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PAGE 頁碼32頁/總NUMPAGES 總頁數32頁2022-2023學年海南省定安縣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生物模擬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B珊瑚C蘑菇D蝌蚪2下列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繁殖后代B進行光合作用C快速運動D制造有機物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現象說明生物具有下列哪項特征()A遺傳B變異C需要陽光D需要水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長發育B呼吸C排出體內廢物D遺傳和變異5“落葉知秋”,在我國北方,梧桐樹一到立秋就落葉,這體現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有生長現象能排泄廢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適應環境能繁殖后代有遺傳和

2、變異現象ABCD6除病毒外,絕大多數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器官B系統C組織D細胞7下列現象中不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是()A驚弓之鳥B蜻蜓點水C杯弓蛇影D望梅止渴8下列詩句中,不含生命現象的是()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D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9校園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紅的、有黃的,這主要體現了()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C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10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A人出汗B含羞草受到觸摸時葉片合攏C鐘乳石慢慢長大D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11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可形

3、成60個食物泡,一天能吞食43000個細菌,這說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進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D生物能繁殖12為了了解我縣近年來初中學生的近視情況,我們可以采用哪種方法()A調查法B實驗法C分析法D觀察法13下列對科學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要分清馬和驢的區別可用觀察法B要知道校園中植物的種類可用調查法C調查按范圍可分為抽查和普查兩種D若結論和假設不符,把假設反過來就是結論14調查校園的植物種類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需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B調查范圍很大時要逐一調查C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D要對調查到的生物進行歸類15同學們將龍湖公園里的生物統計后進行分類:鯉

4、魚、水綿、泥鰍、荷花等歸為一類;蚯蚓、鼠、柳樹、菊花等生物歸為一類。他們的分類依據是()A生物的形態結構B生物的生活環境C生物的用途D生物的數量16在稻田中,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 雜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氣 蝗蟲 稻螟ABCD17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的是()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B雨露滋潤禾苗壯C瑞雪兆豐年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1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描寫的自然現象反映了哪種生態因素對植物的影響()A光照B溫度C水分D空氣19某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探究環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B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5、土壤的潮濕程度對鼠婦生活是否有影響C在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D該實驗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確結論20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與它生活的環境顏色極為相近,這屬于()A生物對環境的影響B環境對生物的制約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環境對生物的適應21下列各項明顯表示生物對環境有影響的是()A生活在黃山上的旗形樹B海豹胸部脂肪厚度達60mm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過后迅速生長發育22下表為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方案。下列修改建議正確的是()鼠婦位置鼠婦數量光照溫度濕度紙盒左半側20只明亮20適宜紙盒右半側20只陰暗30適宜A左右兩側鼠婦的數量可以不同B左右兩側都應保持

6、30C左右兩側都應保持在陰暗環境中D左右兩側可以濕度不同23下列植物中適合生長在干旱環境中的是()A睡蓮B仙人掌C海帶D紫菜24下列現象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A駱駝刺具有非常發達的根系B蚯蚓和螞蟻都能改變土壤結構C停在樹上的枯葉蝶與枯葉很相像D箭毒蛙有著非常鮮艷醒目的體色252008年初我市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不少地區的植物大面積死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B環境能影響生物C生物能影響環境D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26在同一塊地里同時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該探究實驗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生態因素是()A水分B無機

7、鹽C光照D空氣27下列所述的生物之間的關系中,屬于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的是()A血吸蟲寄生在人體的肝門靜脈內B螞蟻一起搬運食物C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生活在一起D水稻田中的稗草和水稻爭奪營養28在綠色草地生活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A黃色B灰色C黑色D綠色29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B“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說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體現了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30某同學為了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鼠婦的數量/只光照溫度/土壤對照組20陰暗25濕潤土壤實

8、驗組20明亮該實驗方案中應為()A25,干燥土壤B25,濕潤土壤C10,干燥土壤D10,濕潤土壤3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間的關系是()A競爭關系B捕食關系C寄生關系32下列生態因素中,屬于生物因素的是()A溫暖的陽光B新鮮的空氣C流動的河水D翠綠的草原33冬蟲夏草是一味名貴中藥蟲草的幼蟲在土壤中越冬時,被蟲草屬真菌侵入體內,菌絲逐漸充滿蟲體而變成菌核,使蟲體內部被破壞,僅殘留外表,夏季菌核萌發,幼蟲口或頭部長出有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這種真菌與幼蟲的關系是()A共生B寄生C競爭D捕食34蟬在火熱夏天的正午叫得最厲害,可是當氣溫降低到24以下時,蟬就停止鳴叫,這個現象說明影響

