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題】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解讀課程學科素養課標要點核心素養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兩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1了解漢武帝即位之初的歷史狀況,認識“推恩令”實施的作用。(時空觀念)2了解漢武帝北擊匈奴、張騫出使西域等史實,認識漢武帝開疆拓土對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意義。(史料實證、家國情懷)3結合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認識“獨尊儒術”的目的和影響。(歷史解釋)4搜集有關兩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的史料,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史料實證、唯物史觀)預習新知自主學習一、西漢的建
2、立與“文景之治”1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2“文景之治”(1)背景:漢初統治集團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與民休息”政策,減輕賦稅、徭役和刑法,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2)表現:文帝、景帝在位期間,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史稱“文景之治”。3“七國之亂”(1)背景:西漢初年的各種制度基本沿襲秦朝,史稱“漢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縣與分封并行制。劉邦在統一戰爭中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諸侯王,他們擁兵自重,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不久,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但又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給漢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
3、隱患。(2)概況: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七國叛亂。但叛亂不得人心,三個月內即被平定。二、西漢的強盛1鞏固政治統治(1)削弱王國:頒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2)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3)選官制度: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4)監察地方: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5)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鎮壓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推恩令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范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
4、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要求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用來傳給自己所有的兒子,形成直屬于中央政權的侯國。這樣,諸侯國越分越小,再也無力對抗中央。察舉制察舉制是漢武帝時期確立的一種選拔官吏的制度,是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主要包括舉孝廉和舉賢良的方式,重視品行和才干,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官僚隊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親,舉薦人和被薦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團。2發展社會經濟(1)貨幣政策: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2)專賣制度: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3)物價政策: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
5、并經營商業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4)工商業政策:抑制工商業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3思想“大一統”(1)表現: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公元前136年,朝廷設立五經博士,儒學獨尊地位確立。(2)影響: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中的“儒術”是指經過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學,主要內容有:大一統、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已不完全是先秦時期的儒學,是繼承先秦儒家中民本等思想基礎上的創新發展。4開疆拓土(1)反擊匈奴: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奪取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西漢在河西
6、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2)張騫出使西域:為配合對匈奴的戰爭,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聯系。(3)開辟“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4)加強對東南和西南的控制:西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得以鞏固加強。三、東漢的興衰1西漢滅亡(1)原因: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劇烈,賦稅徭役沉重,破產農民淪為奴婢或流亡,社會動蕩不安。(2)王莽篡權: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2王莽統治(1)王莽
7、新政:王莽針對西漢后期的社會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試圖挽救社會危機,但措施不切實際,反而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2)政權覆亡:王莽統治末年,國家出現嚴重的旱災和蝗災,綠林、赤眉等農民大起義終于爆發。23年,綠林軍在昆陽擊敗王莽軍隊主力。隨后,綠林軍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3“光武中興”(1)東漢建立:25年,西漢宗室劉秀重建漢朝,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即漢光武帝。(2)統治措施政治:平定一些割據政權,實現全國統一;加強皇權,增強尚書臺的作用;嚴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縣,裁減官吏,節省開支;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經濟: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釋放奴婢。文化:重視儒學。(3)結果:社會經
8、濟在穩定的政局下重新發展起來,史稱“光武中興”。4東漢的衰落(1)東漢后期統治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東漢中期以后,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黨錮之禍”: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品評人物,抨擊時政,稱為“清議”。他們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2)黃巾大起義原因: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概況:184年,張角創立的民間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頭裹黃巾,稱“黃巾軍”。結果:起義軍雖然相繼被官兵各個擊破,但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
9、存實亡。四、兩漢的文化1史學成就(1)史記:西漢中期司馬遷撰寫,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形式,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首創了紀傳體通史體裁。史記是一部兼具史學和文學特色的名著。(2)漢書:東漢班固撰寫,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2文學成就(1)漢賦:一種介于韻文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2)樂府詩:國家專管音樂的機構樂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詩,其中很多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3)五言詩:東漢民間流行,語言樸實、生動,傳播廣泛。3科技成就(1)兩漢醫學:黃帝內經:成書于戰國至西漢之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神農本草經:成書于東漢,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
