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_第1頁
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_第2頁
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_第3頁
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_第4頁
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各類測試匯總一.現網測試類:Spirent 的 TestCenterIxia 的 Ixplorer(難點有2; 1.配置三層的IP,參見DGRT.pdf和IxExplorer Training CN.ppt; 2.標識數據流 和接受,參見 IxExplorer Training CN.ppt )二.應用層測試類:1. Ixia 的 Ixload最大并發連接數及響應時間測試測試編號1.1測試項目測試Portal網站的最大并發連接數及響應時間測試目的對多用戶情況下,Portal網站的HTTP狀態維護能力進行測試,評估可能的 性能瓶頸,并預估Portal網站的用戶承載能力。測試步驟準備好測試拓樸;通

2、過BurpSuite獲得Portal頁面訪問列表;調用IxLoad中的CC (Concurrent Connection)配置模板,并對目標值 和IP地址等信息進行相應修改;將BurpSuite獲得Portal頁面訪問列表轉化成Command List,并寫入 IxLoad呼叫流程;HTTP GET (從 Web Server獲取一個小字節頁面)IxLoad發起呼叫,注意呼叫速度不要太快;觀察Per URL統計窗口和TCP Failure、HTTP Failure窗口,注意有無失 敗或異常狀況;記錄最大并發連接數和頁面響應時間。主要參數HTTP verison: HTTP1.1 或 HTTP1

3、.0 with Keep Alive;Object Value: 10000 (試驗值);Transactions per TCP Connections: Maximum Possible;S ettingsHTTP1.1二JF Keep Alive110 Conourrent TCP Connecban(s) Per UserTransactionls: Per TCP ConnectionC* ; Maximum Possible廠 Up to: |1測試結果測試說明本項測試需要關注HTTP的頁面返回代碼,必須是全部Success;另外TCP和HTTP應該沒有Failure;三.交換路由

4、器設備類:性能測試(轉發性能可結合VPN測試)通過測試機的發包功能,測試各個端口能否正常的全速轉發;通過交換路由設備的蛇形 串聯,在路由器上做好VPN配置,可以用少數端口實現對設備多個端口的測試。性能測試例:測試項目路由器轉發性能測試目的驗證路由器轉發性能(包括GE 口和10GE 口)測試環境tipirsintDUTterypnl 叩:即n n-1 邱n nsetup測試步驟1.按圖建立測試環境;(1)Spirent Testcenter 上用 2 個 GE 口(弟一個 GE 口和最后一個 GE 口)分別連接DUT的兩個GE 口。(2)把DUT上選擇2塊接口卡,每塊接口卡選擇12個GE 口,共

5、24個 GE 口如圖按蛇形方式環起來。相鄰兩個端口必須處在不同的接口卡上。 也就是端口 1在接口卡1上,和Spirent Testcenter測試口 1相連, 端口2在接口卡2上,端口3在接口卡1上,端口4在接口卡2上,端口 5在接口卡1上,端口 6在接口卡2上,端口 23在接口卡1 上,端口 24在接口卡2上,和Spirent Testcenter測試口 2相連. 用網線把端口 2和端口 3環起來,把端口 4和端口 5環起來,端口 6和 端口 7環起來,端口 22和端口 23環起來。(3)在DUT上10個VPN,每2個相鄰端口劃到1個VPN,也就是端 口 1和端口 2屬于VPN1,端口 3和

6、端口 4屬于VPN2。端 口 23和端口 24屬于VPN12。這1個VPN用相同的IP地址空間, 每個VPN中的第一個端口 IP地址設置為/24,第二個 端口 IP 地址為 /24;在Spirent Testcenter兩個端口發送雙向IPv4流量,測試DUT在64 Bytes,512Bytes 和 1518Bytes 下的吞吐量。按Stepl和Step2方式,測試DUT在IPv6流量,測試DUT在64 Bytes, 512Bytes 和 1518Bytes 下的吞吐量。用同樣方式測試10G接口在64 Bytes, 512Bytes和1518Bytes下的吞 吐量。選擇兩個10G接口卡,每塊接