9、蟬的這一生活習性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陽光B風C溫度D水35以下物種間關系前后一致的是()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共生關系B“雜草與作物爭奪水分”競爭關系C“菟絲子纏繞在大豆上”捕食關系D“根瘤菌與大豆生活在一起”寄生關系二、填空題36(5分)請將下列生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歸類并填寫在表格中(填字母)。A.獵豹吃羚羊;B.螞蟻一起搬東西;C.田里的水稻和雜草;D.蛔蟲在豬的小腸里;E.犀牛和犀牛鳥。合作寄生共生競爭捕食 ; ; ; ; 。37(9分)如圖是某同學選取的幾種生物,他將調查到的生物進行了分類:將1、2、3、5、8歸為一類,而將4、6、7歸為另一類;也可將3、7、8歸為一類,1、4、5

10、、6歸為類,2單獨歸為一類。請回答:(1)第一種歸類方法是按照 歸類,按這種方法可將生物分為 和 。(2)第二種歸類方法是按照 歸類,分為 、 和其他生物三大類。(3)除了上述兩種歸類方法外生物還可以按照 歸類,將生物劃分為 、 、家畜等。38(8分)蔣麗嬌同學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關系”的知識后,繪制了如圖的概念圖。請將概念圖補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請將圖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 ; 。(2)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鐵樹開花b.禮花綻放c.火山噴發d.蜜蜂采蜜e.獵豹捕食斑馬(3)圖中A指的是“生物體有一定的結構”,對應實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構成的。(4)“生活在 干旱環境

11、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這種現象說明生物與環境 的關系;“蚯蚓能使土壤變得疏松肥沃”,這種現象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谷雨前后適于播種和移栽植物”這種現象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39(8分)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1)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2)作出假設: 。(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

12、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這樣,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陰暗兩種環境。該實驗的變量是 。如果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 (填: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表。環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陰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 。(5)結論: 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選題1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B珊瑚C蘑菇D蝌蚪【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13、。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解:ACD、此三項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屬于生物。B、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下列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繁殖后代B進行光合作用C快速運動D制造有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A、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正確。B、動物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錯誤。C、生物不一定能快速運動,如植

14、物,錯誤。D、綠色植物細胞含有葉綠體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錯誤。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現象說明生物具有下列哪項特征()A遺傳B變異C需要陽光D需要水【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能夠遺傳變異。解:變異現象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遺傳現象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了親子間和子代個體之間 的相似性,

15、因此體現了生物的遺傳現象。故選:A。【點評】本題是考查學生對生物特征的理解,是判斷生物的基本知識。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長發育B呼吸C排出體內廢物D遺傳和變異【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描述了頑強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說明生物具有生長和繁殖的特征。故選:A。【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5“落葉知秋”,在我國北方,梧桐樹一到立秋就落葉,這體現了生

16、物的哪些基本特征()有生長現象能排泄廢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適應環境能繁殖后代有遺傳和變異現象ABC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梧桐樹一到冬天就落葉,說明了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能夠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具有應激性,這是梧桐對低溫環境的反應,從而減弱蒸騰作用,適應干旱的冬季季節的到來。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除病毒外,絕大多數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器官B系統C組織D細胞【分析

17、】除病毒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場所,據此解答。解: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所以病毒這種生物不是由細胞構成的。除病毒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組織、器官、系統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的細胞有細胞膜,可以保護細胞,同時控制物質的進出,使之從結構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細胞內有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里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把有機物分解并釋放出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使之從功能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因此從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的角度來看,細胞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故選:D。【點評】此題為基礎題,明確除病毒

18、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7下列現象中不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是()A驚弓之鳥B蜻蜓點水C杯弓蛇影D望梅止渴【分析】本題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應激性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一種表現形式。如選項A、C、D均屬于應激性。選項B屬于生物繁殖行為。故選:B。【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注意應激性與繁殖行為的區分。8下列詩句中,不含

