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孟子民本思想的現代價值白銀區重坪小學 高生翠摘要在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中華傳統文明中,民本思想多姿多彩。民本思想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學說之一,有著關注人、重視人、崇尚人、珍視生命、關愛蒼生的優良傳統。孟子以“性善論”、“仁政說”為基礎提出的一系列民本理念阿是中國傳統民本思想中最具進步性的永恒主題,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民本思想并不具有超越君主制度的意義,不屬于民主思想的范疇。中國共產黨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對傳統民本思想作了揚棄和改造,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替代和超越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民本主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孟子 民本思想 現代價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
2、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和矛盾。在片面追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人的物化和人的價值破壞。為此,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構建了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執政理念?!耙匀藶楸尽弊鳛橐环N以關心和致力于服務人民,以人性、人心關懷為核心的價值理念,作為一種洋溢著時代精神的治國綱領和價值導向,它既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思想的創新成果,也是對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繼承與弘揚。用現代意識,從價值角度透視孟子的民本思想,讓孟子民本思想閃耀其現代價值,顯示其應有的力度和光澤,具有重要意義。一、孟子民本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及理論基礎在兩千多年的
3、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導地位。孟子民本思想是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春秋戰國時期在我國古代史上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時代,社會政治模式出現了大動蕩、大改組:一方面,社會財富劇增,階級重新組合,貧富鴻溝擴大,世道人心大變;另一方面,“春秋無義戰”,攻城掠地,殺人盈野,生靈涂炭。這種形勢使廣大人民深受戰爭之苦,掙扎在死亡線上。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逐漸認識到要想改變生活境遇,就必須與統治者進行斗爭。于是,國人起義,一座座火山爆發;政權更迭,江山易姓,一頂頂王冠落地。在這種形勢之下,統治集團中的有識之士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些調整策略以期緩和同廣大勞動人民的階級矛盾。歷史所展示的“民惟
4、邦本,本固邦寧”的道理經過士大夫階層的闡釋、傳承,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想潮流。孟子的民本思想就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孟子民本思想的產生不僅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就其思想體系而言,也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即“性善論”和“仁政說”??鬃诱f人“性相近,習相遠也”,但對人性的善惡問題他并沒有明確的表達。孟子在此基礎上指出人性本善,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他說:“仁義禮智根于心”,“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性善論的一個重要根據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梁惠王下)在孟子看來,從人的天生資質講,本性是善良的,人心之“四端”為
5、人本性所固有,性善及由此而來的“四端”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是人異于禽獸的根本。他認為當一個小孩將要掉入井里的時候,所見者將不假思索地前去搭救,這種行為并不為功利目的所驅使,而是人的自然本性。他很重視人性中的這種本性,并把是否具有“惻隱之心”看作是人與禽獸的根本區別,指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他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了“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孫丑上)的主張,這是孟子仁政學說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孟子闡發的心學特別分析了“不忍人之心”,認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于掌上”。(孟子公孫丑上)他力勸統治者行不忍人之政,通俗地說就是把統治者本性中的善念推廣到政治