7、口卡上選擇4個10G 口,共8個 10G 口,劃分在4個VPN中。2.路由類協議:路由主要是OSPF、BGP、MPLS;模擬一個或多個路由器發送相關路由協議信息,:BGP測試例:測試項目BGP測試(路由表容量)測試目的驗證路由器BGP4和BGP4+路由發布性能(IPv4和IPv6)測試環境SpirentOUTto+loanter1setup測試步驟按圖建立測試環境;用Spirent設備模擬測試網絡和測試驗證流量;設置被測路由器的兩端口 IP地址分別為/24和/24將兩端口依次連接測試儀的端口 1和端口 2;被測路由器啟動BGP協議,在/24接口上設置DUT BGP AS 1,鄰居對端 IP 1

8、,對端 AS-Number 1001設置 Spirent Testcenter端口 1 仿真路由器接口 IP 地址為 1,AS為1001 ;在仿真路由器上配置通告給DUT的路由,路由數目為廠家標準的路由表容量值;在 SpirentTestcenter 端口 2 上仿真一個 Host, IP 地址為 2。在Spirent Testcenter端口 2上創建驗證流,驗證流的源地址是端口 2 上仿真Host的地址,目的地址是端口 1上所有仿真的路由。幀長1518 字節,速率為100Mbps;啟動端口 1上仿真路由器,和DUT建立鄰接,并把路由通告給DUT;發送端口 2的測試流量,在端口 1上觀察收到

9、的流量;在端口 1上增加10000條仿真路由,重復step 5-6;重復17,進行BGP4+的路由測試。OSPF測試例測試項目:路由聚合功能測試目的:測試OSPF的ABR的聚合和ASBR的聚合功能測試拓撲:測試步驟:RTA 與 RTB 在 AREA1 中, RTB 與 RTC 在 AREA0 中, RTB 作為 ABRRTA使用import命令引入外部路由,RTA作為ASBR由RTB做區域間(inter-area)的路由聚合由RTA做ASBR的路由聚合觀察聚合前后路由變化各廠商設備分別放在RTB位置上進行測試。使用流量發生器在RTC和RTA之間采用萬兆 以太網方式做流量收發互通測試;預期結果:

10、應該能正確的看到不同AREA中聚合后的OSPF路由:RTC 有聚合路由 /16、/16.RTB 有聚合路由 /16.路由器互連的出口接收到流量,沒有丟包。測試項目Martini 測試測試目的驗證路由器對Martini功能的支持測試環境AC Tunnel PW仿真 CE SiteDUTPE建立IGP鄰居建立LDp鄰|仿真的P仿真的PE建立LDP或者MP-BGP仿真的CE測試步驟被測路由器的兩個端口如圖和Spirent Testcenter端口相連,端口 A連接 Testcenter測試端口 1(圖中左邊),端口 B連接Testcenter測試端口 2(圖中 左邊),端口 C連接Testcente

11、r測試端口 3(圖中右邊),端口 D連接Testcenter 測試端口 4(圖中右邊)。DUT 作為 PE,Router ID 設置為 ,端口 C IP 地址是 , 端口 D的IP地址為,在端口 C和端口 D上啟動OSPF,Direct LDP 和 Target LDP.Spirent Testcenter 測試端口 3 和 4 上也啟動 OSPF,DirectLDP 和 Target LDP,每個端口分別仿真1個P,一個PE和50個CE (即Host, CEp1,CEp2,)。這 100 個 CE 分別屬于 VLAN1-VLAN100,其中 VLAN1 -VLAN50的CE在測試端口 3上,

12、VLAN51 -VLAN100的CE在測試端口 4 上。測試端口 3上仿真的P接口的IP地址是1,仿真的PE Router ID是。測試端口 4上仿真的P接口的IP地址是1,仿真的 PE Router ID 是 。DUT CE側端口 A上配置50個VLAN (VLAN 1-50),CE側端口 B上配 置 50 個 VLAN(VLAN 51-100)Spirent Testcenter 測試端口 1 上配置 50 個 CE(即 Host,CE1, CE2,.), 分別屬于 VLAN1-50,測試端口 2 上配置 50 個 CE(即 Host,CE51,CE52,.), 分別屬于VLAN51-10