19、生命現象的是()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D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的特征。解:ABD、菊花、桂花、雞都屬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不符合題意。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描述的是自然現象,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9校園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紅的、有黃的,這主要體現了()A生物能對外界

20、刺激作出反應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C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陳代謝、生殖發育、繁殖后代、應激性、遺傳變異、適應并影響環境、出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等。解:生物學上,把后代與其親代相似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學上,把后代與其親代之間以及后代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的現象叫做變異。“校園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紅的、有黃的”這句話說明:都是月季花,是遺傳現象;月季花有白的、紅的、黃的,花兒之間存在差異,屬于變異現象。所以校園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紅的、有黃的,這主要體現了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C正確。故選:C。【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生物的基本

21、特征。10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A人出汗B含羞草受到觸摸時葉片合攏C鐘乳石慢慢長大D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解:A、人出汗,是人體在排出代謝廢物,屬于生命現象。B、含羞草受到觸摸時葉片合攏,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屬于生命現象。C、鐘乳石不屬于生物,鐘乳石慢慢長大不屬于生命現象。D、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說明生物能進呼吸,屬于生命現象。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

22、解生物的特征。11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可形成60個食物泡,一天能吞食43000個細菌,這說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進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D生物能繁殖【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的特征。解: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可形成60個食物泡,一天能吞食43000個細菌,這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2為了了解我縣近年來初中學生的近視情況

23、,我們可以采用哪種方法()A調查法B實驗法C分析法D觀察法【分析】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量法等;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視率,主要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調查法。解: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調查,這就是調查。人口普查也是調查,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視率,應采用調查法。故選:A。【點評】調查法可分為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全面調查是指對研究對象

24、的總體中每一個單位進行調查;抽樣調查是指以對象總體中抽出部分作為樣本進行考察,并由樣本情況推斷總體情況的調查方式。該方法根據需要,還可以區分為隨機抽樣調查與非隨機抽樣調查。13下列對科學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要分清馬和驢的區別可用觀察法B要知道校園中植物的種類可用調查法C調查按范圍可分為抽查和普查兩種D若結論和假設不符,把假設反過來就是結論【分析】科學探究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解:A、通過觀察可找出馬與驢在外形上的不同之處,如馬體型大、耳朵較短、四肢強健且較長、鬃毛長些、馬尾長等。A正確B、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

25、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因此,為了解校園的生物可用調查法,B正確C、調查按范圍可分為抽查和普查兩種,C正確;D、當實驗的結果與假設出現矛盾時,可能是假設不正確,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也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就需要重新進行實驗。D錯誤。故選:D。【點評】科學探究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14調查校園的植物種類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需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B調查范圍很大時要逐一調查C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D要對調查到的生物進

26、行歸類【分析】調查法的步驟:一、明確調查問題,確定調查范圍及對象;二、選擇調查方式 不同的調查課題應采用不同的調查方式。調查法包括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選擇普查還是抽樣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普查、普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普查。三、制定調查提綱及項目。四、實施調查。五、調查材料及數據的處理。六、撰寫調查報告。另外全班同學在調查開始前要分組分工,調查時: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要傷害動植物和破壞生物的生存環境;注意安全等。解:ACD、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的目的和對象、要制定合理的調查

27、方案、對調查的結果要認真整理、分析,有時還需要進行數學統計,都符合調查的要求,調查時要如實記錄,而不是可憑個人感覺記錄,正確;B、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錯誤。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調查的方法和步驟。15同學們將龍湖公園里的生物統計后進行分類:鯉魚、水綿、泥鰍、荷花等歸為一類;蚯蚓、鼠、柳樹、菊花等生物歸為一類。他們的分類依據是()A生物的形態結構B生物的生活環境C生物的用途D生物的數量【分析】生物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

28、用途,將生物分為農作物、家禽、家畜等,解答即可。解:由題意可知,鯉魚、水綿、荷花、泥鰍等歸為一類,都生活在水中,屬于水生生物;而蚯蚓、鼠、柳樹、菊花等生物歸為一類,都生活在陸地上,屬于陸生生物。可見,他們是按照生活環境進行分類的。故選:B。【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物分類的方法,按要求對生物進行分類。16在稻田中,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 雜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氣 蝗蟲 稻螟ABCD【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