6、生活中去,實行同情人民、愛護人民之政。孟子的性善論和仁政說為重民、恤民、保民、愛民、養民、利民、富民等民本思想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二、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內容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民眾地位逐漸提高,孟子從這一現實出發提出了“民貴君輕”、“制民之產”、“薄賦斂”、“國君進賢”等一系列民本思想,并使其成為一種時代精神。具體內容如下:1、政治上,提出“民貴君輕”。在先秦諸子的政治學說中,孟子的民本思想最引人注目,有研究稱之為“先秦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在春秋以前人們對“民”的認識是在關于神、君與民的諸種看法中來談如何對待民的問題,這時的“民”仍然沒有擺脫是神和君的從屬品地位。到了春秋時期,對“民
7、”的認識有了突破,許多人已把“民”作為一種獨立的認識對象,對“民”在政治成敗中的地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其思想源于孔孟,尤其是孟子。孟子根據戰國時統治者治亂興衰的歷史,闡述了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思想,這里涉及了君王、政權、民眾的關系。按孟子的說法,在社會政治結構中有民、天子、諸侯和大夫幾個方面。在這層層結構中,天子雖然具有最高的地位,但是只有贏得民眾,才能做天子。他“君可易位”的主張,在孟子萬章下中講得更是直言不諱。當齊宣王問孟子公卿之事時,孟子答曰:“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他語出驚人,令齊宣王“勃然變乎色”。按照當時的觀念,一切政治、經濟及制度皆為貴
8、族所設,是為貴族服務的,而孟子思想的可貴之處,是在他權衡之后,把民提到了首位,社稷重要,其重要性與百姓相比,還是第二位的,國君可換,社稷可變,惟有人民,才是政權轉移的決定力量。在這里,孟子實際上已經暗示出人民之于君王微妙的制衡關系,并凸現出其“民主君仆”、“民貴君輕”、“民體國用”的思想。他從國家興亡的角度來認識君民問題,為其民本主張奠定了思想基礎。2、經濟上,提出“制民之產”和“輕徭薄賦”。孟子非常重視人民的生存問題,其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人類關懷色彩。他“制民之產”的思想就閃爍出了民本思想的火花。孟子關心人的生活需要,更關心人的生存狀態。男耕女織,長幼有序,不饑不寒,有養有教的農耕社會是他的
9、理想藍圖。在孟子看來,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爸泼裰a”最根本的原則是給民以足夠維護其生活的“恒產”。他認為:“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普通百姓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就不會有堅定的道德信念,就可能違法亂紀,為非作歹,無所不為。他說:“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梁惠王上)所以他告誡統治者:“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善之,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上)他認識到只有具備了“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這樣的物質基礎,才能更好的
10、維護統治。因此,切實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的生存狀態,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根本之所在?!耙灼涮锂?,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孟子盡心上)孟子認為減輕刑罰,讓百姓有時間深耕細作,才能過上富日子,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擁護,使國力增強。在孟子一書中,孟子多次提到了稅收,稅率問題,他的稅收觀念是辯證的。他說:“市,廛而不征則天下之民皆悅,而愿為之氓矣”。(孟子公孫丑上)在孟子滕文公上和孟子告子下中,詳細討論了稅率和征收辦法,認為稅率過低就不能支撐國家的正常開支,稅率的高低應根據國家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像“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是行政的
11、楷模。對于貉國這樣的小國,“五谷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二十取一而足矣也”。(孟子告子下)而對于中原大國,“去人倫,無君子”(孟子告子下)是行不通的。孟子在稅收問題上主張“取于民有制”,賦稅的征收應在客觀情況允許的范圍內,既要考慮國家需要,也要考慮人民的承受能力,君主和官員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稅率和稅收辦法?!叭拭瘛?、“愛民”的思想是制定稅收政策的基點。3、用人上,提出“尊賢使能”??鬃釉诨卮鸬茏尤绾螢檎r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論語)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舉賢才”的思想,使選賢舉能成為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當齊宣王問孟子如何選拔人
12、才時,孟子說:“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國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見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這段話包含了選賢舉能的兩個原則:一是要把卑賤者提拔到尊貴者之上,把疏遠者提拔到親近者之上,使選賢舉能跳出貴戚親近者的圈子;二是要傾聽國人的舉薦,不偏聽偏信。這兩項選官原則為卑賤者提供了參政的機會。他告誡統治者要從堯舜禪讓、大禹治水、湯武革命、周公勤政等事跡中,領悟為政必須大公無私,任人唯賢,順應民意,為民造福,這樣才會真正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此同時,他還提出要“使能”。君不僅要尊賢,還要知人善任,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孟子主張賢臣能按自己的理想處理國家政事,雖是國君也不應干涉。他舉
