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部編版初一上冊世說新語二則《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公開課)_第1頁
七年級語文部編版初一上冊世說新語二則《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公開課)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則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二則第二課時陳太丘與友期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言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準確朗讀課文。2.通過元方的所言所為,能概括元方重信明禮、方正機敏、率性倔強的形象特點;并借助第一課時學習的朗讀技巧,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對人物的理解。3.運用本課學會的文言閱讀方法和朗讀技巧,遷移閱讀世說新語其它篇目。 教學重點:在理解文言詞義、句意的基礎上讀出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教學難點:能分析文中人物言行反映的人物心理,感受元方的方正之氣。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溫故導入溫故:通過上節課世說新語詠雪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現在

2、請你說出有哪些方法。1.借助注釋讀懂文意,還可以根據語境推測詞義。2.朗讀文言文要斷句讀,句中停頓要準確。專有名詞(時間、地點、官職、人名等)不能隨意拆開。句子中相對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開。主謂之間要停頓(簡單講就是強調主語,后面要短暫停頓)。3.通過重點字詞句品味人物情感,進而讀出這種情感。一、理解與誦讀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請大家瀏覽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字詞;然后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意。1.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 例:不期而遇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古義:離開。 如:去后乃至 連接出發地 今義:往,到。 如:去上海 連接目的地方法小結:

3、可以借助工具書來理解詞語。【尊君在不(fu)】不,通“否”,表示否定的一方面。“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否”是這兒的本字,“不”是它的通假字。相委而去 【委】古義:丟下、舍棄 。 友人慚,下車引之。 【引】 “引”的金文形體是一張大弓搭著箭,像引弓的樣子。 引申引申“引” 拉開弓 拉,牽挽 延長,延續 “引”的本文義是“拉,牽挽”。元方入門不顧。 【顧】 語境義:回頭看。 例如:瞻前顧后 2.斷句讀,朗讀課文。第一遍朗讀,要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

4、/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二、品悟與賞析1.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2.改編成課本劇。在括號中填寫恰當的詞句,描述人物的神情、動作、態度等,以便給表演者作表演提示。陳太丘與友期行場景一: 陳太丘與友( )期行,( )期日中。場景二:過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友人)( )乃至。場景三: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客( )問元方:“尊君在不?”

5、元方(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君)不至,則是(君)無信;(君)對子罵父,則是(君)無禮。”場景四: 友人慚,( )下車( )引之。元方( )入門不顧。3.結合編寫感受,概括人物形象。(1)在這個故事里,元方是個什么樣的人?用兩三個詞語來概括你對元方的認識。 元方始終使用敬辭“君”和謙辭“家君”,哪怕是在跟對方辯駁有點生氣的情況下,說明他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元方認為期行不至是無信、對子罵父是無禮,說明他重禮守信。 面對父親友人粗魯無禮的言辭,元方大膽辯駁,有理有據,落落大方,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說

6、明他方正機敏。 鄙視失信無理之人,入門不顧,體現元方作為一個孩子的率性倔強(也可以說是“有點傲氣”)。總之,元方年紀雖小,然而“方正”之氣令人欽佩。 (2)故事里的陳太丘是個什么樣的人?友人失約,太丘舍去,說明陳太丘崇尚誠信,待人處事堅持原則。此外,元方的言行側面表現陳太丘品性方正,陳家家風良好。(3)故事里的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友人言而無信。使用尊稱“尊君”,說明友人言語有禮節。怒責陳太丘,說明友人粗魯無禮。被駁斥后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體現友人知錯就改、坦率真誠。4.再次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再現當時情境,讀出人物的感情,可用適當的表情、動作輔助朗讀。 三、課堂總結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篇文章文字簡省,但是故事起伏有致,人物個性鮮明。 通過教材這兩篇短文,我們能夠些許感知魏晉時代士族階層人物的精神面貌與生活方式。世說新語記錄了很多魏晉名士的言談軼事,他們以真性情、真行徑,成就了“魏晉風度”,詮釋著魏晉名士的群體人格。建議同學們課余品讀世說新語其他篇章。這節課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四、課后作業閱讀下面文章,結合文中具體詞句寫下你對文中某個人物情感、個性的分析,然后運用課上所學朗讀方法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