29、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水稻進行光合作用需要陽光、水、空氣(二氧化碳),陽光、水、空氣、土壤等屬于非生物因素。而雜草、田鼠、蝗蟲、稻螟與水稻之間屬于生物因素關系。故選:C陽光,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正確;雜草,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錯誤;水分,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正確;土壤,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正確;田鼠,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錯誤;空氣,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正確;蝗蟲,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錯誤;稻螟,屬于影響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錯誤;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

30、解釋。17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的是()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B雨露滋潤禾苗壯C瑞雪兆豐年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解: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屬于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不符合題意;B、雨露滋潤禾苗壯屬于環境對生物的影響,不符合題意;C、瑞雪兆豐年屬于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符合題意;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

31、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1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描寫的自然現象反映了哪種生態因素對植物的影響()A光照B溫度C水分D空氣【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根據分析可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明環境影響生物的生長開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開的晚。才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自然現象,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溫度。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

32、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19某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探究環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B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程度對鼠婦生活是否有影響C在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D該實驗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確結論【分析】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中要探究的條件必須是唯一的變量才行。該生物小組探究水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所以變量應該是水。因此在設計對照組時必須遵照水分是唯一的變量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解:A、根據如圖實驗裝置:該實驗的變量是水分,A錯誤。B、據圖可見: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度對鼠婦生活是否有影響,B正確。C、濕土和干土

33、處分別放一只鼠婦具有偶然性,為了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該隨機挑選10個鼠婦,C錯誤。D、為了避免偶然,減小實驗誤差,可以多做幾次實驗計算平均值,D錯誤。故選:B。【點評】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20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與它生活的環境顏色極為相近,這屬于()A生物對環境的影響B環境對生物的制約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環境對生物的適應【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解: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與它生活的環境顏色極為相近,不容易被敵害發現,有利于防御敵害,保護

34、自己,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似,不容易被敵害發現而生存下來,是竹節蟲對環境(竹枝)的一種適應。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不同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同21下列各項明顯表示生物對環境有影響的是()A生活在黃山上的旗形樹B海豹胸部脂肪厚度達60mm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過后迅速生長發育【分析】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解:A、旗形樹冠是盛吹定向強風形成的,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B、海豹胸部的脂肪厚達60毫米,適應寒冷環境,是生物適應

35、環境的表現。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強,說明生物對環境有影響。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后迅速生長發育,是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22下表為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方案。下列修改建議正確的是()鼠婦位置鼠婦數量光照溫度濕度紙盒左半側20只明亮20適宜紙盒右半側20只陰暗30適宜A左右兩側鼠婦的數量可以不同B左右兩側都應保持30C左右兩側都應保持在陰暗環境中D左右兩側可以濕度不同【分析】此題是一道探究實驗題,在設計探究實驗時,大多為對照實驗,這就要求實驗中探究條件的變量必須是唯一的,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

36、科學合理。解:設置對照實驗時,要根據所要探究的條件,要設置以探究的條件為唯一變量的對照組。探究“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變量是溫度,因此在此題設計對照組時必須遵照溫度是唯一的變量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而表格中溫度不同、光線也不同(明亮、陰暗)有兩個變量,不符合對照實驗的要求。因此應該為左右兩側都應該保持陰暗環境,只有變量溫度不同。故選:C。【點評】對照實驗組的變量與探究的條件有關,必須要保持變量的唯一。23下列植物中適合生長在干旱環境中的是()A睡蓮B仙人掌C海帶D紫菜【分析】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

37、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解:沙漠干旱缺水,蒸騰作用很大,仙人掌為了適應沙漠生活莖肉質化可以保存較多的水分,葉變態成刺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適應沙漠干旱缺水的環境。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植物吸水、保水、減少蒸騰作用的特點24下列現象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A駱駝刺具有非常發達的根系B蚯蚓和螞蟻都能改變土壤結構C停在樹上的枯葉蝶與枯葉很相像D箭毒蛙有著非常鮮艷醒目的體色【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現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一旦離開生活的環境就無法生存解:

