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6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基礎性達標作業1有位國家領導人曾經這樣評價某次會議:“這是中國光輝燦爛的人民的新世紀的開端。這是全中國人民空前大團結的會議。這個會議宣告了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這次會議()A制訂了新中國的施政綱領B提出了多黨合作的政治制度C通過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D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現代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從材料信息看,本次會議與新中國的誕生有關系,結合所學知識,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討論建立新中國的有關事宜,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作為新中國的施政綱領,故A正確。2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歷來
2、是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遼寧省寬甸縣農民在給毛澤東主席的一封信中說:“我們祖祖輩輩做夢都在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有三畝五畝的地現在這個夢想實現了。”農民實現“這個夢想”的途徑是()A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B開展土地改革運動C參加“大躍進”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B【解析】土地改革運動將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故選B項。3“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入侵朝鮮的同時,公然干涉中國內政。還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并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根據上述材料可知,我國抗美援朝是()A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B挑戰美國權威的不明智之舉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鮮D以抗美之名稱霸世
3、界【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侵略活動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因此彭德懷于1950年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故選A項。4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說,如果亞非國家養成一種在西方缺席的情況下經常開會的習慣,由于有眾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國無疑將控制局面,這可能最終形成一個反對西方的集團。他希望這次會議開不起來。杜勒斯針對的是()A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中印會談B和平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C以“求同存異”促進會議成功的萬隆會議D通過“一邊倒”方針同蘇聯等國建交【答案】C【解析】萬隆會議于1955年在印尼萬隆召開,與會國皆為亞非國家,旨在討論反對殖民主義的問
4、題,又稱第一次亞非會議,該會議符合杜勒斯的描述。故C項正確。5下表是我國某一時期經濟領域所有制結構情況。符合這一時期的時代主題是()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經濟國營經濟公私合營經濟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所占比例55%33%8%3%1%A土地改革運動B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D改革開放【答案】B【解析】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公有制經濟占據絕大多數,并且存在公私合營經濟,所以此時處于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故B項正確。等級性標準作業A組學考過關一、選擇題1日記是重要的歷史資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記,它記載的歷史事件是()各單位代表發言畢,繼續討論下列各案:一、政協組織法三、定都北平,改稱北平為北京爭
5、辯數小時,幸周恩來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過A重慶政治協商會議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政協組織法定都北平,改稱北平為北京”可知,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籌備會議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內容之一。新政協的主要任務就是討論建立新中國的有關事宜,包括定國旗、國徽等,故B項正確。2周恩來曾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就是從天安門走向天安門。”前一個天安門是指五四運動,那么,后一個是指()A開國大典B1949年政協會議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答案】A【解析】據所學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3劉少
6、奇稱新中國初期實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這是因為()A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B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D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答案】A【解析】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鞏固新生政權而實施的土地政策。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故選A項。4新中國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的直接目的為()A穩定物價B解決財政困難C建立國營經濟D鞏固新政權【
7、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些不法的金融、商業資產階級,即投機商人囤積貨物,哄抬物價,人民政府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的直接目的就是穩定物價。故選A項。5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就對日作戰后期及戰爭結束后解決雙方爭議問題簽訂的條約,條約有效期為30年。新中國成立后,決定重新簽訂中蘇之間的條約。這反映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是()A獨立自主B“一邊倒”C“另起爐灶”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答案】C【解析】題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45年簽訂,有效期30年,新中國成立即1949年時尚在有效期內,但新中國“決定重新簽訂中蘇之間的條約”
8、,即否定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的條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新的外交關系上建立新的條約,符合“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故選C項。61953年毛澤東點明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要旨在于“解決所有制的問題”。在當時為了解決所有制問題推行了()A優先發展重工業B三大改造C“大躍進”D人民公社化運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解決所有制的問題”可知,這屬于生產關系的調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了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以當時為了解決所有制問題進行了三大改造,故B項正確。優先發展重工業是“一五”計劃的內容,屬于發展生產力,故A項錯誤。“大
9、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發生在195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D兩項錯誤。7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憲法起草委員會。憲法起草委員會由32人組成,委員名單由毛澤東提出,構成比例為:民主黨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各1位。以上材料說明()A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體現了民主協商的精神B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多黨合作協商制度的產物C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產物D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體現了階級斗爭的思想【答案】A【解析】題干表明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不僅來自中國共產黨,還來自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具有較為廣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體現了民主協商的精神,故A正確;成員不僅來自
10、各黨派,也來自人民團體,因此,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不只是多黨合作協商制度的產物,故B錯誤;題干并未提到“階級斗爭”,1954年第一部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排除C。D不合題意,排除。二、非選擇題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最近中國和印度曾經達成一項協議。在這一協議中,它們規定了指導兩國之間關系的某些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材料二如果這些原則能為一切國家所遵守,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的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而侵略和干涉內政的威脅和對于侵略和干涉內政的恐懼就將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緬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材料三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