10、物學專著。(2)數學:九章算術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造紙術:105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后來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探究知識提升素養知識點1西漢的強盛興趣探究閱讀圖文資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史料二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漢書劉輔傳史料三漢武帝時,通過行政干預和經濟剝奪來削弱高貲、富商大賈的勢力,使抑商政策達到極端:實行鹽鐵酒專賣,迫使大商賈退出商業活動的主要陣地,起到了壓制商人的目的改幣制,也在于打擊“不佐國家之急”的商人;均輸、平準的實行更是以官辦販
11、運貨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壟斷物價,而征收財產稅及算緡、告緡幾乎使全國所有富商大賈陷于破產。摘編自王惠茗論秦漢時期的抑商政策與商人社會地位的變化(1)(史料實證)依據史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史料一反映的制度導致了什么社會問題。到漢武帝時是如何解決的?(2)(歷史解釋)史料二表明漢代中央官制有什么變化?其實質是什么?(3)(歷史解釋)據史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時抑商手段的特點。概括指出其主要目的及表現。【答案】(1)社會問題:出現了嚴重的王國問題,危及中央集權。解決:頒布“推恩令”,從根本上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2)變化:漢武帝重用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常侍等組成中朝,形成中外
12、朝制度,進一步削弱了相權。實質:加強皇權。(3)特點:漢朝通過行政干預和經濟剝奪來削弱商業和商人。目的:打擊商人勢力的膨脹,增強政府財政收入,增強國家實力等。表現:改革幣制、政府壟斷經營、打擊和壓制商人等。史論拓展“大一統”的內涵“大一統”不僅包含“一統”的思想,而且包含“一統”的地理范圍,以及為達成“一統”目標而采取的行動。漢武帝“大一統”的國家觀包含四個方面:在主權統一方面,對內強調中央權威,對外反對少數民族侵擾;在民族統一方面,主張民族統一;在疆域統一方面,維護疆域統一;在思想方面,主張統一思想。儒學獨尊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1)對漢代政治: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局面,削弱和
13、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穩定封建統治秩序。(2)對民族精神:思想統一于儒學,儒學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維護統一、阻止分裂的強大思想武器。儒學以仁義為主,強調人倫關系,對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對學術文化:一方面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對學術、思想的發展有鉗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4)對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考向例題一西漢時期治國思想的變化從漢初崇尚黃老之學,到漢武帝尊崇儒術,確立儒學獨尊地位,這一變化反映了()A春秋以來思想自由局面的結束B統治集團內
14、部權力與利益的沖突C董仲舒對儒家思想的發展創新D恢復國力到加強集權的政治轉變【答案】D【解析】漢初,社會經濟破壞嚴重,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了道家的“黃老之術”,即“無為而治”的思想,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的經濟實力恢復和增強,國力日盛,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的發展形勢,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所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故D項正確。總結提升西漢時期統治思想變化的原因(1)西漢初年,經濟殘破,百廢待興,為適應休養生息政策的需要,從漢高祖到武帝即位約70年的時間里,黃老之學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導思想。黃老之學始于戰國盛于西漢,假托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
15、思想結合,并兼采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而成。在社會治理中,黃老之學強調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其主張使漢初社會迅速恢復了元氣,出現了“文景之治”。但是,黃老之學不適應強化中央集權形勢發展的需要。(2)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依據公羊春秋學說,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的思想體系。內容主要有:春秋推崇的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提出“天人感應”學說,既宣揚“君權神授”,又提出人君必須遵循天道,實行仁政;強調君主施政應以德為主,以刑輔德;提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使漢武帝能夠通過思
16、想統一來實現政治上的大一統。知識點2東漢“光武中興”及中后期的衰落興趣探究閱讀圖文資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東漢初期戶數和人口統計表在位皇帝戶數(萬)人口(萬)東漢光武帝4272100東漢明帝5863412東漢章帝7454335東漢和帝9235325據后漢書郡國五數據編制史料二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漸大,而其員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廷永巷之職,閨牗房闥之任也。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或稱伊、霍之勛,無謝于往載;或謂良、平之畫,復興于當今。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
17、則參夷五宗。漢之綱紀大亂矣。后漢書宦者列傳史料三(1)(史料實證)依據史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東漢初期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的原因。(2)(史料實證)史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這種歷史現象對東漢王朝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3)(歷史解釋)史料三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和史料二所顯示現象之間有何關聯?【答案】(1)漢光武帝劉秀吸取西漢后期的教訓,加強中央集權,嚴控外戚干政,提倡節儉、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釋放奴婢,重視仁政和德治等,促進了東漢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出現了“光武中興”的局面。(2)現象:宦官專權和“黨錮之禍”。影響:動搖了東漢統治,使東漢王朝走向衰亡。(3)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使得東漢后期朝政腐敗,社會動蕩
18、,引起人民不滿,最終爆發黃巾起義,導致東漢后期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史論拓展西漢“文景之治”與東漢“光武中興”的比較(1)相同點從背景上看,都是在農民起義推翻前朝統治,統治階級吸取前朝滅亡教訓的背景下出現的。從內容上看,統治階級都注意調整統治政策,如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減輕或廢除刑罰;提倡節儉等。從結果上看,都呈現出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局面。(2)不同點統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無為而治”思想,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內容不同。光武帝劉秀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這是“文景之治”沒有的。考向例題二東漢時期的田莊經濟東漢豪強地主在莊園內納賓客附徒,興辦教育,經營各種經濟事業,豢養軍隊,甚至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房合同范文2
- 公路應急搶修合同樣本
- 農行 貸款合同樣本
- 2025房產個人分銷合同
- 農村環衛勞務合同樣本
- 2025年中小學食堂食品定點供應合同
- 農業林地收購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轉正定級合同標準文本
- 入住代辦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急診工作的重要性計劃
- 2025屆蘇錫常鎮四市高三二模試題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2022-2023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檢測練習卷
- 探討DeepSeek對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支持
- 管理學基礎-形考任務二-國開-參考資料
- 2025年江蘇淮安市漣水縣安東控股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白酒營銷述職報告
-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參考試題庫100題(含答案)
- 物資出入庫管理制度范本
- 世界地圖矢量圖和各國國旗 world map and flags
- 銀行借款合同變更協議
- 外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專業代碼317)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