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素材_第1頁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素材_第2頁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素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授課素材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一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其主要內容包括: 1、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對于一切國際事務,都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不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中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參加軍備競賽,不進行軍事擴張。2、中國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中國認為,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國與國之間應通過協商和平

2、解決彼此的糾紛和爭端,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國內政。中國從不把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強加于人,也決不允許別國把他們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強加于我們。3、中國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認為,新秩序應該體現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應該反映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應該成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4、中國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同絕大

3、多數鄰國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與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蓬勃發展。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有著共同的歷史遭遇,又面臨著維護國家獨立、實現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合作基礎深厚,前景廣闊。中國重視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主張國與國之間應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擴大互利合作。對彼此之間的分歧,應在平等與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堅持進行對話,不搞對抗,妥善加以解決。5、中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和地區廣泛開展貿易往來、經濟技術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繁榮。截至2001年,中國批準外商投資企業3

4、9萬家,合同外資金額745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955億美元。200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5098億美元,居世界第6位。 經過15年的談判,中國終于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除享受相關權利外,中國已開始切實履行WTO體制,促進世界的繁榮與進步發揮積極作用。 世界經濟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維護金融穩定、防范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安全是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挑戰。6、中國積極參與多邊外交活動,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中國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積極參與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中國派出了維和人員參與聯合國的維

5、和行動。中國支持聯合國的改革,支持聯合國等多邊機構在國際事務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為國際反恐合作做出重要貢獻。中國積極致力于推進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事業。迄今為止,中國已加入了所有國際軍控與防擴散條約。在防擴散方面,中國一貫嚴格履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積極致力于中國防擴散機制的法制化建設,已建立起一個相當完備的防擴散出口控制體系。中國政府一向重視人權并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國已加入了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內的18項人權公約,并已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合作,共同對付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惡化、資源匱乏、貧困失業、人口膨

6、脹、疾病流行、毒品泛濫、國際犯罪活動猖獗等全球性問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于1950年2月14日簽定的條約,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0年。這個條約取消了1945年8月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蘇聯政府在莫斯科簽訂的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兼外長周恩來和蘇聯外長安德烈維辛斯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簽署。60年代起,中蘇兩國關系惡化,該條約名存實亡。期滿后沒有再延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于1953年12月中國政府同印度政府就兩國在西藏地方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

7、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日內瓦會議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蘇、美、英、法、中5國外交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國聯大廈舉行。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7月21日,與會各國簽署了越南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老撾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柬埔寨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會議最后發表了日內瓦會議最后宣言。萬隆會議萬隆會議,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這次會議由于在萬隆召開,所以也稱萬隆會議。 萬隆會議主要討論了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等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萬隆會議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涵蓋了與會國在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等多個方面所達成的共識。公報中“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