38、A、駱駝刺根系發達,可以吸收到沙漠深處的水分,適應干旱缺水的沙漠環境,屬于生物適應環境,A不符合題意;B、蚯蚓的活動使土壤變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對環境的影響,B符合題意;C、枯葉蝶的體色與環境相似,不易被敵害發現,是生物枯葉蝶對環境的適應,C不符合題意;D、箭毒蛙有著非常鮮艷醒目的體色,用以警示其他動物,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屬于生物適應環境,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不同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同252008年初我市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不少地區的植物大面積死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B環境能影響生物C生物能影響環境D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分析】環境中影響

39、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解: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不少地區的植物大面積死亡,主要是環境溫度過低造成的。是低溫導致細胞液凝固,再有細胞膜(磷脂雙層結構)破裂以至于植物細胞內容物流出,胞間連絲通路阻斷,另外低溫可能造成植物代謝(主要呼吸和光合)所必需的生物酶失活。以上都可以是植物凍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環境與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關鍵是確定誰對誰造成的響應26在同一塊地里同時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

40、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該探究實驗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生態因素是()A水分B無機鹽C光照D空氣【分析】本題考查葉綠素的形成條件,可以從植物所處的環境來考慮。解:葉綠素只有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過探究實驗來探究,如在同一塊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在遮光條件下栽培,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環境條件是光。故選:C。【點評】關鍵要知道光是形成葉綠素的重要條件。27下列所述的生物之間的關系中,屬于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的是()A血吸蟲寄生在人體的肝門靜脈內B螞蟻一起搬運食物C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生活在一起

41、D水稻田中的稗草和水稻爭奪營養【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解:A、血吸蟲寄生在人體的肝門靜脈內,屬于寄生關系。A不合題意。B、螞蟻群居生活,一起搬運食物,屬于合作關系。B符合題意。C、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屬于共生關系。C不合題意。D、水稻田中的稗草和水稻爭奪營養,屬于競爭關系。D不合題意。故選:B。【點評】掌握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28在綠色草地生活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A黃色B灰色C黑色D綠色【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生物必須適應環境

42、才能生存,在綠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體色與環境一致綠色,不容易被敵害發現而生存下來,為一種保護色,若是白色等不是綠色容易被敵害發現而吃掉。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環境影響生物。29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B“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說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體現了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分析】(1)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2)環境影響生

43、物的生存,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A、“萬物生長靠太陽”,是環境因素光對生物的影響,說明生物生存離不開環境,A正確;B、“雨露滋潤禾苗壯”意思是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滿足樹的生長需要,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屬于環境影響生物,B錯誤;C、“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悲。”,雀吃糧食屬于捕食關系,兔吃草,沒有草,兔子會餓死,狐也會因食物缺乏而死亡,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捕食關系,體現了生物對生物的影響,C正確;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大魚、小魚分別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屬于捕食關系,因此,“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話揭示了動物之間存

44、在捕食關系,D正確。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30某同學為了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鼠婦的數量/只光照溫度/土壤對照組20陰暗25濕潤土壤實驗組20明亮該實驗方案中應為()A25,干燥土壤B25,濕潤土壤C10,干燥土壤D10,濕潤土壤【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小強同學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45、”的唯一變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且適宜,如鼠婦數量、溫度、濕度、土壤干濕度等。因此表中實驗該實驗方案中、應為25、濕潤土壤。故選:B。【點評】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3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間的關系是()A競爭關系B捕食關系C寄生關系【分析】(1)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合作關系)和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種間競爭幾種方式(2)寄生從活的生物體內或體表獲取營養維持生活的方式,對寄主造成傷害解:螳螂捕蟬、黃雀捕螳螂,都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46、描述的是生物之間的關系是“捕食關系”。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32下列生態因素中,屬于生物因素的是()A溫暖的陽光B新鮮的空氣C流動的河水D翠綠的草原【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適應環境得以生存的同時,能不斷地影響環境并改變環境。解:生物的環境不僅是指生活的地點,還包括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河水、空氣、陽光,都是非生物,屬于非生物因素;翠綠的