11、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因為這是實際存在的反映。但是不應該使它妨礙我們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同的協議。(1)材料一、二中所說的“某些原則”“這些原則”指的是什么?請說出具體內容。(2)依據材料二概述“這些原則”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原則”又是針對什么現象提出的?(3)材料三是誰在何時何地何會議上的發言?他闡明了什么方針?(4)材料二與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說出你的理由。【答案】(1)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體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2)問題:解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問題。
12、針對的現象:殖民主義、霸權主義。(3)周恩來,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求同存異”。(4)不矛盾。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是“求同存異”方針的基礎。“求同存異”具體靈活地貫徹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析】第(1)問由“印度”“和平共處”等關鍵信息,可知這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2)問根據材料二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即可。第(3)問根據材料三判斷。第(4)問在前幾問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B組等級測評一、選擇題1下表是新中國第一屆政府組成人員,這表明()類別副總理政務院領導成員政務院下屬機構正副職總人數421109民主人士21149(15個正職)A中國
13、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入新發展階段B民主黨派已成為執政黨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建立D新政府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答案】D【解析】A項是指1954年一屆人大召開,政協不再代行人大職務,故排除;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故B項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建立是在1954年,故C項錯誤;表格顯示新中國第一屆政府組成人員中民主人士在總人數中占據接近一半席位,說明新政府具有廣泛性,故D項正確。2下表為1950年、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級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從表中數據的變化中得出的結論應該是()項目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貧農、中農855452
14、921914富農、地主1455487986A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規模開展【答案】B【解析】圖表顯示貧農、中農比重增大,富農、地主比重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1950年新中國開始實行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變成了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故選B項。3牛軍在論新中國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說,從1952年開始醞釀,到1954年間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稱之為“和平統一戰線政策”的對外政策。作為這項政策的兩個重要目標“擴大和平中立趨勢”和“推廣和平中立地帶”,首先落實到中國的周邊地區。這一政策()A改變了中
15、國半殖民地的地位B率先為印度和越南兩國接受C意在清除帝國主義在華殘余勢力D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分歧【答案】D【解析】結合信息“從1952年到1954年和平統一戰線政策的對外政策首先落實到中國的周邊地區。”并結合所學可知該政策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符合題意。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提出:“凡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私營經濟事業,人民政府應鼓勵其經濟的積極性,并扶助其發展。”1954年憲法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后者是對前者全盤否定B兩者都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C兩者均由全國人大
16、通過D反映了社會性質正發生改變【答案】D【解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合理調整私營工商業政策,1954年憲法強調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兩者是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而制定的政策,后者不是對前者的全盤否定,故A項錯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沒有體現社會主義原則,故B項錯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是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故C項錯誤;1954年憲法強調社會主義原則,反映出隨著三大改造的進行,新中國正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性質正發生改變,故D項正確。5“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
17、域自治。”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ABCD【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可以看出,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故本題答案為A。二、非選擇題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建立了優越的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首先訂明婦女在政治上擁有與男子相同的權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8、會第22次會議通過并公布的選舉法規定“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我國婦女第一次獲得有選舉法保障的選舉權。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再次重申了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材料二“法治”的本質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當家做主治理國家、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創造出來用來規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摘編自童光政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國初期提高婦女地位的途徑。(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實現“民治”的表現。(3)綜合兩則材料,概括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答案】(1)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婦女的地位(或從制度上保障婦女地位)。(2)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婦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斷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中的信息“新中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建立了優越的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首先訂明婦女在政治上擁有與男子相同的權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農產品收購雇傭合同協議書
- 2025電商平臺合作推廣合同
- 2025開封市房屋買賣合同書
- 2025合作伙伴產品加工合同協議
- 九年級化學中考總復習計劃A
- 學校10KV配電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優化
- 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路徑與實踐方案
- 推動教育協同育人實踐與策略探索
- 電力設備行業未來趨勢與市場機會分析
- 外語學習與國際交流社團工作計劃
- 2024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會招聘1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糖尿病飲食與護理
- 2025年天津市河東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基于STM32的智能水質檢測系統的設計》9400字(論文)
- 公路養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 重慶大渡口區公安分局輔警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 砂石篩校驗方法
-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課堂PPT)
- 服務外包合同
-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