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給排水計算方法_第1頁
城市給排水計算方法_第2頁
城市給排水計算方法_第3頁
城市給排水計算方法_第4頁
城市給排水計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水在收集和輸送過程中,污水管道的流量從管網的起始段到末端不斷地增加,管道的直徑也隨之不斷增大。交叉連接處和轉彎處以及直線管道上每隔一段距離需要設置檢查井節點:設計管段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五、管段設計流量計算 1、污水管網的節點與管段污水管網設計計算的重要任務是計算管網中不同地點的污水流量、各管段的污水輸送流量,從而確定各管段的直徑、埋深和銜接方式等管段設計流量等于該管段的上游段匯入污水流量加上該管段的收集污水量污水管網節點處一般設有檢查井,但不是所有檢查井處均有節點污水管網可簡化為管段和節點構成的污水管網模型系統1、污水管網的節點與管段污水管網的節點流量是指該點下游的一條管段所連接的用戶污水流量

2、與該節點所接納的集中污水流量之和。污水管節點流量的設計流量計算:沿線流量、集中流量、節點流量污水管節點流量的設計流量計算與給水網節點設計流量區別沿線流量:平均日流量乘以總變化系數管段分配的沿線流量全部加到上游節點作為節點流量2、節點設計流量計算3、管段設計流量式中 q1設計管段的本段設計流量 q2轉輸流量 q3集中流量 A匯水面積 q0比流量 KZ總變化系數圍坊式:用各街角的角平 分線劃分街坊低側式:整個街坊的污水排 入其低側的管段對邊式:將街坊面積用中線 劃分六、污水管道水力計算 計算目的: 合理的、經濟的選擇管道的斷面尺寸、坡度和埋深。1、污水管道中污水的流動特點管道流速變化原因: I.

3、管道中的流量變化; II. 管道的坡度不同引起流速的變化。III. 管道接縫和管道內可能產生沉淀,使管壁具有不同的粗糙度,進而引起流速的變化;IV. 管道交匯處產生回水,造成上游部分流速減小;V. 管道跌水造成以下部分流速增加;VI. 管道轉彎處及檢查井內水頭損失引起流速減小; 靠重力流動一般液體的流動規律按均勻流計2、水力計算的設計規定(1)設計原則不沖刷、不淤積、不溢流、通風(2)基本公式流量公式:Q = A v流速公式:曼寧公式:R 水力半徑(過水斷面面積與濕周的比值) 排水管渠粗糙系數表 (3)設計充滿度 在設計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和管道直徑的比值。 當H/D=1.0時稱為滿流,

4、 當H/D 1.0稱為非滿流。 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污水管道按照非滿流進行設計。 關于最大充滿度的有關規定 注:計算污水管道充滿度時,不包括淋浴或短時間突然增加的污水量,當 D 300 時,按滿管流復核。 污水管道應按非滿管流設計的原因:( 1 )污水流量時時變化,雨水、地下水進入,H/D 1 為未預見水量的增長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 ( 2 )管內沉積的污泥會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氣體,含油污水,易爆氣體, H/D 1 以利管道的通風,排除有害氣體,防止爆炸。 ( 3 )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維護管理。與設計流量、設計充滿度相應的水流平均流速。最小流速:保證管內不致發生淤積的流速 0.6m/s最

5、大流速:保證管道不被沖刷損壞的流速 10m/s(金屬管道) 5m/s (非金屬管道)(4)設計流速(5)最小管徑在街坊和廠區內:DN200mm在街道下:DN300mm 規定 DN min 原因:管系上游部分,設計流量很小,只根據計算, DN 很小,由于養護經驗,易堵塞。 相應于管道內流速為最小流速的管道坡度 實際上是保證管道不發生淤積時的坡度。最小設計坡度與水力半徑有關。 不同的管徑,水力半徑不同,最小設計坡度也不同。 (6)最小設計坡度關于最小設計坡度的規定(7)埋設深度埋深:管道內壁底到地面的距離。覆土厚度:管道外壁頂部到地面距離。 污水管網占污水工程總投資的 50 - 75% ,埋深直接

6、影響管道造價,埋深大,造價高,某地 DN600mm ,埋深 5m 時的造價為 3m 的 3 倍多。 (8)最小覆土厚度必須防止管道內的污水冰凍或土壤凍漲而損壞管道。必須防止管壁因地面負荷而受到破壞。必須滿足街坊污水連接管銜接的要求。(9)最大埋深干燥土壤:78m多水、流沙、石灰巖地層:5m3、水力計算方法已知量:流量Q及管道粗糙系數n未知量:管徑DN、水力半徑R、充滿度h/D、水力坡降I、流速v方法:水力計算圖或水力計算表(1)設計管段及設計流量的確定計算步驟確定設計管段的起迄點計算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確定設計管段的直徑、坡度及管底標高(2)污水管道水力計算的步驟在街坊平面圖上布置污水管道,并對

7、街坊編號,計算其面積。劃分設計管段,計算設計流量從上游管段開始對主干管進行列表計算(3)污水管道的銜接原則盡可能提高下游管段高程,以減小埋深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出現回水造成淤積 方法水面平接管頂平接水面平接適用于等管徑相接或小管徑接大管徑 管頂平接適用于小管徑接大管徑 跌水連接適用于地面坡度很大的地區(4)控制點的確定定義 對管道系統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點位置 離出水口最遠點 具有相當深度的工廠排出口 低洼地區的管道起點(5)污水管道在街道上設置要求管道要求遠離房屋 離樹木不應過近,以免樹根擠壞甚至長入管道 污水管道應設在道路下,街區連接支管較多、地下管線較少的一側 當街道寬度大于40m時,可考慮兩側都設置污水管道,并盡可能避開車行道 地下設施擁擠或交通極其繁忙的場合,常把地下管線集中在隧道(共同溝)里,隧道坡度應與排水溝道配合 地下管線布置順序: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煤氣管道熱力管道給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管線交叉的原則: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