13、例說:雕琢美玉必須找能工巧匠,治理國家也要用治理國家的賢能,而且還必須按照賢能的主張去辦,不能說“姑舍汝所學而從我”。只有如此,才能使天下之士皆悅,而立于其朝。(孟子公孫丑上)孟子的這種思想沖破了宗法等級制度任人唯親的禁錮,從貴族之外的各個等級中選拔賢才,給貴族政治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三、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及現實意義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是深深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沃土的政治理念和歷史智慧。既充滿著“愛民”、“富民”、“重民”的人文關懷,又抒發了“信民”、“從民”、“恤民”的浩然感慨,還包含著“畏民”、“安民”的內在基因。士大夫們憂國憂民的思想情結溢于言表。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民眾疾苦,改善民
14、眾的生活境遇,其積極意義和思想精髓不容否認。然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我們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我們在肯定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合理成分的同時,也應清醒的認識到其局限性和不足。(一)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孟子民本思想作為一定時代的產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超出其時代局限,主要表現在:1、民本思想不具有超越君主制度的意義。無可諱言,孟子民本思想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其潛在的理念是把封建王朝的君臣凌駕于民眾之上,他的民本意識無論如何都超不出“忠君”的界限。從歷代思想家對于民本思想的闡釋中我們可以看出,民本思想有兩個內在的規定性,一是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二是君主為了永久地保有皇權應對人民實行“仁
15、政”,二者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后代思想家們在反復論證立君為民、君主利民、君舟民水等政治命題時,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君主與君主專制制度,只是在總結君主興衰中看到了民心向背是政治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民本思想就是這種政治思維的產物,它是統治階級的自我批判、自我升華,是統治經驗不斷豐富并轉化為理論形態的結果。從具有典型意義的“貞觀之治”所反映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其理論不是建立在擯棄君民這種不合理的政治關系的基礎上,而是承認了君與民的相對性,把關注點放在君民關系的調解上,力圖在不改變關系的前提下,保持兩者的平衡。通觀中國古代歷史,民本思想不僅在理論上不具備超越君主專制制度的因素,而且從整體
16、上看,它屬于封建統治階級的得民之道、御民之術,是對一種理想君主制度模式的美好描繪。2、民本思想不屬于民主的范疇。從古代民本思想中可以看出: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民眾的要求,但并沒有給人民真正的權力。由于君主政治的暴虐和民眾沒有合法的政治權利,暴動和起義便成了下層民眾爭取利益最重要的形式和施加政治壓力最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是促成王朝更替和君主政治自我改造的主要原因。民本思想肯定民眾在政治生活中的最終決定作用,實際就是承認君權并非絕對,如果沿著這一邏輯發展下去,把民的最終決定作用轉換為一種法定程序和政治權利,就會導向民主思想。然而,歷代思想家們恰恰都是在原則上承認推翻暴君的合理性,把民作為介
17、入政治運行過程或者使其成為新君主的政治工具,即君有賴于民,而民則歸于君。孟子盡管提倡民貴君輕、賢人政治,盡管認為百姓在君王舉措失當時可以替天行道,但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政府施政,從來沒有考慮過讓人民作主,即主權在民。孟子不可能認識到統治者的權力來源,或者說權力的產生方式問題,雖然他也提到百姓在某些時候可以替天行道,但這并不是一種民主程序的權力產生方式。他的民本思想只能為人類的和平吉祥描畫出一個寬慰的遠景,并不曾真正解決暴君污吏的問題,更不能逃脫歷史上一治一亂的循環悲劇。中國歷代統治王朝總是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推翻一個舊王朝,但接下來建立的王朝也沒有建構什么民主制度就是例證。他們僅僅是把民當作被動接
18、受恩施的客體,按照父母與子女的模式來理解君民的關系,以滿足民在物質上的基本需求為上限??梢?,在民本思想中民不是目的,也不是權力的主體,所謂重民也不含有對普通百姓個體價值和權利的尊重。即使是對君主專制的批判與抨擊最為激烈的黃宗羲,不論他怎樣猛烈地揭露君主專制,怎樣主張民權的最大化,怎樣將君權限定在最小化的程度上,怎樣把民本思想深化到其所能達到的高度,他還是沒有否定皇權,沒有走出儒學民本思想的終極視野。說到底,孟子的民本思想只是君主“為民作主”,而不包含“由民作主”的含義,主張治權在君的民本思想不屬于民主思想的范疇。3、民本思想在認識和實踐上具有局限性。春秋戰國時期,民本思想已成為思想家的政治學說
19、和各學派的理論體系及歷代統治者政治觀念的組成部分和社會意識,他們意識到不實行惠民政策就不能抵制農民起義,維護自身統治,但他沒有看到不通過戰爭無法建立統一的封建帝國,更看不到戰爭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這是民本思想在認識上必然產生的歷史局限性與階級局限性。大量史實說明,民本思想在封建時代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君主專制,但傳統民本并非現代民主。它不但沒有改變封建社會秩序,反而和這一秩序相以為用,表現在經濟上僅僅是減輕賦役,表現在政治上也僅僅是將對民眾力量的敬畏轉化為對民眾參與政治的多方防范,民眾在經濟和人身上依附于國家,政治上隸屬于君主。民本思想在認識上的殘缺,必然導致在實踐上的局限。(二)孟子民本思想的