13、0OSpirent Testcenter測試端口 1和測試端口 3之間建立雙向流量,幀長1500 字節,端口總帶寬100Mbps。流量拓撲如下:CE1 CE 一p1CE2 CE p2CE50 CE p50Spirent Testcenter測試端口 2和測試端口 4之間建立雙向流量,幀長1500 字節,端口總帶寬100Mbps。流量拓撲如下:CE51 CE p51CE52 CE p52CE100 CE gp100啟動Spirent Testcenter測試端口 3和測試端口 4上的OSPF和DirectLDP建立DUT和仿真P之間的隧道啟動Spirent Testcenter測試端口 3和測試

14、端口 4上的Target LDP,為每 個VPN(VLAN)建立DUT和仿真PE之間VSI連接。在DUT上檢查VC的Label Stack發送 Spirent Testcenter 測試端口 1, 2, 3, 4 上的流量。發送測試端口 1和3上的流量,停止測試端口 2和4上的流量。發送測試端口 2和4上的流量,停止測試端口 1和3上的流量。預期結果在Step 8中,DUT上能看到所有100個VPN的Label分配。在Step 9中,端口 1和端口 3能收到相互發送的全部流量,端口 2和端口 4 能收到相互發送的所有流量。在Step10中,端口 1和端口 3能收到相互發送的全部流量,端口 2和

15、端口 4 收不到任何流量。在Step11中,端口 2和端口 4能收到相互發送的全部流量,端口 1和端口 3 收不到任何流量配置方法測試結果備注簽字組播測試測試項目高端交換機組播性能測試測的驗證高端交換機的組播轉發性能。模擬視頻流對設備的壓力測試。測試環境I ester測試步驟如圖連接網絡拓撲:測試儀通過2個10GE接口和16個GE互連。測試儀的第1個10GE和其他16個GE接口模擬組播接收者, 10GE端口接受所有的2000個組播組;其他16個GE接口每個 接收200個組播組,前10個接口要接收到所有2000個組播組; 后6個接口重復接收。測試儀的第2個10GE接口模擬組播源,分別線速發送包長

16、為1024、 1280、1338,1518字節的組播流量到這2000個組播組,其中對 應每個接收接口的組播組的流量是5M。(模擬一期全網2000個組 播源編碼器)流量發送時間為30秒,在測試儀上看結果并記錄丟包率和轉發延 遲。重復以上測試,測試進行至少3次,結果取3次平均值。測試項目整機支持的最大組播組個數和上聯端口所支持的組播組個數測試目的驗證低端交換機支持的最大組播個數和上聯端口支持的組播組個數。 模擬視頻流數量對設備的容量測試。測試環境如圖連接網絡拓撲:如圖連接網絡拓撲:測試儀表端口 1與交換機的接口1連接;測試儀端口2與交換機的接口2連接。測試儀端口發送足夠數量的組播組,字長為1338

17、字節,一直 到加入交換機單端口最大可支持的組播組個數;測試步驟在測試儀上察看組播流量丟包情況。未丟包的組播總數即為交 換機上聯支持最大組播支持數。測試進行至少3次,結果取3次平均值。在以上測試的基礎上,添加上聯端口,反復上述相同的測試, 直到交換機內組播組數不再增加。在測試儀上察看組播流量丟包情況。未丟包的組播總數即為交 換機上聯支持最大組播支持數。測試進行至少3次,結果取3次平均值。4. QOS測試(CAR、隊列調度)測試環Port CPort A測試目 的驗證網絡設備對CAR功能的支持1.如圖把被測路由器的A,B,C三個GE 口分別和測試儀Spirent Testcenter的3 個端口相

18、連;2 .設置DUT地址:端口 A: 端口 B: 端口 C: 測試步 驟在DUT上配置:對于通過端口 A接入的用戶,CIR-PIR-200Mbps.超過PIR的流量丟棄對于通過端口 B接入的用戶,CIR-200Mpbs, PIR-100Mbps,超過PIR的流量丟 棄,超過CIR但小于PIR部分的流量,Diffserv Remark成BE在Spirent Testcenter的端口 1上發送1條流:Stream1:源 IP 1,目的 IP 1,DiffServ AF21,500Mbps在Spirent Testcenter的端口 2上發送一條流:Stream2:源 IP 1,目的 IP 1,DiffServ AF41,500Mbps在Spirent Testcenter端口 3上查看接收到的各條流的帶寬在Step 5中,在端口 3上應該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