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_第1頁
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_第2頁
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_第3頁
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_第4頁
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主要國家職業安全事故統計指標與安全狀況比較彭成(安全生產法律研究所,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35號,100029)摘 要 介紹了世界各國常用的幾種安全事故統計指標,分析比較了部分國家 和地區安全生產狀況。關鍵詞職業安全安全狀況統計指標1安全事故統計指標口1.1職業傷害定義職業傷害指經雇主或授權人安排在工作場所作業的職員,在作業期間因受物 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導致的突然爆發(爆炸)意外能量(熱能、電能、動能) 產生的沖擊、碰撞、擠壓、切割、中毒等作用,導致對身體的傷害。由這種事故 造成人身傷害或死亡稱為職業性傷亡事故。口1.2世界常用工傷、傷亡事故統計指標目前,世界各國采用的職業傷亡事故指標不統一

2、,不同的國家采用不同的統計 指標來考評事故傷害程度的嚴重性。最常用的幾種統計指標是:口事故傷亡人數的絕對數,單位:人;口10萬人傷亡率,單位:人/10萬人;口100萬工時傷亡率,單位:人/100萬工時;口20萬工時傷亡率,單位:人/20萬工時;口千人傷亡率,單位:人/1000人;口傷亡率百分比,單位:???.3幾種常用工傷、傷亡事故統計指標的優點傷亡人數絕對指標。目前,這個指標在世界上使用比較廣泛,其優點是統 計、計算簡單、直觀。缺點是不同規模、不同行業間的企業間因工傷事故造成的 傷亡嚴重程度對比困難。10萬人傷亡率指標。工傷事故人數與從業人員人數的比值。這種工傷指 標,統計、計算簡便,具有較

3、好的對比性。國際勞工組織為達到對不同國家或地 區間,對工傷事故造成的傷亡嚴重程度進行直觀比較,且易于操作,推薦使用10 萬人傷亡率指標。但是這個指標,只簡單考慮從業人數的誤差,而未全面考慮工 作量、工作時間多少的影響,如某個人,一年只工作了一天,也被列入計算之 列,可見準確度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不適宜用于企業、行業間要求進行精確 比較的場合。與之對應的指標還有:千人傷亡率和100人傷亡率指標,均存在同 樣問題。口(3 ) 100萬工時傷亡率和20萬工時傷亡率指標。這種工作指標體系主要在美 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使用。美國在1980年前后,普遍采用100萬工時傷亡率指標,后來由于職業傷亡率 下

4、降,采用這一統計指標計算出來的數據偏小,尤其經過圓整處理后,差別過 小,在比較時不直觀,于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改為用20萬工時傷亡率指標 來統計工傷事故傷亡率。美國勞工部規定,每人工作1h為1個工時,每天工作8h,年工作日按225 天左右計算,則20萬工時大體相當于100個全職人員工作1年的時間(每周工 作40h ,每年50周)。(4 ) 1000人傷亡率和傷亡率百分比指標。這種工傷指標,統計、計算簡便, 具有較好的對比性。使用這兩種傷亡率統計指標的國家不少,主要有日本、波蘭 等。但由于未考慮工作時限長短的影響,因而,這種工傷指標只宜用于國家或地 區間對工傷事故造成的傷亡嚴重程度進行直觀性

5、比較時用,如果企業、行業間要求進行比較精確比較的場合就存在一定問題。1.4部分國家和地區采用的工傷事故統計指標目前,世界不同國家及地區采用的工傷事故統計指標各不相同,勞工組織有關工傷 事故統計報告一律采用10萬人傷亡率指標。表1是部分國家及地區采用工傷事 故統計指標的情況。表1部分國家及地區采用工傷事故統計指標的情況(略)2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安全狀況比較由表2可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工傷事故10萬人死亡率總體呈下 降趨勢,工業發達國家工傷事故10萬人死亡率一般在6以下,并呈逐年緩慢下降 趨勢,最低的是英國,已降到1以下,美國、法國、德國均在5以下,發展中國 家一般在10左右。俄羅斯等

6、獨聯體國家,目前的工傷事故10萬人死亡率一般在 13左右。美國已于1998年開始,不采用10萬人工傷事故死亡統計指標,采用單 一的20萬工時傷亡率指標來評價行業的事故嚴重度。中國工程院最新研究成果(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差距與對策課題),我國 的工傷事故10萬人死亡率1999年為8.1,近幾年呈逐年緩慢下降的趨勢。口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的工傷事故10萬人死亡率一直穩定在3.0左 右,已接近世界領先水平(見表2),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泰國的10萬人死亡率 偏高,但呈快速下降勢頭,已由9 0年代初的30.9下降到1999年11.5。表2 1990 1999年部分國家及地區職業傷亡率 人/10萬

7、人(略)表3 1991 2001年部分國家及地區職業事故死亡情況(略)3 與職業傷亡有關的死亡統計情況國際勞工組織121號公約(工傷事故津貼公約)規定,從業人員,不管什么 原因,凡工作時間內在工作地點或工作地點附近,或在工人因工作需要而去其他 任何地方發生的事故,應計入職業事故。口中國臺灣地區規定,雇員在上、下班前后1小時內,從日常居住地往返作業 場所間,必經途中所發生事故而致傷害者;人員因公差由日常居住處所或就業場 所出發,至公差畢返回日常居住處所或就業場所期間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均視 為職業傷害??诳诿绹殬I事故的統計,將職業事故死亡按致因進行分類,具體為:(1 )交通 事故;(2 )違背

8、法規;(3)作業對象或設備;(4)墜落;(5)暴露于有害物 質或環境所致;(6 )火災或爆炸??诿绹殬I事故的統計已將與交通事故有關的死亡事故計算在職業事故死亡人 數范圍內,而且由表4可見,與交通事故有關的職業事故死亡人數所占的比例很 高,達40%以上。這些人員包括一切必須計算為職業事故死亡人數的人員,如運 輸部門的司機,乘坐發生事故車輛的上下班雇員,因公出差人員等。表4 1995 2001年美國職業事故統計情況(略)4部分國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情況據部分國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情況表明,工業發達國家事故死亡人數呈緩 慢下降趨勢,但美國卻略有上升。發展中國家呈增長勢頭,中國、印度的公路交 通事故死亡人數增長明顯,特別是中國增長較快,每年事故死亡人數高居世界首 位,比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