20、現實意義孟子的民本思想作為一定時代的產物,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具有一定時代的局限性,但是其中所閃耀的光輝思想是不可磨滅的。歷史是割不斷的,思古千年,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今天,活在當下。我們關注傳統,但我們更關心的是中華傳統思想的當代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孟子民本思想經過科學的分析和批判,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1、古代民本思想是現代民主的起點。傳統民本思想一直籠罩在君主專制的陰影里,與現代民主相比,它永遠只具有方法論上的意義。民本與現代民主具有本質的不同:第一,二者存在的社會基礎不同。民本是以承認君民的不平等為前提,要求君主以民為本,愛惜民力,為人民提供效忠于統治者的社會環境,它
21、的存在是以宗法制度的存在為基礎;民主的基本前提是提倡人人平等、人格的獨立和尊嚴,支持和組織人民自己當家作主,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的管理,它的存在只能以人的個性自由和解放為基礎。第二,在政治權力結構中的作用不同。民本以封建皇權為主體,以普通民眾為客體,客體最終是為了滿足主體的需要,民本是手段,君主統治才是目的;民主以人民為主體,國家權力為民所有、所享,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第三,二者的實現方式和途徑不同。民本的實現只能依賴統治者自身的道德自覺;民主的實現主要依靠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制規范和民主制度。民本畢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民主”形式,盡管它不可能領悟出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真諦,但是它體現了統治階
22、級對勞動群眾歷史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認識。盡管它與現代民主之間存在著重大差別,但依然可以成為中國人在觀念上走向民主的起點。第一,傳統民本要求為民作主,現代民主要求讓民作主,二者都把人民的權益置于突出地位。事實上,拋棄傳統民本思想的封建性糟粕,吸取其重民思想的精華,民本思想就可能發展為民主思想。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人正是在傳統民本思想的熏陶下,才激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毅然舉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旗。第二,傳統民主思想提出親民、惠民、利民、恤民等“施仁政”的具體主張,客觀上同社會主義民主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上的主張基本一致。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
23、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社會政治生活的主題也不再是階級斗爭,而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用民主而非專政的方法處理大量屬于人民內部的矛盾,也是“施仁政”。第三,民本倡導德治,把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相結合;民主倡導法治,將民主與法治相結合。民本思想的精華既可為民本思想的成長提供適宜的社會生態環境,也是民主思想的有益補充。2、民本思想是對執政者道德境界的美好要求。孟子說:“人皆可以稱堯舜”,在他看來“二帝三王”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具有高尚的道德,他們做君主是為人民,而不是為自己,是為天下,而不是為子孫,他們備受人們的
24、愛戴,被“比之如父,擬之如天”。在“二帝三王”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君主考慮問題不再為民,為天下,而是為己、為子孫。他們把“天下之利盡歸于自己”,把自己之享樂建立在萬民的痛苦之上,其根本目的只在于維護自己的統治。對于“仁君”與“暴君”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為政者道德境界的差異。從隋唐以后直至清代,每個朝代大致是兩三百年左右,可大致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其規律是:在前期,開國之君勵精圖治,重用清官,國勢則強;到了貪官與清官爭權的時候,則國勢弱;貪官掌握朝政則國家亡。所以民本思想努力提倡“清官”政治,并認為清官之道是道德之道,是道義之道。在“民本”思想的影響下,一大批關心民眾疾苦的清官,為救國救
25、民,向專制挑戰,恃民興邦,恃民治邦,恃民保邦,在一定程度保護了人民的短期利益,把傳統的民本主義思想不斷推向新的高度。毛澤東對傳統民本思想作了徹底的揚棄和改造,克服了“畏民”、防“覆舟”的狹隘傾向,把“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高宗旨。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強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边@說明政黨政治只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一種形式。執政為民作為共產黨人的執政觀,它強調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屬于人民,而不是哪個人哪個政黨;人民是社會政體的主體,國家應該“由民作主”而不是“為民作主”,執政者必須依靠和為了人民,并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真正使人民滿意不滿意、答應
