 / 畝、年計,其需三年。管護工資:按10 元 / 畝、 3 年。3、附屬設施( 1)蓄水池:按煙水配套工程造價60 元 / 立方米。( 2)集排水溝:集水渠和排水溝平均按按10 元 /米單價建。( 3)步道建設:建步道按1 元 /米。( 4)行道樹:2 元 / 株(含栽植費)。( 5)碑牌:2000 元 / 塊。4、間接費培訓費為6.9 萬元,占財政扶貧資金的4.6%( 5%以內)
26、。(二)投資概算項目建設包括基地建設材料費、勞務投入、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和間接費,項目總投資250 萬元,其中:1、材料設備費144 萬元。包括:茶苗費143.1 萬元。2、 勞務費 90 萬元。 包括: 林地清理9 萬元, 整地 45 萬元,植苗 18 萬元,撫育、施肥16.2 萬元,管護工資1.8 元。3、附屬設施建設費10 萬元。包括:畜水池4.89 萬元,集排水溝 2.85 萬元,步道0.54 萬元,行道樹0.72 萬元,碑牌1萬元。3、間接費6.9 萬元,全部用于培訓。項目各項投資情況詳見附表四 樂儉鄉產業化扶貧項目投資概算表(三 ) 資金籌措申請財政扶貧資金150 萬元,自籌100 萬元。八、效益估算(一)扶貧效益該項目為茶葉產業財政扶貧項目,總投資 250 萬元, 其中財政扶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精美課件
- 江蘇省蘇州市園區2025年初三下學期2月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全國18名校2025年(高三一模文)生物試題檢測試題試卷含解析
- 景德鎮學院《中藥與生藥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五地六校”2025年高考數學試題考前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土建預算編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植物組織培養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中國現代通俗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混凝土結構基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那曲地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組裝檢查記錄表
- 小學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4、地球-我們的家園》第一課時說課稿
-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 保險市場調查與分析實訓三任務一2.3.1任務一運用Excel整理市場調查問卷數據
- 中央空調(多聯機)施工方案
- PKPM磚混結構抗震及其他計算全攻略
- “育鯤”輪轉葉式舵機工作原理和電氣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流動資金自動測算表(內自帶計算公式)
- 最新.爾雅批判與創意思考--馮林答案
- 宿州光伏玻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模板)
- 10KV變電站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