47、草原是生物,屬于生物因素。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因素內涵33冬蟲夏草是一味名貴中藥蟲草的幼蟲在土壤中越冬時,被蟲草屬真菌侵入體內,菌絲逐漸充滿蟲體而變成菌核,使蟲體內部被破壞,僅殘留外表,夏季菌核萌發,幼蟲口或頭部長出有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這種真菌與幼蟲的關系是()A共生B寄生C競爭D捕食【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分析解答解:真菌侵入幼蟲體內后,使蟲體內部組織被破壞,僅殘留外皮,而自身可在來年夏季萌發,因此,屬于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有害的現象,即寄生。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34蟬在火熱夏天的正午叫得最

48、厲害,可是當氣溫降低到24以下時,蟬就停止鳴叫,這個現象說明影響蟬的這一生活習性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陽光B風C溫度D水【分析】生態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解:根據分析可知: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夏天正午溫度較高蟬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溫度。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非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

49、學的解釋。35以下物種間關系前后一致的是()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共生關系B“雜草與作物爭奪水分”競爭關系C“菟絲子纏繞在大豆上”捕食關系D“根瘤菌與大豆生活在一起”寄生關系【分析】生物之間的關系: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種間競爭幾種方式解: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生物對生物的影響。螳螂吃蟬、黃雀吃螳螂屬于捕食關系;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捕食關系,不是共生關系。B、稻田里的雜草與水稻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這種關系是競爭關系。C、菟絲子生長于大豆、柑橘等植物體上,遮擋光線,影響了大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菟絲子主要靠吸收大

50、豆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來生存,對大豆造成傷害。因此,菟絲子與大豆的關系是寄生關系,不是捕食關系。D、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因此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是共生關系,不是寄生關系。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二、填空題36(5分)請將下列生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歸類并填寫在表格中(填字母)。A.獵豹吃羚羊;B.螞蟻一起搬東西;C.田里的水稻和雜草;D.蛔蟲在豬的小腸里;E.犀牛和犀牛鳥。合作寄生共生競爭捕食B;D;E;C;A。【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

51、關系等。解:A.獵豹吃羚羊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屬于捕食關系。B.螞蟻一起搬東西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屬于合作關系。C.田里的水稻和雜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屬于競爭關系。D.豬小腸中的蛔蟲和豬,蛔蟲生活在豬身上,從豬身上獲取營養,對豬造成傷害,屬于寄生關系。E.犀牛鳥是捕蟲的好手,它們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斷地啄食著哪些企圖吸犀牛血的害蟲,而犀牛則為犀牛鳥提供害蟲等食物,顯然,犀牛和犀牛鳥在一起對彼此都有利,所以是共生關系。故B;D;E;C;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理解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37(9分)如圖是某同學選取的幾種生物,他將調查到的生物進行了

52、分類:將1、2、3、5、8歸為一類,而將4、6、7歸為另一類;也可將3、7、8歸為一類,1、4、5、6歸為類,2單獨歸為一類。請回答:(1)第一種歸類方法是按照 生活環境歸類,按這種方法可將生物分為 陸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2)第二種歸類方法是按照 形態結構歸類,分為 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3)除了上述兩種歸類方法外生物還可以按照 用途歸類,將生物劃分為 作物、家禽、家畜等。【分析】為了弄清生物之間的關系,生物根據分類依據的不同可以屬于不同的類群。解:(1)題干的第一種歸類方法是按照生活環境對生物進行分類,按這種方法可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1、2、3、5、8都生活在陸地,屬于陸

53、生生物;4、6、7都生活在水中,屬于水生生物。(2)第二種歸類方法是按照形態結構對生物進行分類,按照形態結構生物可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七折3、7、8屬于植物,1、4、5、6屬于動物,2屬于其他生物。(3)除了上述兩種歸類方法外,生物還可以按照用途歸類,將生物劃分為作物、家禽、家畜等。故(1)生活環境;陸生生物;水生生物。(2)形態結構;植物;動物。(3)用途;作物;家禽。【點評】這部分內容在中考中經常出現,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并會靈活的用以對生物進行分類。38(8分)蔣麗嬌同學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關系”的知識后,繪制了如圖的概念圖。請將概念圖補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請將圖中的內容補充完整:生命;非生物;生態因素。(2)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de。a.鐵樹開花b.禮花綻放c.火山噴發d.蜜蜂采蜜e.獵豹捕食斑馬(3)圖中A指的是“生物體有一定的結構”,對應實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細胞構成的。(4)“生活在 干旱環境中的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