26、不答應、反對不反對成為衡量執政成敗的根本標準。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改變,都是執政者道德境界提高的表現。3、當代民主思想是對“人性善”的體現。歷史車輪已經把人類帶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替代和超越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民本主義”,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以法律和物質為保障,實現了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念,更是一種實踐,它要求我們執政為民,實現執政興國,就必須使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最終體現在:始終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統治者本性中的善念推廣到政治生
27、活中去,實行同情人民、愛護人民之政。孟子以民為本,一切從仁民、愛民出發,對人的深切關懷是我們古老的東方文化的寶貴遺產。他所體現的尊重人、崇尚人和對生命終極關懷的思想仍然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以現代人的眼光重新審視孟子,展開對孟子深入的研究,充分發掘孟子的思想內涵,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黨的建設、社會權力行使主體道德完善及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現代價值。參考文獻1王常則譯注.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2董洪利.孟子研究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3張鐵民.孟子人世大關懷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4蘭陵.孟子學說之精華M.新華出版社,2000.5翟
28、廷晉.孟子思想評析與探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6向世陵.重民揚善心儀自由孟子思想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3).7董傳嶺.孟子的民本思想述論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4).8王雷松,曲巖.試論先秦民本思想及其時代價值J.蘭州學刊,2005,(2).9黃金橋.中華傳統民本思想及其當代啟示J.黨政干部論壇, 2004, (5).10周韜.試論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現代價值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3).11田彬.為政在人試論孟子君臣觀中的理性精神J.西南民族大學社科部,2005,(1).ModernValueof Menciuss Humanist ThoughtsGaoShengcui(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jor 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741001Gansu.china )AbstractIn a long history and deep backgrou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Humanist Thoughtsi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減震器和支撐桿組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創業公司初始合同樣本
- 2025-2030農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2025-2030內墻涂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管理策略研究報告
- 動漫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2030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競爭格局及可持續發展建議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跳蚤和虱子產品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燃油泵濾網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云DLP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鉈礦行業經營效益及銷售渠道分析研究報告
- 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4課《明天會更好》教學設計
- 小學英語牛津上海版5B Unit2 Weather George in four seasons部優課件
- 中央空調(多聯機)施工方案
- 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及農名工工資支付有關事項流程圖
- 歡迎上級領導蒞臨檢查指導
- 信用修復申請書
- “十四五”生物質能源發展規劃
- “育鯤”輪轉葉式舵機工作原理和電氣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智力七巧板校本課程開發教案
- 陜旅版四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案及各單元知識點總結
- 施工單軌吊起吊錨桿安裝單軌吊梁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